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潼关而去,过了风陵渡黄河大桥,就是山西运城的芮城,俗话说,贵人出门遇风雨,这一趟的确贵,跑了几个来回,也没能在风陵渡上邂逅斜阳西下的浪漫;望穿秋水也没能在层楼上领略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魄;踏破铁鞋也没能在180万年前的遗址上目睹光照裂痕的斑斓;几次三番往高地跑,也没能俯瞰到一眼盐池七彩的影子。雨刮器很用力,把它们全都收了去,只给我留一条朦胧的穿越之路。抱拳,待天晴,后会有期。</span></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穿越的第一站,是180万年前的西侯度遗址,嗅到了人类最早的那股烟火气。西侯度遗址有中国三最:最古老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最早的人类脚踏地,最早的人类圣火点燃证据。我头顶风雨,脚踏露雾,绕着发掘场地一圈又一圈,观景台过不去,算了,不去看,也看不着,就让远古看看我吧。在火种初发的链接上,是瓢泼的无情,但终究,火助人类站在食物链的顶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遗址公园的设计很大气,穿越感甚浓,因为逢雨,又是清晨,整个公园,孤独如我。遗址在山坡上,阶梯套着阶梯,里外连着里外,我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孤独的站在风口,雨伞被吹成反面,云泥无界限,苍穹微凉。人造山洞里,小石子被踩的咯吱咯吱脆响,垂掉下来的大石头静默无声的呼应,洞壁处处有裂痕,柔弱的日光斜斜的照进来,孤冷幽清,雨滴也时不时从洞顶缝隙滴答下来,愀然空灵。我懂,人类千回百折、艰辛万苦才到今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公园大门两侧分别是微型展室,进门左则是第一篇章(目前仅此一章),文物少,年代却最早,隔着玻璃罩,清晰可见二百多万年前祖先们使用过的工具,和同时代的动物化石,情绪涌动,想伸手触及远古的温度,似乎看到远祖把石头磨成锋利的刀片切割着食物,或者磨成圆形小石子借力远射捕猎,也似乎听见森林里发出哀嚎绝望的食物链的声音。他们离我百万年,我却离他们一尺远。</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旧石器时代,距今250万年~距今1万年)</span></p> <h1> 旧石器从百万年走来,新石器距今5000到7000年,人类进化进化再进化,到了距今4000年,开始从野蛮走向文明,此刻,我来到了舜帝时代。舜帝是中华道德文化的鼻祖,《史记》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舜帝以孝治天下,感动苍天与百姓,生生不息被后人爱戴。舜帝陵始建于唐朝开元二十六年,历劫数次,循环修复,致华夏香火延绵不断。<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图为山门)</span></h1> <h1> 舜帝陵神道两侧有千年古柏列队迎送,讲述着华夏几千年的文明史。夫妻柏说我是大禹载植的,龙柏说光武帝刘秀到此避过难,子孙柏说我们是柏树后代。柏树,是历代皇陵的标配,是永恒精神的存在。神道尽头是山门,山门可上二楼,眺望舜帝陵墓全景。我依然按惯例,绕陵墓三圈九拜(后来知晓要逆行)。旁边是娥皇女英祠,她们是潇湘竹女主,以后去湖南零陵再细说她们的故事。<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图为夫妻柏)</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潇湘竹故事出来后,偶遇</span>敤<span style="font-size:20px;">首祠,因为对</span>敤字的陌生而慢读介绍,才知道敤首是舜帝的妹妹。说来汗颜,以前只知舜帝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不曾知还有个同父异母的妹妹,而这个妹妹还是中国画家的鼻祖,也终于释然舜帝为何总是被父母亲弟置于死地却能大难不死的原因了,是因为有这个妹妹的暗中通风报信的相助。</h1> <h1> 从4000年到2000年,古人走得好漫长,于我,却是顷刻之间,这不,我又来到了伟大的汉朝。登上108级石阶的祭道,眼前便是万荣后土祠山门。后土祠为汉武帝所建,用来祭祀中国大地的土地神(上古流传下来的习俗),汉武帝一生祭祀后土六次,并写下了著名的《秋风辞》。后来,在历代皇家的加持下,留下了宏伟的建筑群,更留有珍贵的文物。到了明清,祭祀迁徙到了北京天坛,原后土祠被冷落,逐渐破碎不堪,后又受黄河泛滥之灾,到康熙年间被彻底冲毁,片甲不留。直到同治九年,后土祠移建到此,保存至今。