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八月读书报告 (闫广慧)

闲云野鹤

<p class="ql-block">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八月读书报告 (闫广慧)</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1,《无知》:我们身后遗弃的时间越是久远,召唤我们回归的声音便越是难以抗拒。这句格言似乎毋庸置疑,然后却是错误的。当人们垂老,死期将至,每一刻都弥足珍贵,便没有时间可浪费,去回忆什么了。应该明白怀旧之情数学意义上的悖论:往往在年少时,过去生活的历程微不足道,人的怀旧之情才是最为强烈的。( 法国 米兰.昆德拉 许钧译 小说 上海译文出版社 )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笔者几乎可以确定,徐则臣在创作长篇小说《耶路撒冷》之前是读过,并且深深被《无知》所感动过。种种迹象表明,《耶路撒冷》中的大回归情节正是脱于《无知》的怀旧之情,都是一次忏悔和赎罪之旅。《无知》同时也可比对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得出一个结论:,原先多想贴得多没近,而今就想跑得多么远,末了得到的只是惆怅和决绝的隔离。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无知》是被誉为米兰.昆德拉后期文学创作最重要的“遗忘三部曲”中的最后一本(前两本分别是《慢》和《身份》)。1989年苏联解体引发的东欧政治大动荡,推翻了他们国家几十年形成的政治体系,随之也影响到了他们在欧政治流亡群体的生活。米兰.昆德拉就是被这场政治洪流裹挟的在外捷克人之一。新政府需要纠正前任政治的错误,被剥夺了捷克国籍的昆德拉重新恢复捷克公民的身份,同时回乡寻根也成了昆德拉解不开的心结。然而现实巨大的落差是这些游子们经历了从迷惘到失望再到寻找自我的过程。最终他们得出结论,他们已经和过往完全分割,再也回不去了。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与《慢》和《身份》相比,《无知》更倾向于叙述,故事性更强,更能吸引普通读者,并为之共情。小说女主伊莱娜和男主约瑟夫是两个萍水相逢的在法的捷克流亡者,他们相识于回捷克的飞机场,然后一夜情使他们肉体和灵魂产生短暂的交融,然后便是各奔东西。比较意想不到了情节设计是还有一条隐蔽的暗线把他们连接在一起。伊莱娜在法国的密友茜尔薇曾经是约瑟夫少年时期被欺凌过的女友。而无论是伊莱娜、约瑟夫还是茜尔薇始终不曾知道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这个点非常有魅惑力。另外这部小说使用的是碎片式叙事法。它把一段段记忆的碎片和现实的存在于梦觉中的游离拼接在一起,将这中失落和希翼装进去。这种叙事技法是很讲究功力的,没有驾驭能力的作家很容易把故事讲的细碎,使读者一头雾水不明就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米兰.昆德拉有许多小说是有些晦涩的,但也有像《笑忘书》、《告别圆舞曲》以及《无知》这样亲民的小说。如果像了解阅读米兰.昆德拉的创作全貌,建议还是从他的那些容易入手的小说看起,然后由浅入深,最后再读他的诸如《被背叛的遗嘱》那样文学理论作品。当然想要浅尝辄止的读者,看他一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即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2,《月亮虎》:有那么一些瞬间,在这一地方、这一时刻,她感觉自己已不受约束,不再受过去或未来或已知宇宙的束缚,而是在宙中飘浮。夜晚降临,她看着点点繁星,不似英国天空中闪烁的明星,她感受到了永恒,这种感受绝非宁静,而是像某种可怕的高烧——一种心理疟疾、伤寒、痢疾和黄疸,在这片大陆的某一个地方侵袭每个人,所有人。(英国 佩内洛普.莱夫利 郭国良译 小说 北京燕山出版社)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英国“布克奖”是个比较偏重于英语写作的通俗文学的一个小说奖项。尽管从“布克奖”中也曾走出过库切、石黑一雄这样的诺奖作家,但主调仍还是主打一个好看好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2018年布克奖评委会举办了一个“金布克奖”评选的活动,也就是说,要选出一个布克奖王。