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玉皇洞景区</p> <p class="ql-block">九月一号傍晚去主铺庄玉皇洞景区看戏,偶遇一亲戚。</p><p class="ql-block">2024年九月一号,农历七月二十九。山西省晋剧院演出团在岔口乡主铺掌红岩岭景区演出三场戏,戏友们微信群三天前就发出消息,邻村百姓奔走相告,结伴而行,驱车前往。景区地处偏僻,尽有两趟公交,(游3路)。交通不便。九月一号晚上是第一场戏。有名家师学丽扮演金枝女。所以戏迷从阳泉,平定,郊区四面八方齐聚一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刚刚打完二通,从我座位旁边过来一位看上去有50多岁的男子,主动向我打招呼,我有点诧异,脑子搜索引擎快速扫码,也未能识别眼前的“陌生人“。好在来人主动介绍情况,我才从残存的记忆中,渐渐的有了一些印象。</p><p class="ql-block"> 在老家张山峪,我家与一墙之隔的老院子,是不出五福的当家。我的曾祖父,也就是爷爷的父亲们是亲弟兄。当时还没有这堵墙。一个院子里住着六个姥姥。今天遇见的这个亲戚,就是我的堂姑姑的儿子。我必须叫表弟。</p><p class="ql-block">图片描述日志图片</p><p class="ql-block"> 他告诉我他有两个家。一个是在铁金沟,就是古语说的,“走三关,闯码头,没去过红岭铁金沟“。形容这地方偏僻闭塞,另一个家在主铺掌,现在的红岩岭玉皇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上回说到,表弟有两个家,也许大家都能猜到结果。话分两头,各表一枝。</p><p class="ql-block">铁金沟村是我的表二姑的婆家,姑姑嫁到这里一共生了四个娃,生了第一个娃,是个女孩,为了长命起名叫狗不理。大家都叫她不理,小时候经常住老娘家;第二个娃是个女孩,起名叫换云,意思是改天换地换个男孩;第三个娃是女孩,起名叫珍云,意思是再生个珍珠宝贝,不要再生个石头瓦块。姑父和姑姑,生来生去,一直没有个男孩,来传宗接代,有个男孩成了两口子的心病,姑父虽然是农业社的社长,书记,但,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的在头脑里扎根。二姑也经常带着几个女孩回娘家长住。四处求神拜佛,姑父也不当干部了,给生产队当起饲养员了。他们商量如果第四个孩子生不出儿子的话,就送人,换个小子回来。不久,第四个孩子呱呱落地,大家都不敢相信这个结果——又生了个姑娘。姑父,姑姑唉声叹气,一蹶不振。</p><p class="ql-block"> 正值夏天,铁金沟缺水干旱,姑父赶着生产队的牲口,一路坎坷,不远百里来到了黄统岭山下秋林,神灵台,主铺庄,一直到来主铺掌。给牲口寻找水源,趁坡蹭饭。一路打听谁家有孩子们多,小子多的人家,愿意送人抚养,或者拿小子换闺女的人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主铺掌有一家梁姓人家,刚刚生了个儿子,由于孩子多,抚养困难,愿意寻找个好人家,把儿子送人。姑父听说后,大喜过望,把牲口托人照料看管。把孩子用荆条篮子装好,马不停蹄,昼夜兼程回到铁金沟,把刚出生不久的第四个闺女送岔口东峪井村,把刚刚用篮子擓回来的儿子视为己出,起名五妮。</p><p class="ql-block">图片描述日志图片</p> <p class="ql-block">姑父家收养了五妮,从此有了儿子。姐姐们都疼爱这个小弟弟,小学毕业后,到岳家庄上初中。四姐送给东峪井一户人家,养父叫梁仓孩,老梁家只有个儿子,收养了这个女孩,也算儿女双全。女儿也在岳家庄初中读书。被抱养的儿子和被送人的女儿,同在一个初中上学。在上学期间被同学们闲言碎语,道听途说知道了他们各自家庭的情况。萌生了寻找亲父母的想法。</p><p class="ql-block">五妮长大后,结婚生子,后来找到了生母生父家,在岔口乡主铺掌村,有两个姐姐,四个哥哥一个弟弟。一共姊妹7个。大哥在村里住,其他姊妹们都结婚生子在平定县城生活,五妮有两个孩子,男孩在阳泉理发馆工作,女儿在平定医院上班。</p><p class="ql-block">送人抚养的女孩之前没有名字,到了养父就起名叫梁海英,长大后嫁到岔口乡郝家庄,老公是村里的教师,她的哥哥不幸去世后,一直担起了赡养母亲的责任,一边相夫教子,一边照顾母亲,后在平定生活,有一个女儿,学习用功,在武汉医学院毕业后在武汉医院上班。</p><p class="ql-block">这姊妹俩应该说是同病相怜,作为亲戚,过年过节互相看望,生活如常。</p><p class="ql-block">这个故事就讲到这里。</p><p class="ql-block">图片描述日志图片</p><p class="ql-block"> 梁海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