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月亮,何惜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王利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不读毛姆的人生是不完整的</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朋友推荐下,我去书店买了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趁着出差途中的闲余时间,漫不经心的读起来,打算以此消磨无聊的时光。然而我很快被小说充满奇异的故事情节,作者敏锐的洞察能力,深邃的哲学思考,流畅质朴的语言所构成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所深深吸引,于是我如饥似渴地反复读了好几遍,掩卷静思,韵味悠长,感触颇多,颇受启迪。在当今这个喧嚣浮躁,物欲横流的世俗社会里,能静下心来读书需要毅力,能静下心来读毛姆的书更需要勇气。毛姆关于梦想、自由、艺术与人生的深刻探究,如同一轮明月照亮我的心扉,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共鸣,感受到一种人生豁然开朗的奇妙体验。</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艺术家的天才不是来自于天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而是来自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b></p><p class="ql-block"> 一一一一毛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年),英国小说家、剧作家、散文家、文艺评论家,20世纪英国最重要、最知名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人性的枷锁》《月亮与六便士》《面纱》《刀锋》《寻欢作乐》,戏剧《圈子》,短篇小说集《一片树叶的颤动》《阿申登故事集》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毛姆出身于一个英国的律师家庭。八岁丧母,十岁丧父,后被送回英国由担任牧师的叔父抚养。他从小就以书为伴,养成了孤独忧郁的气质。毛姆一生经历奇特,做过助产士、间谍、演员、救护车司机。他是一个优雅、老道、冷漠的人性观察者,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在他的故事中看到自己。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可以用笔锋挖掘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思想活动,这些在《月亮与六便士》中体现得淋漓尽致。</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一个为梦想而产生的灵魂</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小说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是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本已有稳定的职业和地位、美满的家庭。但他突然像“被魔鬼附了体”般的迷恋上了绘画,甚至抛妻弃子,离家舍业的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经过一番离奇的遭遇和无奈的坎坷后,不得不离开巴黎,远遁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上。在这里却找到了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艺术创作的氛围。他同一个土著女子爱塔西结婚并得到她生活中的悉心照料和创造中谢理解支持,创作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惊的杰作。斯特里克兰德不幸染上麻风病直至双目失明,在此期间他在自己住房四壁画了一幅表现伊甸园的伟大作品。他用画笔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的画布中。‌但在他逝世前,却嘱咐爱塔在他死后把这幅绝世佳作付之一炬,完成了他毕生追逐艺术坎坷一生和完美结局,"他亲手创造出一个世界,也亲眼见到这个世界的美妙,然后,他又在傲慢和不屑中将它毁掉。"</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我必须画画儿,就像溺水者必须挣扎</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斯特里克兰德为追求梦想,放弃衣食无忧的生活、优厚待遇的工作和温馨美满的家庭,不可理喻地离家出走,遭到人们不可理解的遣责和质疑时,他把自已内心的真实想法说了出来:“我告诉你,我必须画画儿。我控制不了自己。如果一个人失足落水,那么他游泳技术好不好并不重要,反正他必须挣扎着游上岸,不然就会被淹死。”这是对斯特里克兰德对绘画艺术的狂热与执着的真实写照。对于斯特里克兰德而言,画画不仅仅是一种爱好或职业,而是他灵魂的出口,是他生命的全部意义。他无法抗拒这股力量的召唤,就像溺水之人必须挣扎求生一样,他必须画画,否则就会失去生命的光彩。这种对梦想的执着追求,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对自我实现的渴望。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挑战,都不应放弃对内心声音的倾听和追随。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斯特里克兰德经历了贫困、饥饿和病痛等等的折磨,但他毫不在意,一无反顾,他的一生充满了挣扎和矛盾。表现了天才、个性与物质文明以及现代婚姻、家庭生活之间的冲突,让我们从他的经历中认真思考人生的价值观和生命的意义。‌</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满地都是六便士,</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毛姆把六便士看作是现实和苟且,而月亮则象征着理想和远方。他通过这个形象的比喻,探讨了人们在追求理想生活中所面临的困境和选择,反映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作者通过斯特里克兰德一心执着追求艺术、我行我素,不畏贫困与饥寒,不顾人格与尊严,不为人情世故所困。他虽然活得落魄失魂,但他内心深处却十分强大而美好,它引发了人们对摆脱世俗束缚寻找心灵家园这一话题的思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来前几年看到的一则报道:讲的是在重庆火车站候车室内,一位年轻人光着脚,坐在地板上,旁边放着几瓶廉价的饮料,而他却是宜宾市年轻的市长樊建川,他嫌市长工资低,不足以支持他实现建立抗日纪念馆的梦想,毅然辞职经商。