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蜀光照亮人生路</p><p class="ql-block"> 文/ 虎 哥</p><p class="ql-block"> 白驹过隙,时光飞驰,作为在蜀光中学就读了五年的学子,自1980年7月离开母校至今,已整整四十四年了,在今年十月母校即将迎来百年华诞庆典之际,曾经在母校学习的点点滴滴,受惠于母校的过往经历,又浮现于脑海,萦绕在心头,难以忘却!</p><p class="ql-block"> 蜀光中学,最初是1924年由自贡盐商创办的“自贡私立初级中学校″,1934年更名为“私立蜀光初级中学”,1938年,南开中学和南开大学创办人及校长,也是南渝中学(即重庆南开中学)创始人、教育家张伯苓受邀接办“私立蜀光初级中学″,同年增办高中部,张伯苓任校董事长,南渝中学主任喻传鉴被聘为第一任校长,数位南开中学教师来校任教,同年新校址建于自贡伍家坝釜溪河畔,分成男生部与女生部两大区域,1939年完全峻工落成,于右任先生题写了“私立蜀光中学″校名。至此,这所园林式蜀光中学完全被南开接办,融入了南开教育体系,并按南开校训之“公″与“能″的精隨,以“尽心为公,努力增能″八字作为蜀光中学的校训,实现了成为一所完全中学的华丽转身。</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span></p><p class="ql-block"> 1975年9月,我们这一茬7月份从自贡豆芽湾小学毕业的学生,被一锅端全部分配到了自贡市蜀光中学(当时也叫自贡二中)就读初中。在那时的历史背景下,行政命令和计划经济主导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这批小学毕业生,有幸成为行政安排下的受益者,直接分配到了自贡市最好的中学就读。自此,在蜀光中学,在诸多老师的培养教导下,在宽敞优美、临河而建的校园环境里,在同学间情深意浓的互动交往中,我完成了人生初中三年和高中二年的学业。在后来的人生奋斗旅途中,我深深体会到在蜀光中学五年,学校培养学子乐于奉献、积极进取、不怕困难、吃苦耐劳、力争上游、团结协作的品质,正是对蜀光建校确立的“尽心为公,努力增能”校训的最好诠释,也是不忘初心的具体实践。</p> <p class="ql-block"> 从小学刚升入初中,踏进蜀光中学的大门那一刻,满眼是翠绿的景色,还伴有淡淡的栀子花香,一切都是那么新鲜: 宽敞的校园里,迎面是领袖高大的塑像,雕塑后面是校教务楼和礼堂,教务楼后面的小山顶上,有一个小亭,是早期学兄学姐们毕业时为母校留下的纪念亭,取名为“思蜀亭”。校内道路的两旁,是修剪整齐的万年青,高中部大楼南侧,是一排梧桐树,从高中部东端沿一条弯曲的林荫大道,便可抵达就读的初中部大楼。初中部与高中部之间,有一个标准的运动场,南面有一个刮风下雨都不怕的篮球场,后来知道叫“风雨操场”,其旁边南侧有一些水泥乒乓台,不远处还有一个游泳池,初中部南面还有一个小操场,学校河边有一大片粗大茂密的刺竹林。</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批入学的新生,人数众多,除我们来自豆芽湾小学的四个毕业班,还有塘坎上、火车站、曾家岩、金子凼、东兴寺等诸多小学的毕业生,最后组成了蜀光中学初75级13个班,并分成了二个年级组;每个班人数基本上都扩大到了60人以上,我与小学同班发小分在初一八班。九月初,办好入学手续,我们开始了在蜀光中学的学习生活。</p> <p class="ql-block"> 入秋的九月,还带着对夏季的依恋,白天天气依然炽热,知了在梧桐树上不知疲倦地欢唱。新生的第一次集体活动就是除草。经过一个夏季暑假,校园内杂草野蛮生长,林荫路边,教学楼旁,操场旁高大的香樟树下,野草已一尺多高,我们借来锄头,镰刀,全当一次学农劳动。那时,全国蓬勃兴起的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也刮到了各中学校园。