结果评委会选择了迈克尔.翁达杰的《英国病人》,而在读者评选环节,读者却选择了 佩内洛普.莱夫利的《月亮虎》。《月亮虎》有多好?笔者也是抱着好奇心理花掉一下午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而整体印象也就是“不错”而已,并没有达到笔者的心理预期。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月亮虎》的 腰封推介是这样介绍这本小说的:《月亮虎》是一部爱情小说,更是一部鸿篇巨制的女性成长小说。全书时间横跨近整个20世纪,内容包罗万象,有惊心动魄的两次世界大战、有异国风情的探索乐趣、有缠绵悱恻的浪漫爱情,也有非同一般的亲子关系问题反映,还有异乎寻常、令人瞠目的兄妹伦理纠葛……"似乎这里包罗万象,几乎每句话都挠到了读者的痒痒肉上。结果看到的和推介语的出入不大,但又似乎没有那么深刻。小说的容量不足以承载那么多作者想要传递给读者的东西,最终它也翻车于了“超载”。</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话又说回来,这本小说还是挺好看的,如果不带任何目的性阅读,身心可以达到愉悦。</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3,《星期二午睡时刻》:如果你想生活得幸福,就别对外人推心置腹。(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刘习良译 短篇小说集 南海出版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如果评选二十世纪最伟大南美最伟大的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应该当之无愧。他是拉丁美洲文学大爆炸得领军人物,也是写出魔幻炫目,让作家奉为“文学圣经”,却让读者望而却步的文学巨著《百年孤独.》。谈起马尔克斯,大多的读者都觉得他的小说读不懂,太难读。其实如果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相信你不仅觉得马尔克斯的小说不仅有趣而且还很好看。我们姑且可以把《百年孤独》放到一边去,先去读他的自传《活着为了讲述》,然后读他的小长篇,例如:《枯枝败叶》、《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一场事先张扬的凶杀案》等,然后再读他的短篇小说集,最后再读《霍乱时期的爱情》和《百年孤独》。这样你就会觉得马尔克斯很亲民,很生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礼拜二午睡时刻》是马尔克斯的早期短篇小说集。其中收入他中年时期创作的八篇短篇小说。本书的主打小说《礼拜二午睡时刻》惊艳到了笔者。这篇大师手笔的杰作,只四七多字,却包罗万象,涉及到20世纪的哥伦比亚的政治、历史和宗教等方方面面。小说集巧妙地通过简练地文字叙述了一个贫穷的母亲带着女儿和鲜花,乘坐简陋、破旧的火车,在八月一个礼拜二的午睡时刻,来到一个荒凉的小镇给儿子上坟——她的儿子因为在那个镇上偷东西被人打死,被匆匆埋葬在那里的公墓中。当掌管墓地钥匙的神父问她:“你从来没有想过要把他引入正道吗?”该母亲平静地回答:“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神父有些羞愧,把墓地的钥匙给了母亲,母亲谢绝了神父要借给他们阳伞的好意,在小镇人的注视下平静地向墓地走去。 这牌你小说最高明地是通篇没有写母亲地丧子之痛,却又无处不在让读者感受到母亲平静外表掩藏地波涛汹涌地悲愤。让读者有为之一哭地冲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平凡地一天》更是把极简主义发挥到了极致,很像鲁迅小说《一件小事》,通篇不写小镇镇长地专制残暴,却又让读者感受到文字意外地杀气。医生和镇长地关系矛盾冲突体现再小说细节的渗透,有“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效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咱们小镇没有小偷》也是一篇佳作,小镇马孔多后来成了《百年孤独》故事的发生地,也成了文学史上著名的地标。这篇小说的风格接近《一场事先张扬的谋杀案》,也可看作是他的前传。