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之绵厚底色-水与中国文化…

宋大毛

<p class="ql-block">​水是生命起源和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之一,它与人类文明有着密切的关系。</p><p class="ql-block">水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古有特殊的地位,具有特殊的形像和色彩。它给予整个民族以灾难与享受,赋予整个民族以创造性和想像力,造就了整个民族的雄力和气魄,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和影响。 先民对水的依赖与认识,生物科学的发展已经充分证明,人类的起源和生存都离不开水。</p> <p class="ql-block">在人类以采集食物为主的渔猎阶段,水是食物的直接来源之 一。人类进入农耕阶段以后,进而用水煮食、用水制陶、用水灌田, 更是须离不开水的。我们的先民从一开始就生活在二个两面临海的内陆上。他们为了生存,必须族聚于靠近水的地方。这种情况于神话传说和古籍中随处可见。如《帝王世纪》载:“神农氏,姜 姓也。……人身牛首,长于姜水。”“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史 记》载:“螺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一日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考古学也证明我们的先民确实 生活在靠近水的地方。比如距今约一百万年左右的蓝田人,他们生活的蓝田一带,那时“灞河流程较长,水量较大,河床平缓,河滩宽阔”(黄尉文《蓝田人》),很便于蓝田人取水。距今约七十万年左右的北京人聚居的周口店地区,“位于古老的河床之内”,“在北京 人居住的山洞里,发现过水獭、河狸、水龟、水牛之类的水栖或者是在水边生活的动物”(贾兰坡《北京人》)。而“仰韶文化的氏族村落,都分布在河流两岸的黄土台地上,……河流转弯或两河交叉的地方,更是当时人们所喜欢居住的地点。人们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地点建立村落呢?道理很简单,因为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水”(安志敏《仰韶文化》)。比仰韶文化略晚的龙山文化,其氏族村落也都分布在河流两岸。</p> <p class="ql-block">黄河与长江两岸的中下游地区,现今发现的古文化遗址也最多。这些事实既说明了先民对水的依赖,也说明他们在水的哺育下创造着自己的文化。 </p><p class="ql-block">但是,也正因为先民们居住得太靠近水,所以也就常常道受水的危害。可见,人类同水产生密切关系的时候,水的利害就双双降临了。这就使人类在依赖水的同时,必须设法躲避和治服洪水 迄今发掘的远古文化遗址,一般都位于高出河床的台地上。</p><p class="ql-block">这真是先民们的一种伟大创造:趋水利而避水害。后世劳动人民对水的治理和享用,都是先民这一智慧的继承和发展。在古代神话传说里,远古先民曾竭力躲避洪水的威胁。如西南少数民族中有伏羲兄妹躲在葫芦里对付洪水的故事,在汉族神话《准南子·览冥训) 里也有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这实际上都反映了先民与洪水的恶战,表现了人类与水的另一种关系。这些神话以及稍后大禹治水的故事,都显示了人类顽强的主宰水的精神。它与后形成的祈雨风俗所体现的对水的屈从大不相同。这是很值得我们在研究中国文化史时特别注意的。 以上说的是有水之害,也还有无水之害,即干旱。它从另一个 角度反映了先民对水的依赖关系。《山海经》所载“夸父逐日”的故事,表明先民在缺少水的情况下为求得水而作出了多么巨大的牺牲。《淮南子》所载“后羿射日”的故事,则充分表现了先民对干早所作的斗争。尽管这些神话故事在古籍中的记载不尽相同,但它们所体现的那种征服自然的精神是一致的。这说明,远古时代的中国人对水(自然之一部分)的关系,是既依赖而又积极征服的。毫无疑问,这是人类对待自然的正确态度。</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先民正是从自身的实际体验中认识到水的重要性。这种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加深。有趣的是,把他们的认识同现代科学所证实的情况作一番比较,会发现有某些惊人的一致之处。</p> <p class="ql-block">科学证明,水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是生甸形成的物质基础。没有水就构不成有生命的世界,诚如已知的月球表面那样。大概也正是这个原因,水面占了地球表面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还有大量气体的水和地下水分布于大气和岩层之中先,水在万物万事之中是属于第一位的。古人把生成世界的物质 叫做“五行”,把国家的政事归纳为“六府三事”,在这“五行”、“六 府”中水均列第一。《尚书,洪范》:“五行,一日水,二日火,三曰木四日金,五日土。《尚书,大禹》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至于万物生成的次序与数量,古人也把水排为第一。