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战友情】 心系北戴河——2024年盛夏火箭炮营聚会随笔之六

王胜利

<p class="ql-block">作者卢宝行</p><p class="ql-block">编辑制作王胜利</p> <p class="ql-block"><b>吃过早餐,乘大巴前去鸽子窝公园,从住处往北行十多公里即达。</b></p> 火箭炮营基准炮班长张万友 吴敏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接过战友手中枪,接过红旗肩上扛。左起:刘树全、刘必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踏着先辈的足迹前进!左起:邱植岩、贾卫斌、魏学锋</b></p> <p class="ql-block"><b>鸽子窝公园又称鹰角公园,位于市中心区海滨的最东端,占地300余亩,是北戴河看日出最好的地方。 </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 之所以有此名称,是因为在临海悬崖上,有一巨石形似雄鹰屹立,故名鹰角石。而在鹰角石石缝之中,常有成群的鸽子出入其中,因此得名鸽子窝。</b></p> 鹰角亭下留个影 <p class="ql-block"><b>鸽子窝历史久远,历代名人志士到此观沧海看日出,有文字记载的当数曹操。 </b></p><p class="ql-block"><b> 建安十二年五月,曹操东征乌桓打了胜仗,心情舒畅,他率大队人马沿着傍海大道,班师回朝,走到这里,看大海、观日出,触景生情,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著名诗篇《观沧海》。 </b></p><p class="ql-block"><b>真正使鸽子窝名声大噪的还是因为毛主席来此后写下的著名诗篇《浪淘沙·北戴河》。 </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 1954年7月26日,毛泽东第二次来到北戴河,目的是筹备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8月10日,挥笔写下了《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b></p><p class="ql-block"><b> 为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深切缅怀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当地政府在公园内立了毛主席雕像,基坐东部用大理石刻着毛泽东的词《浪淘沙·北戴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邱植岩(左一)、赖国庆(左二)、赵红旗(左三)、王文红(左七)、白万成(左八)、贾卫斌(左九),袁改生(右一)、刘树权(右二)等向伟人敬礼</b></p> <p class="ql-block"><b>除此之外,近现代的诸多著名人士也留下了墨宝。如:建于1934年的鹰角亭,亭前的牌匾由原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胡厥文书写。望海长廊由原国务院副总理方毅书写牌匾。望海长廊的南端是“浴日亭,”由原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科学家严济慈书写。牌匾前面有“书阁”两个大字,是原人大常委会副院长、历史学家周谷城的手笔。 </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 如此大的战友聚会,不论是拍照、视频,还是趣闻轶事,纵然你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将所有精彩瞬间收录其中,只有依个人精力体力尽力而为。</b></p> 刘长斌夫妇欣然留照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李贵德中校亲自为屈连喜和蒋国发两家人擎旗</b></p> 陈建新班长一家人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吴丽华和朱玉洁在鹰角石前摆出了鹰击长空的矫健身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最美不过身披战旗,难得一见的邱总铁汉柔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刘必忠老板千金在“龙抬头”处讨个好彩头</b></p> 李建乡和小孙女 <p class="ql-block"><b>进入鸽子窝公园后,随大家鱼贯而行。当游至望海长廊一半时,迎面碰到往回返的夏来友、邱植岩一行,拽着我欲一齐往山上爬,我气喘嘘嘘婉拒后,与孙敬厚等另一行回到山的另一处歇息片刻。突然,山的另一边传来军歌声,且一首接一首,声音越来越大,听上去人数越来越多。