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板塘铺,一个古老而又熟悉的地方,湘潭人老少皆知,若问板塘铺的由来,老一辈都少人知道。扳塘铺並非商铺而是地名,是古湘潭的官道中一个驿站。独特的‘“铺”地名中融合了湘潭文化,也证明了湘潭这座城市延续的繁华,诉说着不一样的湘潭故事。</p> <p class="ql-block">湘潭古代的驿道和铺,是自古以来朝廷通往东西南北地方州府之间由朝廷官府管辖的道路。据史料记载:自京城北京通往各省城,由朝廷管辖的路叫官马大路,简称官路;由省城通往各重要城市,由各省自管的路叫大路;由大路分出来通往各乡镇的,由地方分管的路叫小路。清代的驿道,官道通往全国各城市,再由大路联结各小路通向各县城、集镇,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陆路交通网。驿路按一定的里程设驿站(铺),超过50公里的设大站,不到50公里的设小站,亦称腰站。</p><p class="ql-block">古时的交通工具,基本上是骑马或驾驶马车、牛车,所以驿道的路面一般宽不过5尺。路面大多铺以砂石,也有部分铺以条石。长沙到湘潭百余里路,在古代是段漫长的路程。驿道沿途有9个驿站,即新开铺、黑石铺、大托铺、暮云铺(暮云市)、昭峡铺、蒿塘铺、团山铺、板塘铺、南岸铺。</p><p class="ql-block">在南方,一般县以上驿道设置,是五里一堆(墩),十里一铺。堆,高地亭屋,是古代供路人平安歇脚之地。铺,驿站,古代供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板塘铺地处湘潭市东部偏北地区,是长潭驿道上的湘潭境内第四个驿站。</p> <p class="ql-block">有史料记载,一般百姓士绅从湘潭县城出发去长沙,通常是走水路,自观湘门登舟顺水北行,过文昌阁、竹铺港、鹞子岩、炭塘子出湘潭界,顺江而下,至坪塘、观音港、渔湾市而达溁湾市,对岸即是长沙城大西门。这段水路无需车马劳顿,只是费时较长,当时行程通常需要一天。</p><p class="ql-block">官员走驿道自然快捷一些,从湘潭去长沙自南岸铺往东北行,经板塘铺、团山铺、蒿塘铺、昭峡(霞)铺入暮云司至长沙。湘潭境内共设六个驿站,这就是湘潭河东的6铺</p> <p class="ql-block">自清末1911年废除驿站后,1913年春,湖南都督谭延闿以军事运输为目的主持修建长沙至湘潭的公路,按汽车通行标准在原驿道基础上改建成长沙至大托铺一段。后因军阀混战,谭督军三起三落,公路修修停停,直至1921年10月1日长潭公路终于修成通车。长潭公路是中国第一条标准汽车公路,路线约有一半是沿着原来的驿道从长沙向南延伸到湘潭,在湘潭境内途经的驿站有团山铺、板塘铺。由于板塘铺所处集市人口众多,工业历史悠久,正处于长沙、株洲、湘潭的三角地带,且临近湘江,湘赣铁路桥从此处跨越湘江,因此设有火车站,水陆公铁交通便利,始终保持繁荣,为湘潭城区人口聚居地之一。</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附近一带建设有湘潭纺织印染厂、湘潭纺织机械厂、湖南玻璃有限公司、湖南五菱机械集团等多家大中型企业,板塘铺所在的湘潭市岳塘区现已成为湖南省重要工业基地。长株潭城际铁路横穿板塘铺,并在板塘铺南部设有城轨车站“板塘站”。</p> <p class="ql-block">板塘铺,它的历史可上溯至明清,传说湘潭有十八铺,每铺相隔十里,都是驿站。“板塘”地名的由来是因古驿道旁各有一口大塘,东边的安乐塘有30余亩。板塘在明朝时便初具集镇雏形,街上除了各种商铺,还建有关帝庙,庙内搭有戏台,周边村落也建有朝霞庙、法苑寺、法华禅庵等宗教设施,供周边百姓烧香拜佛,相传法华寺里有两口古钟,钟声清脆,声闻十里。</p><p class="ql-block">板塘,距离建设路口5KM。从建设路口到板塘要翻越5座起伏的陡坡,感觉很遥远和闭塞。当时 的河东大道叫长潭公路,两边尽是山坡和农田,仅红旗农场和疗养院这段有几幢房屋。上世纪70年代后,道路两边的企事业单位才逐渐多了起来。上世纪90年代末期,河东大道拓宽,把几个陡坡削平拉直,交通才变得如今这么平坦通畅,板塘也与市区容为一体,再也看不到两个地域板块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湘纺原叫湘潭棉纺织厂,兴建于1951年,当时国家中纺部和中南区相中了这块水道、国道、铁道在此交融的宝地。几千人的建设大军经过两年的日夜奋战,终于1954年投产。