新生们的除草劳动,其实就是拉开了初中阶段学农劳动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 我们初八班的班主任,是教我们政治的陈淑琴老师,副班主任是教地理的曹玉阶老师,数学老师是辜瑞桥,语文老师是罗岷章。陈老师爱生如子,总是与学生打成一片;曹老师身材魁梧,和蔼可亲,讲起课来一口山东腔别具一格;辜老师教学严谨,不苟言笑,罗老师平易近人,但上课时要求严格。应该是老师们看了学生小学的简历,我们几个在小学任了班干部的同学继续被老师任命为新班里的班干部,陈老师对我说: “你在小学一直当班长,在这个新班你继续当班长,做好老师的助手,好好为同学们服务”。那个年代,从小学至中学,班干部没有什么毛遂自荐,民主选举,同学评议,张榜公示之类的程序和议程,都是老师亲点指定。当然,所谓的班干部,的确就是老师的小助手,是为同学服务的勤务生。陈老师喜欢组织全班搞集体活动,无论是在火车站机务段的学工劳动,还是在校园的砖厂打砖,思蜀亭山上学农种地,以及参加校运动会,陈老师都积极组织全班同学参加。陈老师爱人在一个单位开解放牌大卡车,利用这个便利,她组织我们全班同学乘爱人的大卡车到内江椑木镇糖厂参观,并与该厂子弟校球队打了一场篮球友谊赛。</p> <p class="ql-block"> 作为有优良体育传统的学校,蜀光中学每年春秋两季都要举办为期三天的全校体育运动会。这是各班展示体育风采的竞技赛场,也是体现集体荣誉感的高光时刻,是我们最喜欢参加的一项集体运动。</p><p class="ql-block"> 校运动会上,集体亮相的项目就是入场式和闭幕式,白衬衣蓝下装白胶鞋是标配,高喊着口号正步走过检阅台是规定动作。记得一次运动会闭幕式开始前,陈老师发现班上同学除衣裤为标配外,穿的鞋已是五花八门,为达到整齐划一,陈老师要求都赤脚入场,于是,参加闭幕式的同学,忍着土跑道小土渣碍脚的不适,喊着“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等口号,赤脚迈着正步,走过检阅台的场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蜿蜒曲折的釜溪河,从市区穿城而过,又在校门口自北向南缓缓流向下游,我与班里爱好游泳的几个男生,时不时会在夏季课余时间或暑假期间溜下河去扑腾一阵。记得七十年代每年的7月16日,全市要在釜溪河张家沱河段举行纪念毛泽东主席畅游长江周年庆祝活动,有幸在初中二次被选拔参加了此项活动,在水中推举着标语牌,随着不同阶层的方阵,有种“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迈!有年夏季,遇上游暴雨,河水猛涨,浑浊的水流自上游奔涌而下。想在同学们面前到洪水中搏击一下,表现自我勇敢和不惧洪流便成了我与发小廖凯同学少年不知险,豪情冲云天的无畏冲动。我俩从离蜀光校门口约两千多米远的名叫五十梯(现今的水涯居大桥)的上游地方下水,外穿的衣裤交由另几个不下水的同学拿着,约定大家一会儿在校门口河岸边再会。我与发小说好注意事项,特别强调从铁桥下面一游过,离校门约200米时,就必须奋力向岸边划去,否则,汹涌的河水会把人冲向下游更远的地方。随即,我们跃入浑浊的河流中。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带了一个解放牌汽车轮子的内胎,匍匐在轮胎上扑打河水时,我的右手胳膊被金属胎嘴划了一道约5厘米长,半厘米深的口子,殷红的鲜血瞬间就冒了出来。当时无暇顾及,只管盯着向下游学校门口的岸边游去。当然,我俩比岸上行走的同学更早到合会点。这是人生的一次冒险壮举。几十年过去了,右手胳膊上“引以为豪”的那条伤痕还依稀可见。</p> <p class="ql-block"> 初中阶段,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蜀光中学每学期都要组织学生开展学工学农劳动。最能体现全校学农劳动氛围的是在靠近河边刺竹林的校园围墙上,写着“一年改观,二年大变,三年把二中建成大寨县”的极具鲜明时代特色的标语。每学期学校基本上要组织一次为期一周的学农劳动,通常是在校园后面的山上翻地种红薯、油菜等常见农作物。每次劳动季,各班还会向校广播站竞相投稿,宣扬劳动中的好人好事和劳动成果等,班与班之间,就有了竞争的氛围了。