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style=""><font color="#167efb">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发展与天时、地利、人和有极大关系。有时,地利和天时还会互相影响、互相促进。</font><font color="#ed2308">黑龙江省的佳木斯就是一个这样被天时地利左右的典型城市。</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b>佳木斯市,黑龙江省辖地级市,坐落在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的三江平原腹地,北隔黑龙江、东隔乌苏里江,分别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和比罗比詹市相望,是中国陆地最东端的地级行政区、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有“华夏东极”之称,总面积3.246万平方千米。 截至2022年10月,全市共辖4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 style="">佳木斯的地理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处</b><b style="">中国深东北</b>,<b style="">三江平原腹地,土地肥沃,但</b><b>气候寒冷,远离国家中心</b><b style="">;二是与俄罗斯接让,边境线长,便于相互边贸和交流合作,但</b><b>易受国际形势及中俄关系影响</b></font><b style=""><font color="#167efb">。</font><font color="rgba(0, 0, 0, 0)" style="color: rgb(237, 35, 8);">这二个地理特点在特殊的天时下,对佳木斯会产生重大影响。</font></b></h1><div><br></div><h1><b style=""><font color="#167efb">在这个大背景下,</font><font color="#ed2308">佳木斯地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font></b><div><font color="#167efb"><b>1、佳木斯地理形成;</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2、日伪时期设立合江省,佳木斯成为合江省会;</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3、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共合江省会,成为“东北小延安”;</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4、新中国成立初期,南厂北迁与一五计划奠定工业基础,成就工业经济发展;</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5、长期是北大荒开发中心,是生产建设兵团和农垦总局的司令部;</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6、</b></font><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成为黑龙江省的普通地级市;</b></div><div><font color="#167efb"><b>沦为全国经济发展落后的四线城市。</b></font></div></h1> <h1><font color="#167efb"><b>嘉木寺屯。</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div><b style=""><font color="#ed2308">一、佳木斯地理形成</font></b></div><div><font color="#167efb"><b>佳木斯,清康熙年间晚期写作“甲母克寺噶珊”,后汉译“嘉木寺”“贾木司”“佳木斯”。“佳木斯”一词,满语意为“驿丞”或“站官屯”。</b></font><br><br></div></h1> <h1><font color="#167efb"><b>清朝,属吉林将军三姓副都统辖区。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于今市内永红区丈放“东兴镇街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广商户渐开。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置依兰府,归依兰府管辖。宣统二年正月二十日(1910年3月1日),正式设置桦川县,改隶桦川县管辖。桦川县署驻东兴镇。民国元年(1912年)11月,桦川县署迁驻悦来镇。民国十九年(1930年),佳木斯屯与东兴镇合并,定名为“佳木斯镇”,隶属桦川县管辖。</b></font></h1> <h1><p></p><div><b style=""><font color="#ed2308">二、日伪时期设立三江省,佳木斯成为三江省公署驻地</font></b></div><b style=""><p><font color="#167efb"><b><br></b></font></p><font color="#167efb">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2月1日,东北沦陷后,伪满新设三江省,伪省公署驻佳木斯。同时,伪桦川县公署移驻佳木斯镇。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6月27日,伪满决定,调整行政区划,设置佳木斯市,9月成立佳木斯市制筹备处,12月1日正式成立伪佳木斯市公署,由三江省管辖。</font></b><div><br></div><p></p><p><b style=""><font color="#ed2308">日伪时期日本人为什么要发展佳木斯?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原因:</font></b></p><div><font color="#167efb"><b><br>1. 战略位置:佳木斯位于东北亚的中心地带,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控制了佳木斯就能有效地控制和影响周边地区。<br>2. 资源掠夺:佳木斯地区资源丰富,特别是农业资源,日本通过移民和建立殖民地的方式,掠夺当地的农产品,以支持其在东北亚的军事和经济活动。<br>3. 