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诗抒情

曹海军

<p class="ql-block">4月6日,飞跃开车,载着我和树起,一起上山去接张公路去。张公路是我们的初中同学,他在晋中榆次工作,前两天刚回老家下伏头村。因为十多年没见了,飞跃就组织老同学们陪着公路聚一聚。车子到了下伏头村,停留在张建设同学家门口,飞跃告诉我们,他先回家里去看望老母亲。然后,我们叫上建设,又等来了公路,刚好,飞跃也从自己的老家里出来,就开车往山下驶去。</p> <p class="ql-block">聚会的地点,赵卫平同学已经安排好了,就在新河沿的老字号饭店。当我们到达时,卫平已在饭店门前等候多时了。为了便于交谈,共叙老同学情谊,我们选了一个大单间,一起坐下。刚坐好,只见潘东北和常大军也匆匆赶到。定睛细瞅,大圆桌周围团坐,“八大金刚”齐刷刷就位。只不过,小联家中正忙,小毛和文祥分别到郑州有事,于是,他们只好无奈地缺席了此次同学相聚。</p> <p class="ql-block">记得上次在虎头山下聚会时,卫平的主持人角色扮演到位,亮口齿伶俐之才,造烘云托月之势。那聚会场面,让人家艺术性地“搅拌”着,风生水起、高潮叠生,颇受大家欢迎!这一次相聚,众同学再推荐卫平荣登主持人宝座。无奈,卫平患了感冒,嗓哑鼻音重,情绪受到病情压抑,实在不忍心让人家身负重任。飞跃见状,就抖擞精神,毛遂自荐,神采奕奕地当上了此次相聚的主持人。他先是将从家里带来的两瓶红星二锅头摆到了桌上。我们看时,发现这酒的身材格外丰满,别人家的酒,大都身材苗条,体重一斤左右;而这红星二锅头呢,体态魁梧敦实,足足一斤半重呢。而且,人家这酒资格也老,听飞跃说,仅存在他手里都快二十年了!都说陈酒香,不喝它,喝谁呢?于是,众同学一起,在飞跃的主持下,为十多年未谋面的公路同学举杯共饮!俗话说:“兔子,是狗撵出来的;话,是酒赶出来的。”这话,真是不假。当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时,同学们个个都有说不完的话。这不,不知谁的手机拓展了空间,一下将远在四川省的张爱军同学拉到了酒桌前。一时间,我们的话,腿脚快,超音速似的来到了四川;张爱军的话,腿脚也不弱,飞毛腿似的回到了河南。这跨越时空的场面,你嚷一句,我吼一嗓,喧天般的热闹!卫平感冒了,没能喝酒,自然,话就少了。飞跃喝了酒,当然话就多了。不过,后来,飞跃不说话,走到外面去了。一会儿的功夫,飞跃领着一个年青服务员进来,她俊俏的瓜子脸上,溢满了正儿八经的表情,等她雷达似的巡视了我们一圈后,秋水一样的眼睛直勾勾地町着卫平,傻傻地愣了一霎,纤纤玉指就举将起来,像小间谍一样远远地戳着卫平,实实在在地说“就他!就他!就是他!”正酒酣话吵的我们,立马静了下来,都吓了一大跳,纷纷不安分地嘀咕着:这事闹的,卫平咋了?原来,飞跃出去,到饭店收银台算账时,收银员说,已经有人算过了。见飞跃犹豫,怕他不相信,直性的收银员就拉着飞跃,地地道道地上演了谍战剧的一段花絮。收银员走了,众人再看卫平时,发现他还是两腮通红,不知是感冒症状,还是被刚才的收银员吓得?正低了头,不好意思地笑着呢!见卫平义气,不声不响地结了帐,公路就端了酒,和卫平的水杯碰了,又和众人的酒杯碰了,众人都知道啥,都一饮而尽了,然后,又是一圈酒酣耳热的同学情意话。这时,公路重又站起来,和大家拱手相约:“大家若有时间,就到晋中榆次来,我一定会让大家吃好、喝好、玩好!”顿时,酒桌上又热闹起来,同学们彼此倾心交谈,丝毫不亚于桃园结义的情意。</p> <p class="ql-block">同学聚会结束了,当我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有感于同学们之间的情意,总想写点啥?尽情抒发。后来,我就抽时间写了几回,老觉得用语苍白,无张力,不深厚,难以动人。那一天,我教学生学习《过故人庄》时,诗歌里那语言,那意境,让我深深地被孟浩然和故人之间的友情所感动。都说“托物言志”,我何不“借诗抒情”呢?这样,既学习了古人的诗,又抒发了自己的情,这样一石二鸟,岂不快哉?于是,我就先借孟浩然的诗来首次抒发我的情感:“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在色彩斑斓,又纯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主人和客人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在平平淡淡的一言一语中,尽情享受着相聚时的乐趣,抒发着真挚友情。当初,和公路同学相聚交谈时,何不如此?后来,我又发现了杜甫的《赠卫八处士》这首诗,觉着和我们十多年未见的同学相聚,就有不少的相似之处。于是,我就又借杜甫的诗来第二次抒发情感:“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这首诗,写了久别的老友重逢话旧。你说家常情境,我说家常话语,无论沧海桑田,还是别易会难,都娓娓道来,不假雕饰。哪怕是“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也毫不掩饰自己的些许惆怅。这样看来,主客之间,彼此话真,彼此情也真!与公路同学相聚絮语时,岂不如此?这时,又想起我们在初中上学时,学习过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不由我借王勃的诗第三次抒发情感:“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尤其是最后那句,我还清楚记得,当时的我们,都一个劲儿地嘲笑古人分别时,那爱矫情的哭哭啼啼的可怜样。殊不知,和公路同学的那一次依依惜别后,顿有感悟:当年不知诗中意,而今已成诗里人。</p> <p class="ql-block">写到此,我的“借诗抒情”已近尾声。可是,同学情意还是依依难舍,就忽然想起我们在初中时背诵文言文的事情。记得那次背诵《小石潭记》,我非常喜欢背诵“潭中鱼”那一段。有一天,我拿着课本,站在丹河岸边,看着水中的小鱼来“现场直播”背诵。我爱鱼,也爱这一段文字,大概是“爱鱼及字”的缘故吧,很快,我就背会了这一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可是,到了结尾处的“同游者”那一段时,我内心却挤满了烦躁:和文章内容没有啥关系呀!背诵它做啥?“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现在想来,这最后一段,和文章内容真的没有关系吗?有!一个不漏地记载下来的一个个名字,就是“同游者”之间真挚又深厚的情意啊!现在,我借柳宗元《小石潭记》的结构格式,就用情深意厚的“同聚者”,作为本文的结尾吧——</p> <p class="ql-block">同聚者:张飞跃,张公路,赵卫平,张建设,于树起,潘东北,常大军。另,穿越时空者:张爱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