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6月自驾再进新藏(15)——西藏篇4:走进皮央东嘎遗址

蓝妮

<b>续前篇(14),本篇记录5月6日在札达一日游经历。</b> <b>第二十八天5月6日,札达一日游。今天在札达游览(古格王朝遗址、皮央东嘎遗址、县城夜景)。里程表128627,全天行程100公里,全程9964公里。</b><br> 早上睡到自然醒,8点半酒店吃早餐,10点从酒店出发。今天兵分两路,2号车是第一次到阿里,首选去古格王国遗址、托林寺游览;1号车因2021年去过古格王朝遗址,今天就去皮央东嘎遗址游览,拾遗补缺。 <div>  10点08分经过G565国道116公里处。经过象泉河大桥。10点15分在札达县城加完油,1号车离开G565国道,向北直接去皮央东嘎遺址景区。</div> 札达,藏语意为"下游有草的地方"。县城很小,只有一条主要街道。象泉河把县城一分为二。原为<font color="#39b54a"><b>扎布让宗</b></font>和<font color="#39b54a"><b>达巴宗</b></font>属地。1956年10月,两宗合并设立札达宗办事处;1960年5月建立札达县,是全国人口最少的县,属阿里地区管辖至今,县府驻地<font color="#39b54a"><b>托林镇</b></font>。札达县海拔3741米,距拉萨1760公里。 沿途土林风光一路陪伴着我们。<div>  札达县城外围的山坡上,土林到处都是,可从县城徒步前往。往来札达时,在途中停车,就可看到大峡谷般的景色。其中又以毛刺沟、香孜乡霞义沟的土林最为壮观。这里高大的山体,酷似一座座土城古堡,面积达数百平方千米,浩大壮阔。</div> 这个山坡2021年8月我们第一次到札达时,曾经爬上去过。看似不高,但走上去气喘吁吁;看似晴空万里,却风沙扑面。现在再看非常亲切!只是原来山根处画有六子箴言,现在却已模糊不清了。 <p class="ql-block">  路边的城堡土林像忠实的哨兵一样守护着过往的车辆。</p> 中国广袤的国土上分布着石林、土林、冰塔林等各种特殊的自然景观之"林",但以景色壮观、气势庞大而论,没有一处能超过扎达土林。<div><font color="#39b54a"><b>  札达土林是世界仅见的处于发育和成长期的大型土林,其数千平方公里的规模也属世界罕有</b></font>。是水平岩层地貌经洪水冲刷、风化剥蚀而形成的独特地貌。</div> 经过土林地质公园。 札达土林地貌发育最好的地区是以托林镇为中心的大片地区,分布高度是海拔3750―4450米,其面积约888平方公里。札达土林分布的总面积约为2464平方公里,<font color="#39b54a"><b>是世界上最典型、分布面积最大的第三系地层风化形成的土林</b></font>。 <font color="#39b54a"><b>土林是远古受造山运动影响,湖底沉积的地层长期受流水切割,并逐渐风化剥蚀,从而形成的特殊地貌。</b></font>土林里的"树木" 高低错落达数十米,千姿百态,别有情趣。汽车行进其间,就像是绕着众多巨人的脚掌转圈。土林就那样近距离的伴随着你,在路边浩浩荡荡好几十公里。 札达的土林,是名副其实不折不扣的土林。除了黄土,就是黄沙。<div>  传说中养育了四方儿女十万之众的朗钦藏布河(象泉河),大部分水域都已经干涸;或曾有过的绿洲,也萎缩殆尽所剩无几了。没有绿色,就意味着没有生灵;没有生灵,就只有空灵般的寂静。咋一眼看去,那些土林就象是天然的一排排城堡碉楼,默默凝望就会产生无数暇想,仿佛那些雕楼城堡里秘密地驻扎着千军万马,随时都会随着一声令下杀将出来。然而,无论你凝望多久,也终究听不到那样的一声怒喝,除了寂静和呼啸的风声,还有偶尔穿行的车辆,什么都没有。</div> 大片的戈壁沙地,只有一些稀疏低矮的耐干旱植物頑强的生长着。 