另外几篇,水准也相当高,《巴尔塔萨物业奇遇 》故事情节移植到了《百年孤独》,《格兰德的大妈》也有《族长的秋天》的影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读马尔克斯真是一种享受,后边几个月计划读完他的另几本短篇集和小长篇。</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4,《我们八月见》:那个留下二十美元的男人带来的回忆让她心生苦涩,但也让她睁开眼睛观察起自己的婚姻生活,在此之前,她和丈夫的婚姻靠传统意义上的幸福感来维持,他们往往会回避分歧,以免受到伤害,这实际上跟把垃圾藏在地毯下面的做法没什么分别。(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侯建译 小说 南海出版社)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今年出版界最轰动的一件大事就是在加西亚.马尔克斯去世十周年之际,全球在这位伟大作家去世的那一天,即3月6号首次同步发行他的遗作《我们八月见》。很难想象那个作家会享受如此高规格的待遇,同时可以预见这次成功的运作带来了多少的流量和巨大的收益。</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我们八月见》是马尔克斯的一部弃稿。他首次发现是混杂与马尔克斯的一堆遗留的文件手稿中。据称,这是马尔克斯生前写的最后一部小说,因为本人不甚满意,所以决定放弃。也是机缘巧合,它的发现出版成就了一段文坛佳话。</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说到弃稿和因种种原因未被完成的文学作品最终称为传世佳作,甚至旷世巨著的例子在文学界可谓数不胜数,例如《红楼梦》、《城堡》和《布莱泽》等等。众所周知,曹雪芹和卡夫卡是因为突然病逝而未能完成自己的小说,而斯蒂芬.金这种,因为自己不满意而丢在一边,后来因为搪塞出版商的催稿而从故纸堆里翻出,无意却意外被读者认可的事更在大多数。《我们八月见》发现的时间应该是在马尔克斯去世在整理他的文件手稿时就被发现,不过这些年都憋着不出版,其目的就是为了制造噱头和冲着钱去。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我们中文版有两个版本,分别是台版的《八月见》和内地版的《我们八月见》。内地版的译者是新锐西语译者侯健。这个译本没问题,语言流畅,赋予韵律感,应该是很贴合原著风貌的。小说选择了一个不是马尔克斯非常常见的女性视觉进行讲述的故事。书中写了一个中年女性在每年的八月,乘坐同一班渡轮,抵达同一座岛上,坐同一辆出租车,光顾同一家花摊,顶着同样的似 火烈日,来到同一处破败的墓地,将一束新鲜的剑兰放到母亲的坟前。她这样做了很多年,只到有一年她遇到一场意外的“艳遇”,与一个陌生的男人发生了一夜情,从此她上岛去多了一层意义。她遇到的第一个男人在和她发生关系后,走时偷偷在她床头的书里放了一张二十2元面值的美元。这样她出离的愤怒、屈辱感,同时又感到挫败、不安和惊恐。自此以后她每年再次来到小岛,都回为寻找一种疯狂的激情,和不同的陌生男人发生一夜情。这其中,有杀人犯、教士和保险推销商,另外还有和自己女儿的教父未果的肉体接触。在她的内心中,这种肉体的出轨搅乱了她和丈夫本来非常幸福恩爱(起码表面看来是这样)的生活。因为自己出轨,她开始怀疑丈夫也在外边偷情,而大光其火和大发其醋。再后来她发现还未成年的女儿一直瞒着他和异性出去彻夜不归。她担心女儿会做出出格的事,而女儿告诉她,她早在身体里植入了防止怀孕的装置。这让她对女儿极度失望,痛骂女儿是“婊子”。而更让她崩溃的是,她后来发现在她心里一直是贤淑,对父亲忠贞的母亲生前频繁来到小岛,并死后坚持埋在那里的原因,竟然是为了另一个男人。在震惊和痛苦思考之后,她把母亲的坟墓打开,焚烧了尸体,带着骨灰与小岛诀别,重新回归到了家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孤独有可能会让人滑向爱情,但爱情并不能填补孤独,它也有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失望”,我们都会错失迷路于内心的孤寂,也终将走向无处可逃的孤独。马尔克斯似乎写的是一期一会的八月,但又何尝不是女性群体不被重视的自我欲求。爱情究竟在哪里呢?书中占卜师的回答含糊又精确:“既不比你期望的近,也不比你认为的远”,当你真正的转向自己,当你不再追求每年八月燥热带来的情感躁动的时候,八月依然静谧凉爽如秋日。</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5,《家族复仇》:穷困倏然显现,它并不丑陋难看,而是穿着朴素,温和的可以忍受;它的嗓门一点儿不吓人,它身后并没有拖带着绝望,也没有拖带着幽灵和破衣烂衫;不过它叫人再也别想那舒适的日子和往昔的生活习惯了;它把傲气一步步销蚀了。