如《周易》云:“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 一与地六相得合为水,地二与天七相得合为火,天三与地八相得合为木地四与天九相得合为金,天五与地十相得合为土。这一论述有没有什么科学奥秘,还有待人们去研究。但把水的生成看得如此重要,或许包含着某种科学意义。又如《管子》云:“共工之王,水 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这段话的本意是说共工氏领有的地方,水面达十分之七,陆地达十分之三。然而,这一水陆比例与今日全球的水陆分布却不谋而合,这足以让人惊叹古。</p> <p class="ql-block">其次是关于水的作用,古人认为它是万物之源,它养育了万人的睿智物。如《春秋》云:“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美 恶、肾不肖、愚俊之所产也。”明黄省曾的《水经序》在谈到水的作用时指出:“兆类非此(指水),无以胚阜;万里非此,无以准平;醴饔非 此,无以烹膳而育年;壤垆非此,无以灌溉而兴谷。法其形势,而树都庙;因其限隔,而分州域;轴轳舆而穷遐互通,堤凿成而境瘠咸利。钟汇之区则珠玉以登,枯绝之野则林壑不毛,函夏泰和则皇波达贵。”黄省曾的这一段话把水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基本说清楚了 但是,中国人对水的认识远不止于此。作为东方文明的主要创造者,中国人对水含有东方古典哲学的理性剖析,赋予它许多人的品格涵养和社会特性,因而自然物的水和社会的人具备了某种同一性。这才是水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性。</p> <p class="ql-block">在古代的中国人看来,水对其他万物显示了一种宽厚大度的精神,它给予万物的恩惠 真是无穷无尽,所以《周易》说:“水养物不穷。”《老子》也说:“水善 利万物而不争。”水因此而具有许多美好的品德。《荀子·宥坐》记 述孔子以水比德云:“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遍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卑下倨句,必循其理,似义;其浩浩不居,似有道;其赴万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绰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就洁,似善;发源必东,似志。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韩诗外传·卷三》继承和发展了这种观点,指出:“夫水者缘理而行,不遗小间,似有智者;动而之下,似有礼者;蹈深不疑,似有勇者;障防而清,似知命者;历险致远,卒成不毁,似有德者。</p> <p class="ql-block">通过对神话的许可权进行改变和复述,统治权威得到了合法化。与水有关的神话在历史上的许多治水项目中都有所体现。</p><p class="ql-block">在古代中央王朝的历史中,人们通过水来讲述这个国家的政治史和经济史随处可见,在中国历史文化的漩涡和激流中水是最持久和最具启发性的主题。 在中央帝国的传统文化中,似乎一切都与水有密切的关系。水已经成为国家的权力和统治系统的基础;水又是哲学思想和艺术表达的隐喻;水更是农业社会赖以生存的条件和工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禹治水</p><p class="ql-block">弗洛伊德认为:“神话表达了无意识的恐惧和欲望。”在世界各地的神话故事中,洪水仿佛是对人类之恶的惩罚,水似乎从人类繁衍的开始就与人类产生了深刻的联系。</p><p class="ql-block">中国的国家体系来源于大禹治水,大禹治水之后,划分九州、建立王朝,并奠定了官僚治理体系的基础。之后中国的历史故事自此由大禹带有着神话故事色彩而展开。</p><p class="ql-block">水与思想之源</p><p class="ql-block">“上善若水”,这是老子在《道德经》中的论述,在道家思想中水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进行比较的工具:水本身就是一种有益的物质,拥有一种道德教育力量。</p><p class="ql-block">在中国古典思想中,无论是儒家思想、道家思想还是从传统哲学中衍生出出来的思想,隐喻中蕴藏着哲理,逻辑中暗藏着关系,一切又是那么的微妙。</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文化的二元论中,蕴含着“阴与阳”、“山与水”的协调,南宁代表着山,象征着永恒和空间,女性代表着水,象征着时间和变化。</p><p class="ql-block">在思想多元并包的“轴心时代”,人们认为水赋予了生命和美德,他是万事万物生命力的源泉。</p><p class="ql-block">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哲学思想流派中,儒家和道家在理念上尽管存在着区别,但对水的解释上出现了一致。</p><p class="ql-block">儒家的思想是公开、正式、规矩的,道家的思想是思想、本能和自然的。儒家哲学的世俗化强调了对生活事务和社会结构的实际关注。道家的思想强调顺应自然,通向和谐。