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邮票游世界遗产之国家博物馆

甜甜

<p class="ql-block">2024年暑假,我们参观了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东西相对称,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负有留存民族集体记忆、传承国家文化基因、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使命,也是国家文化客厅。</p> <p class="ql-block">波斯孔雀蓝釉陶瓶,高78cm、口径15cm、腹径41cm、底径17cm。敛口,丰肩,长腹渐收,平底而沿外突。颈肩间附有环耳,外腹壁贴塑三组幡幢状的纹饰,下腹部有一道粗绳状的贴塑纹。陶胎质较疏松,呈橙红色,通体施蓝绿釉,釉色晶莹。器型、纹饰来看,均显示出来自西亚的独特风格,极有可能是在五代十国时期,通过泉州港或福州港从西亚流传到福建。</p> <p class="ql-block">“秦公簋”。展现春秋中期青铜器“秦公簋”的风采。邮图上,秦公簋圆口内敛、有子口,鼓腹、圈足、双兽耳,上有半球形盖,顶端为圆形捉手,倒置可做圈足。盖与器身均饰细小蟠蛇纹及条纹,圈足饰兽体卷曲纹。器、盖上铸有铭文。</p> <p class="ql-block">“五代铜鎏金观音菩萨像”。1957年在浙江金华塔下寺万佛塔地宫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观音像高53厘米,头戴高冠,身佩璎珞,造型优美自然,是五代十国标志性国宝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戴冠纵目人青铜面具”。出土于三星堆二号祭祀坑。面具高31.5厘米、宽77.4厘米、通高82.5厘米,有“千里眼顺风耳”之誉。面具双眼眼球呈柱状外凸,向前伸出约10厘米,双耳向两侧充分展开,额铸高约70厘米的夔龙形额饰。该面具出土时,尚见眼、眉描黛色,口唇涂朱砂。其整体造型意象神秘诡谲,风格雄奇华美,在三星堆各类人物形象中颇显特色。</p> <p class="ql-block">“司母戊鼎”。1939年在河南省安阳殷墟武官村出土。“鼎”是一种古代食器,用以烹煮和盛放肉食等。这件鼎,直口,宽边,立耳,耳廓饰双虎噬人头纹、深腹、腹周边饰兽面纹,中间为白地,方腹四角各有一道扉棱,平底,四条粗壮的柱状足,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832.84公斤。鼎腹壁内有铭文“司母戊”三字,故而得名。“司母戊鼎”为现存最大的殷代铜器,造型雄伟庄严,标志着商代青铜器铸造技术的高速发展水平,堪称国宝。</p> <p class="ql-block">甲骨文《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商代武丁时期的作品,风格豪放,字形大小错落,生动有致,各尽其态,富有变化而又自然潇洒。不愧为甲文书法中的杰作。长32.2厘米、 宽19.8厘米,这是一块牛胛骨版记事刻辞。骨版正面刻辞4条,背面2条,共160余字,字内填朱。正面第一条记载商王武丁宾祭仲丁;第二条记狩猎时子() 堕车;第三条记子() 死;第四条是子寅用羌人十,举行宜祭。背面记载天象情况,大意为:有云来自东,有虹自北饮于河。从文字书体特点看,此件祭祀狞猎刻辞属甲骨文断代第一期,即武丁时期。这片刻辞保存完整,对研究商代社会历史和天文气象价值甚高。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甲骨档案·商代龟甲”。展现一块商代后期的刻辞卜甲。1991年10月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一块完整的商代后期的刻辞卜甲。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字,当时刻在龟甲上的人类活动记录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档案资料。</p> <p class="ql-block">“唐盘龙纹铜镜"。出土于陕西西安,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铜镜是我国古代妇女梳妆用的生活用品,其使用年代可上溯至殷商时期。镜中央设纽,便于穿带悬挂和把握。唐代铜镜铸造业进入鼎盛时期。邮票上的盘龙纹铜镜,又称“盘龙镜”, 呈葵花形,直径19.5厘米。其背饰的龙纹奔腾飞跃,头部曲颈回顾,张口吐舌,四爪向各方伸展,龙身婉转自如,纵横往复,尾部向上往后卷曲,身体通饰鳞片,细密而工整。龙体周围衬有4朵流云,疏密得当,显得生机勃勃,雍容华贵。