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个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代代人弃旧图新的变革史,世上万物推陈出新,势不可挡。从前的生活一去不返,温故知新,回忆过去,生活中最真最美的东西是不会被时间所淘汰的。</p> <p class="ql-block">五、六十年代,儿童读物主要是连环画(俗称小人儿书)。是孩子们离不开的课外读物和美术出版社发行的主要选项。</p><p class="ql-block">小人儿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杨家将》《聊斋志异》等中国长篇古典文学,都是成套出版的,按照小说的章回分成几十册,而且画的人物形象十分精美传神。</p><p class="ql-block">很多著名的画家都参与了连环画的创作,例如陆俨少、王叔晖、刘继卣等大家,都绘有多部作品问世。</p><p class="ql-block">小人儿书更多的是一本一个故事的。上至古代神话、中外寓言,下至现代革命题材,几乎无所不包。《白毛女》《小二黑结婚》《鸡毛信》等,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宣传和政策普及立下了汗马功劳。贺友直画的《山乡巨变》,是当时备受推崇的优秀作品,为此还获得过大奖。</p><p class="ql-block">那时生活水平普遍都很低,没有钱给孩子买,要想看只能到小人儿书摊儿去租。摆摊儿的一般都是老爷爷,当年流行最广的是六十四开本的小书。可以装在衣服兜里,便于孩子们携带。摊主人为了吸引孩子,就把色彩鲜艳的图画封面撕下来,贴在几张牛皮纸上,挂在书摊上做宣传。</p><p class="ql-block">每当下学,孩子们不着急回家,坐在书摊儿看完回家。寒暑假一到,那人就更多了,每个摊儿周围都是孩子。因为周转量大,摊主为了保护书,就把每本都重新包上牛皮纸的书皮儿,用毛笔写上书名,一本本地放在自制的简易书架上,或放在床板支起来的书摊上。摊主坐在凳子上,抽着早烟,戴着小毡帽,旁边立一块木板,写着:“在这儿租看一分钱一本,租回家看二分钱一本。”孩子们选好喜欢的,坐在旁边小凳上专心看书,看完后连钱一块儿交给摊主。如果要借回家看,摊主就戴上老花镜,仔细地将租书人的姓名、地址和所借的书名记在本子上,收了租金就可以拿走了,等第二天还书时再把记录划掉。</p><p class="ql-block">那时还真没有借了不还的,但也有淘气耍小心眼儿的孩子。有的为了少花钱多看几本,就想出歪招儿。其一是三四个同伴约好了一起去租书看,一人租一本,看完后趁摊主不注意,迅速地交换,这样就可以一分钱多看几本。摊主也是睁半拉眼闭半拉眼,以便留住这些小读者。其二是一人花钱租书,请两个小伙伴一边儿坐一个,一块儿看一本书,三个小孩儿轮流租书。现在小人儿书摊儿已是孩子们耳中的传奇故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