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词儿整的,恨不得全北京人都知道!</p><p class="ql-block"> 去了一趟新疆,估计是累大发了,今年太远的地方实在不想跑了,可在家里待久了心里又闹得慌,瞬间想起了这句广告语。对!去北京周边的河北转转,美不美单说,也不必在周末,由于离得近,三五天就能打个来回,不累人还散了心。</p><p class="ql-block"> N多年前,单位组织春游去过河北遵化的清东陵,但我却没去过清西陵。清西陵在河北易县,距离北京约150公里,开车只需两小时。8月26~30日,第一站河北易县,走起!</p> 清西陵 <p class="ql-block">清西陵位于河北易县永宁山下,是清朝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始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完工于民国四年(1915年),共修建了185年。是现存规模宏大、保存完整、陵寝建筑类型最齐全的古代皇家陵墓群。</p> <p class="ql-block">清西陵共有14座陵墓,为4座帝陵:泰陵(雍正皇帝)、昌陵(嘉庆皇帝)、慕陵(道光皇帝)和崇陵(光绪皇帝),3座皇后陵,还有怀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爷陵等共14座。其建筑形式体现了封建的典章制度,帝陵和后陵均用黄色琉璃瓦盖顶;妃嫔、公主、王爷园寝则以绿琉璃瓦或灰布瓦盖顶。</p> <p class="ql-block">泰陵景区入口。</p> <p class="ql-block">泰陵居清西陵陵区的中心位置,是清西陵中建筑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其余各陵分布在其东西两侧。泰陵是清西陵的首陵,位于永宁山主峰之下,始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埋葬着雍正皇帝及孝敬宪皇后、敦肃皇贵妃。</p> <p class="ql-block">神厨。</p> <p class="ql-block">隆恩门前的朝房。其中,东朝房是为祭祀准备奶茶和瓜果的地方,又名茶膳房;西朝房是为祭祀准备面食点心的地方,又名饽饽房。</p> <p class="ql-block">三路三孔桥。</p> <p class="ql-block">小碑楼。又叫谥号碑亭,是放置谥号碑的亭式建筑,四面有门,为双循歇山顶,楼内竖龙蚨碑一通,碑阳镑刻着雍正皇帝的庙号、谥号和徽号。</p> <p class="ql-block">隆恩门的匾额。</p> <p class="ql-block">隆恩殿。隆恩殿又称享殿,殿内供奉帝、后的牌位,是祭祀时的主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隆恩殿前的丹陛石。</p> <p class="ql-block">看看这天空上的云,有没有点儿飞龙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站在隆恩殿前的台阶上看隆恩门。</p> <p class="ql-block">三座门。</p> <p class="ql-block">两柱门。</p> <p class="ql-block">方城、明楼。方城即宝顶前的方形城堡式建筑,方城上建有明楼,明楼内竖石碑一统,明楼后即为埋葬皇帝的地宫宝顶。</p> <p class="ql-block">地宫入口。地宫入口围成的空间也叫“哑巴院”。</p> <p class="ql-block">由于景区入口设置的挺别扭,是在小碑楼附近。所以想参观石牌坊、大红门、具服殿、圣德神功碑楼、七孔石拱桥、石像生、龙凤门等等,需要走2500米的神道😓大热的天,免了。</p> <p class="ql-block">崇陵。埋葬着清光绪皇帝和孝定景皇后(隆裕太后),是中国最后一座皇帝陵墓,修建于1909—1915年。</p> <p class="ql-block">由于光绪皇帝生前没建陵,宣统继位后才开始在清西陵修陵。结果没两年清朝垮台了,民国政府接着将这座陵墓修完。</p> <p class="ql-block">清宣统皇帝退位时向民国政府提出的优待条件中,有一款为:“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实用经费,均由中华民国支出。”