移民政策:日本为了解决国内人口压力和扩张领土,实行了有计划的移民政策,将日本和朝鲜的居民迁移到中国东北,包括佳木斯地区,以改变当地的民族构成。<br>4. 军事需要:在抗日战争期间,佳木斯成为日本在东北的重要军事基地,日本在此驻扎军队,建立军事设施,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控制。<br>5. 经济建设:日本在佳木斯进行了大量的经济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发展等,以促进其在东北的经济利益。<br>6. 政治统治:通过发展佳木斯,日本加强了对当地政治的控制,通过建立傀儡政权和实施殖民政策,巩固了其在东北的统治。<br><br>综上所述,日本在日伪时期对佳木斯的发展是其侵略政策的一部分,旨在通过经济、军事和政治手段加强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控制和掠夺</b></font>。<br></div><p><font color="#ed2308"><b><br></b></font></p><p><font color="#ed2308"><b>这是天时、地理对佳木斯影响的第一次重要体现。</b></font></p></h1> <h1><b style=""><font color="#167efb">绥佳线从1936年开始动工,1939年松花江铁路大桥建成。1940年12月,绥佳铁路全线通车营业,并与原有的鹤岗煤矿铁路连接,使佳木斯与鹤岗都可以直通哈尔滨及以远。此外,还修筑了佳木斯至双鸭山煤矿的铁路(未建成) 、绥佳支线,向小兴安岭林区的汤林线。这样,佳木斯的铁路网就四通八达了,形成黑龙江东北部的中心枢纽。</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b>伪满时期的佳木斯火车站。1937年(伪康德4年)7月1日建成营业。建成时有线路两条,1944年增加到17条。车站建成后,大批日军从图门入境,经牡丹江到佳木斯,然后开往各地。同时铺轨到港口,在佳木斯港设立铁路驿站和装卸线,每日用大小船舶700多艘从莲江口运煤至佳木斯港,再装火车经图佳线向外转运。</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伪满时期经图佳、绥佳、鹤岗3线铁路运出的粮、煤、木等物资,1938年为350万吨,1942年达1652万吨。同期佳木斯站的年客运量由22万人增到50万人。1940年还增开佳木斯至朝鲜清津、罗津的直通国际旅客列车。</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日伪政权大力推行所谓“产业五年计划、开拓移民、北边振兴(国境建设)三大国策”, 对三江省投资加大。另一方面, 日本国内经济危机, 日本政府采取宣传鼓动、经济补助、扶持贷款等种种优惠政策, 组织日本、朝鲜本土难以维持的中小企业和失业工人, 大批向东北迁移。先后在市内创办日资中小企业二三百家, 迁入日籍居民最高达到二万二千多人。他们必然要大兴土木、建设工厂、商社、住宅及相关的生活服务设施。这一时期, 佳木斯市的总人口超常增长, 1932年日军入侵前全市只有两万多人, 到1937年( 伪康德四年)增加到5 万人, 1939年更超过10万人。1941年为112163人, 1942年最高达到13万人。十年间每年平均增长1万人。<br></b></font><font color="#167efb"><b>上述种种因素, 促成了佳木斯市城市建设的畸形快速发展, 因而也带来建筑业的一度繁荣。据日文报章载, 在佳木斯进行大都市建设的年代, 即1937年前后, 每年用于土木建筑的工人达到3万以上“居全满之最”。1940年后, 日本帝国主义全力投入战争, 全面实行经济统治, 财力物力极端匮乏, 各项建设不得不停息下来, 有许多项目半途而废。</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今位于长春东北沦陷史陈列馆内展出的原日本开拓团各集团部落的牌子,图中左三为汤原县静冈村“静冈村开拓团本部”木牌子、左四为“三江省汤原东海村本部”木牌子。</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到1945年初,日本向中国派遣的开拓团总数达到了860多个,33万多人。这些开拓团密布东北各地,包括佳木斯地区。</b></font><br></div></h1> <h1><font color="#167efb"><b>佳木斯都邑计划图。</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1935年,中东铁路被日伪所收买,并先后建成图佳、虎林、绥宁、兴宁各线,佳木斯、牡丹江铁路始成网络。日本侵略者以日本本土经日本海、朝鲜北部三海港~牡丹江、佳木斯为水陆交通干线,在该地域大肆推行经济掠夺、殖民拓殖政策<br></b></font><div><br></div></div></h1> <h1><div><b style=""><font color="#ed2308">三、解放战争时期,是合江省会,成为“东北小延安”</font><br></b></div><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抗战胜利后,1945年10月25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设置三江地区,成立行政专员公署。同年11月21日,撤销三江地区行政专员公署,成立合江省政府,驻佳木斯市,辖佳木斯、东安2市和依兰、勃利、汤原、桦川、富锦、同江、抚远、饶河、宝清、绥滨、萝北、佛山、鹤立、虎林、密山、鸡宁、林口17县,并于中部和东部设立佳木斯、富锦2个专区。</b></font><br></div></h1> <h1><div><font color="#167efb"><b>194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张闻天来到佳木斯,担任中共合江省委书记兼合江军区政委。张闻天到合江后,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心,三项任务”,即以发动群众改革封建土地制度为中心,完成剿匪、支前、发展生产的三项任务。</b></font></div></h1><h1><font color="#167efb"><b>从1946年初到1948年5月,仅仅两年时间,就把一个政治混乱、经济萧条、土匪猖獗、民不聊生的合江省成为</b></font><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到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建立了稳固的东北根据地。