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九站:8月6日-8月7日 五台山</p><p class="ql-block">都说,七世福报换一次五台山因缘,文殊菩萨作为七佛之师,其加持的力量不可小觑,这次来五台山又是两人同往,这个福泽显然不浅。</p><p class="ql-block">五台山又名清凉山,位于山西五台县东北部的忻州市,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又因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又称“五台山”。五台山相传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是中国唯一青庙和黄庙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鼎盛时期为唐代,据《古清凉传》,全山寺院多达三百所,现存寺院共47处。</p><p class="ql-block">我们到那里的时间大约在下午两三点之间,停好车就坐摆渡车入台了。从游客中心进入中心区(寺庙集中的区域)相当远,摆渡车免费乘坐,第一天,我们先到殊像寺、罗睺寺、万佛阁、十方堂、广化寺、较高的菩萨顶。</p><p class="ql-block">晚上下榻在台外的一家民宿叫“见山别院”的,没有住在台内是一个失误,台内的仙气和风光都特别美,从南塔村到白云寺这一段沿途景色非常美丽,白桦林随处可见,白桦林下溪流潺潺,大有小西藏的感觉。有机会可以再到这里来小住。</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是立秋,秋雨霏霏,9点出发继续坐摆渡车入台,登黛螺顶,黛螺顶石阶1080步,沿途看到有信徒步步叩拜上去的,黛螺顶下来后,在路边简单吃了自热饭,下午再去了显通寺、还有当地人非常推崇的五爷庙(万佛阁,发现头天就来过)、塔院寺(可惜白塔处于维修状态)。</p> <p class="ql-block">第十站 8月8日 代县古城 雁门关</p><p class="ql-block">去代县,属于一个歪打正着的美丽错误。</p><p class="ql-block">头天在五台山下来后,就直接驱车前往雁门关。入住代县的鹿瑶民宿。代县是一座小县城,但也是古城,虽然游客并不是很多,但是这座小县城还是蛮有味道的。</p><p class="ql-block">先是民宿给我的印象很深,这是一个小四合院,入住并不需要与房东见面,通过平台直接谈好价格办理手续给了大门密码就可以入住了,房价130/天,里面空间挺大的,有两间卧室一间客厅还有厨房,另外带有一个大院子,卫生间在院子的另一端,院子很大,却没有一颗花草,晚上坐在院子里聊天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老公一支烟,我则一杯茶,新月初上,闲适惬意。老公说那晚是七夕,其实离七夕还有两天,也就是在那样的夜色中,就着一点点闪烁的彩灯灯光,在代县古城的院子里,定购了13日归程的动车和高铁车票。</p><p class="ql-block">代县的阿育王塔,就在县府里面,与住处紧邻,这座藏式佛塔高大威猛,在夕阳中尤显挺拔。</p><p class="ql-block">8日上午在古城中走了走,代县在春秋时期是晋国的属国,后来的两千年内一直是北方的边防和商贸重镇。素有“赵国门户、汉室要塞、大宋边防、朱明重镇”之称。代县范围内古迹文物众多,从汉唐到明清都有。代县现场留有牌坊、文庙、古民居等古迹,很多都藏在背街小巷里,边靖楼很雄伟,可以登楼遥望,每一块砖面上留有“官”字,据说背面刻有工匠的名字,文庙的水仙开得正好,后院的枣子也正在结果,这是一个很有味道的小城。</p><p class="ql-block">从代县古城到雁门关不到二十公里处的勾注山,勾注山又称陉岭,《雁门关志》载:“勾注山,古称陉岭,岭西为西陉关,岭东为东陉关,两关石头边墙联为一体,历代珠联璧合互为倚防。雁门关明代前址西陉关,东陉关倚防;明代后址东陉关,西陉关倚防”。《唐志》载:“西陉,关名也,在雁门山上,东西山崖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之西陉关,亦曰雁门关”。这里的地理环境必然让雁门关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五A景区,被誉为“中华第一关”。历史上的汉高祖北征、胡服骑射、白登之围、马邑之谋、汉武帝击匈奴、昭君出塞、靖康之变,宋钦徽二帝北掳都与雁门关相连,李牧、李广、薛仁贵、郭子仪、杨家将等上百位名将曾在这里守关,王昭君、蔡文姬在这里出塞和亲,李白、范仲淹、顾炎武等人留下了无数作品。走入雁门关隘,“车粼粼,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的古代将士出征的场面赫然在目。</p><p class="ql-block">我们从前腰铺进的雁门关,应该属于南门吧(雁门关有南北二门),登上了海拔1800多米的雁门关,登临送目,正故国初秋,望长城内外,云高天阔,山峦叠嶂,胸中自然荡涤了一股英雄豪迈之气。如今和平年代,这里只是作为一个景点供人凭吊,雁门楼头,不知看过多少战场厮杀,骨肉分离,能生活在这样的和平年代,静静地站在风里,任长风撩拨衣襟,何其幸甚至哉!</p> <p class="ql-block">第十一站 8月9日 应县木塔</p><p class="ql-block">到应县的整个过程都是下雨的。木塔就在住处“太和祥酒店”对面的公园里,傍晚时候去是不能进入木塔周围的特定区域。</p><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建于辽代清宁二年(1056年),我国仅存的全木结构塔,也是世界最高大的木塔,由于经历了太多的风雨,木塔二层以上目前向东北方向有些许倾斜,至今尚无很好的修缮方案,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p><p class="ql-block">木塔整体以木结构建造,被梁思成誉为中国建筑史奇观,平面为八角形,五层六檐。