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善晋美三晋行——南禅寺与佛光寺(之三)

依宁

<p class="ql-block">三 </p><p class="ql-block">7月29日 南禅寺与佛光寺</p><p class="ql-block">原计划上午参观遗山园,师姐接五台山来报,说天气预报今天到明天五台山有大雨,下午将封山,最好中午赶到五台山。只要进驻五台,就不用担心了。于是确定早饭后出发,直奔五台。</p><p class="ql-block">落师姐叮嘱我们8点准时出发。</p><p class="ql-block">定好闹钟,7点去餐厅吃饭,收拾行李提前5分钟来到大堂。师妹和山人早就在沙发上等候,唯独不见师姐和大姐夫。良久,二人匆匆下楼来。落师姐懊恼地说:“定好7点的闹钟,不知道怎么没响。”马师妹说,我听到隔壁的闹钟响,不知是不是你的。大姐夫说:“是了,闹钟响了,我听到了。”师姐一听立即责问大姐夫:“听到了咋不吭气?”大姐夫认真地说:“领导不发话,我怎么敢吭气。”大姐夫智慧幽默的回答让大家哈哈大笑。</p><p class="ql-block">落师姐的江湖地位于此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司机师傅50多岁,五台人,头发花白,满面笑容,车开得极稳。一路说说笑笑,车外的绿树田野倏然闪过,很是愉快。</p><p class="ql-block">途中见到一个指示牌,写着“阎锡山故居”几个大字。司机师傅说,现在五台人可感谢阎锡山了,他治理山西好几十年,如今的五台人仍在沾着旅游的光。师姐问:“山西有个小吃,叫蒙不饥,你们听说过吗?”众人皆摇头。于是引出这样一个故事:当年的阎锡山在太原混出了模样以后,蒋介石为了拉拢阎锡山为其所用,曾请阎锡山夫妇作客。面对一路风尘仆仆的阎锡山夫人,宋美龄张罗着给阎夫人准备吃的,很关切地问她想吃点啥。阎夫人答曰:“蒙不饥。”宋美龄以为是一种鸡的食物,于是吩咐随从满世界寻找蒙不鸡而无果。后来才知,蒙不饥是“我不饿”的意思。原来,五台人称“我”为“蒙”。于是,一路上,“蒙不饥”成为一个流行语。</p> <p class="ql-block">说话间,南禅寺到了。</p><p class="ql-block">南禅寺是中国现存最早木结构建筑之一,全国唯三的唐代木结构建筑之一,公元782年重修。</p><p class="ql-block">比起大名鼎鼎的佛光寺,早修建70余年的南禅寺规模小了很多。</p><p class="ql-block">寺庙虽小,在建筑学上的地位却非常高。</p> <p class="ql-block">非常幸运的是,落师姐给我们请来了南禅寺的管理人员张先生,他深入浅出地为我们介绍了南禅寺大殿的建筑特点和风格,并告诉我们到佛光寺应该看什么、怎样看。</p><p class="ql-block">张先生说,南禅寺是全亚洲乃至全世界唯一幸存的最古老的木构建筑,是歇山顶,仅次于皇家建筑的庑殿顶。又详细讲解了南禅寺的三大建筑特点。</p> <p class="ql-block">南禅寺大殿的窗棂独具一格,是竖条三角形的。为何要如此设计?张先生说,大殿门口朝南,阳光透过三角形窗棂射进来的时候,殿内采光面积最大,在古代无煤无油的时候,能起到提高室温的作用,相当于一千多年前的百叶窗。众人恍然大悟,感叹古人的智慧。</p><p class="ql-block">屋脊上那左右对称的像鸟一样的物件是什么?张先生说,是鸱尾,而不是鸱吻。古人认为鸱为东海龙王之子,它翘起尾巴能呼风唤雨翻江倒海,出现有点火星它尾巴一甩就灭了,而古代建筑多为木制,最怕的就是火,所以用鸱尾镇守来防止火灾,起到了意念上的消防作用。这不仅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更是一种跨越了千年的现实。毕竟玄学的东西,不太好解释,也不是很容易理解的。</p> <p class="ql-block">大殿内有一长8.4米宽6.3米的佛坛,坛上有17尊唐代彩塑。张先生说,这些塑像的面部表情松驰、健硕、丰美,体态自然、舒展,呈S形,脖子下有明显的三道褶,服饰华丽、开放,这是典型的唐代雕塑特点,体现了唐代社会的包容与自信,是真正的唐代色彩、唐代风格。</p><p class="ql-block">最中间的塑像是释迦牟尼佛,骑狮子的是文殊菩萨,骑白象的是普贤菩萨,两边各有胁侍菩萨(相当于秘书、助手),佛祖的胁侍菩萨就是文殊和普贤菩萨,“一佛二菩萨”是佛教雕像和壁画里相对固定的“搭子组合”,但这种形制在后代的寺庙里基本看不到了,基本都拆分到各个殿里。</p> <p class="ql-block">如何从屋山来判断建筑的年代?张先生以南禅寺内西配殿明代龙王殿、东配殿清代建筑菩萨殿为例,一一为我们介绍。众人边听边发出“哦,哦,哦”的声音,仿佛瞬间增长了不少知识。</p> <p class="ql-block">这里塑像的独一无二还在于,两大护法尉迟恭一脸庄重、秦琼面带微笑望向众生,一旁的童子也是十分顽皮可爱,这也是此处塑像的最大亮点。