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4.7.26下午,游船抵达卢克索。卢克索位于埃及南部尼罗河东岸,南距阿斯旺约200公里,北距开罗670公里,是埃及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历史古城。卢克索因埃及古都底比斯遗址而著称,被誉为地球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馆”,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著名的卢克索神庙和卡纳克神庙等。</p><p class="ql-block">卡纳克神庙是古埃及帝国遗留下来的最壮观的神庙,因其浩大的规模而闻名于世。仅仅保存完好的部分就占地多达30多公顷,神庙供奉的是太阳神阿蒙拉。</p><p class="ql-block">第一塔门前是狮身羊头像神道,神道两侧整齐排列着许多狮身公羊头雕像,狮子象征着威严力量,羊头代表众神之首的太阳神阿蒙。每只狮身羊头像下都站立着一个小小的法老,接受着神的庇佑。公羊神道不仅展示了阿蒙神的力量和生命力,也体现了法老希望得到阿蒙神庇护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神道左右两侧的狮身公羊面石雕有不同程度的损坏。</p> <p class="ql-block">保存相对完整的狮身公羊雕像及站立的法老。</p> <p class="ql-block">阿蒙,是古埃及宗教中的重要神祇,特别是在新王国时期,他成为了国神和新的太阳神。阿蒙的形象和象征意义在古埃及文化和神话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根据传说,阿蒙早上以公羊的形象出现,这一形象与太阳的升起和公羊成为强大和纯洁象征的意义相联系。古埃及文化中,公羊是力量和纯洁的象征, 而太阳的升起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也象征着希望和重生。中午变为甲壳虫,即屎壳郎,甲壳虫在古埃及文化中被视为生生不息的象征,其推粪球的行为被视作是推动太阳升起的力量及推动生命循环的力量。晚上阿蒙变为人形,这一转变象征着夜晚的降临和休息。人形代表了智慧和统治的力量,与太阳神在夜晚的休息形成对比,体现了神祇在日夜交替中的活动和休息模式。</p><p class="ql-block">神庙里有两座屎壳郎花岗岩雕像,这座在圣湖旁,是全埃及最大的花岗岩圣甲虫雕像。不少导游会带领游客围绕着雕像转圈祈福保佑。遗憾当时我们没有关注这个重要的景观。</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p> <p class="ql-block">神庙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它拥有10座塔门,这一数量远超一般神庙的标准配置。各座门楼又有相应的柱厅或庭院。全庙平面略呈梯形,主殿按东西轴向布置,先后有门楼6座,又从中心向南分支,另列门楼四座。这些塔门不仅是卡纳克神庙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群之一的重要特征之一。每座塔门都有其独特的设计和装饰,体现了古埃及人在建筑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p><p class="ql-block">除了10座塔门,还有众多巨型石雕、柱列庭院、多柱大厅、20多座神殿、祭祀殿、方尖碑和圣船圣殿,这些建筑元素不仅展示了宗教的重要性,也是埃及古代文化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卡纳克神庙的第一塔门朝向西北,正对着尼罗河,塔门高44米,宽131米,厚15米。塔门墙上刻有精美的壁画和象形铭文。</p> <p class="ql-block">卡纳克神庙在19世纪时曾被尼罗河的泥沙掩埋。塔门自下而上第四块巨石中间有一条颜色较深的横线,是泥沙曾经淹没这座神庙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神庙初建于第十一、十二王朝时期,也就是公元前2024-1786年,最初面积不大,到了十八、十九王朝时期,又经过大规模扩建,最终在拉美西斯手中形成了现在的规模。神庙越往里的部分,建筑年代越早。</p><p class="ql-block">大门里面是第一中庭院,是太阳神阿蒙神的崇拜中心,是古埃及最大的神庙所在地。这个庭院不仅是卡纳克神庙的灵魂所在,而且也是震惊世界的大柱厅所在地。庭院的建筑和雕塑虽然零散破落,但处处显露出古朴和辉煌,令人惊叹。</p><p class="ql-block">这个广场是老百姓祭祀的地方,中央有两个祭祀台。