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多味饺子

建成

<p class="ql-block">幕低垂,在饥肠辘辘之际,我走进临洮街一家饺子馆,点了一份韭菜鸡蛋馅的饺子。不久,一盘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手工饺子便端上了桌。这些饺子是店内师傅现场包制,即包即煮,与那些预先包好冷藏、待顾客点餐后再煮的饺子相比更加新鲜。初尝一口,这饺子便给了我前所未有的惊喜——除了韭菜的清新与鸡蛋的醇厚之外,还隐约散发着茴香的异香,这种奇妙的组合彻底颠覆了我对饺子口味的传统认知。通常而言,饺子多以韭菜鸡蛋、大葱猪肉、三鲜、芹菜等常见馅料为主,而今天的饺子真是别出心裁,韭菜鸡蛋与茴香两种味道完美融合,简直是难得的美味享受!</p><p class="ql-block"> 追溯饺子的历史长河,我们不得不提及东汉名医张仲景。在那个寒风凛冽的冬日,他目睹了无数百姓因严寒而冻伤耳朵,心中充满了悲悯。于是,他运用自己的医学智慧,创新性地发明了“驱寒娇耳汤”。他选取羊肉与中药材共煮成汤,再将馅料用片面包成耳朵的形状,煮熟后分发给百姓食用,竟奇迹般地治愈了冻伤。这一创举,历经世代传承与改良,最终演化为我们今天所熟知的饺子。 在生活中,创新是乐趣的源泉;在职场上,创新则是业绩的催化剂。然而,创新之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历史上不乏因盲目创新而招致失败的例子。西汉末年,王莽试图通过恢复周礼、整顿社会风气,并在经济、军事领域实施一系列改革来挽救摇摇欲坠的王朝。然而,他过于拘泥于周礼的形式,未能灵活应变,最终导致了改革的失败。这不禁让人反思,好的制度或理念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p> <p class="ql-block">由此及彼,我深感在文学创作或学习过程中,亦需遵循同样的道理。曾几何时,我试图模仿名人佳作,却发现自己笔下的文字如同东施效颦,徒有其表而无其神。究其根源,在于我对原文的理解尚浅,更缺乏自己的独特见解与深厚底蕴。因此,真正的创作与学习,应当建立在深刻理解与自我积累的基础之上,才能有所成就。而今,这份饺子带给我的不仅是味蕾上的双重惊喜,更是心灵上的触动与启迪。韭菜鸡蛋与茴香的味道在唇齿间碰撞交融,激发了我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创新的渴望。它让我明白,无论是在品尝美食还是在人生的旅途中,都应当保持一颗好奇与探索的心,勇于尝试新的组合与可能,让生活因创新而更加丰富多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