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遇张月霞

诗书剑

<p class="ql-block">——胡恒信先生生平(6)</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6年6月上旬,中共中央中原局常委、组织部长陈少敏单独召见了一位年轻的女干部。首先,陈部长向她扼要地说明了中共中央中原局和中原军区有关“中原突围”所面临的形势;然后,传达了中共中央中原局的命令,委派她使用原名“张月霞”回到家乡武汉,进入国民政府联合勤务总司令部(以下简称联勤总部)武汉被服总厂,开辟武汉城市工作。</p><p class="ql-block"> 张月霞,当年实龄26岁,宽宽的额头,圆盘大脸,一双眼睛不大不小、炯炯有神;中等身材,不胖不瘦,走起路来精神抖擞。她本来就在新四军活动区域内做地下工作,言语行为、衣着打扮与普通老百姓没什么两样。接到命令,她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就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15px;">1997年夏,张月霞在作者家里</b>,<b style="font-size:15px;">从原中共中原局组织部长陈少敏召见她开始,讲述了她在国民政府联勤总部武汉被服总厂的往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番辗转,6月末的一个夜晚,张月霞悄悄地溜回了家里。</p><p class="ql-block"> 回到家里,月霞见到了久未见面的父母,喊了两声“爸、妈”,激动地用手臂抱住了父母。</p><p class="ql-block"> 65岁的张云山先生拉开了月霞的胳膊,把住女儿打量了一会,才说出一句话:“看清白了,真是月霞……”张老夫妻俩又抱住了月霞,都激动得流出了热泪。</p><p class="ql-block"> 张月霞失踪了九年,九年后才与父母及兄弟姐妹团聚。</p><p class="ql-block"> 二哥祯甫、三弟菊华和四弟海林见到了月霞,禁不住告诉月霞,月霞于民国26年(1937)夏失踪,外甥女张春兰于民国27年(1938)开春失踪,左邻右舍都认为是被人贩子拐走了。</p><p class="ql-block"> 问起月霞失踪的情况,月霞说她是被拐去做苦工了。光复后,才有了活动的机会,有了点钱,就回来了。</p><p class="ql-block"> 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话虽然说不完,月霞心里惦记着她的工作。于是,月霞就让兄弟们帮助她打听一下,联勤总部武汉被服总厂是否招收工人。</p><p class="ql-block"> 联勤总部武汉被服总厂位于桥口,距离汉口宝善堂燕山巷的张家不远。二哥和三弟各去了一次,就晓得了被服总厂需要辅工多名,缝纫工和划板工各一名。每月薪饷相当于一块大洋左右,而且还把招收条件打听得一清二楚。 </p><p class="ql-block"> 7月中,张月霞因为对缝纫过程中的手工不陌生,所以就顺利通过了缝纫工考核,进入联勤总部武汉被服总厂。</p><p class="ql-block"> 说来也巧,缺少一名缝纫工的正是胡师傅所在缝纫班。厂方认为月霞能够较快地胜任缝纫工活计,就让管辖这个缝纫班的工长将月霞分派到了这个缝纫班。工长吩咐班长,先让张月霞熟悉几天,打打杂,然后再选师傅带她。</p><p class="ql-block"> 月霞进入缝纫班,就一边打杂,一边细心地观察。几天后,月霞就发现胡恒信师傅虽然比较年轻,却为人稳重,不说闲话,遇事即显示出精明能干的样子;再加上缝纫技术熟练,乐于助人,人缘较好,深得工友们的信任。她就决定拜胡恒信为师,跟着胡师傅做活。</p><p class="ql-block"> 在向胡师傅学徒的过程中,月霞不露声色地了解了胡师傅的情况。没用多久,她就晓得了个大概。胡师傅在爱国敬业的田镇瀛厂长任内担任缝纫班长。半年后,军政部武汉被服厂由联勤总部接管,派少将徐福海担任武汉被服厂厂长,田厂长被调走。徐福海上任后,撤换了一批人。胡师傅被免去班长职务。</p><p class="ql-block"> 胡师傅家里有父母和兄嫂。未满15岁时,胡师傅替兄从军,驻守信阳,给鲁连长当勤务兵。当勤务兵期间,鲁连长教会胡师傅识了一些字。武汉会战前,胡师傅受命在武汉医院照顾受伤的上尉军需官。蒋介石下令撤退,武汉被日寇攻陷。胡师傅与原来的部队失去了联系,辗转到襄阳,进入陈记裁缝铺学徒。光复后进入军政部所属武汉被服厂当师傅。</p><p class="ql-block"> 月霞与胡师傅拉近了关系以后,又扩大了谈话范围。