</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根据汉武帝的《秋风辞》而建的秋风楼,始建明朝隆庆年,现为同治年间荣和知县为纪念汉武帝赋诗而建,底部是高大台基,楼高如十二层高度,十字歇山顶结构,砖木花墙,古朴精美,正殿供奉着后土圣母,两侧是她的化身送子娘娘和送药娘娘,成为后土祠最大的亮点。可惜楼门紧锁,凑近看,门上贴有因何原因而谢绝登楼的告示。好吧,文物重地,守规尊重,连偷窥一眼都不给机会。</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秋风楼下是张仪古道,古代的车马之道,也是一条盐道,说起盐道,就想起马帮,想起我家乡的川盐古道,茶马古道,金牛古道,到现在成都中心地段有一条街叫盐道街呢。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魏国安邑(今万荣)人,当年经此汾阴道而入秦拜相。抗日时期,朱德、邓小平等率领八路军三大主力共三万多人也是经张仪古道北上太行奔赴抗日前线。今人的我,轻装走此道。</span></p> <h1> 楼内的文物偷窥不成,立在外面的石头随便看,这是日月旗杆,又称阴阳旗杆,清咸丰年间立于老庙门口,彰显皇家祠庙威严,不过,威风败于自然,最终淹没于黄河,因为皇家身份,又把它从河里捞出彰显,供世人唏嘘。每根旗杆有三节,这只是其中一节,仰望,幻观全貌,当年直冲云霄气势磅礴,可如今呢?只留下一声叹息。</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后土祠的镇祠之宝“萧墻碑”,是宋真宗赵恒亲自撰文丹书,全碑有5块,碑铭为《汾阴二圣配飨之铭》,其中二圣所指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由于现场玻璃保护罩反光太厉害,无法拍下清晰的碑文,唯有此处可见,就以点概全分享。</span></h1> <h1> 从汉朝出来,进入了战国乱世,乱世出英雄,运城就出了一个神话级的大英雄,被三教九流一体尊崇的精神丰碑,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他的塑像,对!他就是关羽。当年关公败走麦城,身首异处,头枕洛阳,身卧当阳,去年到洛阳拜了首级,今年到运城祭奠祖籍,明年是否该计划去当阳拜谒身体?前世的自己会不会也是一条好汉?</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运城有三座关羽庙,解州镇的关帝庙是其一,气派宏大,香火旺盛,是我国现存始建最早规模最大建制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关帝庙,被誉为关庙之祖。主庙前的入口处,有一块传说是关公化身的三分砥柱石,下方是一块探坑,探坑下最底处是明万历年始建的结义园基地。基地上走一走,整整衣襟,入端门。首先所见的是嘉庆年间的琉璃影壁,有翔龙四条,壁前地上有一坨交叉的清朝铁柱,来此祭拜的文武官员均在此落轿下马。我假装跟着众官员入门,下着雨,不拥挤,穿过一个又一个门楼,看过一处又一处古老,印象深刻的有古建筑的珍宝“倒悬藻井”,康熙的御笔“义炳乾坤”,乾隆钦定的“神勇”,咸丰御笔“万世人极”,慈禧的“威灵震叠”……</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关羽是解州人,祖庙是他的出生地,一进门便是书中所描的祖宅塔,又称坟茔塔,</span>我绕塔一周,鞠躬致敬。塔下有一水井,井里有关羽的父母。<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年关公为民除害怒杀地方恶霸后,官府四处缉捕他,又派兵诛灭九族,族人纷纷逃离,关公父母年迈行逃不便,为解关公后顾之忧,双双投此井自尽,</span>后人为纪念关公父母建塔了这座塔祭拜。据塔铭载,<span style="font-size:20px;">此塔创建于东汉中平元年,重建于金大定十七年。</span></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除了在解州的关帝庙和祖庙外,第三座关王庙在运城市区,创建元朝,扩建明代,虽然小巧精致规模不大,但明代珍宝却不少,有200斤的铜香炉、500斤的大铜镜、栩栩如生的蟠龙柱、关帝签谱碑刻(各地流传的拓片大都从这里出去)、关公“四好”家训箴言(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石刻条幅、大观圣作之碑(中国书法名碑:皇帝宋徽宗写正文+当朝权贵蔡京题额+书画大家李时雍勾勒上石。)等等。城区内还有关羽高大塑像,车行跟前,便会肃然起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国之后是西晋,西晋之后是东晋,东晋之后是南北朝,南北朝的北朝第一个王朝是北魏,所以,我又来到了距今1500多年的万固寺。万固寺盘山而建,山路狭窄,人烟稀疏,像一位饱经风霜历经劫难的隐士,能存下的也只有砖塔、无梁殿和药师洞了,寺中的多宝塔被誉为中国第一塔,比大雁塔早了130年,但我去时在围修,隔栏相见。