</b></h1> <h1><font color="#167efb"><b>佳木斯不仅云集了延安大学、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院、东北医科大学、东北航空学校、东北邮电学校、八路军总政文工团、延安青年艺术学院、延安解放日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延安新华书店、延安电影团等众多文化机构,还聚集了全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艺术家、摄影家、画家、作曲家、编辑、诗人、学者及新闻工作者,他们创作了一大批政治理论书籍、文学作品和通俗读物以及电影、音乐、歌剧等,建立了东北新华广播电台。大批文艺作品的诞生,革命文化教育的蓬勃开展,极大地教育和鼓舞着合江人民,特别是我党在延安时期所形成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实事求是的延安精神和延安作风日趋在实践中得以体现。为此,中共北满分局书记陈云来佳木斯检查指导工作时,称赞佳木斯是“东北的小延安”!</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佳木斯被誉为“东北小延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b></font></h1><font color="#167efb"><b><br></b></font><h1><font color="#167efb"><b>1. 战略地位重要: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为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决定派遣大批干部和军队进入东北。佳木斯地处三江平原腹地,远离前线战场,与苏联隔江相望,适合建立战略后方。<br></b></font><font color="#167efb"><b>2. 文化机构和团体的迁移:延安大学、抗日军政大学、八路军总政文工团、延安青年艺术剧院、新华广播电台、延安电影团等重要文化机构和团体迁移至佳木斯,带来了延安的革命文化和精神。<br></b></font><font color="#167efb"><b>3. 文化繁荣:在佳木斯,这些文化机构和团体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创作了大量反映群众生活、体现土改、剿匪和支前为主题的优秀文艺作品,如《咱们工人有力量》等,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的文化艺术生活。<br></b></font><font color="#167efb"><b>4. 革命文化力量的汇聚:600多位文化名人和知识分子在佳木斯云集,他们深入群众、部队、工厂和农村,开展文艺创作和演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艺路线,支援东北解放战争。<br></b></font><font color="#167efb"><b>5. 地方政府的支持:时任合江省委书记张闻天同志高度重视文化工作,亲自推动文化机构的建设和发展,为佳木斯的文化繁荣提供了有力的支持。<br></b></font><font color="#167efb"><b>6. 群众基础:佳木斯的群众基础良好,当地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br></b></font><font color="#167efb"><b>7. 文化战线的独特风景线:众多知名文艺院团和高等院校在佳木斯开展活动,成为东北解放区文化战线上的一道独特风景线。</b></font></h1><font color="#167efb"><b><br></b></font><h1><font color="#167efb"><b>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佳木斯成为了东北革命文化的摇篮,因而被誉为“东北小延安”。</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1945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由延安大学派遣干部创办东北大学。1946年6月1日,东北大学由长春迁至佳木斯下设社会科学院、自然学院、鲁迅文艺学校、教育学院、医学院、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地区最高学府,学校党委直属东北局。1948年7月15日,迁回长春,后改称东北师范大学。</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学校最初的任务是:“培养为人民服务、献身于新中国、新东北建设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实业和医学等专业人才,并积极进行学术研究及艺术创作,致力于国家文化水平之提高。”<br></b></font></div></div><div><font color="#167efb"><b>东北大学在佳木斯的2年中(1946年6月至1948年6月),招收了3届学生1734人,经短期训练,分配到当时的合江省、辽宁省、牡丹江省、嫩江省、黑龙江省、松江省、吉林省等地中学、机关工作。有的还随军南下参加了解放战争。</b></font><br></div></h1> <h1><font color="#167efb"><b>当时东北大学师生边建校边制订学习计划,复课学习。课程设有《新民主主义》《社会科学》《解放区建设史》《九·一八以来的中国》《时事》《中国历史》《中国语文》等。主要进行以中国革命理论为中心的政治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急需的业务知识传授。教学上采取上大课和民主讨论的形式,每个环节都强调理论联系实际。</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1946年9月,东北大学鲁艺学院在佳木斯市开学时,赶排舞蹈《胜利舞》</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1946年冬,为了配合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的需要,东北局在佳木斯陆续组建了东北鲁艺文工团一、二、三、四团和音工团。这些以延安艺术者为骨干的文艺院团深入革命斗争的最前沿,深入东北百姓的实际生活,认真参加土改,积极启发干部群众的思想觉悟,并在实践中汲取艺术的智慧与力量。陈戈、兰马、李蒙、刘炽等100多位文艺工作者,先后公演《雾》《自卫》《狼牙山五壮士》等话剧,他们还以佳木斯为基地,组织宣传队活跃在桦川、鹤岗、桦南、依兰等地,配合地方政权建设,宣传解放战争胜利形势,为佳木斯军民带来了丰富的文化艺术生活。