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40年未回的家退休后回来修缮一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p><p class="ql-block">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p><p class="ql-block">最近总在我的脑海里回响着小时候背诵过的唐朝贺知章的《回乡偶书》。</p><p class="ql-block">40年前,我怀揣着梦想,载着荣耀带着嘱托离开了新惠这个家,离开了当时觉得已经年迈的父母(家父家母当时50出头,我现在已是花甲之年)。走的时候,我在家院子里挖了一个小的渗水井和一个引水沟,可以把污水引到院外。当时敖汉冬天很冷,我希望父母能够一出屋门就可以倾倒污水,我怕他们经不住冬天凛冽的寒风,也怕院子结冰,让他们不小心摔上一跤。 </p><p class="ql-block">自此以后,“回家”,一直是我期盼的事情。上学时,盼着寒暑假,盼着回家。工作以后,过年了,我还是盼着回家过年。生活的烦恼总爱和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跟爸爸谈谈。因为那是爸爸妈妈给孩子们撑起来的遮风挡雨的地方,是我的避风港;那是生我养我长大的地方;那是一家人能够舒心地,不需要防备就可以安心休憩的地方。 </p><p class="ql-block">家,让我们难以忘怀,磨灭不掉。每每谈起家,那过往的一幕幕,又会浮现在我的脑海中。</p><p class="ql-block">内蒙西部人认为家的概念是有形的主要指的是房屋,我的认知家应该是有形与无形的结合。无形的家,是满满的生活气息,是家的味道。家的味道是妈妈准备的酸菜粉和饭包,是爸爸作的炒黄豆和香肠。家的味道,是爸爸妈妈对孩子们成长的希冀,是腾出一间屋子让我当作书房兼卧室备战高考的关爱。</p><p class="ql-block">我不忍心失去这个有形的家,不想让家在我们心中丢掉。在大姐的引领下,兄弟的支持下,我们修缮了胡家老宅,让家继续作为我们姐弟怀旧的地方,团聚的地方,怀念养育我们姐弟的父母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修缮老宅时,我发现我的渗水井还在,发现前后院墙已经几近倒塌。决定重修加固翻修。这次修缮,改造了平房的诸多不便,是为了让远在异乡的胡家子女们能够回来住上几天,避避暑,找找我们小时侯的感觉,回忆一下过去,追思父母。我想九泉之下的父母一定会赞成修缮老宅之举,一定高兴我们每一个孩子回来住些日子,特别是北京烈日炎炎桑拿天的时候,来这里避暑度假。时光易逝,世事沧桑。常回家看看吧,回家的感觉真好!</p><p class="ql-block">下面是远在大洋彼岸的弟弟小专捎回家的诗,我想他比我还想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p><p class="ql-block">惟有悠悠思亲意,绵绵不减反更多。”</p> <p class="ql-block">改建的院子粉刷成灰黄两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