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适逢中法建交六十周年,参加所谓文化旅游交流,实在就是个旅游产品,只不过品质还算不错的退休老教授出国观光游,欧洲七国走马观花,多少还是有些感受,尤其数年前跟随自组团队去过北欧和冰岛,中东西欧和北欧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此番行程所到的国别较多,基本按照时间顺序简单介绍,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斯洛文尼亚</b></h1> 离开威尼斯来到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这里仅仅是一个途经点,晚上在酒店下塔。<div> 斯洛文尼亚9-20世纪初都在奥匈帝国控制下,1918年建立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卢布尔雅那是非正式首都,1929年改名南斯拉夫王国,二战后铁托授予卢布尔雅那“英雄城市”,并成为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首府。<br><div> 傍晚时分,在市中心稍作观光,因为行色匆匆,对城市那些景点没什么印象,匆匆逛一圈市政广场,见识一下巴洛克式的建筑风格,因为长期被奥匈帝国统治,城市风格受奥地利影响较大。此后在中国人开的餐馆用餐,偶遇上一场大雨倒是印象深刻。</div></div> ▲卢布尔雅那街景 ▲往市政广场 ▲市政广场 ▲圣方济会教堂 ▲市政广场 ▲市政广场 ▲卢布尔雅那河 ▲三重桥 ▲三重桥中间桥梁设计于1842年,建筑师“人车分流”的设计理念,在当时是有多么的超前,中间通行车辆,两边行人同行,三重桥于1932年重新拓宽修缮后开放。这样建筑样式即便在今天,仍然是可持续规范交通出行的典范。三重桥是卢布尔雅那十大建筑瑰宝之一。 ▲在中餐馆避雨 ▲雨中的卢布尔雅那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奥地利维也纳</b></h1> 多瑙河畔的音乐之城维也纳令人神往,它是圆舞曲之王约翰•斯特劳斯的故乡,莫扎特生活的地方,他们都具有旋律优美流畅,饱含积极乐观的元素,以及生动表达的音乐风格,特别喜欢过去每年在金色大厅的“新年音乐会”,尤其是那些年中国音乐响起在金色大厅。 ▲维也纳城市交通<div> 走过北欧和欧洲一些国家,大部分城市交通还是以轨道交通为主,城市的安静和整洁,宜居的环境,数百年不变的外表,很让人钦佩。我们生活的城市,从自小乘坐摇摇晃晃的有轨电车,后来改成无轨电车,再后来的后来就是我们现在生活的样子,几年不回家,可能连家也找不着,城市也从宁静和脏乱,发展到现在的繁华、嘈杂和布局规整。</div> ▲维也纳街头<div> 这里以巴洛克式建筑风格为主,建筑着重于色彩、光线和雕塑的特性。</div> ▲维也纳国家大剧院 ▲远看维也纳国家大剧院 ▲维也纳街头路人 ▲维也纳街头路人 ▲维也纳街头路人 ▲维也纳街景 ▲小金人 约翰•斯特劳斯雕像 维也纳城市公园 ▲莫扎特 维也纳城市公园 ▲思想家、作家歌德 维也纳街道边 ▲英雄广场 ▲欧根亲王(尤金王子)<div> 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杰出的军事统帅,神圣罗马帝国陆军元帅。1663年出生于法兰西王国巴黎,因为身材矮小,19岁那年从军,遭到路易十四拒绝和羞辱。他只能以志愿者身份赴前线作战,此后在战场上的表现令人刮目,他感激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的知遇之恩,拒绝再回到法国,把奥地利当做自己的祖国,他的军事才能不仅在奥地利,乃至欧洲都有很大的影响。