</p> <p class="ql-block">进门左手边是塞提二世的神庙,这里供奉比底斯的三个神,中间这个供奉太阳神,左边是他的妻子穆特,右边是他的儿子孔苏。</p> <p class="ql-block">大龙带我们进入中间的小神庙。</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三个神龛。</p> <p class="ql-block">神龛前面的象形铭文清晰可见,但是我感觉如同看天书,一无所知。</p> <p class="ql-block">好在有大龙对这些象形铭文的解说,其大意是:</p><p class="ql-block">黄金面具的主人国王图坦卡蒙。</p><p class="ql-block">甲壳虫即屎壳郎的颜色都是橄榄色,在国王的墓里或棺材里,可以看到35~37个甲壳虫的雕像,目的是驱除恶魔鬼怪。因为甲壳虫在日落时离开沙漠进入地下,日出时分推开恶魔鬼怪,让太阳升起来。所以在墓门、神庙里常常会看到甲壳虫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庭院里可看到一座狮身人面像石雕。</p> <p class="ql-block">虽然头、面部破损厉害,但其清秀的眉目依然十分英俊生动。</p> <p class="ql-block">庭院的南北两边各有一廊柱,廊柱前是一排狮身公羊面雕像。</p> <p class="ql-block">第一庭院中轴线两边原有十根大柱,经过沧海桑田,现在只剩下一根完整的石柱了。</p> <p class="ql-block">幸存的大石柱。</p> <p class="ql-block">第一庭院南侧有一座小神庙,门口两侧各有一尊拉美西斯二世雕像。</p> <p class="ql-block">里面有两尊拉美西斯雕像正对大门口。</p> <p class="ql-block">庙内东西两边各有8个拉美西斯二世站像,都有不同程度损毁。</p> <p class="ql-block">雕像的后面是廊柱,虽然破损严重,但依然可见上面刻有铭文。</p> <p class="ql-block">第二塔门名为拉美西斯二世塔门,门前有两座高达8米的拉美西斯巨像。</p> <p class="ql-block">塔门南侧拉美西斯二世活着的时候雕像,其标志是左脚在前。他是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在位时间最长(67年),是古埃及最出名最长寿(90多岁去世)的法老之一。</p> <p class="ql-block">塔门北侧拉美西斯二世去世后的雕像,其标志是双手交叉在胸前,双脚拼拢。其两腿间是王后奈菲尔塔利。</p> <p class="ql-block">第二塔门柱体和墙上布满了精美的浮雕,这些浮雕和建筑展示了古埃及文明的辉煌历史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进入第二塔门便是有名的大柱厅,长360米,宽110米,面积5000平方米,有134根石柱,分为16排,中央两排的柱子直径5米,高23米,这是古代建筑中最大的石柱,上面承托着9米长、重65吨的大梁。这些巨大的柱子不仅支撑着整座建筑,而且其顶部可以容纳100个人在上面站立。这种设计不仅展示了古埃及人在建筑技术上的卓越成就,也体现了他们对宗教建筑的重视和敬畏。</p><p class="ql-block">大柱厅本来是有屋顶的,在过去的使用时期,柱间放置了众多神灵和法老的巨像,光线由天窗射入,形成奇特的光影效果,营造出宗教的神秘气氛。大柱厅是神庙的核心建筑,是举行祭祀仪式的地方,它经历了拉美西斯一世、塞梯一世、拉美西斯二世三代法老才最终建成。由于历史破坏,屋顶残缺,现在的多柱大厅光线较好,中间有通道将其分成两部分,分别代表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这种密集的柱式设计不仅展现了古埃及建筑的独特风格,也为神庙增添了一种神秘压抑的气氛,这种气氛正是崇拜的起始点。</p> <p class="ql-block">莲花状大柱顶部可以容纳100个人在上面站立。</p> <p class="ql-block">游走在大柱厅如同走进大柱森林,十分壮观,万分震撼!无论是用语言文字还是图片视频都无法表达震撼的感觉。</p><p class="ql-block">这些柱身和墙壁上都刻有精美的浮雕、鲜艳的彩绘和象形铭文,描绘叙述了古埃及神话传说、法老的美好生活和惨烈的战争场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及法老的愿望,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千年前的故事。著名的《图特摩斯三世年代记》、拉美西斯二世有关卡迭什战役的情况和铭文就刻在这些柱子和墙壁上,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这里还是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站在中轴线上能看到远处的两座方尖碑。