一有机会,她就向胡师傅了解一些工友以及厂里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月霞虽然年轻,可是她语言交流深入浅出,为人处事稳健有方。她就像个老大姐,从关心工友生活入手,与工友广泛交往,很快地就与工友们打成了一片。当然,这其中少不了胡师傅暗中地帮助。</p><p class="ql-block"> 胡师傅除了当月霞的师傅,指导月霞做活,还要经常帮助她完成生产任务。这是因为月霞时常有事情需要离岗。</p><p class="ql-block"> 月霞从家里出来,走到长堤街胡师傅的住处,也就是一里多点。月霞成为胡师傅的徒弟以后,就时常到胡师傅住处去坐一坐,与同住在一起的两位师傅也聊一聊。</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月霞吃过了晚饭,就走向胡师傅的住处。敲开房门,就见到有五个人在房里,其中两位是客人。胡师傅正在忙着擀面皮。</p><p class="ql-block"> 胡师傅放下擀面杖,把月霞让进房里,在床上坐了下来。然后向月霞介绍了两位客人:“这位是我三叔家的老大胡大信,那位是与他一起做生意的老刘。”</p><p class="ql-block"> 大信看着月霞问胡师傅:“这是哪个呀?”没等胡师傅说话,月霞就接上话回答:“我是胡师傅的徒弟张月霞。”大信和老刘禁不住把月霞看了又看。</p><p class="ql-block"> 老刘热情地向月霞问好,转身麻利地拿起碗和捞勺,添好一碗水饺,双手端过来递给了月霞。月霞连忙说她刚吃过晚饭。胡师傅见状,走过来请月霞品尝几个。月霞另外拿起一个小碗,把水饺拨出几个到小碗里。然后端着小碗,一边吃着水饺,一边说“好吃”。</p><p class="ql-block"> 吃完了,月霞又走到胡师傅跟前,看他擀面皮。只见一张方桌上放着一块大约四尺长、三尺宽的面板,胡师傅两手熟练地操作起擀面杖,赶着面皮。赶成了片,在上面均匀地撒下一些面粉,用手抹平展,再把面皮折过来一次继续擀。反复折过多次,再稍作整理,一大张薄如牛皮纸的面皮就擀妥了。胡师傅又薄薄地撒了一层面粉,再把面皮来回折叠数次,又熟练地操起刀切了又切,一叠叠的面皮就做妥了。</p><p class="ql-block"> 胡师傅领着胡大信包水饺,其余人一边看着胡家哥俩怎样包,一边学着包。老刘负责煮。煮好了大家又一起吃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月霞又吃了几个水饺。吃罢了,就对两位客人说:“我是真有口福,才沾了你们的光,吃到了这么好吃的水饺!”大信和老刘听了这话,都禁不住笑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吃罢了,收拾妥当。大家就坐在床上聊了起来。在聊天中,月霞问起了大信的年龄等情况。</p><p class="ql-block"> 大信说:“我今年19岁,原来在乡下做农活、撑船打鱼。17岁时参加过老河口保卫战,为军队当民夫。光复后,跟着老刘做生意”。</p><p class="ql-block"> 大家听了,禁不住要问这问那。不知道怎么的,就问到大信订亲没有,大信摇了摇头。胡师傅看了看大信,就对着大家说:“我的哥哥办喜事的时候,大信看着我漂亮的嫂子说:`我要找一个更漂亮的媳妇!’”</p><p class="ql-block"> 听了胡师傅的话,大家都笑了起来。月霞认真地对大信说:“你的身材好,长相也不错。好好做生意,不愁漂亮姑娘伢看不上你!”</p><p class="ql-block"> 月霞看着时间已晚,就起身告辞。胡师傅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让大信送送月霞。老刘一听,就说他和大信一起送月霞。</p><p class="ql-block"> 等老刘和大信一起回来,就跟胡师傅说,他们现在就走。胡师傅问:“你们去哪里?”“去汉川。”“这时候不知道有没有船,就住一晚上吧。”“我们有急事,必须想办法赶回去。”</p><p class="ql-block"> 胡师傅只好看着他们收拾好东西,急着走了。</p><p class="ql-block"> 此后,胡大信再没有到胡师傅这里做客。而老刘呢,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到胡师傅这里,有时还要住上一两天。每次老刘来到胡师傅住处,月霞总能过来见到老刘。</p><p class="ql-block"> 看到此情此景,胡师傅禁不住思考:“月霞当了我的徒弟,是巧遇。老刘与月霞会面,是巧遇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