然后来的是狰狞可怖的赤贫,对衣衫褴褛毫不在乎,把人类的一切感情都踩在脚下。( 法国 巴尔扎克 郑克鲁译 中短篇小说集 漓江出版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即便是最伟大的作家,在出道之初作品难免会青涩。如果要这样的大作家对自己的整个创作生涯做一个梳理,估计大多会选择性失忆,忘掉初涉文坛时的作品,更不会再拿出来再版。究其原因是成名的作家不愿背负模仿前辈的名声。最有名的例子就是伊恩.。麦克尤恩。麦克尤恩成名前写了大量写作技巧上模仿卡夫卡、贝克特的作品,之后出版社结集为《最初的爱情.最初的仪式》和《床笫之间》两本书先后出版,并为他赢得了“恐怖伊恩”的绰号,同时也给他打上了模仿秀的印记。为了摆脱读者对他的固有印象。他放弃了过往的写作模式和类型,探索一些属于自己的写作路子。麦克尤恩也真是天才,他几十年来创作了数十部不同主题和叙事方法的小说,而且品质上乘。也正因为他的转变和不断推陈出新,终于使他成为具有个人风格的文学大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话有点儿扯远了。说回到今天要讲的这本《家族复仇》。这是巴尔扎克的一本小说集,共收录七篇中短篇小说。而这些写于他早期的小说就是极有临习模仿的痕迹。比如《家族复仇》写了科西嘉岛的两个大族之间的恩怨情仇。两家几乎被对方的灭门但一对儿女却爱的不可自拔。最后双双殉情。这个故事是不是就有股熟悉的味道。没错,就是莎翁《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法文版。而且可能有心致敬,巴尔扎克再人物对话上也处理的舞台腔极重。其他几篇我们也可找到模仿的对位的作家和类型。比如《柯内留斯老板》模仿的是大仲马的历史小说的故事架构和舒适风格;《长寿药水》魔幻的故事情节很很类于他那个时代小报上刊登的通俗恐怖悬疑小说;《刽子手》最像他的成名后的风格,这篇也选入了他的《人间喜剧》系列。还有一篇《费拉居斯》也是模仿莎翁的《奥赛罗》,只是小说有点儿烂尾,结尾完全可以在儒勒夫人死后,误会解除就收尾,后边的“尾声”完全就是凑字数。推测一下,大概是这位老兄为勒还赌债才如此操作。</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6,《空山》:他们都是自己相信了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就要天下众生都来相信。他们从不相信,天下众生也许会有自己想要相信的东西,天可怜见,他们相信自己心里的东西时,还会生出一点小小的喜悦。一前一后,这些人,都是要把这个世界变得一模一样。( 阿来 小说 人民文学出版社 )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当代小说家阎连科认为中国当代出不了大作家的原因有三:出版的纪律,作家灵魂的自我束缚和作家自身完全丧失了灵魂的爆发力和想象力。前者是国家体制造成,对于尺度的掌握,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标尺。我们国家在出版物的审核上相对是比较严苛,也就是禁忌比较多,不要触碰那些敏感区一切ok,否则就会被禁言,甚至收到内部纪律处分;后两个原因就完全是作家自身的悟性和天赋。“五四”新文化运动,使中国大作家井喷的时代,后来,这种势头变弱,直至当今出现“万马齐喑”状况、笔者认为,这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小说界不佳的生存环境造成的。我们单从近二三十年产出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来看,能够够得上“优秀”的很难数出十部来吧。这就是现实。而且,即便可算是好的小说家,拿出了像样的作品,得到大众认可之后,很难保持原有的创作水准和激情,更别说超越了。笔者需要强调一下,这是常态,非个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阿来是个非常不错的少数民族小说家,可惜,在写出《尘埃落定》之后,他在写作就开始向下走。尽管他为寻求突破在题材和形式做过一些新的尝试,但让读者记住的还是他的那部成名作。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空山》是阿来2005年的作品,作者用六个独立的故事写了一个叫机村的藏族村落里发生的故事。