1956年始,公私合营后的上海南华厂、上海光新厂合并迁来板塘铺。</p><p class="ql-block">1958年,两厂与湘潭棉纺织厂合并而成为湘潭纺织印染厂。湘纺由此成为集纺纱、织布、印染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纺织企业,也是湖南省最大的纺织企业,湘潭的六大厂矿之一,员工逾万,号称“十里纺城 ”。 </p><p class="ql-block">湘纺曾经是有名的“女儿国”,80%是女工。</p><p class="ql-block">女工成就了湘纺,湘纺造就了纱厂街,甚至纱厂街后来成为板塘铺的代名词。相比湘潭六大厂矿配套的商业设施,纱厂街的生活配套设施最为完善,也许是因为板塘偏于一隅,亦或是后来板塘又兴建了很多中型企业,如省玻璃厂、省轻机厂、湘钢耐火材料厂、市汽修厂的缘故,纱厂街后演变成为商业区,由纱厂正街、直街、横街等组成,涵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五脏俱全。当时的纱厂贸易商店是板塘最大的综合商店,“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也成为当时商业经营的宗旨。一直延续到改革开发,随着国营板塘百货大楼、板塘集市贸易菜场、板塘布市的相继开业,板塘的商业格局及服务功能更具完备。板塘商业圈向东西扩展延伸,与建设路口和株易路口无逢对结。为大美湘潭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p> <p class="ql-block">谈爱桥旧时板塘铺一道亮丽的风景,该桥是跨越湘黔铁路上的一座公路桥,为了不让铁路将长潭公路截断而修建的。那时长潭公路一直延伸到湘潭市三中这儿,向东连通岳塘下摄司,向西经三角坪到河边坐轮渡到河西。谈爱桥原叫潭晏桥,“晏”原指晏家塘。因湘纺有好几千纱妹妹,吸引了大批湘钢、湘机的年轻满哥,那个年代国道上车辆稀少,夜晚的桥上更难觅汽车的踪迹,加上潭晏桥周边空旷,微风轻抚,便成为谈情说爱的绝佳场所。每到夜晚,潭晏桥上谈情说爱的情侣成双成对,相依相偎。或遥望璀璨星空,或温情喃喃私语,将浪漫宣泄到了极致。因“晏”的湘潭发音与“爱”十分接近,潭晏桥被演变成谈爱桥,同时也成为湘潭最具浪漫色彩的地名。</p><p class="ql-block">而今谈爱桥旧貌换新颜,铁路穿桥而过,列车宛如游龙,城铁凌空飞架,好似一道长虹。三桥交叉汇集而立,雄伟壮观,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当时板塘最热闹的地方当属湘纺工人文化宫,在整个板塘它属文化娱乐中心。它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整个建筑彰显出那个时代的特质,屋顶的五星徽标、墙面的浮雕文字、扇形的阶梯、拱形的售票窗口,有人说这融合了俄式建筑风格。文化宫每周都会定期放电影,每当上映新片,前坪广场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一票难求。</p><p class="ql-block">因湘纺破产清算,往日风光不再。湘纺工人文化宫门庭冷落,灯光暗淡,唯有空荡的楼房方显文化宫的存在。后又重新小改装修,成为韶华大剧院,重放光彩。</p> <p class="ql-block">时代在高速发展,社会在转型变革,一代代产业工人曾经在这块热土上奉献出青春和热血,为共和国的强大肩负起历史的重任,历史永远不会磨灭,所有这一切都将成为一个时代集体记忆的遗存。</p><p class="ql-block">湘纺、湘玻等国企的消失,也改变了板塘铺的城市格局,工厂企业在成片的商品房中淹灭,旧城改造因负债而停滞,折迁棚户区留下的是断墙残壁,老街渐渐远去,留下的是朦胧的记忆。充满乡土气的小街,青瓦木窗的民房,高低交错,户户相连,沿街叫卖的吆喝声,麻石路上叽叽歪歪的土车声,火车进的气笛声,声声入耳,送走日落黄昏。</p> <p class="ql-block">每一个城市都蕴藏着自己的故事,这些抹不去的故事情节则会唤醒人们关于这个城市过往的无数记忆。被遗忘的老板塘的味道,或许只有老板塘人才能回味!</p> <p class="ql-block">历史资料,老照片(百度知)谢谢原作!</p><p class="ql-block">健松:2024.09.0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