</p><p class="ql-block">但是两者都认为水倾向于自己找到水平面,实现平静和精致。孔子曾说:“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p><p class="ql-block">水是权力渠道</p><p class="ql-block">奉行法家的秦王嬴政,采取了齐国哲学家邹衍的黄道带顺序,东周代表“火”,秦朝代表水。秦国的标志性元素是水,水是黑色,因此黑色是秦始皇的礼服和旗帜的色调。</p><p class="ql-block">对秦始皇来说,水是他的权力基础,水是他的力量,在秦国初期到秦朝建立之后,秦朝大肆修建水道,秦国人认为畅通水路是立国之本。秦国因此修建了三大水利工程。</p><p class="ql-block">秦王朝修建了郑国渠,用来连接渭水北部的泾水和洛水,虽然当初修建水渠的郑国是韩国间谍,为了依靠水道的修建来拖垮秦国。然而没想到的是,水道修建了后为秦国击败强大的魏国建立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灵渠</p><p class="ql-block">秦王征南越,在广西桂林开凿了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相传在南征百越时为了缓解北方将士对面条的思念,从而形成了用大米制成的桂林米粉。</p><p class="ql-block">第三个是都江堰,都江堰水利系统对秦国对蜀地的统治十分关键,对于中国的统一十分重要。</p><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频繁的水患灾害,人们普遍认为不受控制的水有巨大的象征意义,象征着这个皇权的衰落、孝道的崩溃和社会关系的瓦解。</p><p class="ql-block">而水的关系成就以一种政治语言,而这种政治语言成就了古代统治的合法性。人们始终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和担忧,治理好社会的本质是治理好水。</p><p class="ql-block">水道在古代社会不仅仅是水源,更是充当通讯、运输和军事的渠道。</p> <p class="ql-block">对典型的大河文明来说,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黄河到长江,水孕育了中华文明,塑造了中华文化,主宰了帝王命运,决定了国民习俗和政治生活模式。</p><p class="ql-block">在中国,水渗透在从日常生活到哲学思想、从战争到艺术的方方面面,但正如谚语所言“鱼儿看不到水”,我们虽身在其中,却未必感受至深。</p><p class="ql-block">英国著名科学与科普作家菲利普·鲍尔的著作《水:中国文化的地理密码》从地理、神话、哲学、政治、经济、管理、战争、艺术等多个角度,探索了水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黄河和长江孕育了中华文明,关乎国家安宁与国家身份建构;洪水神话诠释了统治者的合法性;水多变的特质使其成为中国哲学思想和艺术表达的源头和隐喻;水资源管理塑造了国家的治理方式,而水利工程则影响王朝的兴衰;许多战争的起因与争夺水道有关,且发生在水上…</p><p class="ql-block">《水:中国文化的地理密码》的作者将“水”这一地理因素作为叙事核心,纵横古今,信手拈来,系统翔实地爬梳了水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试图找到梳理和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一条全新脉络。他对中国文化的热情,以及他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广泛涉猎,让读者从他的叙述中获得了令人着迷的洞见。</p> <p class="ql-block">《道德经》中,有如此含义深邃且家喻户晓的一句:“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此话原意,本是老子在阐释一个在中国思想史中极为关键又模糊不清的概念:道。毫无疑问,在中国人看来,道天然存在,但无法一语说尽。老子脑中似乎自然而然,又或灵光乍现,用水来借喻道之形与意,难以捉摸,却犹如一口永无干涸的老井,深邃至极,主宰万物。</p><p class="ql-block">以水比道,堪为神来之笔。实际上,这也展现出水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涵纳万物,广博无垠,点滴不可少,须臾不可离。水文化因之内化为5000多年中华文明之绵厚底色。</p> <p class="ql-block">一、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与水息息相关。</p><p class="ql-block">“君子见大水,其万折必东。”孔子当年的观水情结,某种程度上说明传统中国人对江河走向的一种认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中国独特的地理结构与水文特征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空间方位想象乃至世界观,于此再明显不过。