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谈兵法·赢职场(62) 做“有所怯”“有所阙”的智者

机器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题字:刘宝麟</span></p> <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九变篇》提出,“将有五危”,其中第一个“危”就是“必死,可杀也”,意在告诉人们“勇”一旦过了头,就会带来不可挽回的祸患。也就是说,“有所怯”才是勇者最好的心理状态。</p><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军争篇》曰:“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意在告诉人们,用兵作战不要一味贪全得,“有所阙”才是最好的结果。</p><p class="ql-block">三国时期,陆逊率领东吴军队在夷陵大败蜀军后,刘备非常狼狈地逃到了白帝城。这时,吴军众将纷纷上书孙权,说刘备一定可以擒获,请求再次攻打刘备。孙权询问陆逊的意见,陆逊建议孙权“见好就收”,立即撤军。孙权采纳了陆逊的意见。</p><p class="ql-block">“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东吴眼看就能扩大的战果,为什么要轻易放弃呢?因为陆逊没有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他认为曹丕正在大规模集结军队,表面上说是要帮助吴国讨伐刘备,实际上却心怀不轨。这就是陆逊的“怯”。实际上,陆逊更大的担心在于“唇亡齿寒”,一旦魏吴联手灭了蜀汉,东吴面临的局势就更加危险了。</p><p class="ql-block">陆逊的判断与建议,是非常睿智的。不久,魏国果然出兵,吴国在三个方向受到魏国的攻击。这无疑是对“有所怯”与“有所阙”的最好诠释。</p><p class="ql-block">“有所怯”与“有所阙”,不仅是战争活动的特殊要求,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大智慧。职场上,心中“有所怯”的人则不会妄为,他们能够在规律、制度、底线等面前保持敬畏之心,在利害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因而做人做事往往不会有大的闪失;追求上“有所阙”的人,是得有所止的人,他们得理时能饶人,得势时能容人,得利时能让人,但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吃亏者,他们必定稳得不失,并且往往是最大的受益者。</p><p class="ql-block">“有所怯”与“有所阙”是联系非常紧密的两种智慧,二者共同的特点就是行止有度。“有所怯”的人,更容易做到“有所阙”;善于“有所阙”的人,必定是“有所怯”的人。所以,现实中要把这两种智慧综合起来运用,做到良性互动、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老路名片:</i></p><p class="ql-block"><i>路秀儒,军封大校,人封作家,自封学人,时封兵学专家。曾任原济南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某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某部部长,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孙子兵学大讲堂讲师团团长,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出版著作17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为文追求:独辟视角,原创深耕!</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