据地质学家们考证,一百多万年前,札达到普兰之间是个方圆500多公里的大湖,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湖盆升高,水位线递减,露出水面的山岩经风雨长期侵蚀才雕琢出了这副景象。冲磨出"建筑物"的层高,历经风雨侵蚀,在壁立陡峭的山岩上雕琢出今日的土林模样。 苍凉壮阔的土林吸引着我们,白队长停车让我们打卡。 11点24分看见路标:<font color="#39b54a"><b>皮央东嘎</b></font>,这是我们今天要去的目的地。<div> <font color="#39b54a"><b>皮央东嘎是一处石窟壁画遗址,距札达县(托林镇)县城北边约40公里。这里海拔4300米。</b></font></div><div> 皮央、东嘎是这里两个邻近的村子的名字。皮央东嘎遗址,就位于这两个村子附近的土石山崖上。</div><div> 遗址分布在<b>东嘎村</b>的部分,是一组<font color="#39b54a"><b>石窟群</b></font>,是中国发现的<font color="#39b54a"><b>规模最大的佛教古窟遗址</b></font>;</div><div> 遗址分布在<b>皮央村</b>的部分,是一处<font color="#39b54a"><b>由寺院、城堡、石窟和塔林组成的大型遗址</b></font>,总规模比东嘎大(若单论石窟规模,则以东嘎村为大),属于古格王朝仁钦桑布时期所建的八大寺之一,建于10世纪,曾一度<font color="#39b54a"><b>是古格王国重要的文化中心</b></font>。石窟壁画是用矿物颜料绘制的,因此色泽完好。</div> 11点35分来到<font color="#39b54a"><b>札布拉土林观景台</b></font>。观景打卡。 12点05分继续前行。 远观土林,层峦叠嶂,陡缓相间;跌岩起伏,森若城廓;沿河谷横亘绵延数十公里,与四周的雪山交相辉映,岭翻浪涌、峰跃惊涛,展现了札达土林面貌的宏大气魄。 构成土林的地层形成已有200万年至2000万年的历史。 12点14分来到皮央遗址。皮央遗址坐落于一个干涸的河岸台地约90m高的山丘上,在前往皮央村的路上,就远远可见密密麻麻宛如蜂巢的石窟群,十分震撼。眼前的山上布满了蜂窝状的洞窟。 山脚下的玛尼堆和转经筒。虽然建筑略显简陋,色彩也不那么鲜艳,但丝毫不掩宗教信仰的神圣,同时更激起了我对这么偏远的地方象雄文明遗存的好奇。 站在皮央村前远眺雪山。纯净的蓝天上,白云像薄纱一样飘在天际,随风舒卷。 皮央遗址北距托林镇62公里,山壁上散落着数千个洞窟,号称“里千户,外千户”,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山顶上还可见一红色建筑残体。 <p class="ql-block">  该遗址是中国迄今发现的<font color="#39b54a"><b>规模最大的佛教古石窟遗址之一</b></font>,<font color="#39b54a"><b>素有“笫二敦煌”的美称</b></font>。洞内壁画内容多为佛教典故,人物造型优美,栩栩如生,从其绘画的特点可以看到多元文化交流的痕迹。</p> 吐蕃王国末期,吐蕃最末一代国王朗达玛的后裔逃往阿里,在阿里建立起割据的小王朝,其中一个小王朝——古格王朝的都城,便建在札达县境内的<font color="#39b54a"><b>札不让</b></font>。遗址中还保存着数百孔洞窟和绘制有精美壁画的佛寺、石窟遗迹,在城内的库房内存放着火药、铠甲、头盔以及各种铁制兵器。据藏文史籍《西藏王臣记》记载,古格王国先后传承共十六代国王,最后在公元17世纪由于西方传教士潜入古格传教,导致信奉天主教的古格国王与坚持以佛教为国教的大臣之间发生严重的冲突,邻国拉达克王国乘古格国内混乱之机,出兵围困其都城扎不让,将其灭亡。象雄与古格,两个一度各领风流的西部古国,从此消逝在历史的烟云之中。 多年来,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民族学家们在浩翰的史海中苦苦搜寻,力图用科学的证据来复原其历史的旧貌。