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大一统(二)

孙德

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大一统的朝代具有以下特征。<div> 一,政治制度方面,秦始皇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机构和制度,宣布自己为这个封建统一国家的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 自称“朕”,并制定了三公九卿制度和 郡县度。 以后各朝各代基本遵循秦制,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内阁、军机处,不断探寻着更加适合“大一统”国家发展的政治体制。</div><div> 二,法治制度方面 ,夏、商、周的法律是奴隶制法律,以习惯法为主,礼刑并用。它体现了王权与族权的统一,渗透了神权思想。夏代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其法律总称为“禹刑”。 “汤刑”是商代法律的总称 。公元前359年,商鞅以《法经》为蓝本, 制定《秦律》6篇,西汉,萧何以《秦律》为基础,制成《九章律》,唐代以律、令、科、比为形式制定《唐律》,宋代《宋刑统》是宋代的基本法典。明代制定了《大明律》,清代制定了《大清律例》。</div> 古代中国实行专制主义的统治,奴隶社会的君主的“命”即法律。封建社会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个人独裁统治,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审判官。历代法律都以皇帝个人意志的形式表现出来。律的制定虽由朝臣具体完成,但批准权属于皇帝,历代帝王都凌驾于法律之上。除律外,皇帝还可根据需要随时发布诏、令、格、式等。“法自君出”,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皇权。礼法结合在中国古代法律中,礼占有重要位置,“为政先礼,礼为政本”,礼既是道德规范,又是法律规范。秦始皇以法治国,西汉以儒家思想 为主导的政治思想, 逐步形成了以礼法合流为基本特征的封建法律思想体系,维护“三纲五常”成为封建法典的核心内容,德主刑辅、礼刑并用成为法制的原则。 从战国李悝著《法经》始,至秦、汉、唐、宋、明、清诸律,都是以刑法为主,兼有诉讼、民事、行政等方面的内容。这种诸法合体混合编纂形式,贯穿于封建社会各朝代。 <br><div> <br></div> 三,文化思想方面,以儒为纲,融合诸子百家。 孔子儒家思想核心是:仁、义、礼、智、信 ,董仲舒 儒学以天道为本,故而主张“罢黜百家, 独遵儒术”,思想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魏晋至宋明,儒家又吸收佛、道思想, 形成了朱程理学。朱程理学核心思想是:存天理,灭人欲、天人合一、格物致知。把儒家的纲常伦理提升到思辨水平,复兴并发展了传统儒学真精神。<div> </div> 传播儒学思想载体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隋朝时期的一种官员选拔制度,它创立的标志是设置了进士科。科举制在唐朝得到完善,唐朝常设科目有明经科(主要考试儒家经典)、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和政论,诗赋是中国古代鼎盛时期)。 宋朝只有进士科(所以宋朝文化词赋最发达)。明清时,科举考试内容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文学艺术下放到大众,小说戏剧成了主旋律)。 其它体现大一统的特征<div> 一,鼎,鼎代表王权和国家统一,起源于夏朝。相传,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自此,九鼎成为了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革故鼎新”是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后来逐渐演变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要求,从《礼记》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到《诗经》中“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维新”“鼎新”逐渐成为历朝历代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战国楚王问到周王室的九鼎的大小轻重。这是“问鼎中原”成语的由来 ,意思有统一中原的想法,鼎在古代象征王权,在今日依旧是权力和事业的象征,如“一言九鼎”“鼎鼎有名”。</div> 二,玉玺, 又称“传国玺”,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刘邦建汉登基,佩此传国玉玺,号称“汉传国玺”。三 国鼎立时,玉玺属魏,三国一统,玉玺归晋。大隋一统华夏,传国玺遂入隋宫。公元618年,隋亡。萧后携皇孙政道携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唐贞观四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突然与皇孙政道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 公元907年,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后梁。公元923年,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也随着到了后唐。最后一个掌握“传国玉玺”皇帝是五代后唐末帝李从珂,公元936年后晋石敬瑭攻陷洛阳前,他和后妃在宫里自焚,所有御用之物也同时投入火中。