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火种》,《血染着的姓名》,《碧水红旗》,《芦荡火种》,《地下联络员》,《沙家浜》;你似乎看得一头雾水?刘飞、崔左夫、文牧、汪曾祺、毛主席…你是否知道他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p><p class="ql-block">那今天就跟你聊一聊这些故事。</p><p class="ql-block">现代京剧《沙家浜》曾被称为经典中的经典,自诞生以来,其脍炙人口的唱段已整整跨越了一个甲子的岁月,在中华大地上回荡不息。</p><p class="ql-block">今年正好 适逢京剧《沙 家浜》定名60周年。</p><p class="ql-block">你可知道她的前世今生,曾倾注了多少人的心血?</p><p class="ql-block">那还得从67年前说起。</p> <p class="ql-block">一一刘飞中将:《火种》</p><p class="ql-block"> 1957年,正值建军30周年。曾任新四军18旅旅长、解放军第20军首任军长的刘飞将军应《红旗飘飘》编辑部之约,口述了在抗战时期的伤病员在阳澄湖畔坚持敌后抗战的历史,后整理成长篇回忆录《火种》。1961年,刘将军将回忆录中的有关章节取名为《阳澄湖畔》,相继在上海《萌芽》和南京《雨花》杂志发表,引起了人们对这段历史的关注。</p> <p class="ql-block">一一崔左夫的纪实文学《血染着的姓名》与文牧的沪剧剧本《芦荡火种》(原名《碧水红旗》)</p><p class="ql-block">就在《阳澄湖畔》发表当年,军旅作家崔左夫经过二个多月的采访,根据这段历史写出了纪实文学《血染着的姓名》;崔左夫老战友、时任上海沪剧团副团长兼党支部书记的陈陈荣兰听说后兴奋不易,遂将尚未发表的《血染着的姓名》带回上海,由文牧以此稿为基础,改编成沪剧剧本,定名为《碧水红旗》;后又几经修改,并将剧名改为《芦荡火种》。该剧一经演出,就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成为上海沪剧团建团历史上连续演出时间最长、上座率最高的一个剧目。</p> <p class="ql-block">一一刘少奇等观看《芦荡火种》</p><p class="ql-block">随着《芦荡火种》的巨大成功,1964年1月,文化部安排剧组进京演出,此次演只受到刘少奇、李先念、薄一波等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p><p class="ql-block">一一汪曾祺:改编为京剧第一稿被质疑</p><p class="ql-block">早在1963年初,北京京剧团的艺术家们接到了一个重要任务一一改编沪剧《芦荡火种》,汪曾祺与创作组成员在力求保留原剧精神内核的基础上,加入现代元素,并完成了第一稿《地下联络员》;但改编后的作品并未得到预期好评,反而遭到了严厉批评。</p><p class="ql-block">面对批评和质疑的双重压力,汪曾祺并没有气馁。在北京市长彭真的鼓励下,对剧本重新作了新一轮的改编。并将剧名改回《芦荡火种》,在舞台上精彩呈现,获得了巨大成功!</p> <p class="ql-block">一一毛主席定名《沙家浜》</p><p class="ql-block">1964年7月23日晚,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观看了京剧《芦荡火种》。演出结束后,毛主席与剧团的编导和演职人员进行了座谈,在肯定了该剧取得的成就之后,对剧本提出了几点意见。一是兵的音乐形象不饱满;二是结尾要正面打进去,现在后面是闹剧,戏是两截;三是剧名可叫《沙家浜》,因为故事都发生在这里。</p><p class="ql-block">最终,剧本又经过再次修改,并于1965年3月重新公演。</p><p class="ql-block">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京剧《沙家浜》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一部好的舞台剧,离不开一批优秀的表演艺术家。没有艺术家们的成功塑造,同样也不可能成就为经典中的经典。</p> <p class="ql-block">回顾《沙家浜》背后的创作风云,我们看到的是一部充满激情与力量的历史画卷。那颗最初的“火种”,经过岁月的洗礼,依然熠熠生辉,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那些血染着的姓名,将永远被铭记在历史的丰碑上,成为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而毛主席定名的《沙家浜》,将永远在文艺的天空中闪耀,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