当时的南京临时政府议和代表伍廷芳和各省督应允了这些条件,所以立即拨款赶修崇陵,共耗银43.8万两于1915年完成了崇陵的修建。</p> <p class="ql-block">三路三孔桥。</p> <p class="ql-block">神道碑亭。又名小碑楼,内竖光绪皇帝的谥号碑,用满、汉、蒙三种文字镌刻光绪皇帝的谥号、徽号和庙号。</p> <p class="ql-block">光绪皇帝是位很窝囊、很悲催的帝王,做了一辈子的傀儡,想有所作为,弄个变法也不过百日,真不知这碑上该怎么“夸赞”他这一生。</p> <p class="ql-block">隆恩门。</p> <p class="ql-block">隆恩殿。</p> <p class="ql-block">隆恩殿前的丹陛石。看看是不是与泰陵的不太一样。</p> <p class="ql-block">隆恩殿内的柱子。隆恩殿构架用质地坚硬的铜藻、铁藻木建成,有“铜梁铁柱”之称。殿内四根金柱采用沥粉贴金的盘龙装饰,虽为清帝陵的独到之处,但已破败不堪。</p> <p class="ql-block">朝房。</p> <p class="ql-block">三座门。三座门前还挖砌了御带河,与地宫内的水眼相通。三座门前有河,这样的形式还是第一次见到。</p> <p class="ql-block">清崇陵的植树与清朝遗老梁鼎芬有关。由于经费不足,崇陵快完工了,植树一事还无着落,溥仪就指派梁鼎芬操办此事。老人家不仅自己带头捐款,还想尽办法到处化缘,筹到了一笔数目可观的资金,在崇陵的砂山、后宝山、陵园内,共栽树4万余株。</p> <p class="ql-block">云杉,又名罗汉松。是梁鼎芬集资种植在三座门内,左右两侧各9株,共18株,寓意十八罗汉永远守护陵前。可我们肉眼可见有几株已经“寿终正寝”了。</p> <p class="ql-block">方城、明楼。</p> <p class="ql-block">石五供。</p> <p class="ql-block">地宫。崇陵地宫是清西陵唯一开放的地宫。</p> <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秋,崇陵地宫被不明身份的军队盗掘,劫走了不少宝物。这是当年遗留的盗洞。</p> <p class="ql-block">由于我们去的几天前易县下过雨,所以参观地宫时里面有不少渗水。地面湿滑,有些地方需要踩着砖头才能通过。</p> <p class="ql-block">牌楼门。</p> <p class="ql-block">石望柱。</p> <p class="ql-block">崇陵虽然比较简陋,但帝王陵的气派还是有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只参观了泰陵与崇陵,其他的地方要么只能看看外观,要么不开放,所以作罢。</p> 荆轲塔 <p class="ql-block">从清西陵回易县县城,发现路边有座“荆轲塔”的指示牌,随即开车过来看看。原来是座叫荆轲公园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在易县城西南的荆轲山上,有一座荆轲塔。这是一座辽代塔,据传这里曾有荆轲的衣冠冢,为纪念荆轲建塔称荆轲塔。战国末期,燕太子丹为复仇,广招勇士,纳卫国人荆轲为上卿,渡易水刺秦王,未遂遇害身亡。上演了“荆轲刺秦王”、“图穷匕首见”的悲壮故事。</p> <p class="ql-block">荆轲塔又称圣塔院塔,山上确有寺院遗址。</p> <p class="ql-block">据说,古时每逢清明节,乡民会在塔上挂白——设三牲祭品,为荆轲招魂,故此塔俗称“招魂塔”。</p> <p class="ql-block">清代碑刻。</p> <p class="ql-block">塔前的荆轲塑像。</p> <p class="ql-block">公园里到处可见这些成语故事牌。</p> <p class="ql-block">站在荆轲山上,远眺易县县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末代皇帝溥仪也埋在清西陵边上的一个民间墓地里,但我们压根儿就没打算去看。凡知道清末民国的历史,再去过长春后,都会对溥仪这个人嗤之以鼻,没有任何好感,整个一卖国贼!虽说是经过改造“重新做人”了,但连本民族满族的人都看不起他、反感他,因为这位丢尽了他们老祖宗的脸,这样的人有何颜面在祖宗坟地边上躺着?</p><p class="ql-block"> 荆轲虽说是个没成功的义士,但留下的却是千古美名。</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