外观是五层,但是塔内夹有暗层四级,实为九层。而且里面各层都藏有价值不菲的文物。</p><p class="ql-block">白天尽是游客,塔底一层对外开放,有一尊11米高的释迦牟尼金身塑像,保持着辽代契丹的风格。底层的墙壁上还有6幅如来佛画像以及飞天,色彩鲜艳,神采奕奕,是中国壁画中的珍品。而二层以上的木雕佛像作品,现在都没有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第十二站 8月10日 悬空寺</p><p class="ql-block">应县出来后,就到浑源县,到这里依然是下雨,我就窝在宾馆里看电视睡觉,黄先生依然去古城逛逛,晚饭出去吃了碗刀削面,饭后就在浑源县古城走了走。</p><p class="ql-block">悬空寺需要预约。</p><p class="ql-block">悬空寺位于北岳恒山脚下的金龙峡,是北岳恒山十八景中最独特的一景,号称恒山第一胜景。建在悬崖峭壁上,悬在半空之中,其设计思想可谓真绝,其建筑艺术可谓真高。这里山势陡峻,两边是直立百余米、如同斧劈刀削一般的悬崖,悬空寺就建在这悬崖上,或者说像是粘贴的悬崖上似的,</p><p class="ql-block">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后期,距今大约1500多年,原名“玄(道)空(佛)寺”是国内现存的儒释道三角合一的寺庙,整个寺院,上载危崖、下临深谷,背岩依龛,以西为正,</p><p class="ql-block">远望悬空寺,如玲珑剔透的浮雕,镶嵌在万人绝壁之间,近看悬空寺,大有凌空欲飞之势,人在其中,则需攀悬梯,跨飞栈,穿石窟,曲折回环,忽上忽下。悬空寺真乃人间杰作。</p> <p class="ql-block">第十三站 大同 8月11日-13日 云冈石窟 大同古城</p><p class="ql-block">来山西以前,听闻山西只有煤车和面,所以对大同这座古城也没有太大的期望,在这里住了三晚,真正刷新了我的看法。</p><p class="ql-block">大同在历史上地位就不可小觑,在北魏拓跋氏为都城,叫平城。大同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的美誉,特别是以云冈石窟、北魏悬空寺为代表的北魏文化;以华严寺、善化寺、观音堂、觉山寺塔、圆觉寺塔为代表的辽金文化;以边塞长城、兵堡、龙壁、明代大同府城为代表的明清文化,构成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可以概括为平城文化、边塞文化和佛教文化。这座城市向来以“煤都”的形象留在概念中,这次彻底刷新了我的印象,这与几年前耿彦波市长的“复兴历史名城”计划紧密相关,耿市长主政期间投资数百亿,用以恢复古城风貌,改变了人们对大同的印象。</p><p class="ql-block">大同不仅城市古朴,气温舒适,日气温是17-27度(此时金华的温度在40度),物价也比较亲民,虽然我们住的欣燕都酒店是本次行程中最高的(五百多),但</p><p class="ql-block">总体消费并不高,最后一餐在温州私房菜鼓楼店,两人才消费120元,菜品相当精致了。来自温州的老板娘温文尔雅,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p><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是大同更是山西省的重要名片,是吸引历史文化艺术爱好者来山西游览参观的重要招牌,比起洛阳的龙门石窟,云冈历史更悠久,规模更宏伟,保存也更完好。它始建于北魏拓跋氏,位于大同附近的武周山。云冈现存洞窟53个,石雕造像5万1千余尊。大佛最高者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 云冈石窟以气势宏伟,内容丰富,雕刻精细著称于世。古代地理学家郦道元这样描述它:"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这是当时石窟盛景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由于买的大同到北京的动车是10:45的,13日早上起来,还有时间再逛逛大同,早上先是钟楼逛了逛,本来还想去代王府,后来没进去,再去了几个小道观,后老公送我到大同站。我与老公的向北行程便结束了,我乘车南归,老公继续自驾北方,他也随后即离开大同,进入河北。</p><p class="ql-block">总体的16天行程比较完美,由于是自驾,时间很自由,虽然感觉安排得紧凑了些,有些累,景点也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到此一游形式,总归是一直都是两个人单独相处,都是美好的记忆。一路行来,感觉北方的文化的厚重,感慨中国历史的厚重,历史舞台通过文物为我们讲述了曾经的剧目,这次行程对北魏、对佛教、对文物都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同时也避开了金华最高温的那一段时间。</p><p class="ql-block">另外,值得大书一笔的是,北方人也比较厚道,景点收费都是6岁以下,60岁以上免门票,为此省下不少盘缠,不仅门票省下了,有时候遇到排队长的情况,还能走个无障碍通道,非常感谢北方的慷慨和热情!</p><p class="ql-block">游记如上,游客身份,文字也多粗糙,恳请读者包容。</p> <p class="ql-block">善化寺五龙壁的讲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