</p> <p class="ql-block">大龙提供的与上图相对应的原图模样,壁画栩栩如生,色彩艳丽,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p> <p class="ql-block">因为河水的浸泡腐蚀,大柱的基础及根部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脱落,但却没有一根倾倒的柱子。</p> <p class="ql-block">这些梁柱、墙上的壁画、文字,就象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向人们展示了遥远的曾经辉煌灿烂的古埃及。</p> <p class="ql-block">大柱厅的尽头是第三塔门,行走至此,感觉意犹未尽,有种似梦似幻的不真实的感觉,遂又往回走,仿佛要证实这一切是现实还是梦幻?又或者是欲将这一切铭记在心?又抑或是唯恐自己遗漏了哪些地方?又或许兼而有之?</p> <p class="ql-block">走出大柱厅在第三至第五塔门之间,曾经立有6座方尖碑,现在保存完整的有2座,是这里最显著的建筑,路边是图特摩斯一世的方尖碑高25米,重30吨。原来有一对,现只剩一座。</p> <p class="ql-block">从这个角度看,图特摩斯一世方尖碑上的象形文字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图特摩斯一世的女儿哈特谢普苏特女王,是古埃及历史上唯一的女法老,她在位期间,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威和统治地位,花费了7个月的时间从阿斯旺采下石料,制成当时全埃及最大最高的两座方尖碑。这两座方尖碑沿尼罗河长途运输150公里,最终立在这座全埃及最大最神圣的神庙里,献给太阳神阿蒙。这两座方尖碑不仅是古埃及建筑艺术的杰作,也是研究古埃及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方尖碑高30米,重323吨,距今3400年,是当时也是目前埃及境内最高的方尖碑,原来也是一对,另一座倒塌后放在神庙后的圣湖边,方尖碑的上部雕刻着阿蒙神和女王的图案,碑刻写着:她为她父亲阿蒙神建造纪念碑,度上了全世界最好的金子,当太阳在中间升起时,光芒照耀着尼罗河两岸的大地。</p><p class="ql-block">在中部庭院内还有两座女王的儿子图特摩斯三世的方尖碑,现仅存底座。</p><p class="ql-block">全世界现存的方尖碑有29座,意大利有12座,英国4座,法国1座,以色列1座,土耳其1座,美国1座,埃及本土仅有9座方尖碑,卡纳克神庙占了2座。</p> <p class="ql-block">方尖碑,是古埃及人对太阳神崇拜的产物,是除金字塔外古埃及文明最有特色的象征。方尖碑由底座、碑体和尖顶构成,由整块花岗岩制做,下粗上细,碑身刻有图文,底座的大小和高矮依碑体而定。</p><p class="ql-block">古埃及的法老国王们都喜欢把自己武功文治的业绩镌刻在方尖碑上,以期不朽。只是古埃及人怎么也想不到,他们精心制作的方尖碑如今大部分都立在异国他邦的土地上,成为列强的荣耀,何其悲哀!</p> <p class="ql-block">第四塔门南面是圣湖,专为法老和高级祭司在重大节日时进行祭祀前的净身仪式和祭司的仪式导向。在古埃及文化中,圣湖象征着生命起源的原始水域,被视为阿蒙神的家园,具有深厚的宗教意义。遗憾的是没有在这里停留看一眼甲壳虫石雕,甚至未能走近湖边,匆匆拍下这张照片便跟随大龙离开了,唯恐掉队遗漏精彩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神庙内部陈列着多位法老的雕像,其中包括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最著名的法老之一,传说他在位期间征服的国家达70多个,因此他的雕像在卡纳克神庙中的位置非常重要。这座雕像展示了拉美西斯二世作为强大的统治者形象,体现了他在古埃及历史上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雕像对面的石墙上记录了拉美西斯二世所征服的国家。</p> <p class="ql-block">第六塔门由图特摩斯三世建造,南墙和北墙上刻有被征服民族的名单。</p> <p class="ql-block">圣殿是神庙轴线上的一个小房间,光线特别幽暗,气氛愈加肃穆,因而最具神秘性。唯有法老和高级祭司才能进入,普通民众只能进入庭院。神像只在盛大的宗教节日被抬出神庙与民众见面,由法老或高级祭司献祭。</p> <p class="ql-block">安放神像的圣坛,因为游客较多,且室内光线幽暗无法拍照完整的圣坛。