几乎所有中国的大江大河,皆是东西流向,其中具备关键意义的,无疑是长江与黄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春日长江航道</p><p class="ql-block">“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作为亚洲第一大河,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绵延万里,终汇入滔滔东海,其全长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滋养了无数中华儿女。自西至东,长江依地段之别可分为上、中、下三游,在亘古不息的流动中亦孕育了巴蜀、荆楚、吴越三种文化类型。</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附近拍摄的黄河景色。</p><p class="ql-block">“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原初的清澈涓流,自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涌出,一路不舍昼夜,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四大地貌单元,纵贯华夏三级台地,将渭水、泾水、汾水、涑水、洢水、洛水、漳河等数百条支流统摄其间,以极为壮观庞大的水系规模,浩浩奔腾入海。</p><p class="ql-block">不难知晓,中华民族的生活因大江大河的流动而绵延,中华文明随千水万流的牵引而变迁,无数江河冲积出沃土,滋养了众生,孕育了文明,也是民族精神的化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过人类对水的接纳,并非纯粹被动。一方面,水影响着人,另一面,人塑造着水。关于水的神话恐怕便是人类最早也是最质朴的作品。翻阅各式中国神话故事,水是其中不可撼动的首要主题。不妨试着从林林总总的不同版本里抽绎出一条线索:在空前的“宇宙洪荒”中,洪水滔天,四方俱荒,两位神仙伏羲与女娲结合,一位从黄河里推导出文明密码——“河图”“洛书”,一位舍身补天,不忍生灵再受水患荼毒。二人又孕育了三皇五帝,其中黄帝身兼水神之职,尤其在与蚩尤的战争中,成功在女儿“旱神”女魃的辅佐下,阻止了一场可怕的暴风雨降临。</p><p class="ql-block">之后的神话叙事里,水一直占据核心位置,似乎九州上下的每一条河流、每一处湖泊、每一个池塘、每一眼泉水,都与神灵挂钩,他们“遍得坤元之道,能造山川,出江河”。然而神灵也有善恶之别,水势也会时好时坏。譬如洪水,即是狂暴、无序、野性、恣肆的象征,为了生存,人类的主动性就得以彰显,从而改造这失控之水。最经典的故事莫过于大禹治水。禹辛苦劳作十三载之久,“手足胼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甚至“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驯服了桀骜的洪水,使社会秩序恢复正常。</p><p class="ql-block">神话的诞生,从较为共性的意义上理解,是为了组织并阐明各种文明中普遍存在的人类经验。在中国的历史语境里,古人逐渐将道德品质、水资源管理和国家权力这看似不搭界的三种范畴归于一体,水被赋予了深沉的人文和政治内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运河香河中心码头</p><p class="ql-block">二、“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门生子贡的疑问,恰恰证明孔子平生素爱观水,除却“逝者如斯夫”的感慨外,更揭示了古人对于水的一种别样理解:看似观水,实则欲图在这一泓碧波中参悟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道。</p><p class="ql-block">人因水而存在,因水而深刻。在实现哲学突破的轴心时代,中国的先哲们便以水为载体,进行着“道”的探究。道家鼻祖老聃曾提出非常著名的命题:“上善若水”。世间之最高品质,莫过于水,它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是故治国者要谙熟水之“道”,诚所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家体悟出“无为”的原则。与此同时,治国者当知静水方可流深,低调才是强大,“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至最低点的水,蕴藏着稳定持久而强大的生命能量。</p><p class="ql-block">作为孔子的衣钵传人,孟子对水情有独钟。“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在其眼中,水最可取之处,即自强不息,源流分明,故修身治国亦当作如是观。对于人性,孟子旗帜鲜明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对于治国,孟子则主张秉钧者当以民为本,胸怀宽广,好比孤居深山的舜,“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如此天下方能大治。</p> <p class="ql-block">庄周曾借孔子之口道:“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贤哲乐于修炼止水之心,然世间的水向来是奔腾甚或泛滥的。