<br></div> ▲马丽亚•特蕾莎<div> 奥地利大公国哈布斯堡王朝大公,匈牙利、波西米亚的女王,还是克罗地亚、米兰等欧洲其他一些地方的君主。她是哈布斯堡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统治者,在位40年使古老的哈布斯堡王朝重新焕发活力,奠定了奥地利大公国转变为现代国家奥地利帝国的基础。</div> ▲城中之城霍夫堡皇宫<div> 哈布斯堡王朝的宫苑,它集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仿古典式于一体,是欧洲建筑风格的见证。有18个翼、19个庭院,2500个房间构成的一个大迷宫。</div> ▲霍夫堡皇宫曾是哈布斯堡王朝奥匈帝国皇帝的冬宫。 ▲皇宫外墙雕像 妇女能顶一片天 ▲房顶女性雕像 女王的权威无处不体现 ▲金色大厅<div> 参观金色大厅的讲解员是我们上海同城,五十开外,在奥地利生活了二、三十年,偶尔用乡音介绍,瞬间就有了亲近感。</div><div>金色大厅坐落于环城大道内,大道下面是维也纳河,一直通向城外的多瑙河,当初环城大道是维也纳城墙,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为博得妻子茜茜公主欢心,希望城市变得现代化一点,下令拆除城墙改建大道,于是就有了今天的维也纳环城大道。</div><div> 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的音乐家们为能有个地方相聚,于是发起建造聚会的演奏场所,当初科技所限,没有声学一说,完全参照了希腊神庙和教堂样式设计的,建成之后音效特别好,二战时候一枚炸弹落在音乐大厅,幸未爆炸,但砸坏了管风琴,上世纪八十年代重造。经过不断扩建改进,现在金色大厅金碧辉煌,满座1700多个座位,站位也有300来个。大厅隔壁有个小厅,同时演出互不干扰。地下有四个小厅,墙体材料分别是玻璃、金属、石头、木板,我们参观了玻璃音乐厅,奇思妙想的设计,很有特点。我们被允许有5分钟时间拍摄金色大厅,其余地方不得拍摄。</div><div> 据介绍,这里从不对外出售音乐会演出票,音乐厅的收入来源主要是赞助,自然观众一定也是受邀的,所以传说在这里演出一场要花很多钱也有了印证。金色大厅是音乐家们毕生希望踏入的殿堂,在这里演出有崇高的荣誉感,如果你是音乐家,你不想吗?</div> ▲金色大厅演出舞台 一切就绪就等音乐家入场 ▲环顾左右,自上而下金碧辉煌 ▲有幸站在这里拍个照已经很满足了 ▲美泉宫<div> 美泉宫是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以及哈布斯堡家族的皇宫,奥匈帝国的夏宫,茜茜公主也在这里生活过。据传,1612年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狩猎此地,发现这里的泉水清爽甘甜,遂命其为“美泉”。1743年选此地建宫,女王马丽亚•特蕾莎命此宫为“美泉宫”。</div> ▲美泉宫侧楼楼梯 ▲入美泉宫参观<div> 皇宫的宫殿装饰极为奢华,收藏了很多艺术品,主要是油画和雕塑,令人惊奇的是中国的漆器也被女王收藏,不过这漆器精美绝伦,工艺绝世。</div> ▲这雕塑是艺术品,还是一件实用品,在不起眼的角落里,它是暖气管道的出风口。诸如此类不同的雕塑散落在各个角落,与整体布局融为一体。 ▲大厅顶部油画 ▲举办舞会和庆典活动的大厅 ▲旅行团在参观中 ▲大厅侧旁的休息室 只在电影里见到的场景 ▲皇宫盛大活动油画 ▲漆器墙面<div> 这是一个用漆器画装饰的房间,是从中国购入的漆器屏风上剥离后贴在墙上的,考虑到剥离时的损坏,需要屏风量非常巨大,可见皇室的奢华生活一斑。</div> ▲女王丈夫 ▲女王马丽亚•特蕾莎 ▲女王一家 ▲美泉宫晚餐 ▲美泉宫晚餐甜点 ▲美泉宫花园 ▲美泉宫音乐会 ▲场间休息喝香槟<div> 畅游美泉宫、美泉宫晚餐、美泉宫音乐会是参访团的专属项目。