想看吴道子的真迹没看着,去了药师洞祈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药师洞前的这堆琉璃瓦引起了我的注意,曾经住在前身是“三义庙”的学堂,窗外就是熠熠生辉的琉璃瓦,甚至还接待过央视摄制组借我家窗台拍琉璃瓦的故事。山西是琉璃之乡,山西古建筑用琉璃装饰很豪气,当时属于稀有品,人们把琉璃看得比玉器还珍贵。所以,瞧见这堆破损的琉璃,真想趁道士不注意捡一块就跑。</span></p> <h1> 北魏是北朝的第一个王朝,最后一个王朝是北周,那里有鹳雀楼。楼本是一处军事戌楼,却因唐朝大诗人王之涣的一首诗而千古垂名。当年的鹳雀楼活了700多岁,但最终抵不过成吉思汗的金戈铁马,加上黄河泛滥之灾,踪迹难寻。眼前楼是2002年秋落成开放的,与旧址有偏差,也见不到黄河入海流的气势,但登高依然可立晋望秦。楼虽然是新楼,但这块土地上有真实的历史发生过,王之涣的千古绝唱也还再继续吟诵,中华文明在这里,又何须在乎是否原址原楼,千年之后,她也是古迹了。</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撑伞登上鹳雀楼,风雨浇灭了想与王之涣隔空相见的幻想,阴郁的天空使得鹳雀楼显得苍凉萧条,寂静空灵。鹳雀楼六层高,有电梯,但我选择一层一层用脚丈量,顺着螺旋形的楼梯间转到这里,空无一人,却又分明看到了座无虚席,于是,把手机放在阶梯上,用雨伞勉强支撑打开自拍模式,忘乎所以的静坐其中,直到看见王之涣出场,高亢的吟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才挥挥手,作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乱世之后必是盛世,转眼之间就到了大唐。大唐的木质建筑全国仅存有三,另两座已见识,只剩广仁王庙了。她们都藏在偏僻的村里,得以保全,但广仁王庙被维修过,还修错了些,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千年之后,我来了,你还在!你和南禅寺布局相似,却比南禅寺“受宠”,你被十足的设计感包裹,可容下许多人来看你,但南禅寺的原汁原味更让人宁静。从前,你门前有五龙泉水,所以叫五龙庙,后来泉水消失,就被你的封号“广仁王”替代了。面对那尊水神像,我拱手作揖:风调雨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天下寺庙不谈情,唯有山西普救寺!”这就是盛唐的不同凡响。普救寺始建武则天时期,是唐朝大诗人元稹的《莺莺传》、以及元朝戏曲作家王实甫《西厢记》故事的发生地。相比《莺莺传》结局的悲,我更喜欢《西厢记》结局的喜,虽然元稹写的更现实,而“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才是世间最美好的结局。凡夫俗子到普救寺,梨花深院是打卡重点,一抹人间暖色。走,跟我去重叠崔莺莺走过的小道,让爱附身。</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视频为莺莺小道)</span></p> <h1> 小院是带着北方民俗特点的三合小院,是八十年代根据戏剧中的场景布局重建的。我带着脑子,脑子装着剧本,在各个厢房脑补画面,“拷红娘”是最熟悉的篇章,东厢南侧那段墙更是令人心动的地方,墙外的那一株杏树,似曾相似,枝繁叶茂似春心荡漾,画面感来了: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h1> <h1> 莺莺塔很高,远远的在马路上就几乎可观其全貌,原名是舍利塔,因为塔下有张生与崔莺莺的恋爱故事,俗称莺莺塔。塔自隋唐始建,明嘉靖毁于地震,地震八年之后修复。最稀奇的是塔存有回音建筑,成为我国四大回音建筑之一。我在塔西击石,力气不够,未能听见真切的蛙叫声,但却招来一群路人围观,一中年大汉撸袖使劲,周围人惊喜听见清脆的“咯蛙!咯蛙”的蛙鸣声。</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崔莺莺在元朝,我也跟了去元朝,化身吕洞宾,飘然而至永乐宫,看看我吕洞宾生活的地盘。嗯?这不是原址呢?原来,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修建三门峡大坝,用了十年把我整体搬迁过来,搬运工程相当复杂与细致,最终我也还算满意。当年建他时用了110多年,不过,没有我的寿命长。迁址的只是地址,搬不走的是历史。</span></p> <h1> 永乐宫最昂贵的是壁画,所以,鞋套入殿,手机相机均不能动,价值连城的壁画被短暂洗了眼球,但永远刻在记忆里了。其中三清殿的《朝元图》是绘画史上罕见的巨制,堪称国宝。当年日军为找她费了不少心思,就是找不到,因为,当时的永乐宫成了学堂,人们用泥巴糊了墙,得以保存下来。