投稿的多少,劳动进度的快慢,都成了班级间关心的指标。当然,最让我们关心的还是劳动中途的休息时段,班上生活委员统计买学生食堂做的馒头、花卷的人次和数量的举动。考虑我们正值长身体的时候,学校专门在劳动期间,提供这些面食,各班统计并收好学生交的校食堂就餐卷后,生活委员就即时买来面点,于是劳动的苦累,便在饥肠咕咕得到的慰藉中烟消云散。最令人难忘的是涂抹了一些红色果酱的花卷做得又泡气又好吃。</p>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当然,我们多数时间还是以学习文化课为主,我们的各科老师,很善于因势利导的教育学生结合身边的具体实例学习巩固课堂上的知识。1978年春节,自贡市举办了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后的首届灯会,这是相隔12年,自贡重拾传统的民俗节日活动。罗岷章老师鼓励同学们都去看看这久违的具有民俗风情的彩灯展,并要求每位同学按照语文课上讲的记叙文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大要素,写一篇观看灯会的记叙文。在后来的课堂讲解上,罗老师把班上刘江同学的作文,作为范例,结合灯会的特点,按记叙文的六大要素,逐一讲解,让同学们受益匪浅。在学习了毛泽东1949年亲笔为新华社撰写的《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通讯文稿这篇课文后,罗老师要求同学们结合我们学农劳动在思蜀亭山上种的油菜喜获丰收的情况,仿照课文写一篇报道油菜丰收的通讯稿。多数同学基本上能按老师讲述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完成这篇作文,但有一位同学偷懒,干脆把那段“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抄了一遍上交了事,这当然受到罗老师的严厉批评,也成为同学间的一段笑料。</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次,天下着雨,罗老师穿着一双旧皮鞋,手里拎着湿淋淋的雨伞急匆匆走进了教室,正当开始讲课时,一位同学悄声对同桌嘀咕道: “看,罗老师好卡找腰(方言: 好古怪或另类),一个裤腿挽上去,一个又不挽”。不料,罗老师听到了该同学的嘀咕,于是,让该同学站起来,并问道: “你在下面嘀咕什么?”,该同学红着脸,呆呆地站住,不敢吭气。罗老师接着说: “老师讲课,你在下面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让你站起来讲,又呆若木鸡。老师是有些卡找腰哦,今天下雨,老师裤腿一个揙得高,一个揙得低,有啥丢人的,你们看,老师有一只皮鞋还是张口的”。并抬起一只脚来以示之。教室里片刻间鸦雀无声,罗老师让该同学坐下后,便继续讲课了。罗老师严肃课堂纪律,不放任自由散漫行为影响教学效果的授课风格,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都注重启发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记得一次数学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题,1+2+3+4+……+100=?让大家马上算出结果,当时,多数同学都没能说出答案。老师便启发大家: “直接硬算肯定不行,要发现其规律,这是1到100的自然数依次相加,首尾相加1+100=101,次首尾2+99=101,规律出来了吧,二个数相加合成了一个数101,有多少个101呢?不就是100的一半吗?50个。这就是著名的高斯算法”。老师接着说“表面上看起越复杂的题,其实通常隐含着简单的一些技巧和方法,要善于分析和发现,关键平时要多做多练”。在教育系统“文革”中受到读书无用论冲击的情况下,蜀光中学的这些老师们,仍然秉持教书育人的理念,孜孜不倦地向学生们传播知识。</p> <p class="ql-block"> 转眼就了到初中毕业的日子。