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之路】背馍馍上学

晓阳【杨】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晓阳【杨】499430021</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99430021</p><p class="ql-block">图片:自己手机拍摄 部分网络致谢</p><p class="ql-block">音乐:安静叙事 感动抒情故事</p> <p class="ql-block">  一个人一种命运,不同的命运会结不同的缘,天下没有命运一模一样的两个人。因为每个人出生的天时、地利等环境不同。</p><p class="ql-block"> 如果我出生在非洲原始部落,或许我会穿着树皮衣,还会烤的吃生肉呢!</p><p class="ql-block"> 如果我出生在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或许我会练好臂力,还会经常朝侵略者投掷石头呢!</p><p class="ql-block"> 但我出生在了河东大地,中条山脚下,黄河岸边的一个小山村。这里是国家主要的小麦粮食产区,注定了我今生与馒头有了不解之缘。</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在老家馒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主食。它比起面条、包子等食物来,容易长期保存。蒸下的馒头,如果晾干以后可以保存一到二周之内来吃也没问题。如果到了过年蒸很多花馍馍,走亲戚的时候可以成为走亲戚时的礼物。那时候生活中有白面,有黑面,花馍馍基本上都是用非常难得的“白面”来蒸。因为那时是冬天,这些花馍馍都能保存一两个月,到了过年后正月十五,我们还专门有一个吃“烤花馍馍”的生活仪式叫“啃龙骨”,大人们烤下的白面花馍馍成为了金黄色,金黄色的皮吃起来真筋道,很有嚼头。吃完皮以后,里面的瓤热乎乎的,绵软软的,真好吃。人们说吃了这样的馍馍后一年甚至一生都很吉祥。馒头还方便携带,可以馏热吃,可以泡着吃,可以煮着吃,可以烤着吃,也可以拿在手上直接吃。小时候经常看到老家大人们坐在大门口聊天时,有人还很有创意地一手拿馒头,另一手拿根葱或者另一手拿个绿辣椒,边吃边聊天,感到真是一种享受!</p> <p class="ql-block">  虽然在八十年代中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都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因为我们的小山村十分封闭,基本仍然保持着过去的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 我们小学一到四年级,在本村。到了五年级上完小,就要到五里外的中心校去上学,同学们一长排住在学校宿舍的炕上,或者住在中心校同学的家里。我们便开始了“背馍馍”上学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小学毕业后上初中,便到十五里外的联校去上学。初中的三年也是过着“背馍馍”上学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中学后,我的“同炕”战友们,继续“背馍馍”上学。那时有个政策,父亲在省城工作,便可以迁户口到省城。我便到省城上学了。</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老家人只把馍馍叫馍馍,从来不知道它还叫干粮和馒头,我长大了以后去了省城才知道馒馒还被称为干粮和馒头。</p><p class="ql-block"> “背馍馍”是特定历史年代的特定用语。就像我们现在说“主席”,说“总理”,人们自然就会想到是我们所说的是“毛主席和周总理”。“背馍馍”是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前后一段时间内,北方的小麦产粮区的偏远贫困山区,到外村上学的学生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只不过我们的小山村更封闭到80年代后期,我们仍然是这样的。我就亲自经历过80年代中后期这样的生活。应该说,艰难困苦在人生当中是不幸的,但是不知为什么,我现在却感到自己像一位曾经“爬雪山、过草地”的老革命一样,想自豪地、意味深长地讲给大家这段“背馍馍”上学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  我现在回老家,老家的学生不少已经在合村并校后上学了,不少人都住到了中心校和联校的村镇生活了。没有住去的,她们在那里上学,家长也会跟上住在那些村镇,照顾她们的生活。