</b></font><br></div></h1> <h1><font color="#167efb"><b>1946年鲁艺美术系在佳木斯配合土改</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东北银行在佳木斯</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东北书店</b></font></h1> <h1><div><font color="#167efb"><b>佳木斯对东北解放和全国解放的主要贡献:<br></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1、战略地位:佳木斯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东北北部的屏障,为东北解放战争提供了坚实的后方。</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2、政治和军事指挥中心:佳木斯作为合江省的省会,承担了重要的政治和军事指挥任务,领导全省军民剿灭境内的土匪,开展土地改革,保护和发展民族工商业,以及开展大生产运动。</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3、支援前线,输送人力和物资:佳木斯市通过发展生产,支援前线。例如,东北第二纺织厂、东北军区总后勤部、卫生部、东北书店等机关或其所属的各种工厂、企业陆续迁到佳木斯,增加了生产以满足全国各地的物质需求。</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合江省共输送了6万多人到主力兵团,为前线提供军粮3000多万斤,干菜95万斤,为解放全国作出了巨大贡献。</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4、革命文化的传播: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国共产党选派了大批干部、军队和文化名人来到佳木斯,使其成为“东北革命文化的摇篮”和“东北小延安”。这里成为了东北解放战争的文化和教育的重要中心:在佳木斯,延安的文化、教育和新闻团体与当地文化相结合,推动了新文艺运动的发展,为新中国的诞生做了精神文化方面的准备。</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h1><h1><font color="#167efb"><b>佳木斯在东北解放中的贡献是全面而深远的,它不仅是军事斗争的重要基地,也是文化、教育、工业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中心,为东北乃至全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b></font></h1> <h3><font color="#167efb"><b>图中该楼为原合江省政府机关办公楼,被人民群众称为“红楼”。</b></font></h3><h1><br></h1><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1945年-1949年,佳木斯达到历史鼎盛,为东北乃至全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和谐统一,并发挥出强大威力。</font></b></h1><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h1><font color="#167efb"><b>1949年,合江省并入松江省。1954年,松江省并入黑龙江省。此后,佳木斯的地位被哈尔滨所替代、覆盖,其在黑龙江省内的重要性逐渐下降。</b></font></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四、新中国成立初期,南厂北迁与一五计划使佳木斯城市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峰</font></b></h1><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h1><b><font color="#167efb">南厂北迁对佳木斯工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战略举措始于1950年,当时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政府为了保护东北地区的工业基地不受战争破坏,决定将位于沈阳、大连等地的工厂迁移到更安全的北方地区,如哈尔滨、齐齐哈尔等。这一过程中,佳木斯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接收了多家南迁的工厂。</font></b></h1> <h1>1<font color="#167efb"><b>950-1953南厂北迁之辽宁黑龙江(转载)</b></font><div><b style=""><br><font color="#ed2308">这些工厂的迁移和重建极大地促进了佳木斯的经济发展。</font><br><br><font color="#167efb">1. 工业基础的加强:南迁的工厂为佳木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加强了当地的工业基础,使得佳木斯能够快速建立起一批重要的工业企业。</font><br><font color="#167efb">2. 产业多样化:迁移的工厂涵盖了机械、电力、化工、冶金等多个领域,这使得佳木斯的产业结构更加多样化,促进了经济的全面发展。</font><br><font color="#167efb">3. 技术人才的引进:随着工厂的迁移,大量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也随之而来,为佳木斯的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font><br><font color="#167efb">4. 经济增长的推动:工业企业的增加和扩张,直接推动了佳木斯的经济增长,提高了当地的工业产值和财政收入。</font><br><font color="#167efb">5. 就业机会的增加:新工厂的建立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font><br><font color="#167efb">6. 区域经济地位的提升:随着工业实力的增强,佳木斯在东北乃至全国的经济地位得到了提升,成为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font><br><br><font color="#167efb">综上所述,南厂北迁不仅在短期内为佳木斯带来了工业的快速增长,而且在长期内为城市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font></b><br></div></h1> <h1><font color="#167efb"><b> 南厂北迁对佳木斯工业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b></font></h1><font color="#167efb"><b><br></b></font><h1><font color="#167efb"><b>1. 