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同古城墙是中国现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是明代大将军徐达在北魏、唐、辽、金旧城基础上于明洪武五年增筑而成,城池轮廓呈方形,东西长1.8公里,南北长1.82公里,周长7.24公里,面积约3.45平方公里。城墙高14米,上宽12米,下宽18米,外包青砖,并建有主城门四座(东曰和阳门、西曰清远门、南曰永泰门、北曰武定门),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p> <p class="ql-block">踏入大同古城的那一刻,一种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巍峨壮观的古城墙。城墙高耸,气势恢宏,东门为和阳门,在近代战争中被炮火炸毁,于2010年修复,是古城四门中最大的一座,名字取自《道德经》“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美意。在距墙约40米处,修有护城河,宽10米,深5米。</p> <p class="ql-block">瓮城内建有德缘禅寺和戏台,药王宫和戏台,仿古复古,古色古香。放眼望去古城墙的雄伟壮观,护城河水的碧波荡漾,岸边的绿花植被,芳草茵茵。</p> <p class="ql-block">和阳门的瓮城与城墙呈“凸”字形,建筑面积约为 17600 平方米。瓮城旁辟有偏门,门洞进深约 30 米。给人视觉形成门叠门,门套门,层层叠叠,险关重重,气势宏伟。</p> <p class="ql-block">城墙高大雄伟,坚固险峻,布防严密,设施完善。城墙一律以规整有制的石条、石板、石方为基,用“三合土”夯成,外包青砖。站在城墙之上,极目远眺,城内的古建筑错落有致,城外的景色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整个城墙上共有62座门楼、角楼、望楼;其中城门楼四座,南门城楼最雄壮,为三层重楼,面宽61米,进深23.35米。城墙四角雄峙着四座角楼,西北角楼呈八角形,称为乾楼。古城墙修旧如旧,巍峨耸立,气度不凡。</p> <p class="ql-block">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曾是北魏的都城,辽金时期的陪都,有众多的历史古迹,历经战火,风雨的侵蚀,损坏严重,大同市倾全城之力历经8年的修缮整治,古城格局基本形成,成为了大同市的一张名片。</p> <p class="ql-block">走进古城内部,古色古香的街道,四合院青砖黑瓦,木格门窗,每一处都散发着古朴的韵味。九龙壁建于明代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邸前照壁,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壁高8米,厚2.02米,长45.5米,壁上均匀地分布着9条飞龙。正中一条龙,是九龙的中心,它龙头向前,龙尾摆动,黄色的主体,鳞光闪烁,主龙两侧的两条龙互相对称,9条飞龙气势磅礴,飞腾之势跃然壁上。</p> <p class="ql-block">代王府宏伟壮观,高耸的塔楼和牌坊让人惊叹不已,门楼的屋顶采用了重檐歇山顶的形式,覆盖着黄色琉璃瓦,屋脊上装饰着各种精美的琉璃构件,正中央悬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书写着“代王府”三个大字,字体雄浑有力,气势磅礴。</p> <p class="ql-block">华严寺始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而命名。寺院坐西向东,山门、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30余座单体建筑分别排列在南北两条主轴线上,布局严谨,是我国保存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走进寺庙,香烟袅袅,钟声悠扬,庄严的佛像,精美的壁画,佛音声声,处处呈现出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纯阳宫是一座道教全真派宫观,创建于金末元初,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重修,坐北朝南,主体建筑有宫门、龙虎殿、吕祖殿、三清殿、丘祖殿等,建筑布局严谨,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大同鼓楼始建于明朝天顺七年至八年(1463年-1464年)间,清代曾多次修缮。鼓楼平面近似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东西长17.65米,南北宽14.55米,高约20米,是中国古代城市钟鼓楼的典型代表之一。</p> <p class="ql-block">下寺坡街是大同古城内一条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街道,建筑风格充满古韵,白天人潮涌动,夜晚流光溢彩。</p> <p class="ql-block">大同古城,一部活着的历史书,雄伟壮观,古朴典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流连忘返,在这里我先后2次,慢慢逛,足足游览了近8个小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陈德汇美篇号:22992767</p><p class="ql-block">拍摄于2024年8月2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