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乡村旧事(二十六)</p><p class="ql-block"> ——风匣</p><p class="ql-block"> 你有过这种经历吗?</p><p class="ql-block"> 乡下老屋,锅台,灶火坑,屁股底下坐着玉米皮编织的蒲团,一手拉着风匣,一手拿火钩捅着灶膛里的火,随着“呱~嗒、呱~嗒”有节奏的风匣声,灶膛里的火苗向上一窜一窜的,有时风匣子拉得紧点,火舌就伸到灶火口外边,向上一舔一舔的。锅里的水先是响边儿,然后开锅,锅盖边冒着热气,飘出香喷喷的饭菜味儿。</p><p class="ql-block"> 啥是人间烟火?我想这就是。</p><p class="ql-block"> 过去农村,家家户户,堂屋里左右各垒一个灶台,灶台上一口大锅,锅台边必有一个风匣子。 </p><p class="ql-block"> 风匣子,也叫风箱,长方形。好的风匣子一般都用梨木制作,一个把手,两根拉杆儿(也有一根的),风匣两头,有两个进气口,进气口里侧挂着两个呼搭儿(挡风板),中间底部有个出风口。拉风匣时,前呼搭打开进气,后呼搭关上,推风匣时后呼搭打开进气,前呼搭关上。</p><p class="ql-block"> 吹风送气的关键设备,是风箱里边有一个活动的隔板,随着推拉前后运动,隔板周边固定着密密麻麻的鸡毛,把四边儿堵的严实和缝,不让跑风漏气。所以,风匣子不管是向前推还是向后拉,空气都源源不断的从前后两个风口进入,在空间压力下,形成气流,从底下风口吹出。</p><p class="ql-block"> 风匣吹出的气流,使灶膛里的火苗呼呼往上窜,围着锅底向上散开,然后裹着烟进入炕洞子,在热压和气压作用下,在炕洞子里七拐八拐,热炕暖屋(过去皇宫里取暖也都靠它,这叫“地火龙”),然后顺着墙壁里的烟道爬上屋顶,从烟筒里冒出。这便是他乡游子们心心念念,诗词歌赋里经常描述的故乡炊烟了。</p><p class="ql-block"> 文人骚客们都知道炊烟袅袅、袅袅炊烟,为此写下无数诗歌散文。其实,炊烟,也有不袅袅的时候。</p><p class="ql-block"> 知道什么叫“烧煤了”吗?火灶土炕,时间久了,炕洞子和墙壁烟道里,会渐渐凝结一层炭焦子,类似抽旱烟烟袋杆儿里的烟袋油子。年节或平日里有什么大事小情,灶里烧火烧多了,持续高温,陈年累积的焦子会燃烧起来,顺着烟囱呼呼往上窜黑烟,里边还伴有火星子,农村土话叫“烧煤了”。一旦“烧煤”是有危险的,对檩子柁乃至房子构成威胁。解决“烧煤”的土办法是,往灶火里撒两把盐,然后把灶火门封死,如情况严重就得赶紧搬梯子拎水上房,往烟筒里浇水了。</p><p class="ql-block"> 当然,这种情况鲜有发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般情况下,山野乡村,农家小院,屋顶升起的袅袅炊烟,大多都伴随着老屋里传来的“呱哒,呱哒”风匣声。</p><p class="ql-block"> 烧火做饭拉风匣,是平日生活常态。</p><p class="ql-block"> 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我突发奇想,这风匣子,可不可以称之为“厨房之肺”?是它的呼吸,它的一吞一吐,吹风送气,让灶膛里的火生机勃勃。如果这一比喻成立的话,那灶火膛就是“心脏”了吧,二者密切合作,发挥心肺功能,火借风势,风助火威,风风火火,旺火旺人旺日子,暖炕暖家暖生活。没有风匣子的呼吸,哪来的煎炒烹炸?哪来的美味佳肴?哪来的推杯换盏?哪来的风花雪月。</p><p class="ql-block"> 当然,风匣子的作用,可远不止于平日里的烧火做饭这么简单。想想过去的铁匠炉,铁匠们生火打铁,随着风匣子“呱哒、呱哒”的声音,铁匠炉里的焦炭烧的通红,铁匠们化铁水打铁器,从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到锄头镰刀剪子菜刀,从冷兵器到农用工具,哪一样都离不开铁匠炉,而铁匠炉又离不开风匣子。若顺着这个思路码下去,这小小的风匣子可就不得了了,一口气,吹出一个新(铁器)时代呀!</p><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风匣子的前身,鼓风机的出现,可追溯到汉代,是两千多年前中国农民发明的。鼓风机的出现,把火的温度从800度提高到了1200度以上,使人类社会从青铜时代步入了铁器时代。</p><p class="ql-block"> 你看,这小小风匣,历史贡献可不小呢。</p><p class="ql-block"> 自从有了电,有了电动鼓风机,风匣子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