佳木斯电机厂:原为沈阳电工五厂,迁移至佳木斯后,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防爆电机厂。该厂在1953年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防爆电机,对国家工业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2. 佳木斯纺织印染厂:原为辽宁瓦房店纺织厂,迁至佳木斯后,成为全省第二大纺织厂。该厂在60年代中期扩建了染布厂,增加了织机,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扩大。<br></b></font><font color="#167efb"><b>3. 佳木斯煤矿机械厂:原为沈阳皇姑屯车辆厂,迁移至佳木斯后,与当地车辆厂合并,实现了从修理到制造的跨越,具备了制造机车的能力。<br></b></font><font color="#167efb"><b>4. 黑龙江庆华厂:原为沈阳51兵工厂,迁移至佳木斯(北安)后,仿制苏联波波莎的50式冲锋枪,为抗美援朝前线提供了大量武器。<br></b></font><font color="#167efb"><b>5. 佳木斯造纸厂:在南厂北迁期间得到了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纸浆造纸厂之一,对国家纸张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br></b></font><font color="#167efb"><b>6. 佳木斯轴承厂:原为辽宁瓦房店滚珠轴承厂,迁移至佳木斯后,发展成为重要的轴承生产基地。</b></font></h1><font color="#167efb"><b><br></b></font><h1><font color="#167efb"><b>这些工厂的迁移和重建,不仅加强了佳木斯的工业基础,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南厂北迁期间,佳木斯的工业总产值在1951年相比1950年的一年间增长了64.4%,显示出工业发展的迅速和活力。</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助佳木斯工业发展<br></b></font><font color="#167efb"><b>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对佳木斯的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援助,其中包括了多个工业项目的建设。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b></font></h1><br><h1><font color="#167efb"><b>1. 佳木斯造纸厂:苏联帮助设计和建设了佳木斯造纸厂,这是亚洲最大的纸浆造纸厂之一。该厂的建设是国家“一五”计划期间的重点项目,对于推动佳木斯乃至整个中国的造纸工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br></b></font><font color="#167efb"><b>2. 佳木斯电机厂:苏联援助的佳木斯电机厂生产了新中国第一台列车发电机,这是苏联技术援助的成果之一。<br></b></font><font color="#167efb"><b>3. 佳木斯煤矿机械厂:该厂在苏联的帮助下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台掘进机,这对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br></b></font><font color="#167efb"><b>4. 黑龙江友谊糖厂:由波兰援助建设,这一现代化大型制糖企业在佳木斯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甜菜制糖工业的一个重要进展。</b></font></h1><font color="#167efb"><b><br></b></font><h1><font color="#167efb"><b>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加强了佳木斯的工业基础,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苏联的援助对于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功实施起到了关键作用,帮助中国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后续的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font></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五、开发北大荒,变为北大粮仓,是生产建设兵团和农垦总局的司令部</font></b><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东北解放后,在辽阔、富饶的北大荒上建立起一批国营农场,仅在合江地区(宝清、饶河在外)就有19个农场和一个种马场。这些农场以佳木斯为中心形成一个巨大的农场群。这些团营农场,最早的有1947年就开始建立的,有1949年至1956年建立的,也有的1957年才刚刚建立,虽然他仍的建场历史各不相同,但他们都走过了或正在走着一条共同的光荣道路—战胜艰苦和辛勤劳动的道路,艳大多数的农场可以说是“白手起家”。他们建场的时候,没有拖拉机,也没有房子住,他们使用旧式的马拉犁开荒,他们就地砍伐树木盖起房子,他们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战胜了许许多多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在短短的几年期间,在平地上建立了美丽的家园,已经置下了“万贯家产”。<br></b></font><div><br></div></div></h1> <h1><div><font color="#167efb"><b>1958年1月,中央军委发出一份紧急通知,全国10个预备师的师长、政委火速进京参加紧急会议。入会后方知:预备师整建制撤销,集体转业北大荒。