</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p> <p class="ql-block">走出圣殿,沿外墙走一圈,可见圣殿由巨大的石块建筑,坚不可摧。</p><p class="ql-block">这是南面外墙。</p> <p class="ql-block">圣所北面外墙。</p> <p class="ql-block">圣殿外墙壁画铭文。</p> <p class="ql-block">沿中轴线向东行至一片开阔地,这里是森乌斯莱特一世的神殿遗址,放眼望去可看到一些石雕像、建筑材料零部件。</p> <p class="ql-block">走过开阔地便来到图特摩斯三世的祭殿。图特摩斯三世是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的儿子,古埃及第18王朝的统治者,其在位期间热衷于战争,并且崇尚武力,是古代世界的拿破仑,埃及战神!</p> <p class="ql-block">图特摩斯三世的祭殿是个保存得相对完好屋顶尚存的大柱厅,虽然规模比前面的列柱厅小很多,但也是令人震撼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部分梁柱上的图文色彩依然生动艳丽。</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石柱有圆形,也有方形。</p> <p class="ql-block">偶遇一位当地人。</p> <p class="ql-block">图特摩斯三世的祭殿后面尚未开放,估计正在进行挖掘考古吧?</p> <p class="ql-block">卡纳克神庙不仅面积大,可圈可点的遗迹数不胜数,时间关系没法深度观赏,只是沿着中轴线走马观花逛了一圈。站在第一塔门下的我们显得多么的渺小。这座举世闻名的宏伟建筑,埃及最大神庙始建于中王国的第12王朝(公元前2000年─前1786年),一直延续到希腊人统治时期的托勒密王朝,近2000年的时光,先后历经50位法老的扩建和装修,形成一组庞大的寺庙建筑群,可惜神庙保存下来的部分仅有30万平方米,不到原始神庙的十分之一。</p><p class="ql-block">卡纳克神庙是古埃及最富于文物价值的石刻档案库和研究美术的一部重要文献,是一本读不完的历史书,是古埃及宗教、文化、历史、天文、建筑和雕刻的集大成者,1979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按行程安排,接下来乘坐马车外观卢克索神庙。</p> <p class="ql-block">烈日炎炎,举着发烫的手机,站在马路边远观拍照卢克索神庙,感觉结构与卡纳克神庙有些相似,但规模小很多。</p> <p class="ql-block">世界遗产卢克索神庙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第十九个法老艾米诺菲斯三世为祭奉太阳神阿蒙、他的妃子及儿子月亮神而修建的,后经拉美西斯二世扩建。神庙由塔门、方尖碑、庭院、柱厅、放生池和诸神殿构成,主要用于法老加冕仪式,是古埃及宗教和文化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自踏上埃及这片古老的土地,我们第一天下午游览了神秘的吉萨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然后从阿斯旺一路走来,先后游览了拉美西斯二世的阿布辛贝神庙、供奉荷鲁斯和索贝克的库孟布双神庙、供奉荷鲁斯的埃德福神庙、供奉太阳神阿蒙的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这此古迹无一不向世人展示了古埃及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在建筑、艺术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这些都是古埃及国王法老修建的或墓地或神庙,但是却没有看到一个象样的宫殿,为什么?</p><p class="ql-block">因为古埃及人寿命不长,而且死了什么都没有了。但他们深信还有另外的一个生命更长、更幸福,那就是来世。因此,他们对来世非常重视,因而他们做神庙和陵墓的材料很好,都是上好的石材,但他们做宫殿的材料很简单,一般用泥土,因为今生很短,来世更长。所以,在埃及没有找到法老的宫殿。</p><p class="ql-block">那么,我们知道了埃及的金字塔有100多座,而神庙究竟有多少座呢?答案会让你惊掉下巴,阿龙告诉我们,埃及的神庙地上有的一个月也看不完,这仅仅是其中的百分之十,而百分之九十还埋在地下尚未开发挖掘。看来是多得数也数不清啊!</p><p class="ql-block">由此看来,古埃及雄厚的财力、对宗教信仰的执着、在建筑及艺术等方面高深的造诣、对天文数学物理等科学的掌握水平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