读了他的故事,我们再冷眼旁观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何尝不是只能偶尔抬头胆怯地看一眼月亮,又继续低头追逐赖以温饱的六便士呢?月亮依然是月亮,六便士依然是六便士!</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爱情对男人只是插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而小说把它夸大了</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表达的的爱情观,并不是圣神、纯洁、无私、伟大的,而是被赋予了复杂而矛盾的真实面貌。他笔下的斯特里克兰德对爱情的态度冷漠而决绝,他为了追求艺术,不惜牺牲家庭与爱情。而且爱情对他而言就是性欲的需要,他不希望爱情耗费他的精力和时间,更不愿离开自己的生活轨道而做一个爱人。“我不需要爱情,我没有时间恋爱,这是人性的弱点”。他一生中有过三段感情经历,也反映三个女人不同的爱情观。第一段是他的原配夫人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夫人。她“完全相信只有依靠别人生活才是真正体面的。”她将爱情视为生活的依靠,带的浓厚的功利主义,给她生活保障就是爱。当斯特里克兰德弃家出走,她不顾一切、没有了原则地想办法找回他,其真实目的并不是爱,而是不愿失去现有舒适的生活。第二段是斯特里克兰德朋友斯特洛夫的妻子布兰.奇斯特洛夫。她经历了一段人生的痛苦后和斯特洛夫结緍,她矜持平静、体贴入微过着幸福的生活,当斯特里克兰德出现后打破了这种平静,点燃了她的爱,她不顾一切地把爱给了斯特里克兰德,并试图用爱控制斯特里克兰德,当她的这种主观主义爱情遭到拒绝时,她只有用死亡毁了自己的爱情。三段是塔希提岛上的土著姑娘爱塔。斯特里克兰德为寻找灵魂真谛来到塔希提岛,遇到土著姑娘爱塔,爱塔照顾了他的生活、为他提供创作素材和创造灵感,并为他生了个孩子,而任他信马由缰、天马行空,伴他走完人生的最后里程,从不干涉他疯狂地追求,甚至如他所愿将他的绝世佳作烧为灰烬,给了他想要的一切。在斯特里克兰德生命终结时,她才深情地说“你是我的男人,我是你的女人,你去哪里我去那儿。"这种无私的爱情让爱塔活出了尊严、高尚、感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 每个人对爱情的理解不同,有的人认为拥的财富地位就是爱情、有的人以为掌控了男人就拥有了爱情,有的人认为彼此尊重,相互成全才是爱情。什么样的爱情观有会有什么样的爱情生活,这是必然的结果。</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为了使灵魂宁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一个人每天要做两件他不喜欢的事</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斯特里克兰德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虽然很极端,但他勇敢地挣脱了世俗社会枷锁的勇气和毅力是非常人能做到的。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自己真正热爱的道路,勇于面对内心的声音,努力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而不是被外界的标签和期待所定义。然而他只是个凡夫俗子,面对生存有时不得不低下头,为三斗米折腰。“为了使灵魂宁静,一个人每天要做两件他不喜欢的事"。这句话看似矛盾,实则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普通的人也在为追求梦想与自由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常常做一些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情,甚至是违心的事。然而,正是这些看似不愉快的经历,它却锤炼了人们的意志,磨砺了人们的心性,让人们变得更加坚韧不拔。同时也让我们在现实与苟且、理想与远方,妥协与前进之间寻找平衡和动力。特别是在纷繁的社会交际中,面对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往往被外界的压力和期望所束缚,无法按照自己内心的意愿去生活。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戴上各种各样的面具 求其生存与立足,有时会让人们忘记了自己的真实模样。虽然“一般人都不是他们想要做的那种人,而是他们不得不做的那种人。”“有时候,人们把面具佩戴得天衣无缝,连他们自己都以为在佩戴面具的过程中自己实际上就成了和面具一样的人了。</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上帝的磨盘转的很慢,却磨的很细</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是一个伟大的天才。“我所说的伟大,并不是指那些平步青云的政客所谓的伟大,也不是指那些战功赫赫军人之伟大。他们这样的人之所以辉煌一时,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品行有何伟大之处,只是他们的地位赋予其光环带,待时移世易之后,光环便会是褪去。人们不是常常恍然大悟,某位已卸任的首相不过是个夸夸其谈的演讲高手,某位退伍的将军,骨子里不过是个庸俗的街市莽夫吗?”(毛姆语)。然而,斯特里克兰德可称上真正伟大的天才。尽管他在生活中有那么多怪异骇人的行径,在性格上有那么多荒诞无稽的癖好,在命运中有那么多凄然悲壮的遭遇骇,但这些都不影响他伟大的艺术成就。他的艺术或许不能赢得你的喜爱,但他的感染力是你无法抗拒的。他的作品会令你内心无法平静,叩击着你的心弦。艺术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艺术家的个性魅力。斯特里克兰德把他的不朽作品展现给世人的同时,把他与众不同的性格和特质也带给了世人。斯特里克兰德通过他的绘画艺术杰作表达出了他的内心世界,展示出他对生活的理解和对世界的展望。同时也找到了心灵的安宁,摆脱缠绕他的魔鬼。他的一世痛苦仿佛就为创作而准备的,他隐居避世,饱受折磨的灵魂终于得到安息,他的使命也随着生命的终结而完成了。“上帝的磨盘转的很慢,却磨的很细。”</span></p> <p class="ql-block"><b>文字编辑:王利</b></p><p class="ql-block"><b>美篇插图:《月亮和六便士》电影剧照</b></p><p class="ql-block"><b>美篇配乐:《卡门序曲1号》</b></p><p class="ql-block"><b>美篇制作:王利</b></p><p class="ql-block"><b>[作者简介] </b></p><p class="ql-block"><b> 王利,男,本科学历,生于1959年8月。1977年高中毕业后走向插队、上学、工作、退休的人生之路。一生喜欢读书,晚年也有习作,现为沁岚.子矜读书会学员。</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