唐代人如此自信,护法不必摆出张牙怒目的样子即可震服邪恶;唐代早期的佛教不需要人们顶礼跪拜,处处显示平等与自信。天上的佛祖、菩萨、胁侍、护法和人间的国王(于阗王)、民间童子,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们同处一室,和谐共处,反映了唐朝社会的基本形态。</p><p class="ql-block">南禅寺僻处乡野,不过为山村小寺庙,但能有如此精美之塑像,亦可见佛教在唐代之盛况。</p> <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1999年,佛像前站在莲花宝座上的一对供养菩萨和为文殊菩萨牵狮的于阗王不幸被盗。光天化日之下,盗贼割断电线,将守寺人捆绑并塞住嘴巴,盗走了珍贵的国宝。如今,空有一对莲花宝座守在佛前。</p><p class="ql-block">张先生打开手机,给我们看他保存的那两尊被盗供养菩萨和于阗王的照片,但见他们面容丰腴祥和,衣着色彩温润。张先生分析:泥塑易碎,加之出山的道路崎岖不平,被盗的供养菩萨塑像和于阗王可能已不复存在。</p><p class="ql-block">听来令人扼腕。</p><p class="ql-block">此图为张先生保存的供养菩萨照片。</p> <p class="ql-block">张先生提醒我们,到佛光寺后不要看那里塑像的色彩,因为那是民国二十年重新制作的,重点要看那里六尊供养菩萨的形象,其与南禅寺的菩萨非常像。因为佛光寺比南禅寺晚了75年,它在重建的时候只能参照南禅寺供养菩萨的样子。</p><p class="ql-block">这里的建筑和塑像为什么能保存下来?除了环境气候没有白蚁侵害等原因之外,张先生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民众的护佑。佛教传入中国后建造的第一座寺庙是洛阳的白马寺(公元68年),第二座寺庙就是五台山的显通寺(公元69年,时名大孚灵鹭寺),五台山人受两千年佛教文化的影响,对佛像有敬畏之心,自愿捐钱修护寺庙。某种程度上,“穷”,对文物也起到了保护作用。如果是在繁华的地方,有钱人太多,就会大修特修,为什么五台山目前只留下了明代的建筑?而明代之前的一座也看不到?因为明朝朱元璋得天下之后,把显通寺定为皇家寺院,改大孚灵鹭寺为显通寺,并大张旗鼓大兴土木重修寺庙,于是原来的唐代建筑成为明代建筑。到了清朝,康熙和乾隆皇帝数次上五台山,把菩萨顶作为行宫,重修之后把原来的唐代建筑修成了清代建筑。张先生说,南禅寺释迦牟尼佛像背光上的悬塑非常珍贵,最上面的大鹏金翅鸟在汉传佛教中极少见到,仅云南大理崇圣寺内有一尊。两边的飞天除了敦煌莫高窟外别的地方几乎看不到。</p><p class="ql-block">那么,去佛光寺应该重点看什么?张先生说,佛光寺的塑像是宁公遇从皇家找的工匠,所以那里的塑像表情比较威严,不像南禅寺的那么松驰、自然、接地气;站立的姿势也比较庄重,不如南禅寺的那么随意,第三就是看供养菩萨的形态,他们端着果盘,果盘和水果之间垫了一块手帕,仔细观察一下,那手帕薄薄的,似乎在随风飘动。实际上,那是泥塑的。东大殿的建筑特点也非常值得一看。</p><p class="ql-block">非常感谢张先生如此专业、详细、生动的讲解。感谢落师姐找到这样一位优秀的专业解说者。</p> <p class="ql-block">走出南禅寺,大姐夫已经买好了李子和西红柿,上了车,开吃。李子绵软香甜,甚是可口。</p> <p class="ql-block">行车不远,来到大名鼎鼎的佛光寺。</p><p class="ql-block">佛光寺位于五台县城东北32公里的豆村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佛光寺不为外人所知。直到1937年6月的某一天,梁思成和林徽音的到来,让这座沉寂千年的古刹重放光芒。</p><p class="ql-block">之前日本学者断言:唐代及以前的木结构建筑在中国已不存在,想要研究唐构,只能到日本京都、奈良去。</p><p class="ql-block">果真如此吗?</p> <p class="ql-block">1937年6月梁思成和林徽因怀着“国内殿宇必有唐构”的信念,协同中国营造学社的另两名社员莫宗江、纪玉堂踏上寻访之路。之前,梁思成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看到了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山上的众多建筑中,有一个寺庙叫“大佛光之寺”。于是,他们骑着毛驴,颠簸于崎岖危险的山路。终于在豆村附近,找到了画中的大佛光寺。</p><p class="ql-block">7月5日,梁思成、林徽因等人在大梁上发现题记墨迹,确证了佛光寺东大殿建造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击碎了日本学者的断言。</p> <p class="ql-block">东大殿雄踞在全寺最高之处,是佛光殿的精彩华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要到达东大殿,需要登上一段高且陡峭的数十级台阶。