司马迁说过:“甚哉,水之为利害也。”水利一直是贯穿中国历史的一大主题和难题。对于水资源的管理与使用,考验着每一个中原王朝的治理能力,是其维系国家稳定的核心指标。于是乎,自古迄今,治水与国运密切关联。秦一扫六合,郑国渠、灵渠与都江堰之作用不可或缺。西汉定都长安,于是兴修漕运,造就了“八水绕长安”之盛况。当然,规模最浩大且对国运影响最为直接的,莫过于世界上开凿最早、航程最长的大运河。纵横3000余里,绵延2000多年,大运河沟通京津、燕赵,贯通齐鲁、晋豫,南连淮扬、吴越,运河文化与区域文化水乳交融,与域外相连。倘换个角度,运河之“运”,又好比流动的枢纽,串联了东西,平衡了南北,盘活了天下,造福了四民,关乎着民族气运,兼容并蓄,广济八方。</p><p class="ql-block">“山高水深,似欲不可企及。”黄庭坚称颂杜甫诗作如源深之水,可见水已悄然化入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与思维习惯当中。立足新时代,如何继续挖掘、丰富、弘扬与创新中国水文化的价值,令这一股流淌数千年的文脉,引导更多国人知水乐水,依然是一项非常迫切的重任。</p> <p class="ql-block">天地以成,群物以生,国家以平,品物以正,此智者所以乐于水也。”诸如此类观点,古人所论不少。可以这样认为,水作为自然物的社会化和道德化,是中国人在人类文化史上的一种独特创造。它不但把人与水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化,也把精神与物质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一步一体化。这种认识无论对中国的文学艺术、风俗民情,还是对水本身的治理和享用,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p><p class="ql-block">水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生命之源,也是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宗教信仰乃至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元素。</p><p class="ql-block">以下是几个方面来探讨水与中国文化的紧密联系:</p> <p class="ql-block"><b>哲学思想</b></p><p class="ql-block">1. **道家哲学**:老子在其著作《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认为最高尚的德行就像水一样,能够滋润万物而不争,处于众人之所恶而不怨。水的柔和与包容性成为了道家追求的理想人格特质。</p><p class="ql-block">2. **儒家文化**:孔子曾说过“智者乐水”,认为智者喜爱水,因为水具有流动不息、变化无穷的特点,象征着智慧和生命的活力。</p><p class="ql-block"><b> 文学艺术</b></p><p class="ql-block">1. **诗词歌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以水为题材,如《诗经》中就有许多关于江河湖海的描述,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也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名句。</p><p class="ql-block">2. **山水画**:在传统中国绘画中,水常常与山相结合,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山水图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p><p class="ql-block"><b>宗教信仰</b></p><p class="ql-block">1. **道教**:在道教中,水被视为一种净化的力量,道士们常用水来进行祈福、驱邪等活动。</p><p class="ql-block">2. **佛教**:佛教中的浴佛节等仪式也会用到水,象征着心灵的清洁与重生。</p><p class="ql-block"><b>日常生活</b></p><p class="ql-block">1. **水利建设**:中国古代就非常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如都江堰、灵渠等,这些工程不仅解决了灌溉问题,还促进了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p><p class="ql-block">2. **茶文化**:中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泡茶讲究水质,好水可以提升茶的味道,使得品茶成为一种精神享受。</p><p class="ql-block">水在中国文化中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它影响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和精神特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