而经历过“背馍馍”上学艰苦生活的我,回老家更注重观察他们学校食堂,看到现在学校的食堂都有了热乎乎的饭菜,感到她们真幸福。</p><p class="ql-block"> 所以如果那个时期有个农民,他赶集的时候带了两个馒头,或者他到外地干农活,出远门时背了一袋馍馍,这是不能叫“背馍馍”的,即使他把馒头扛在肩上出门了,也只能说他出门带了一袋馍馍。</p><p class="ql-block"> 那个时期,“背馍馍”、“取馍馍”、“捎馍馍”(让赶集的人顺道给自己家的孩子捎去馍馍),都是和学生上学有关的特定词语,是特定历史年代特有现象的专用词语。所以一提到这些词语,大人们和学生们自然想到的就是这些是和学生上学有关的事。如同“上山下乡”,“三反五反”这些特定词语义一样。</p><p class="ql-block"> 所以这就如同:这些天是夏天,天热,如果你到乡下来了一趟清凉游,上了乡下的小山,走了乡间的小路,你便说自己有了“上山下乡”的经历,成了当年“上山下乡”的一员了,那行吗?</p> <p class="ql-block">  “背馍馍”上学的路,是一条充满艰辛的路。</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的馒头很大,到外地上学的学生,三天进行一次回家“取馍馍”,一般就背四五个馍馍,一天吃一个,这样就有一两个备用的。如果有人周三不想回家去“取馍馍”,六天一取的话,就拿八个馍,两个备用的。“取馍馍”,在夏季,背的我们一路上汗流浃背的。“取馍馍”,在冬季,迎着凛冽的寒风,踩着脚下的冰雪,深一脚浅一脚的,两边就是悬崖,真是危险。我长大后考上医学后,学校就有馒头了,不必“背馒头”上学了,学校的馒头却小多了,又逢我上学早,以至于到了大学才是我正长个子时期,饭量很大。小时候的生活习惯,吃馒头吃上瘾了,那时看见馒头就香的不行,一顿饭就可以吃两三个馒头,同学们看的惊奇,他们怎么知道,“吃馒头”这可是我从小到大练了十几年的“童子功”呢。以至于到现在每顿饭不吃馒头,我就好像没吃饱饭,“意犹未尽”似的。每次吃完饭后总要拿块馒头最后垫垫底,才觉得吃饱了。</p> <p class="ql-block">  我小时候去外村上的中心校和联校在南面靠近黄河,自己小山村和外地同学的村子在北面靠近中条山,所以学校每逢周六学生们就分成东、西、北三路大军,回家取馍。回家“取馍馍”“背馍馍”后,如果周日下午上学时遇上大雨天,妈妈和爷爷就会产生分歧,容易争论几句。爷爷就不让我去上学了,说路太滑,还要背个馒头袋子,人滑到沟里头,“就啥也没有了”。妈妈还是要让我上学去的,最多是避一避雨小点就出发。爷爷就会给找我找一个结实的桃木棍,让我拄上,说是“桃木棍避邪”,他拿出他那又厚又重的黄牛皮大雨伞让我搭上,这是爷爷放羊时才用的,太沉重了,成了负担了,我才不会搭这种雨伞呢。妈妈说上学风雨无阻是代表追求上进。自己那时候也觉得妈妈说的对,往往是听妈妈的,觉得爷爷思想太落后了。爷爷这时候就会瞪大眼睛吓唬我们说:那脚下一滑,滑到沟里头了,啥也没有了,难道好吗?</p><p class="ql-block"> 爷爷还要送我去上学,同学们都是一个人去上学,这样就好像显得我的生活能力比别人差很多似的。我会硬推着爷爷高大魁梧的身躯后退好几步,爷爷才会止步……</p><p class="ql-block"> 现在爷爷去世好多年了,我却经常十分想念爷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取上馍馍,到学校后。学校灶房有口大锅,到了吃饭时间,同学们就会从大锅里打来开水吃“泡馍馍”,这就是在学校一周的饭。</p><p class="ql-block"> 人经历过艰难坎坷、各种磨难的艰苦考验,就会有一种大无畏的精神。艰苦的环境就是大浪淘沙,把身体不好的,智力不高的,意志不强的,都淘汰掉了,这样的学生基本上都在上学时,在人生之路的序幕刚揭开的第一页的半路上便开了小差了。凡是我们上学上到最后的都考上了大学,而且同学们身体还好的出奇,有的还当了空军到内蒙古开飞机了,有的考上了西安交大城市设计方面的专业,很多重要的桥梁、道路设计建设都有他们参与,还有的考上军校现在到西部战区成了航空军的专业人才 。</p><p class="ql-block"> 我们那时候住在学校的宿舍或者同学的家里,炕上一起住的都是经历了几年一起吃“泡馍馍”的同学。现在多年过去了,我们都有共同的经历,共同的话题,经常一起聊天,很有感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编辑:【晓阳】杨 49943002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4年9月2日</span></p> <p class="ql-block">这是“征文正文”,关于“背馍馍上学”,请继续看“拾漏补文(一)(二)(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