此镜造型完美,工艺精细,反映了唐代龙纹镜的制造成就。</p> <p class="ql-block">“汉·白虎瓦当”,直径18.7厘米,边轮宽2.1厘米,厚2厘米。圆形,泥质灰陶。围绕中心乳柱以浮雕手法饰一白虎,其全身条纹,张口举爪,虎尾弯曲,劲健有力,神态威武。</p> <p class="ql-block">“四方羊尊”。1939年于湖南省宁乡出土。尊”是古代一种酒器,鼓腹侈口,高圈足,呈圆形或方形,形制比较多,用以盛酒。这件文物方形,高58.3厘米,每边长52.4厘米,重34.5公斤。四角各浮雕一大卷角羊,羊头突出器外,羊身及羊脚分布在尊的腹部及圈足上,威严挺立、栩栩如生,故称作“四方羊尊”。</p> <p class="ql-block">“新时器时代玉龙”。出土于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件玉龙为墨绿色,长50多厘米,高26厘米,体卷曲呈C形,嘴部前冲,略向上弯曲。嘴紧闭,鼻端截平,端面近椭圆形,有对称的双圆洞鼻孔,眼尾上翘细长,颈脊起长鬣,长达21厘米,占龙体的1/3以上。龙的背部有对穿的单孔用以悬挂,整条龙无足无爪,无角无耳,有眼无睛。龙的头部与猪首相近,长蠡也是当时猪体形象的标志,可以认为玉龙的原型是在蛇的躯干上加入猪的形象。它是距今约5000年以前红山文化的产物,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带想象意味的龙,有“天下第一龙”之称。</p> <p class="ql-block">“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人面鱼纹彩陶盆”。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高16.5、口径39.5厘米。 细泥质红陶,内外均磨光,宽沿、圆唇、浅腹、平底。除了在盆的沿面上饰有黑彩与纹饰外,盆内画上下、左右相对称的人面和鱼形图像。人面纹双眼紧闭、磅有小鱼,头部上方绘三角形。</p> <p class="ql-block">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出土的曲腹彩陶盆。泥制红陶,敛口、宽沿外卷、曲腹圆鼓,小平底,腹上部绘有双瓣式花瓣纹、回旋勾连纹等组成的几何图案。以弧线三角、圆点和弧线等基本元素为特征的庙底沟类型彩陶对周边及远方领境地区的彩陶产生了很大影响。有学者认为“庙底沟类型是最强势的。它把具有强烈仰韶文化色彩的文化因素,带到黄河下游、长江中下游和东北等地区。促进了当地史前文化的发展甚至转型。”</p> <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 玉凤,最大径4.9厘米,厚0.6-0.7 厘米。1955年出土于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镇罗家柏岭遗址,距今约4800-4400年。玉凤体形修长、造型秀美、姿态活泼、技艺精湛、构思巧妙,彰显了新石器时代石家河文化玉石雕刻的最高水平,开启凤文物之先河。国家-级文物,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五牛图》是唐朝韩滉创作的黄麻纸本设色画,又名《唐韩滉五牛图》,该作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五牛图》中的五头牛从右至左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一俯首吃草荆棵蹭痒,一翘首前仰缓步前行,一纵峙而鸣,一回首舐舌,一络首而立。整幅画面除最后右侧有一小树外,没有其他的背景,因此每头牛可独立成章。</p> <p class="ql-block">《张骞出使西域图》位于敦煌莫高窟323窟主室北壁西侧,开凿于初唐。</p> <p class="ql-block">唐昭陵六骏石刻是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立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唐太宗昭陵北司马门内的6块大型浮雕石刻,分别名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一作特勤骠)”“青骓”“飒露紫”。其中,“飒露紫”和“拳毛騧”两石刻在1914年时被盗,辗转于文物商之手,最后流失海外,后入藏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块也曾被打碎装箱,盗运时被截获,现陈列在西安碑林博物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