他的这种写法不算是创新。奈保尔‘、奥兹和塞林格都写过类似这样的小说。笔者读了《空山》的前两个故事,《随风飘散》和《天火》。其中第一个有《尘埃落定》的影子,故事可读性强,文笔也保持了一定水准,尚可一读,但第二部就比较扑街拉垮了。时代气息太浓,有点无聊。比较搞得的是,人民文出版社还分三本出版,打算一鱼三吃。估计很多读者会与笔者同感,没有兴趣和精力把时间浪费在一本平庸的书上的。</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7,《飙车》:它的饥饿就像是那条干涸的河流喇叭形河口湾的寂静,农场的房子在那里被沙尘风扫荡着。它的饥饿是一种痛苦,就像它那专注的目光、专注的听觉的痛苦。它啃噬着它的身体内部,让那种灼烧的感觉越来越强烈。饥饿放大了一切。(法国 勒克莱齐奥 金龙格译 短篇小说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记不清是在哪里看的推荐,就买了勒克莱齐奥的《飙车.》另一本《燃烧的心》。这两本都是这位法国诺奖作家的短篇小说集,书不厚,花一点儿时间就可以读完。可是《飙车》读了两天,最后还是没有坚持读完。其原因是不好读,像是读朦胧派的诗和看印象派的画,不来电。其中《飙车》还是看懂一点,写两个女孩借了辆摩托车决定当飞车党抢一次包,结果被撞死。但不明白作者想表达什么?还有《莫洛克》里边写一个正在分娩的妇女状态写的极其真实有画面感。问题也是出在笔者想得太多,反而在小说中找不到想要的答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小说并不是非写得抽象才高级,当然没看懂也许怨笔者最近的精神状态不佳,回头再捡起来看一下,或者读《燃烧的心》或有惊喜。</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8,《世上最美溺水者》:看见他越过了最后几幢房屋,不顾一切地扇动着他那对老兀鹫般的大翅膀,不让自己掉下来,埃莉森达松了口气,为她自己,也为天使。她就这样看着他,直到切完了洋葱,直到什么也看不见了,因为从这一刻起,他不再是她生活中的累赘,而变成了海平面上一个令人遐想的点。(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陶玉平译 短篇小说集 南海出版社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这是最对味儿的马尔克斯,豆瓣上有两万一千多名读者为《世上最美的溺水者》打出8.9的超高分。可见它的深入人心。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简单聊一下对这本书的观感。笔者认为,这是马尔克斯写得最好的一本短篇小说集。七篇字数都不算多的小作品,却蕴含这巨大的能量。其绚丽如烟花的文字不禁让人心驰神往。尤其是《巨齿老人》让人联想到卡夫卡的《饥饿艺术家》。无人会的巨大孤独感充盈全篇。最后老人煽动笨重的翅膀离去的那一刻,真是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马尔克斯具有超出常人的想象力和讲故事的本事,他的短篇尤其让人惊叹他的这种能力。《世上最美的溺水者》、《巨翅老人》以及最后一篇《纯真的埃伦蒂拉和她残忍的祖母令人难以置信的悲惨故事》都是可以列入世界经典名著行列的神作,而更神奇的是这种小说很难用语言说清楚它好在哪儿,就是被打动,被征服。没办法,彻底沦陷。</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9,《情感教育》:“有时候,我想起你的话来,就像远远一道回声,就像风带来了一座钟的声音;读到书里爱情的段落,我觉得你就在那儿。”“凡是书里人以为夸张的地方,你全叫我感到。我明白维特不嫌绿蒂的牛油面包。”( 法国 福楼拜 冯汉津译 小说 人民文学出版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过去我们形容爱岗敬业的人会说;他把毕生心血都献给了某某事业。并称之为模范。而在世界文坛就有着这样一个作家,他切实践行了这句话。他就是被称为“现代小说鼻祖”的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福楼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所谓“不成疯魔不成活”。福楼拜心里只有写作,为了心无旁骛小说地进行创作,可谓做到了殚精竭虑的地步。他终身未婚,每天就是关在房间里进行创作。他是一个非常严苛自律到变态的完美主义者。