从1976年10月“文革”结束,到1977年11月恢复高考,我国拔乱反正首先从教育系统入手: 全面恢复正常教学,恢复期中期末考试,恢复升入高一级阶段学习的选拔考试。于是,1978年7月,四川省对学完初中三年课程的学生,组织了首次全省初中升高中的统一中考。我们蜀光初中十三个班的学生,都与全市其他学校初中毕业生一道,参加了这次公平竞争。这是人生的首次大考,考得好的,将招入蜀光中学高中就读,未入选的,将分流到其他学校。作为市一流的中学,蜀光中学是充满了吸引力的。</p> <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8月下旬,按通知要求,我们陆续到学校教务处领取个人中考成绩。我到学校领成绩时,正好遇到校领导杜江老师和其他几位老师,记得杜老师对我说“考得不错嘛,每科都上了90分”。说实在的,当时对分数左右人生的认识还极为肤浅,对老师的夸赞也未有更多想法。通知到蜀光中学报道的那一天,在高中部大楼东头的墙上,贴出了高中八个班新生的名单。我从一班开始,逐班搜寻自己的名字,原初中八班其他几位同学的名字都陆续看到了,唯独未见自己的名字出现,心里有几分紧张了: 会不会把我的名字漏掉了?直到最后的八班榜上,才见到自己的名字。看完录取名单,我发现原初中八班60名同班同学中,只有10名同学入榜,且分配在不同班里,只有我一人孤零零地分在59人组成的高中八班,班上过半的都是从外校录取的不熟悉名字的新同学,竟然心生了几分孤寂感。很快,同学和家长中就传出了蜀光中学高78级八班是个尖子班,统考成绩好的和本校教师的子女基本上都分在了这个班,而且配的师资力量也是最强的。在校方并未明确设立尖子班的情况下,把多数考试成绩好的和本校教职工子女集中在一个班,为两年后参加全国高考出成绩奠定一定基本,从校方角度讲,也属正常;而对其他班同学和家长来说,有些意见和看法,也可理解,后来大家都没太计较此事,毕竟其他班也有不少德智体都很优秀的同学,也配有许多学识渊博的老师任教。</p> <p class="ql-block"> 1978年3月,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会上确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根本方针,“十年动乱”后,全国终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同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上来。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点,教育战线激浊扬清,正本清源,蜀光中学在这滚滚洪流中,也换发出了勃勃生机。</p> <p class="ql-block"> 高中一开学,就进行了一次不打招呼的数学和语文摸底考试,记得数学题中,有几道指数和幂运算的题,已超出了当时初中阶段的内容范畴,老师出几道此类题,意在摸摸大家的学习深度。语文试卷中有一成语“绿野平畴”,要求解释其意思。多数同学未能正确解读的情况下,我连猜带蒙,居然正解,考卷被老师当范本在全班作了讲解。后来写的一篇议论文,也有幸被老师选中,抄写在高中部大楼西头的黑板报上。</p> <p class="ql-block"> 高中班主任是教化学的栾懋兰老师,副班主任是教数学的马大勉老师,教物理的是熊成秀老师,教语文的是王琼兰老师,教外语的是刘铭一老师。这些主科老师构成了一个强强组合的师资力量。栾老师责任心极强,对学生要求严,全班如果某次某科考试成绩不理想,她会睡不好觉,会与任课老师交流,然后在班上与大家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和教训。马老师和熊老师,是各自学科的领军人物,马老师上课时整洁的板书,缜密的解题技巧,触类旁通的引导方式,让我们赞不绝口。熊老师讲题时娴熟的推导过程,耐心的释疑风格,丰富的专业知识,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1980年,在我们这届高中生毕业前,马老师和熊老师被学校和师生们推荐评为了模范教师,1988年,马老师被评为特级教师))。