钩沉录 〔五〕

樊立杰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浅说高庙村的庙及其它</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b></p><p class="ql-block"> 我是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蔺店镇高庙村人,我的祖籍在这里,我从小至今一直生活在这个村子。我热爱自已的家乡。</p><p class="ql-block"> 高庙村是个大村,九个村民小组,有二千多口人,七​千余亩土地。地理位置处蔺店镇西北隅,北与蒲城县孝通白庙土地相邻,西连下邽镇凹里张村,南接本镇永乐和红池村。是临渭区的“北一线”。</p><p class="ql-block"> 高庙村有庙,因庙而得村名。且庙建在高土台基上,高庙村名符其实。</p><p class="ql-block"> 是先有村,还是先有庙?庙里供奉的谁?多少年来,一直是人们争论的问题。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不成熟的看法。</p><p class="ql-block"> 高庙村又名高庙寨,据说关中一带农村,但凡村名带营,寨,堡字的村子,都曾经是军队或“军户”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听大人们讲古经(故事),高庙村是一座军营,座北向南,东庄西庄分列村东南西南角,形成哨营犄角,拱卫中军安全。主将姓樊,是皇帝姪女婿,谓之“郡马”。郡马何名?哪朝哪代?哪个皇帝?无从考证!</p><p class="ql-block"> 高庙村的庙敬奉的哪路神仙?答曰“三郎”。三郎只是古时按排行对人的昵称,真名大姓是谁,几十年来,访问本村和附近老人,没有人能答上来。高庙村的庙俗称“三郎庙”。</p><p class="ql-block"> 三郎庙是我小学一年级的启蒙教室。1959年秋,刚开学几天,华阴县因国家修建三门峡库区大规模迁移村民,迁至高庙的移民和当地村民数字几乎相当,高庙小学学生倍增,教室容纳不了,不得不在校外借用民房和古庙作为教室。一年级由一个班变为两个,我们一年级甲班的教室迁至村外三郎庙,距离学校超过一公里。在庙里上课一年多,我对三郎庙的记忆犹为深刻。</p><p class="ql-block"> 三郎庙在村子西北的郊野,庙基土台高约4米,占地一亩有余,建筑主体呈凸字型,座北朝南,老式双扇门,股股窗,青砖筒瓦,老式担梁,梁檁椽条清一色白松。椽条上铺有砖堑,地下铺青色小方砖。东西两边的墙壁,白石灰粉墙,墙上的壁画山水人物依稀可见。房屋正中凸出部分建有高台神龛,主神三郎与夫人高高在上,背靠北墙,面南而坐,三郎着古代官服官帽,白面微须,目光炯炯,神采奕奕;夫人与之并排,衣饰华丽,面容漂亮。左右对立各站一侍童,童男童女手捧鲜桃,笑容可掬。高台下面地下,左右相对各站立一名大官,二人身材高大,相貌堂堂,仪容严肃,右立者白须垂胸,微张的嘴中,明显缺一门齿,手拿书卷,若有所思;左立者笏板在手,态度毕恭毕敬。这二位大员是吕蒙正和岳良浩。——几代老人们言之凿凿,讲的清清楚楚。</p><p class="ql-block"> 吕蒙正,北宋人,幼出身贫寒,通过努力,中举占魁,成为初宋状元。几度拜相,爱国忠君,清正廉洁,宽厚正直,关爱百姓,公正无私,这些年网上流传他的《破窑赋》展现了他高深的文学造诣。他的生平和事迹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历史上平民出身宰相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岳良浩的真实姓名是梁灏,北宋人,书香门第出身,屡考不第,坚持不懈,终于八十二岁考中,皇帝金殿面试,表现出色,御批金榜状元。三字经中有一小段:“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多魁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简单介绍了梁灏大器晚成的事迹和鼓励青少年向梁灏学习的励志句。这里的若,不是姓氏,是副词,是比方意思。若字曾经的读音 yue, 现在还有人这样读。所以若梁灏便转音为岳良浩了。</p><p class="ql-block"> (真切希望我们后来的子孙学子们好好学习,不怕挫折,坚持努力,象历史上的梁灏一样,目标不达,绝不罢休!)