尤其是在小说的句式语法的使用上,为了更准确生动他可以为一行字,反复修改一天,然后又会不满意而死掉重写。所以,当已经有所成就的莫泊桑要投他门下时,有人就劝劝他:福楼拜为了做个首饰盒,都要砍掉一片森林。言外之意是佩服又忌惮他的严苛。后来福楼拜被称为“文体大师”,并圈了一堆的著名作家的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福楼拜德 只活到五十九岁,留下的作品不多,小说也就那几部。《包法利夫人》是他的巅峰之作,另外比较出名的就是这本《情感教育》。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情感教育》被称为“男版”的《包法利夫人》大体讲的也是一个走向精神幻灭的人物的悲苦故事。小说主人公弗雷德里克的人生经历也表明了虚无主义所带来的危害。弗雷德里克产生精神幻灭的原因是沉湎在失恋的世界当中,他最终发现自己恋慕的只是逝去的自我。 [主人公弗雷德里克所产生的精神幻念,实际上也是很多年轻人可能曾经迷茫和失落的真实写照,至今在真实的世界里仍然存在。幻灭是一种成长,但是幻灭太迟,结局就如同弗雷德里克一般,陷入到无边的痛苦之中。因此,对待内心世界的幻想,让人们自己真正感受世界的真实与虚无,才是真正理解人生的方式。这也是福楼拜通过主人公弗雷德里克的人生悲剧所阐发的一个重要的思考,对于人性的弱点是一种深刻的批判。</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这本小说中译本现有两种。一种是老翻译家李健吾的译本,一本是冯汉津和陈宗宝的合译本。看到网上豆瓣的评分,读者认为李德译本有些老套陈腐,不灵动。笔者读的是后者,觉得译得还行。也就没有必要再去试水了。</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10,《盒式相机》:“是啊,孩子们,我知道,做父亲只不过是一种需要不断证实的命题.我不得不说假话,为的是让你们信我.”(德国 君特.格拉斯 蔡鸿君译 自传 译林出版社 )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君特.格拉斯是德国当代作家中最有争议的一位。围绕他小说德尔是非争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即便后来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依然没能堵住那些不喜欢他的评论家们的嘴。而喜欢喝不喜欢他的读者也基本是对半开的态势,而造成这种两极分化风评的原因是对他写作的风格的不同理解和质疑。 君特.格拉斯最出名的小说是“但泽三部曲”(《铁皮鼓》、《猫与鼠》和《狗年月》),而其中尤其以《铁皮鼓》闻名于世。后来他凭借那种梦幻、怪异、荒诞的手法书写残酷写实的独特风格成为特殊的一个。在他步入晚年后又写出了"自传三部曲“(《剥洋葱》、《盒式相机》和《我的世纪》)给他文学创作给以理论的诠释。222015年君特.格拉斯病逝德国,享年87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盒式相机》是一本非常独特的自传体小说。和一般的自传纪实作品不同,《盒式相机》的第一叙事人不是作者本人,而是有他的八个子女和一架盒式相机为主题体,作者本人则是以被叙述人的身份出现在作品中。另外,这本书依然延续他魔幻荒诞的风格,记述了德国自二战以来直到柏林墙的推到的近半个世纪的德国历史变迁,其中有穿插了君特.格拉斯的文学创作的历程,可谓是兼容性极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笔者查看网上豆瓣评分,似乎读者普遍觉得这本书碎片式叙事方式凌乱无趣。笔者也有同感,读完留在记忆中的好印象不深,远远不及《铁皮鼓》的文学价值。所以,也在心中给这本书只打了个及格的分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五星推荐:《世上最美溺水者》 《我们八月见》 《星期二午睡时刻》 《无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值得一读: 《情感教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打发时间:《盒式2相机》 《空山》 《家族复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不推荐:《飙车》 《月亮虎》</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