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经典散文《匆匆》

英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岁月如梭,光阴似箭,不觉又是一年。今天,我迎来了人生的六十六岁生日。回首六十六年走过的路,酸甜苦辣咸五味全尝遍。可以说有坎坷, 有心酸 ,有欢笑 ,更有收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每当此时我不免会有些感慨。为了时间的流逝,也为了这一年的经历。时光真的是匆匆又匆匆。如果要形容这种心情的话,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再合适不过了!</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匆匆》</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作者:朱自清</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朗读:齐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 ;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 ,没有声音,也没用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cén)而泪潸潸(shān)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 ?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 ,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 ;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的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在叹息里闪过了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我赤裸裸来到这个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1922年3月28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的刻画了时光流逝的踪迹 ,流露出朱自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朱自清由眼前的春景,引动自己的情绪 ,并借助想象把它表现出来 。文章结构精巧,层次清楚,转承自然,首尾呼应。文字清秀隽永,活泼自然,富含音韵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古往今来,人们都在感叹人生的短暂,时光流逝的迅速。从孔老夫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到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到现在大同小异有关光阴消逝的描述,人们害怕时光的消逝,时时在珍惜时光,时时在描述时光的飞逝,然而很少有人能像朱自清先生那样,用诗一般形象精炼、富有哲理的抒情和节奏感的散文,于洒脱之中来感悟时光的匆匆。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是的,时间它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地在我们身边无情而匆匆地流逝,一年又一年,我们的日子快如飞,可我们 “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就算我们有无尽的财富,广大的声望,可我们又能带走什么呢?终将赤裸裸的走,不留一丝痕迹。假如我们的一生都在无尽的求取中,临终时,猛然发现做了一辈子欲望的奴隶,将不知道为什么要走这一遭?这是多么可悲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天地悠悠,过客匆匆,与浩渺的宇宙相比,人的一生不过在须臾之间。今天我已66岁,没有时间再浪费了,因此,我愿在余生的日子里,用我的热情和努力去创造更多美好的回忆,把自己的人生定格在最温馨的幸福里。我愿每一天都充满欢笑和温馨,我愿每一个陪伴我的人都能幸福安康。我更想对自己说:珍惜当下,拥抱未来,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4年9月1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朱自清(1898——1948)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朱自清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他的作品文字质朴,蕴意深刻,有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佳作传世,像《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生於江苏江都县。六岁那年随家人迁居扬州,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朱自清从小读私塾,继承了父辈的家学渊源。江南古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文化氛围,也在不知不觉中陶冶了少年朱自清平易的性情和向往自然美的情趣,这些都潜移默化地融入了他后来的诗歌与散文创作中。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16年,十八岁的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这使他有更多机会接受新文艺思潮的影响,而 “五四”运动的爆发,则推动他坚定地走上文学的道路。1920年,朱自清从北京大学毕业,先后在江、浙两省的多所中学担任国文教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22年,为生计所迫,他只身一人来到浙江台州第六师范学校任教。每到夜晚,他常常会因往事而陷入迷茫的愁绪中。有一回,他在给俞平伯的信中写道:“我想将这宗心绪写成一诗,名曰《匆匆》。”于是,一篇早期广为流传的散文诗就这样诞生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相传两千多年前,孔子在山东尼山,看到一条大河,白天黑夜奔流不息,于是便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而朱自清写《匆匆》时也才24岁,因为他早早悟到了时光的飞逝和短暂,因而,对人生也更加珍惜,教学之余更加勤奋地从事文学创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23年朱自清发表了近300行的抒情长诗《毁灭》,表明自己对生活的严肃思考和“一步步踏在土泥上,打上深深的脚印”,这种进取不懈的人生态度,在当时有较大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24年,诗和散文集《踪迹》出版。1925年,朱自清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开始从事文学研究,创作方面则转为以散文为主。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集中所作,均为个人真切的见闻和独到的感受,并以平淡朴素而又清新秀丽的优美文笔独树一帜。1931年8月,朱自清留学英国,进修语言学和英国文学;后又漫游欧洲五国;1932年7月回国,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与闻一多同事一起论学。1932年8月20日,朱自清携陈竹隐回扬州省亲。朱自清和他的妻子在上海举办婚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32年8月底,朱自清赴欧洲游学。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是用印象的笔法写成的两部游记。1935年编辑《〈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并撰写《导言》。翌年出版散文集《你我》,其中,《给亡妇》娓娓追忆亡妻武钟谦生前种种往事,情意真挚,凄婉动人。这一时期,朱自清散文的情致虽稍逊于早期,但构思的精巧、态度的诚恳仍一如既往,文学的口语化则更为自然、洗练。抗日战争爆发后,朱自清随清华大学南下长沙,1938年3月到昆明,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的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并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他以认真严谨的态度从事教学和文学研究,曾与叶圣陶合著《国文教学》等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镇压民主运动。特别是1946年7月,朱自清的好友李公朴、闻一多的先后遇害,都使他震动和悲愤。于是他出席成都各界举行的李、闻惨案追悼大会,并报告闻一多生平事迹。1946年10月,他从四川回到北平,于11月担任“整理闻一多先生遗著委员会”召集人。1946年10月,经过漫长曲折的道路,在黑暗现实的教育和爱国民主运动的推动下,他成为革命民主主义战士。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实际斗争中,他身患重病,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气节和情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先生因病在北平医院辞世,终年五十一岁。先生的一生是淡泊的,但他平淡为人、朴实为文的品格却为后人景仰。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他是一个尽职的、胜任的国文教室和文学教师。”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92年10月,位于扬州安乐巷27号的朱自清故居正式对外开放。</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图文:网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