王老师德高望重,文学修养极高,上课时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刘老师优雅端庄,一进教室那句亲切的“Good morning,students”就让我们精神为之一振。蜀光的这些老师,多数是“文革”前的大学生,他们专业基础扎实,理论知识渊博,教学作风严谨,即使在十年动乱中,有的受到冲击,仍默默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文革结束后,他们焕发出了空前的教学热情,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把“尽心为公,努力增能”的校训,很好地落实在了教学实践中。</p> <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与进初中时一样,班主任栾老师直接在班会上宣布了班干部组成: 我任团支部书记,陈骁勇任班长。学习、生活、劳动、体育等委员也陆续宣布。班里和学校的一些集体活动和要求,就由这几位同学在班主任的领导下,抓落实和实施。不久,我被增选为校团委组织委员,在校团委书记代建生老师直接领导下,开展一些团内工作。当时,在解放思想、勇于打破旧束缚的思想指导下,校团委极力倡导大家跳青年交谊舞,最流行舞曲就是那首青春友谊圆舞曲“蓝色的天空像大海一样,广阔的大路上尘土飞扬……”。但长期受旧传统的束缚和男女授受不亲等旧思想的影响,男女生之间难以大方交往,平时在校日常学习生活中,男女生几乎不来往,就连在同一个班里,也难得说上几句话。所以,团委组织的男女生混搭的集体活动,难以达到融洽的效果,完全不像现如今的中学生,男女同学可以成为铁哥们。</p> <p class="ql-block"> 上高中不久,我经历了人生最悲伤的事情,辛劳一生的母亲在1978年10月的一个星期天因病去世了。星期一忍着悲痛去上学,在路上河边铁桥下,碰到了已调市教委工作的罗岷章老师,他很关心地问我“你咋戴个黑纱?”,我说“母亲去世了”,他安慰我让我及家人多保重!到了班里,栾老师见我手臂上的黑纱也问我咋回事,知道原因后立即在班里说了这事,让大家多关心安慰我,同时安排班上生活委员去买一丈布匹,以此代表全班师生的慰藉之情。我内心非常感谢我的这些老师和同学,在我人生最悲伤的日子里,给予我的慰藉和关心。</p> <p class="ql-block"> 虽然男女同学彼此少有个人之间的交往,但大家的集体荣誉感极强,参加集体比赛项目都不甘落后于别班。一次全年级组织歌咏比赛,各班都精心准备,暗中较劲。最后高二班以一首欢快活泼的罗马尼亚名歌《我的摩尔多瓦》,夺得桂冠。我们唱的传统的革命性歌曲,就显得有些陈旧和老套了。为此,栾老师总结说还是她思想不够解放,没跟上时代改革开放的步伐,让大家唱的歌曲不够洋盘,严谨有余,活泼不够。</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次全年级组织班与班之间的集体接力赛,每班男女同学以相同人数混合组队,在大操场摆开阵势,一决快慢。在奔跑中,我班一名女同学不慎摔倒,腿和胳膊都摔伤了,但她坚强地爬起来,眼噙泪花,继续奋力向前,把接力棒交给了下一位同学。</p><p class="ql-block"> 在整个高中阶段的体育竞技场上,我班整体成绩都不太出众,不像其他班,体育尖子多,吃过体育专业饭的多,一开运动会,就是这些体育好的班傲娇的高光时刻。1980年毕业前,校春季运动会又拉开了序幕,在这届运动会上,我班刘俐同学勇夺女子跳高冠军,我参加男子400米赛,出人意料地以58秒多的成绩,击败多位在体校熏陶过的同学,小小的露了一次脸,为此,班主任栾老师兴奋地在班上讲“我们八班这次运动会还是得了二个冠军!”。</p> <p class="ql-block"> 一晃二年的高中学业就将结束了,1980年7月,我们迎来了决定人生新路程的全国高考,在当年录取率不到10%的情况下,我班还是以高达50%的入学率,向培养我们的各位老师、向母校交了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在填志愿时,时任教务主任李英华老师对我说: “空军气象学院有人来学校招人了,学院在南京,我们推荐了你,你可以考虑一下”,在此之前的春季,我参加了招飞体检,过五关斩六将到了最后关口才被刷掉了,考军校身体应该没问题,于是毫不犹豫填报了老师推荐的这所军校。