<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图为永乐宫内的临摹画《朝元图》)</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永乐宫出来,扳指一算,宋朝的司马光祠还未去呢,赶紧的穿越回去,去到四朝元老司马光的家。司马光是运城人,家族在此,砸缸的故事应该也发生在此。司马光除了才华非凡,还拥有温良恭谦的高贵品质,他是唯一一个人在世,家家供其画像的大儒,伟大著作《资治通鉴》耗尽了他余生的全部精力,书的结束也是他人生的终点。他很牛,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集于一身,刚正不阿,</span>忠直诚信,鞠躬尽瘁<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然,也固执如牛,气得苏轼背地里咬牙切齿喊他“司马牛”。</span></h1> <h1> 司马光是涑水乡人,人们称他为涑水先生。嘉祐八年,仁宗病逝,英宗即位,将价值百余万东西赐给群臣,以示皇恩浩荡,时任谏官的司马光也得到赏赐,他将所赐银两捐给家乡兴办教育,建立了一所私塾,为贫穷孩子们提供免费教育,后命名为“涑水书院”。</h1> <h1> 司马光去世后,宋哲宗为其举行了国葬,葬之高陵,京城人罢市前往祭掉,一时天下哀恸。苏轼奉敕撰文并书丹《司马光神道碑》。<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图为原碑)</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座飞云楼,始建年代不详,但谚语很辣:“万荣有个解店楼,半截插在云里头。”果真不夸张,亲眼所见中间有几根柱子直插云霄,撑起整座楼宇,“中华第一木楼”实至名归。看过应县木塔,再瞧飞云楼,有一种气势穿过心头,嗯,不愧“南楼北塔”之称。此楼为明朝所建,期间也历经了数次维修,有人觉得已非原貌,不足以贵,但是,凡历史爱好者都不会嫌弃,因为感受历史气息,看见历史轨迹,立于历史土地,以史为镜,才是最重要的。</span></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明朝到清朝,走到了近现代,历史离我越来越近。去山西看大院,乔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这是清至民国时期晋南首富李子用的家宅,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有一处中西合璧的建筑与众不同,源自李家第十代传人李世荣的英国妻子所致。这哥们曾留学英国,回国后创办实业,参与政事,乘承先辈遗风,推仁行善,“善人”之称由此而来。李家还有一处与别家不同的是防盗门,门中暗藏六道机关,进出各三道,外人只能望门兴叹,当年日军进入李家大院对防盗门无计可施,强砸硬刺,也只在门上留下一个小洞,难怪有人称李家大院防盗门是防盗门的鼻祖。去过乔家、王家、常家,还有今天的李家,但凡看过晋商大院,了解晋商兴衰,你都会感叹,一切皆有因果。</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回到21世纪,游荡在运城盐湖区,白天车水马龙,夜晚灯红酒绿,这是我的时代。为了能看一眼盐湖的七彩斑斓,每天数次故意路过或前往,终究错付,遗憾而归。后来与当地人聊天中,方知盐湖的绚烂是需要阳光连续暴晒十天左右,水中的嗜盐微生物、浮游动物、矿物、藻类、盐度等等才会变化出色,我逢在了雨季。那夜,雨暂停,寻到006号网红电桩,站在小巧的彩色平台上,望着灯火通明的远方出神,我从历史中走来,也终将成为历史,来世的我又会看到一个怎样的世界?</span></p> <h1>结束语:</h1><h1> 旅行的路线是以地域的远近排序,年代交错,但为了游记效果,便以由远及近的年代推进。爱上山西,已连续三年往他家跑了,或许是我的根在那里吧,反正我单方面<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临汾洪洞大槐树下认了祖宗。每次在暑假出行,都尽量错过峰值,所以人少惬意,特别是前年那一次,游在疫情管控期,虽然日日为扫码核酸等繁</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非烦)</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恼,却是自己游史上最孤独最怀念的一次美好旅程。山西走不完,今年在运城也根本看不完,计划随着突发状况而变化,一路扔也一路增,放下与得到都是意外。人生亦如此。</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特别说明:有少部分文字的出处,来自现场简介。)</span></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20px;">——因故匆匆完成,改日再修</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