</p><p class="ql-block"> 两名状元宰相,一个执笏板,一个捧典籍,站在这里只是代表了他们的身份:朝庭命官和文人士大夫。</p><p class="ql-block"> 殿堂右边一侧北墙处,孤零零敬奉着一尊真人高低的观世音座像,据说是六队(王家巷)拆除菩萨庙,把观世音的塑像寄居与此。——虽然此神与此庙无关,却从无意间的侧面表现了“三郎庙”的大度包容慈悲豁达精神。</p><p class="ql-block"> 那么问题来了,两位德高望重(其中一位皓首苍颜)的北宋重臣,毕恭毕敬站于廊下,而上座的主神三郎夫妇,年龄不过三四十岁,这不符合“尊年尚齿,列代弘规”的封建传统道德。 这里的尊卑分明的位置场景很明白的告诉人们主神三郎的身份,——非皇族莫属!</p><p class="ql-block"> 由此推断,上辈人口中的武将樊郡马,极有可能就是三郎庙中的三郎。至于朝代,因吕,梁二人均为宋代人,那么被侍奉的三郎无疑为宋代人了。庙的始建只能是宋或之后的元明清某个年代。至于三郎大名,历史上名不见经传,确实无法考证,过去人的尊卑观念严重,对有身份的人避忌名讳,随着岁月的流失,真名大姓也就被人们遗忘了。三郎很有可能是皇亲国戚中的一名中级军官,战争结束后在这一带戎垦屯田,后形成村落。多年以后,村民感念其恩德,建庙纪念,庙建在高台基上,所以村名谓之高庙村。三郎身份郡马,俩个宰相给郡马将军俯首站班,彰显了皇家威尊位贵的理念。也有偃武崇文的思想,告诫后来子孙要重视读书学习。 </p><p class="ql-block"> 三郎庙毁于1966年文革初期破四旧运动中,神像被毁,庙殿拆除,流传中的三郎座下有窨子(地道)直通下邽惠照寺沒有见到,证明只是讹传。废土台基在七队(组)地面,七组挖台基取土,发现地下有一个券式窑洞,窑洞很大,七组便利用此窑洞住人看管苹果园多年。</p><p class="ql-block"> 文革后,几十年间,六,七组数十个三四十岁的青年人,患这癌那癌等“怪病”先后去世,有几个年仅二十来岁,也不幸离世,有人便私下闲语,说是毁神拆庙得罪了上天,上天惩罚三郎庙附近的村民,说的有鼻子有眼,闹的人心惶惶,人人自危,不可终日。</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不久,有人牵头集资恢复庙宇,一呼百应,群众予以支持。有钱出钱,有物捐物,有力出力,六七组的村民尤为积极。对于群众自发式的这种活动,政府既不反对也不支持。于是乎,三郎庙紧锣密鼓建成了。稍后又从富平请来泥塑师,根据群众回忆口授,依照原来模样,塑成了三郎夫妇,二个侍童,吕蒙正和梁灏共一个塑像群,高庙村三郎庙恢复修建成功。</p><p class="ql-block">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三郎庙的庙会,这天,信男信女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上香磕头,顶礼膜拜。附近各村的自乐班喧荒唱戏,敲锣鼓,跳广场舞,扭秧歌,非常热闹。</p><p class="ql-block"> 我以为,恢复后的三郎庙,无论是庙宇建筑风格,还是塑像艺术水平,都赶不上毁坏前的三郎庙,文化大革命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破坏是灾难性的,是很难真正恢复的。唯一先进一步的是庙里通了电,有人义务管理打扫卫生和信众们的凝聚力提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说到三郎庙曾经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室,不能不提一个人,这个人便是我的启蒙老师唐豁亭,唐老师是下邽东关人,早年秘密参加中国共产党,是地下党员。大革命失败后脱党,(地下组织被破坏,党员失去联系。) 几经辗转到高庙村教书,解放后在高庙小学任教,在高庙村呆了四十年左右,培养教育了几代高庙人,有一家人祖孙三代都是唐老师的学生。唐老师的学生以后入初中高中大学进入社会,事业有成者遍布全国,用桃李满天下形容,一点也不为过。1959年,唐老师​给我们当班主任时,年龄己过60,他常年剃光头,蓄八字胡,冬天戴一顶黑绒前进帽,列宁服棉衣,过冷时外套一件黑色棉大衣。骑一辆旧“生冒”自行车,带领我们上学放学。不管是讲课还是平常管理我们,他都说一口不十分标准的普通话,这在当时的教师教学中,还是不多见的。