从此,“传国玉玺”神秘失踪, 后各朝各代均有玉玺出现,多为赝品,清代玉玺最多,钦定宝玺25种,又称25宝。 玉玺是皇帝行使权力的重要工具,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 所以三国袁术得玉玺要称帝,辽代耶律隆绪从石晋获玉玺时喜作《传国玺诗》:“一时制美玉,千载助兴王。中原既失鹿,此宝归北方。子孙宜慎守,世业当永昌”,可见玉玺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同时也是战争的根源。 三,黄袍。“黄袍加身御海宇,五代纷争从此止”,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从此建立了大宋王朝。黄袍做为皇帝专有服装,同玉玺一样,成了皇权统志独有特征。 夏代崇尚黑色,周代崇尚红色,秦朝崇尚黑,汉朝推绎周崇尚红,因此秦始皇帝服颜色为玄色,汉帝服颜色是黑中带红,隋文帝穿的龙袍第一次采用黄色, 黄色为最高贵,它象征中央。唐代认为赤黄近似日头之色,日是帝皇尊位的象征,“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故赤黄(赭黄)除帝皇外,臣民不得僭用。 除皇袍外,值得一说的还有龙的图案,做为中华民族图腾—龙,秦汉时期的龙纹,多呈兽形,肢爪齐全,但无鳞甲,常被绘成行走状,给人以虚无缥缈的感觉,根本不像人们今天所熟悉的龙袍。明代龙袍被绣在一个圆形的中间,俗称“团龙”,于是五爪龙 成为标配。清朝的龙袍一般绣有9条龙,其龙纹就是我们现在熟悉的图案。 帝服的颜色暗含道家五行之说。金为白色;木为青色;水为黑色;火为赤色;土为黄色。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秦始皇既并天下而帝,或曰:“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螾见。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草木畅茂。殷得金德,银自山溢。周得火德,有赤乌之符。今秦变周,水德之时。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于是秦更命河曰“德水”,以冬十月为年首,色上黑,度以六为名,音上大吕,事统上法。——《史记·封禅书》。这里所说秦为水命,水灭火(周是火命),所以帝服颜色是深黑色,纪年是入冬十月 开始。汉代秦朝,西汉灭秦,为土克水,太祖高皇帝为赤帝之子,赤帝属火,火生土,应土德,土克水,汉朝推绎周(继承周,实行周天子分封制)崇尚红(以红夹黑为帝服颜色)。三国时期的中国也是三个颜色, 刘备号称自己是汉室正统,仍是火德的赤色;孙权 用木克土的木德,所以东吴的世界是青色。,曹魏 属土德,颜色自然是黄色,曹丕年号为“黄初”。晋统一后,晋应该是金德,尚白。司马炎听信了白色方案,结果中国变成了白色的海洋。看《三国演义》,知道五行之说,看到军队衣服颜色,就知道哪国的,历史就是这么有趣。<br> 隋唐后,赫黄成为皇帝、皇族专用颜色后,五色皆不能相生相克,于是用朝代名代替,契丹是“镔铁”的意思,完颜阿骨打称国号“后金”,金断铁。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取自《易经·彖》中“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五行属金。明朝推翻元朝,朱元璋定国号为“明”,是取“大明”的太阳之火,去克元朝的乾元之金。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由于担心“金”被“大明”之火克制住,皇太极将国号改为“清”,取水又克火之意。清朝水运灭亡,艮土兴起,故不常用于名字中的“孙”字,在当时悄悄兴起。因为“孙”,在周易八卦中属于艮卦,艮为山。 最著名的就是孙中山先生,孙、中、山三字都是土性,土克水,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先驱共同努力,最终推翻了清朝。 四,文字,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汉字铭刻着中华民族久远的文化记忆。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源头和中华文化根脉。秦统一六国后,以秦国文字为标准实行“书同文”制度, 保证了政令的传达和思想文化的统一, 见证并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北方匈奴族“无文书簿领”,其信函印玺都使用汉字。唐宋时期,契丹、党项、女真等民族起初习用汉字,后仿照汉字于10至12世纪创制了契丹文(大字)、西夏文、女真文,留存下来一批民族语言文献。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树立在拉萨大昭寺的唐蕃会盟碑用汉藏两种文字,书写了汉藏两族“叶同如一”的团结情意。13世纪初,元朝政府规定,“凡施用文字,因用汉楷及畏吾字以达本朝之言”。无论是契丹 、蒙元还是大清,科举考试都使用汉字,汉字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孕育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div> 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延续主要依靠文字记录、典籍保存,汉字是中华历史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中华民族通过“以文载道”实现薪火相传,如诸子百家,二十五史,少数民族史诗如《江格尔》多以传唱文学形式出现。</div><div> 汉字的形成体现了中华民族万物互联、寻求共性、顺守自然的思维方式。如用“日”和“月”共构“明”,表达光源所在。“虫二”表示風月无边 彰显着中华 汉字的独特韵味。书法 是一撇一捺间的意象美学,是汉字艺术的传承。</div> 2024年9月2日于办公室,<div> 图片来源于网络并致谢。</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