幸好两边的栏杆可以抓扶,不然的话,许多人可能会望而生畏。即便如此,攀登时仍需小心翼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登上台来,汗湿罗衫。这样的设计也是别具匠心。要看到宏篇巨制、非凡之作,必须要克服些艰难,付出些汗水。</p> <p class="ql-block">辉煌的东大殿,林徽因身穿旗袍爬上高高的大殿横梁的东大殿,宁公遇塑像在此的东大殿,无数人向往的东大殿,心心念念的东大殿——我们来了!</p><p class="ql-block">“我们骑驮骡入山,在陡峻的路上,迂回着走,沿倚着岸边,崎岖危险……旅途十分僻静。”在《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一文中,梁思成这样描写进山过程。黄昏时分,他们终于找到了佛光寺,“瞻仰大殿,咨嗟惊喜”。</p><p class="ql-block">是的,“瞻仰大殿,咨嗟惊喜”,也是我们站在大殿前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它是一座雄伟的建筑物,殿仅一层,有巨大、有力、简洁的斗栱和深远的出檐,随意一瞥,极古立辨。但是,它比我们以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木构建筑更古老吗?“怀着激动的心情,他们用力推开了殿门。”</p><p class="ql-block">当高大的殿门打开,梁林一行人便看见“里面宽有七跨,在昏暗中显得更加辉煌无比。在一个很大的平台上,有一尊菩萨的坐像,他的侍者们环他而立,犹如一座仙林。”</p> <p class="ql-block">而在众多塑像中,有一尊小像很不起眼,却非常特别,这是一尊写实像。这位女性大约 40 岁,她就是重修东大殿的人——宁公遇夫人。</p><p class="ql-block">宁公遇是谁?</p><p class="ql-block">有人说她是一位太监的养女,也有研究者说她是太监的妻子,虽然史书上几乎没有她的个人情况的记载,但她用一尊等身塑像,让自己陪伴着这座寺庙,还在大殿北边一根房梁的题记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这实在太了不起了。</p><p class="ql-block">千年后,她的名字与另一个女性的目光相遇了。</p><p class="ql-block">林徽因站在宁公遇旁边,拍下一张照片。她说:“真想陪伴这位虔诚的唐代大德仕女,在这肃穆寂静中盘腿坐上一千年。”</p> <p class="ql-block">佛光寺东大殿内佛坛横跨5间,有35尊佛像。佛坛正中是释迦牟尼佛,左是弥勒佛,右是阿弥陀佛,以及普贤菩萨、文殊菩萨,佛前各有4位胁侍菩萨、两位供养菩萨,佛坛前有两尊护法金刚。35尊佛像主次有序,尊卑有别,各具神态,各尽其职。</p><p class="ql-block">这35尊彩塑,在我国现存80余尊唐代彩塑中占近一半,是独一无二的唐代大型雕塑群。</p> <p class="ql-block">百度百科说,佛光寺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隋唐之际已是五台名刹。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发动灭佛运动,佛教界称为会昌法难,寺内除几座墓塔外,其余全部被毁。后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宁公遇出资重建。 </p><p class="ql-block">梁思成从佛光寺回到北京后,撰写了《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轰动中外建筑学界,佛光寺从此真容得现,被誉为“亚洲佛光”。</p> <p class="ql-block">梁思成日记里写道:“这是我们这些年的搜寻中所又遇到的唯一唐代木建筑,不仅如此,在这同一座大殿里,我们找到了唐朝的绘画、唐朝的书法、唐朝的雕塑和唐朝的建筑。它们是稀世之珍,但加在一起它们就是独一无二的……”</p> <p class="ql-block">1961年,佛光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佛光寺作为五台山的一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文化景观的名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绕过东大殿,我们看到一座造型特殊的北魏砖塔。因为这座砖塔是创建佛光寺的初祖禅师的墓塔,所以称祖师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围着这座宏伟的建筑,我们走了一圈又一圈。心满意足而又依依不舍地离开佛光寺。