等和这些人重聚时方知:原来有几个中老年女游人看到邱植岩他们是万岁军飞虎师的,其中的一人竟自报奋勇指挥起唱歌。过后一问,这几个女游人是四十二军的,当年同属四野主力,抗美援朝后,三十八军驻守北方,而四十二军则驻防南粤,从此,亲哥们天各一方,但同宗同源同血脉,战友虽互不相识却亲如一家。</b></p> 在友军战友指挥下高唱军歌 刘树全和魏岱明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左起:苟云勋、石全明、孙敬厚、李玉良、李爱国、杜勇利、刘文明</b></p> 鹰角山 <p class="ql-block"><b>这不失为此次聚会的一段佳话,只可惜我错失良机。 </b></p><p class="ql-block"><b> 从鸽子窝出发,路过高楼林立的市区,一直向西南方向驶去,沿滨海国道转入省道、县道,眼前的大海呈现出阴雨天气下的海天一色、雾蔼朦胧的景色‍。七绕八拐钻进山区的乡道,转弯处,一路牌上写着的“碣石山风景区”在眼前一晃而过,急忙望向窗外,只见碣石山巍峨耸立,层峦叠翠,郁郁葱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若有不同,只能说一个清秀,一个壮美。然若论人文地蕴,虽各有所长,以己偏见,碣石山更胜一筹。 </b></p><p class="ql-block"><b> 如若不信,不妨一看。 </b></p><p class="ql-block"><b> 碣石山位于昌黎县城以北,跨越昌黎、卢龙、抚宁三县,有百座奇峻峰峦,。主峰仙台顶(又名汉武台)顶尖呈圆柱形,极像直插云霄的天桥柱石,因此得名“碣石,”有 “天下神岳”之美称,为佛、道、儒三教圣地,遗址遗迹众多,传封神榜中的三霄娘娘和赵公明在此修炼。郭沫若在北戴河疗养时曾赋诗“ "五岳之首是泰山,神岳之冠碣石山。” </b></p><p class="ql-block"><b> 碣石山先后有9帝登临揽胜(秦始皇、秦二世、汉武帝、魏武帝、北魏文成帝、北齐文宣帝、唐太宗、晋宣帝司马懿、隋炀帝杨广),其中有七帝留有文字。仅此一项,堪称历史文化名山。其中著名的有:</b></p> <p class="ql-block"><b>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行自泰山,复东巡海上,至碣石,”并在山顶修建“汉武台”祈仙求神。因此,仙台顶又名汉武台。 公元207年(东汉建安十二年),曹操领兵东征乌恒凯旋,途经碣石,留下著名的《步出夏门行》,即《碣石篇》。此后,碣石山以观海胜地闻名九州。 </b></p><p class="ql-block"><b> 公元238年,晋宣帝司马懿讨伐公孙渊,经过昌黎时登碣石山,求仙并追思秦皇功绩。 </b></p><p class="ql-block"><b> 北魏文成帝、北齐文宣帝均来此登高望海。文成帝还大宴群臣百官于山下,将碣石山改为“乐游山。” </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 隋炀帝东征高丽时,分兵出昌黎,并登上碣石山。 </b></p><p class="ql-block"><b> 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春,唐太宗李世民亲征高丽,途经碣石,留下《春日望海》一诗,以记功德。 </b></p><p class="ql-block"><b> 除此之外,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祖籍就是昌黎,死后被追封昌黎伯,因此又称韩昌黎。“碣石山五峰山仙台顶以西建有“韩文公祠。” </b></p><p class="ql-block"><b>革命先驱李大钊先后7 次在碣石山居住和避难,并在此撰写了两篇马克思主义论著和一些诗篇,五峰岭上有李大钊同志站立石雕像一尊。 </b></p><p class="ql-block"><b>郭沫若在北戴河疗养时曾赋诗“ "五岳之首是泰山,神岳之冠碣石山。” </b></p><p class="ql-block"><b> 当然,影响最大的当属毛主席的“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b></p> <p class="ql-block"><b>南尔邨简介:原名卢宝行,网名蒺藜秧子,务过农,教过书,当过兵,从事过通讯报道、党务、政务、文秘、广播电视、企业管理、宣传教育、乡镇管理等工作。出版长篇小说《蒺藜草》、长篇文学传记《铮铮铁骨马中锡》、长篇文学传记《故宫总建造师——工部尚书吴中》。《蒺藜草》2015年被评为河北省首届长篇小说原创精品;《铮铮铁骨马中锡》获2016年河北省民俗学会优秀作品奖、衡水市优秀作品奖;两部作品同时被市旅发大会予以重点推介。《故宫总建造师——工部尚书吴中》面世后,受到广泛关注,中新网、中国经济网、中国网、华北观网、河北新闻网、长城网、冀时客户端、河北电视台、衡水、德州日报等十多家媒体予以报道,文殊网、京东网、甲虎网、泰山网、弘文网等多家网店争相售卖。长篇之余偶写散文,游记等,其中,《又闻枣花香》《无声的军礼》等三十余篇获省以上奖励。</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