唐老师知识渊博,为人谦虚,讲课深入浅出,浅显易懂,讲故事有声有色,教唱歌声情并茂。管理一群尚不懂事的毛孩子,他不厌其烦,淳淳教导,对所有孩子们的作业批改一点也马虎。他的书法绘画造诣也有一定的水平。在三郎庙上课的日子里,他把大爱给于了我们,他把他的毕生贡献给了高庙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唐豁亭 1889——1974</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高庙村还有一处遗址值得一题,这便是位于村东南方二组地界里的“土塔”,二组人习惯称为“塔塔”。塔塔基本轮廓不规则方形,岁月风雨浸蚀仅高丈余,四周边长7——8尺,塔塔的作用干什么?多少年来也是说法不一,有人说是了望台,有人说是村堡遗址,甚至有人怀疑为战国时的秦长城遗迹,等等,不一而足。</p><p class="ql-block"> 其实,塔塔就是用土夯成的塔,是先民们用作起补风脉的。高庙村的地形和这一带大多数村庄一样,呈西北高,东南低。如遇特大暴雨,水流便会自西北湧入东南方向。我村有句谚语“高钞家上粪,母鸡窝挿囤。” 高钞家是村西北方一个邻村,母鸡窝是高庙7,8组的的一片耕地名,意思是流水把高钞村地里上的粪肥冲入母鸡窝这片地里,母鸡窝的粮食增产丰收。</p><p class="ql-block"> 村子里水流汇入村中间大涝池,涝池起蓄积防涝作用,涝池满了以后,有一个称作“骡子项”的泄洪路线沿东南方向流向红池,再向南流入渭河,基本走向就是今天的东干沟。</p><p class="ql-block"> 古代人们讲究风水,珍惜天雨,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认为流水会携带走吉祥祺瑞,带走好风脉。而特大暴雨受灾的情况下却不得不外流(排洪),于是,以修补风脉为目的“土塔”便产生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土塔其实不挡水,也挡不住水,只是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中挡住了水流带走的所谓风脉。数百年来,这个土塔默默地屹立在“骡子项”的旁边,按照初建者意愿,积蓄吉祥,修补风脉,蔭彼子孙。填补先民们唯心论的心理缺陷。而后来的子孙们对其作用了解却知之甚少。</p><p class="ql-block"> 己故国家一级编剧赵静铭先生(高庙村二组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写过一部戏剧《土塔》,内容歌颂一位农村共产党员“抗腐蚀永不沾”为人民服务的感人事迹,是根据一个真人真事写的,剧名《土塔》,我想静铭先生生前肯定对土塔有过更深刻的研究。</p><p class="ql-block"> 高庙村的“土塔”的彻底损毁是土地责任制以后,距今已四十余年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赵静铭 1947——2010</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的古剎庙宇很多,农村以庙定村名的村庄也很多,网上搜了一下,仅关中地区高庙村约14个,全国共有115个高庙行政村。 每一座庙宇都会敬奉一个或多个神仙,每一个庙和村都有很多精彩故事,在人们口口相传的演绎中,这些故事内容或遗失,或增添,或变味,或颠倒,需要下一代人不断的发掘整理,给出合理解释。</p><p class="ql-block"> 以上便是本人对高庙村的历史渊源试分析,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出修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color:rgb(237, 35, 8);">2024 9 1 作于葡萄架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color:rgb(237, 35, 8);"></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摄影 牧牛人(唐,趙二位老师遗照除外)</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