4月,农垦部王震部长在佳木斯召开农垦工作会议,宣布成立合江农垦局,任命预备七师师长黄家景为合江农垦局局长。<br></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合江农垦局是国务院农垦部的直属局。</b></font></h1> <h1><div><font color="#167efb"><b>1953年国家决定在北大荒建一批机械化农场,并从地方选拔一批年富力强的领导开荒建场。李万宝从集贤县副县长、代理县长的岗位上毅然带领垦荒队员在安邦河畔创建机械化集贤农场。<br></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1956年,李万宝又带领垦荒队员进入三江平原七星河畔建起七星农场。1958年8月1日,李万宝肩负重托来到黑龙江畔勤得利开荒建场,1959年8月1日,李万宝来到合江农场任第二场长,合江农场隶属于合江农垦局,后改名为</b></font><font color="#167efb"><b>勤得利农场,</b></font><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961年12月任勤得利农场场长。勤得利农场场名是由场长李万宝提出来的,流传至今。</b></div><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上图:1960年2月20日,合江农场康拜因机手第二期培训班全体师生合影。</b></font><br></div></h1> <h1><font color="#167efb"><b>合江垦区农场分布图(1958年)</b></font></h1> <h1><div><font color="#167efb"><b>合江农垦局<br></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合江垦区(包括佳木斯、鹤岗、双鸭山三市,除去宝清、饶河两县)的总面积约580多万公顷。合江农垦局辖有二九0、二九一、五九七、宝泉岭、七星、勤得利、友谊等近二十个农场。<br></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1962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做出新的战略部署,决定撤销牡丹江、合江农垦局,成立东北农垦总局(设在佳木斯市),直至1968年。</b></font><br></div></h1> <h1><font color="#167efb"><b>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正式组建于1968年6月30日,由原属东北农垦总局,黑龙江省农垦厅所属的国营农、牧、渔场,黑河农建一师以及合江农建二师所属各农场改建而成,总部机关设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组建之初,兵团下辖5个师(共55个团),3个独立团,共计76个营,1293个连。</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1973年8月兵团从沈阳军区移交到黑龙江省领导,全称也由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变更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b></font><br></div></h1> <h1><font color="#167efb"><b>1976年2月25日,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在佳木斯兵团俱乐部召开大会,宣布正式成立,同时宣告兵团撤销。</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佳木斯的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司令部</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农垦总局办公楼。</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佳木斯院区)大门口</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农垦大厦佳木斯</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中国有句老话:民以食为天。<br>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指出:“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br>中国饭碗必须端在中国人自已手里!</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可是现在,粮食价格机制的滞后,让一些粮食大省,无法通过粮食获取足够的发展活力。</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一瓶500毫升的矿泉水,零售价在一块钱以上,而一斤麦子也就一块钱左右,二者的成本却是无法相比的。水贵于粮,这个现象既有点怪,又是真实存在的。</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div><b style=""><font color="#ed2308">即使如此,我们仍然必须坚持北大荒精神,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发展大农业,发展北大荒,中国饭碗必须端在中国人自已手里!</font></b></div></h1> <h1><p><font color="#167efb"><b>佳木斯在北大荒开发中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b></font></p><font color="#167efb"><b><br></b></font><p><font color="#167efb"><b>1. 战略地位和地理优势:佳木斯地处三江平原腹地,拥有广袤的黑土良田,是北大荒开发的重要区域。这里土地肥沃,适合大规模农业开发。<br></b></font><font color="#167efb"><b>2. 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现代化:佳木斯是全国农业机械化的先行区,拥有高比例的农业综合机械化率。通过与北大荒农垦集团的合作,佳木斯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提高了农业效率和产量。<br></b></font><font color="#167efb"><b>3. 