最令人期待的是音乐会,关照穿着不要太随意,毕竟是正式场合,全场16首主曲,上半场是莫扎特的曲目,这是我喜欢的。中场休息,朋友三两一起喝个香槟,聊聊感受很惬意,很少看音乐会,更没有中场这样的经历。下半场的曲目更是令人兴奋,斯特劳斯的圆舞曲频频登场,指挥家精湛、激情、诙谐的指挥,调动了乐队和全场的气氛,最后是翘首以盼的《蓝色多瑙河》把气氛推向高潮。</div> ▲精彩表演观众喝彩,指挥致谢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捷克首都布拉格</b></h1> 二战后捷克斯洛伐克成为民主共和国,1960年的“布拉格之春”改名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1989年“天鹅绒革命”改为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1993年独立成为主权国家,1999年加入北约,2004年加入欧盟。捷克是军事工业和机器制造的先进国家,也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div> 布拉格是捷克共和国首都,从资本主义国家的奥地利,来到前社会主义国家,感觉似乎环境和人的精神形态和老牌西方世界还是有点不同。</div><div> 布拉格从地理位置上看,介于柏林和维也纳两个德语国家的首都之间,欧洲大陆的中心,跨伏尔塔瓦河两岸,交通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千年前就是捷克王国的政治中心。</div> ▲进入捷克 ▲布拉格 ▲捷克大桥 全铁制造,横跨伏尔塔瓦河 ▲布拉格老城 ▲伏尔塔瓦河两岸 ▲布拉格城堡 市政厅就在那里 ▲穿过国家歌剧院 ▲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 那只鸽子久久不愿离去,无奈只好拍一张留作纪念。 ▲捷克国家歌剧院 ▲布拉格老街<div> 老城区一些偏僻宁静的街道仍旧保持着中世纪的样子,那份安宁我们现在很难觅得。</div> ▲布拉格老街<div> 老街道用石块铺成,路灯是仿照中世纪的煤气灯外形,这里街道有些狭窄,有轨电车、汽车好像是单向行驶的。</div> ▲站在路中间停车岛等候电车的乘客 ▲布拉格老街 ▲查理大桥<div> 这是横跨在伏尔塔瓦河上的第一座大桥,全石材料,多拱孔形结构,长520米,宽10米,16座桥墩,建于1357年,整整长我600年,1400年建成后连通了老城和城堡。</div> ▲查理大桥 ▲布拉格城堡 ▲查理大桥雕塑 ▲布拉格老城 ▲漫步老城街道 ▲老城拐角的雕像 ▲老城马车 ▲天文钟<div> 老城广场存在900多年了,钟楼建于1410年,尽管外墙因年代久远出现斑驳,但精美、别致、守时的自鸣钟还是闻名于世,来布拉格广场的游客都会驻足钟楼下,每到整点敲响钟声,届时窗门打开,12个圣像如走马灯似地一一在窗口出现,向人们鞠躬。</div> ▲等待十点敲响钟声 ▲钟楼 ▲钟楼 ▲布拉格广场 哥特式建筑是提恩教堂,也被称为“魔鬼教堂”。 ▲领队导游 ▲中世纪马车 ▲行驶在巴黎街 ▲巴黎街是布拉格的购物场所,这里有味美的烤面包冰激凌。 ▲伏尔塔瓦河上的游轮 ▲乘坐游轮,在船上吃自助餐味道非常棒 ▲两船之间传递友好 行色匆匆走过斯洛文尼亚、奥地利、捷克三个30年前分别属于两大不同阵营的敌对国家,如今都已同属于一个阵营,作为游客,游走之间能够体验到的差异微乎其微,带着照相机拍摄一些自己感兴趣的。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赵益民 图/文</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24年9月8日完稿</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