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感

深谷幽兰

<p class="ql-block">读书随感</p><p class="ql-block">读书,上一次只认真读了一两篇。《曹操背观音去了》是认真读过,大约是源于范大山的讲述,我想讲故事的人是认真的,作者和他;读故事的人也是认真的,如我;“曹操”也是认真的,“母亲”亦是认真的。</p><p class="ql-block">读完《曹操背观音去了》,我便胡乱翻阅,大约是没有认真读的缘由,也没有留下什么印象。</p><p class="ql-block">一日,朋友读完,她的朋友圈有一些感悟,深深地吸引了我。她说“许安康的妻子是一个非常刚强而智慧的女性。”我回忆着,却想不起许安康的妻子是什么样的,就像我不曾读过,也像日常生活中明明发生过的事,却一点印象也没有。我决定我要重新读一次,也许不是重读,是重新开始读。</p><p class="ql-block">读书也是一种契机。今天,秋雨滂沱。读之,泪眼婆娑,几次难以抑制内心的感伤。</p><p class="ql-block">为许安康,为文中的每一个人,我亦仿佛成了文中的每一个人物,反复切换角色,体会着他们内心的从不言语的痛。</p><p class="ql-block">许安康是痛苦的,但他又是幸福的。他的母亲、妻子、儿子都在深深地爱着他,用无言的行动守护着他。</p><p class="ql-block">当他启程从北京回到东石镇,母亲就在大门口蹲候着。</p><p class="ql-block">这让我想起我的父亲。父亲只要知道亲人到家的大概时间,就会在大门口,或者你来的方向等候、迎接。最远的一次,父亲居然走了十里地接我。因为通信的不方便,父亲只知道大概归期,父亲便准备日日步行十里去迎接我。好在第二次步行了十里我便回来了,我居然问父亲:“如果今天接不到我呢?明天还来不?”“来啊!”父亲的语气里有接上我的喜悦,也似乎在说“傻孩子,我总是要接到你才安心啊!”那是寒冬腊月天,北风肆虐,厚厚的积雪没有半点消融的迹象,我感觉到周身发热。</p><p class="ql-block">家才是让灵魂真正自由,肉体真正轻松的地方,而有父母的地方才是真正的家。</p><p class="ql-block">父母在,家在。许安康的救赎,除了他自己,更重要的是他有一个随时可以回的家,有深爱他的老娘,有真正懂他的爱人,有一个懂事的儿子。</p><p class="ql-block">许安康回来后,他的母亲敏感地觉察到儿子的异样,默默地守候着。许安康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母亲便搬着凳子静静地坐在他门口。他半夜起来,母亲便第一时间询问儿子。许安康内心的痛苦,母亲是知道的,那十月怀胎的心灵感应,剪断了脐带,却剪不断深深的爱。</p><p class="ql-block">许安康的妻子的确很智慧,她没有沉溺在爱人的悲伤情绪里,在理解与尊重上做到了极致。在精神上陪伴,在生活上积极努力,让许安康随时看到生活的光亮。也许在无数个夜晚与无人的角落,她默默地流泪。许安康只是在该没有入睡的某一个清晨听到了爱人的抽泣。</p><p class="ql-block">许安康的救赎之路,除了这两个深爱他的女人,还有他懂事的儿子,让他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感受到一种精神的依靠。作者不仅写了儿子的身高高出许安康,在回东石镇的整个过程,儿子都是默默地接受,默默地支持许安康,在一个孩子身上,体会到亲情的伟大。在摩托车上,在暴风雨里,他都让许安康感受到爱、温暖、依靠。</p><p class="ql-block">那一场台风,是许安康想放弃自己,却成了一次洗礼,一场救赎。如果不是蔡耀庭的出现,许安康也许一松手走了。人的苦难与幸福,大多是对比而来的。那一刻,许安康有了一个同病相怜的伴,在风雨中,紧紧抓着他的脚,他们完成自我救赎。</p><p class="ql-block">“爸爸,你干嘛去了,我到处找不到你啊……”读到这里,我突然如释重负,我知道许安康一切正常了。</p><p class="ql-block">许安康的母亲有一句话“就是让你知道,有人爱着你,你是有家人的。”许安康鼻子一酸,我也一酸。</p><p class="ql-block">家才是那个真正接纳你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