农业科技和创新:佳木斯在农业科技方面有着深厚的基础,与北大荒集团合作,共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如智能农机装备的研发和应用,以及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br></b></font><font color="#167efb"><b>4. 农业服务和支持:佳木斯与北大荒集团合作建立了区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提供农业生产服务,包括农机服务、技术指导、信息服务等,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集约化。<br></b></font><font color="#167efb"><b>5. 人才培养和教育:佳木斯拥有多所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为北大荒开发提供了人才支持和教育培训,培养了大量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br></b></font><font color="#167efb"><b>6. 政策支持和合作:佳木斯市政府与北大荒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区域经济发展,为北大荒的开发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合作平台。<br></b></font><font color="#167efb"><b>7. 农业产业链的发展:佳木斯推动了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包括农机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农业服务等,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全面发展。</b></font></p><p><font color="#167efb"><b>8. 绿色农业和可持续发展:佳木斯注重绿色农业和可持续发展,推动了黑土地保护、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保障了农业的长期健康发展。</b></font></p><b style=""><br><font color="#ed2308">佳木斯在北大荒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而且在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政策支持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推动了北大荒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和经济繁荣。</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b>2000年1月28日上午10点58分,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机关从佳木斯市,整体搬到了黑龙江省会哈尔滨市,揭牌仪式在哈尔滨农垦大厦门前举行。</b></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style=""><b><br></b></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style=""><b>这一事件标志着佳木斯的影响力和实力进一步缩小,使得佳木斯失去了最后一个依托优势。</b></font></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六、改革开放后佳木斯成为黑龙江省的普通地级市,全国经济发展落后的四线城市</font></b><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改革开放以后,佳木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虽然也都有很大发展,但相比于全国发达地区,佳木斯还是逐渐落后了,沦为国内五线城市。</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全国共计337个地级以上城市(2024年5月):一线城市:4个新一线城市:15个二线城市:30个三线城市:70个四线城市:90个五线城市:128个<br></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四线城市:黑龙江省:大庆市、齐齐哈尔市</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五线城市: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 鹤岗市 黑河市 鸡西市 佳木斯市 牡丹江市 七台河市 双鸭山市 绥化市 伊春市</b></font></div></h1> <h1><p><b style=""><font color="#ed2308">佳木斯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font></b></p><font color="#167efb"><b><br>1. 产业结构调整需求:佳木斯市的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特别是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较低,需要提升工业发展速度和质量。<br>2. 工业生产压力:工业企业面临市场需求萎缩、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科技投入不足、产业升级困难等问题。<br>3. 房地产市场低迷:房地产投资持续低迷,受到刚需减少和企业资金链不稳定等因素影响。<br>4. 消费市场恢复乏力:受疫情影响,消费市场受到冲击,尽管采取了线上销售等措施,但效果不明显。<br>5. 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科技创新动力不足、能力不足和成果转化能力不足的问题。<br>6.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挑战: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方面,受限于经济技术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不足、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不完善、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需加强等。