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徽州古城又名歙县古城,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总占地面积24.7平方千米。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徽州古城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p><p class="ql-block"> 徽州古城有<b style="font-size:20px;">东、西、南、北四个城门</b>。 东门:又名阳和门,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年,后历经多次修缮,为重檐式的双层楼阁,是直通老街居民区的大门。西门:名为仁和楼,是徽州古城的正大门,城门写着“徽州”两个大字,楼上匾额是“仁和楼”三个金字,城门旁有大石,上书“徽商故里”四个红色大字。南门:南谯楼是徽州古城最重要的地标,也是徽州府的正门,同时还是徽州古城最古老、最中心、规模最大的城门,始建于隋末,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北门:名为新安门。</p> <p class="ql-block"> 2024 年 3 月 28 日,我们结束了新安江山水画廊、石潭村和唐模村的游览后,傍晚六点来到徽州入住。所住宾馆距离徽州古城仅十几分钟路程,放下行李,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徒步前往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古城。</p> <p class="ql-block"> 来到古城<b style="font-size:20px;">西门,</b>这里没有其他景点的人山人海和车水马龙,格外清静安逸,让人在连日的奔波后,终于有了难得的放松。正如领队所说,奔波几天了,今天正好可以好好放松一下。我在此处拍了两张打卡照后,便踏入大门,登上城墙。</p> <p class="ql-block"> 放眼望去,四周已被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围起,这更凸显出古城的珍贵。我从东西南北四个不同角度各拍了一张照片,记录下这独特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 随后走下城墙,在城内悠然散步。城内道路很宽,两旁是商业网点。</p> <p class="ql-block"> 没走多远,来到一个路口,一座巨大而古朴的石牌楼便映入眼帘,其形状宛如一个方鼎,庄重而威严,似乎在默默诉说着古城的往昔辉煌。走近仔细欣赏,原来是四<b style="font-size:20px;">大学士坊</b>,<b style="font-size:20px;">俗称八角楼,中国仅此一例,被誉为“东方的凯旋门”。</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许国,因云南平逆“决策有功”,封武英殿大学士。万历皇帝以隆重的方式褒奖他的这位爱臣,恩准他回乡建立牌坊。许国石坊建于明万历十二年,又名大学士坊,俗称“八脚牌楼”。它是由八柱形成四面围合,这种八柱形式的牌坊全国仅此一例,是中国现存在的唯一的一座八角牌楼,也因此被誉为“东方凯旋门”。</p> <p class="ql-block"> 围绕牌坊转一圈,有好几条路。拍一张最窄的路,然后沿最宽的路前行。</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南门</b>:南谯楼是徽州古城最重要的地标,也是徽州府的正门,同时还是徽州古城最古老、最中心、规模最大的城门,始建于隋末,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此时,有身穿古装衣服的团队来到樵楼城门外,后场,等待给游人表演。</p> <p class="ql-block"> 我来到了徽州府衙。这里建于元末明初,后经修复,规模庞大,气势雄伟。府衙的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徽派建筑的精髓,白墙黑瓦、飞檐翘角,庄重而典雅。</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东门</b>,阳和门,又名东谯楼,原名钟楼,为重檐式的双层楼阁,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年。</p> <p class="ql-block"> 阳和门是徽州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徽州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从建筑风格上看,它具有典型的徽派建筑特色,如马头墙、小青瓦等。从文化内涵上看,阳和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如徽州的商业文化、民俗文化等。</p> <p class="ql-block"> 阳和门,从城墙上到地上的一幅幅长幅楹联,显得那么喜庆和有韵味。</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在这里已经游览一个多小时。我带着满满的收获和不舍,离开了徽州古城。这次的古城之旅,让我对徽州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让我更加热爱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我相信,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