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巴哈是一座公元10世纪建立的古城,位于阿尔及利亚的首府阿尔及尔,是阿尔及尔的城市起源地,1992年被列入世遗名录,正式名称:《阿尔及尔城堡》。 <b>世遗评价</b>:城堡是典型的麦地那式或伊斯兰建筑风格的古城,位于阿尔及尔,是地中海最美的海滨城市之一,对面的岛屿曾是迦太基人公元前四世纪建立的贸易港。城内不仅有要塞、古清真寺和土耳其风格宫殿遗址,还有传统城市的踪迹,体现了深厚的社区生活特色。 强调,没有城堡的概念,甚至,也不要作古城理解,只能说是古城区或老城区,是极有特色的老城区。<br>这是笔者在未去前,面对文字资料的想象,在现场试图寻觅,而后认识理解,得到的结论。<br> 而世遗名称《阿尔及尔城堡》并非合适的译名,其英文是Kasbah of Algiers,直译阿尔及尔的卡斯巴哈,更好。<div>估计世遗评价所说的城堡,也是翻译之误。</div> 而卡斯巴哈,亦有简化为卡斯巴,并非专用名词,而是阿拉伯语义中对老城区的统称,在北非的很多国家城市地区中,都有卡斯巴,老城区。 阿尔及尔坐落在富饶的米蒂贾平原附近,阿尔及尔的卡斯巴哈,建在陡峭的斜坡上,紧挨着布扎里山,其垂直高度约为118米高,其东面面对着海湾的港口与地中海。 从老城区上面俯视的海港。 在阿尔及尔的三叶塔位置,即上图示烈士纪念碑的地中海岸边,向北拍摄的海港,后部一片坡地建筑,就是卡斯巴哈。 阿尔及尔的卡斯巴哈公元前6世纪就有城市的记录,伊科西姆、腓尼基、毛里塔尼亚、罗马、汪达尔、拜占庭等都曾占领过这里。 公元994年被阿拉伯人所占,995年原城市的遗址上建立了一个新的城市,这就是现卡斯巴哈的基础,所以,这座建于十世纪的老城,具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1526年,城市归入土耳其奥斯曼帝国,虽然1716年的一场大地震摧毁了大部分建筑,后来又逐渐重建了起来,1830年阿尔及利亚被法国占领后,周围大大扩展,阿尔及尔城市结构有很大的改变,但卡斯巴哈仍然是具有伊斯兰特色的老城区。 下图是阿尔及尔的卡斯巴哈区域,以及游览开始的位置。 我们是乘车到达古城区的高点,博洛吉恩·伊本·齐里雕像位置。不知其是何许人也,但这是一个坐标点。 雕像侧边的建筑是一座前监狱,后面,是警察厅的位置。 <p class="ql-block">在雕像附近的一条小巷里,滞留了好长时间,因为旅游团队游古城区必须在这里的警察所报备,且他们要派一个人全程跟随,那人着便衣,好似我们这里的志愿者。</p> 这里,可以称为山城,密密麻麻的二、三层房屋沿坡而建,楼房密集、人口众多,民居大部分是简陋的砖木结构,窗体狭小,平屋顶,没有特定的建筑景点,整体却那么和谐,具有风味。 古老房子间夹着许多小巷,青石铺就的道路阶梯,石块垒砌的台基夹墙,街道狭窄、巷路曲折、阶梯纵横,地形复杂。据说,巷道达350条之多,总长度可达到15公里。 建筑的总体基调是白色,这是穆斯林特点,地中海特征,但没有像一些白色小镇那样刻意渲染,留有岁月的痕迹。 这是传统的,300年前,曾有一位英国水手看到这些白色的建筑,他感慨道:“从海上望去,它就像一艘巨轮的顶帆。” 作为一种建筑特色,那就是一排木椽承托着自然平伸的屋檐楼板了。 在窄弄狭巷中,这样的方法,既可以保持足够的过道宽度,又能扩展一些住宅空间,结构也简单。 又一处,不知上面是屋面还是楼层,粗看这些木椽构架有些随意,不规整,却十分有效,也有自然的美感。 也有说,木椽构架是阿拉伯风格,是传统的,那么下图木框架就是新创意,世遗老房子,要保留原状态,这样的木框架,加固了建筑, 木框架加固了建筑,并没有煞风景,反而增添了风味。 一些古宅因年久失修坍塌或面临坍塌危险,为保护这一文化遗产,阿尔及利亚文物保护机构专门成立遗产专家建筑办公室,负责指导修复工作。 <p class="ql-block">游览中,辗转向下,在一些稍直的巷道中,隐约可看到下面的地中海与港口。</p> 但总体是曲巷斜街,整个街区纵横交错,曲折迂回,宛如迷宫,地陪在前面引领,志愿者在最后压阵,或许,这就是他的作用,否则,稍不留神,就会有人失散。 所以,不敢造次,即使走出队伍路线,在周边寻觅特色环境,也马上折回,饶是如此,也受到了志愿者的特别关注。 一条狭巷,是一道风景。 一处转角,也是一道风景。 一个夹道,再是一道风景。 而一个路口,更是一道风景。 前方,总是有风景在等待。 曲巷幽人宅,高门大士家。<div>巷陌深深,虽然都是朴实的民居,却也可称得上是幽人之家。</div> 没有大士高门,但这些雅致的门洞与门楣,充满了异域风情。 仔细看,星月和一些图案,满满的伊斯兰特征。 穆斯林社区,许多细微处呈现了伊斯兰特征,路旁的小水池。 即使四周建筑破败,一座穆斯林街头水池添加了风采。 当地人很友善,一个穆斯林大妈看到我们打招呼拍照,就抱出孙女,拉出孙子让我们拍。 沿途时有商铺。<div>这是一家鞋铺。</div> 一家饼店。<div>很简单,很接地气。</div> 生活社区,坡地,只能用驴子运送垃圾。 这是一个多彩的社区,也包括建筑墙面,虽然整个基调是白色,时而,也可见到丰富的壁画涂鸦。<div><br></div> 两支足球队的宣传画面。 1921,本以为是某个历史事件,查索,1921年很平静,看来是球队的纪念,可见阿尔及利亚有悠久的足球传统。 但涂鸦的色彩中,有两个基本色,国旗色。 对阿尔及利亚而言,阿尔及尔的卡斯巴哈区是一个英雄的社区,当年,抗法战士们利用特殊地形、建筑样式,以及居民的爱国、抗法热情,将其建成为一个抗击法国殖民军的战斗堡垒,曾产生过很多英雄事迹。 行程中,唯一进入的室内就是这个纪念馆,阿里·拉波因特博物馆,墙上的画与室内的照片吻合,这些人物应该都是抗法英雄或烈士。 此前一天,曾参观阿尔及利亚解放战争博物馆,可惜,不理解,不让拍照,现场又只能揣摩,印象不深,现在回想,有许多相关内容。 时而狭巷,时而宽道,辗转一路,总体往下。 临近坡下,有一条小马路,南北向,阿玛阿里街,几乎不通车,两边都是摊位。 马路的西侧,一座清真寺,伊本法雷斯清真寺,也可算游览路线的一个坐标点。 一条小马路,丰富地呈现了当地人的生活。 游动水果摊。 黑人鞋匠,虽是非洲,在北非,黑人似乎是少数民族。 边守摊,边下棋。 香料店。 一家小书店,寥寥几本书,几幅画。 近距离看看书面。 一幅呈现民族特色的画,画面人物全是女性。 这家水果摊旁边,是室内的副食品集市。 穿过集市,其东侧下面,基本上接近坡底了。 从集市边的台阶下来。 道路两侧都是地摊。 穿过这条小弄,前方是凯乔娃(Ketchaoua)清真寺,坡底位置了。 <b>凯乔娃清真寺</b>,建于18到19世纪,是卡斯巴哈的一个象征性的建筑,正在修缮,没有开放。 清真寺周围的街道,很热闹,建筑已是城市的感觉了。 穿出这条马路,滨海边,一个广场,<b>烈士广场</b>。 广场前方一座清真寺,杰马·杰迪德(Djemaa El Djedid)清真寺,应该比较新。但很有特色。 广场南侧的海滨大道。 广场北侧,杰马·杰迪德清真寺前面的海滨。 滨海港口。 在卡斯巴哈游览的几个参考坐标点,雕像、纪念馆、阿玛阿里街、凯乔娃清真寺、烈士广场。 卡斯巴哈是一种典型的麦地那式城市,麦地那地处沙特西部,是伊斯兰教第二大圣地,它是地中海最杰出的海岸景观之一。 这种城市形式是一种物理空间的构建,更是一种文化和宗教的表达。<div>城市中的住宅区和商业区通常围绕宗教建筑布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城市结构,既满足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也满足了宗教活动的需要。</div>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