<br>7. 文旅产业发展瓶颈:文旅产业需要进一步挖掘文化资源,推动特色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同时探索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br>8. 物流快递行业发展需求:随着电商直播的快速发展,需要建设云仓物流园区以满足快速配送需求,降低物流成本,推动电商产业发展。<br></b></font></h1> <h1><p><b style=""><font color="#ed2308">为了推动佳木斯市的政治经济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政策措施:</font></b></p><font color="#167efb"><b><br></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1. 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br></b></font><font color="#167efb"><b>2. 加强农业发展:坚持农业立市,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提高粮食产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br></b></font><font color="#167efb"><b>3. 促进工业强市:加强工业基础,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提升工业竞争力。<br></b></font><font color="#167efb"><b>4. 鼓励创新活市:支持科技创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br></b></font><font color="#167efb"><b>5. 扩大开放兴市:深化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br></b></font><font color="#167efb"><b>6. 优化营商环境: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br></b></font><font color="#167efb"><b>7.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办事难、用工难、维权难等问题,激发民营经济活力。<br></b></font><font color="#167efb"><b>8.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培育数字经济新优势。<br></b></font><font color="#167efb"><b>9.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br></b></font><font color="#167efb"><b>10. 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就业质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br></b></font><font color="#167efb"><b>11.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佳木斯。<br></b></font><font color="#167efb"><b>12. 深化社会治理创新: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br></b></font><font color="#167efb"><b>13. 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b></font></h1><font color="#167efb"><b><br></b></font><h1><font color="#167efb"><b>这些措施需要根据佳木斯市的实际情况和国家政策导向进行具体化和细化,以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和目标的实现。</b></font></h1>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佳木斯发展停滞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政府和老百姓不努力,而是天时地利不给力。</b></h1><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地理条件,历史发展差异大是正常现象,因此在全国一盘棋的全局布局中,对各地的功能要求和定位,也会各有侧重。</b></h1><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衡量一个地区的贡献,不能只用一个标准,不能只看GDP、人均收入等数据,而是要依据该地区在全国全局发展中的定位</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b></h1><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依我看,佳木斯只要做到:</b></h1><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开发好、经营好一个现代化、智慧型大农业,保证国家稳定的粮食基地,让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b></h1><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保障边境稳定,国防巩固。</b></h1><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那么,佳木斯就已经为国家作出了最大贡献。</b></h1><h1><br></h1><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佳木斯是一个典型的被天时地利左右了的城市。在这一点上,哈尔滨和佳木斯两城市有点同病相怜。</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