</p> <p class="ql-block">中午12时许,来到五台山,入住云峰宾馆。</p><p class="ql-block">晴天丽日,看不出要下雨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下午3时,一位年轻的导游带我们坐景区的免费观光车出行。他说,景区已经封闭,停止卖票,天气预报明天可能有大暴雨。若有雨,不能出门,最好在房间待着。因为太危险,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p><p class="ql-block">景区的公交车倒是方便,5分钟就有一辆,四站之后,到达五爷庙。</p> <p class="ql-block">相传,五台山原名五峰山,气候异常恶劣,农民无法耕作。文殊菩萨为解救百姓,向东海龙宫借来清凉宝石“歇龙石”,使得五峰山变为清凉世界。然而,龙子龙女们因宝石被借而气愤不已,大闹五台山,削平五座山峰。文殊菩萨降服他们后,五个龙子各守五座台顶,其中五龙王被安排在最高的北台,专管五台山的耕云播雨。人们感激五龙王为五台山地区造福,便为他建造了庙宇,即五爷庙。‌</p><p class="ql-block">五爷庙,又称五龙王殿、万佛阁,据说是五台山香火最盛的寺庙之一。寺内主要供奉的是广济龙王菩萨,他是文殊菩萨在台怀本土化、世俗化的产物,寄托着人们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p> <p class="ql-block">塔院寺紧邻五爷庙。只是塔院寺的标志大白塔在重修,整个塔体被一层绿色的防护网严严实实地包裹着。导游不建议我们前往参观。</p> <p class="ql-block">直接前往显通寺。</p><p class="ql-block">据网上资料,显通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北侧,是五台山规模最大、历史悠久的寺院,也是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全山寺院之首,与洛阳的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寺庙之一。该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公元69年),初名大孚灵鹫寺。北魏孝文帝时扩建,唐代重修,并更名“大华严寺”。明初重建,太祖赐额 “大显通寺”。该寺坐北朝南,面积约8万平方米,各种建筑400余间,且大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中轴线建殿七座,分别为观音殿、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千钵殿、铜殿和藏经阁。</p> <p class="ql-block">铜殿铸于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共用铜10万斤,是中国国内保存最好的铜殿之一。 1982年,国务院将显通寺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因为没提前做功课,加上导游讲解不力,感觉看得不仔细、不到位。回来后又在网上看了些视频和资料,算是弥补了些许不足。由此,更加感念南禅寺的解说者张先生。</p> <p class="ql-block">离开显通寺,已近下午6时。五台山的各寺庙都关门谢客。罗睺寺就在眼前,我们却无缘进入,只在寺前拍了几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罗睺寺旁边的说明如下:</p><p class="ql-block">始建于唐代,是显通寺十二个下院之一善住阁院,分出时初名为落佛寺,据说文殊菩萨曾在这里落脚讲经说法并有神灯出现而得此名,是专供释迦牟尼佛的儿子罗睺罗尊者肉身舍利的道场。明成化年间赵惠王重修落佛寺并改名为佛子道场“罗睺寺”。康熙四十四年(1705)大修,由青庙改为黄庙。</p><p class="ql-block">据佛教经典记载,释迦牟尼之子名“罗睺罗”。他十五岁随佛出家当沙弥。他“不毁禁戒,诵读不懈”,证了阿罗汉果,被称作“密行第一”,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传说他曾在罗寺所在地显圣,并留下足迹。因此,罗寺即是祀奉罗睺罗的寺庙,是五台山保存最好的寺庙之一。</p> <p class="ql-block">虽然是第二次来五台山,却惊讶于五台山有这么多的寺庙,真是举头之处皆寺庙。五台山据说曾拥有寺庙128座,现存寺院共47处,其中台内39处,台外8处。要想看得清晰明白,一需要时间,二需要专业的解说,如张建忠。可惜时间有限,如张先生那般水平的人,也难以遇到。</p> <p class="ql-block">一夜无话,静等雨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