就这样,母校把我引上了“青春不悔,军魂永存”的四十年戎装生涯。</p> <p class="ql-block"> (五)</p><p class="ql-block"> 带着母校老师的嘱托,带着同学们的祝福,带着家人的期待,怀揣人生无比灿烂的梦想,我于1980年9月,踏入了军校大门。初秋的金陵古城,以其厚重的古都历史和灵秀的江南风情,迎接了“十八岁十八岁,参军到部队”的莘莘学子,红红的领章映着的正是那开花的年岁!</p> <p class="ql-block"> 虽然军校里没有风花雪月的卿卿我我,也缺少情窦初开的眉来眼去,但四年寒窗和军校特有的军营氛围,把青涩锤炼成了刚毅,把嫩稚打造成了沉稳,特别是1981年准备参加“八一”金陵大阅兵,为期四个月的练兵场挥汗苦练,把军人特有的军容军姿气质融入骨髓,在离校奔赴部队新的岗位时,有种能文能武,可以拳打脚踢的爆棚信心!</p> <p class="ql-block"> 1984年7月,军校毕业后, 逐渐走向成熟的青春就在乡村环绕的跑道旁的小山岗上,在与战机轰鸣的交响曲相伴中度过了十五个春秋。</p> <p class="ql-block"> 1999年3月,从基层部队调到了省城机关大院任职。除工作生活条件胜于基层山沟外,工作上的强度和压力一点没减小,更多样化的任务和更重大的责任担当,对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9年夏为期十多天的川藏航线地面考察,以及后来四次进藏执行任务,都把能力的检验和意志的磨炼提高到了新高度。</p> <p class="ql-block"> 回顾从母校蜀光中学考入军校后戎装在身四十年,我从一名普通军校学员,到航空兵部队的普通技术军官,职称从助理工程师,逐级晋级到高级工程师,军衔也从中尉,逐级晋升到了大校,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尽心为公,努力增能”的校训。回望来路,没有“文革”结束后教育战线的拔乱反正,就没有蜀光对人才的选拔,没有蜀光老师们的倾心奉献和鼎力推荐,也就没有今天的无悔人生。</p> <p class="ql-block"> 作为蜀光的学子,我们是幸运的,即使在文革时期大环境下组织的学工学农,也培养了学生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关键是许多知识丰富的老师,仍然默默地奉献着聪明才智,主科课程也一直未中断,就连英语等外语也一直在教授,正因为蜀光中学蛰伏了众多杰出的师资英才,文革结束后,科学春天到来,老师们得到彻底解放,蜀光更加焕发出耀眼光芒,我们能幸运地考入蜀光高中,在国家恢复了全国高考后,蜀光的老师们把全部心血,倾注在教学工作中,他们尽心为公,就是为了让学生们努力增能,在这些优秀的老师教诲下学习,这是我们这些蜀光学子人生之大幸!</p> <p class="ql-block"> 蜀光中学,就像清晨喷薄而出的太阳,照耀着历届学生人生的旅途。它又像一盏心灯,启迪了我们纯真的心灵,开启了我们求知的欲望,激发了我们青春的激情,她赋予了我们知识与力量,她指明了我们人生的奋斗方向。</p><p class="ql-block"> 2024年,蜀光中学喜迎百年华诞,作为蜀光学子,内心深处感谢母校在家国之情怀,科学之精神,人文之素养等方面对学子的培养教育,同时也祈愿蜀光这所百年母校焕发世纪之青春,在教书育人领域里永远开拓进取、开明包容,成为教育战线上一座不朽的丰碑!</p><p class="ql-block"> 2024.09.02</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注: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和校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