关于古格王国,虽然各国的历史学家与考古学家曾作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但也有许多问题时至今日仍然藏在云山雾海之中未能得解。其中,一个最令考古学家感兴趣的问题在于:当年这个王国最强盛时,一度号称达到十万之众,但古格王国都城遗址扎不让所有能住人的洞窟加起来,也只能容纳两千人左右,这不能不让学者们推测,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一定还有无数个像扎不让这样的古城堡隐藏在大漠荒原深处,被历史的风尘所掩盖。<div>  于是,一支又一支考察队踏上了阿里高原,去探索神秘古国深藏于荒原大漠之中那些未知的世界。其中一支调查小队,由西藏文管会和四川大学藏汉两族考古学者组成,先后数次深入到阿里高原,终于取得了重大的考古新发现。在1992年他们发现了<font color="#39b54a"><b>皮央东嘎石窟壁画遗址</b></font>,它位于札达以北40公里处,<font color="#39b54a"><b>是中国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佛教古窟遗址。 </b></font></div> 山脚下的玛尼堆,记录着历史的过往。 古老的洞窟里现在被村民存放了用品。洞窟里的墙壁上被烟熏过的痕迹清晰可见。 无意中拍下路边的这块石头,放大细看,像极了老人的头像,眼睛、鼻子、嘴都惟妙惟肖。 空洞坍塌的洞窟,像是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 <p class="ql-block"><br></p> 登高远眺皮央村。 1点在山脚下,看见几个洞窟装上了门,好奇的想过去看看,又不敢贸然进去。 等了一会儿,从这两个小门里面有人走了出来,正好啊,想啥来啥。前面是一个老妇人,头发花白,身体有些佝偻着,只会说藏语,听不懂普通话;又问了后面待红帽子的妇女,她能听懂我们的话,可以简单的交流。问了她才知道,小门里面是各家自己的小仓库,用于存放粮食和肉干,她是拿点肉干回家吃饭。 这就是她从山洞仓库里拿出来的牦牛肉干,生肉自然风干,还带着血迹,看上去还挺新鲜的,可以用手撕下来直接食用,她拿回家准备当午饭。看我们一脸惊奇,她很热情地说:你们尝尝吧,好吃。我和孟姐互相看了一眼,好奇心驱使我们大胆伸手撕了一小块,放进嘴里,感觉就是生肉味道,嚼起来有点费劲。她说:再多拿点、多拿点。因为不太符合我们的饮食习惯,也怕浪费了,毕竟在这里没有其他的食物,风干肉对他们生活挺重要的,就赶忙说:够了够了,尝尝就行。哈哈,一次好奇害死猫的经历。接下来的经历更是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 她很健谈,聊天得知她家就在附近,又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们说想去她家看看行不行?她爽快的答应了,带我们来到她家。心中暗自欢喜,踏破铁鞋无觅处啊。 进到她家里面,进去是厨房和杂物间,有点暗;再往里走,直接带我们进到客厅,屋里很亮堂,浓郁的藏式风情扑面而来,非常干净,所有的靠垫、桌布、壁挂等艳丽的色彩让人眼前一亮,完全没有偏僻乡村的感觉。看得出来,她是一位善于持家的主妇。真难以想象屋外那么荒凉、人迹罕至,而屋内这么温暖,主人这么淳朴! 我们提出跟她合影,她也欣然同意了。我们互相加了微信,传了照片。<font color="#39b54a"><b>她叫次仁巴吉</b></font>,一位生活在阿里高原边境地区的善良热情的藏族妇女。真心祝福她生活幸福,扎西德勒! 告别次仁巴吉,我们准备上山看看皮央遗址。 1点33分开始爬山。 山上密集的洞窟群,有的还锁着小门。 上山走到2/3位置时,遇到一个游人,他告诉我们前面有个洞窟可以进去参观。我们紧走两步,看到了这个洞窟。门前有个看门的老人,他查验上山的人有无门票后,拿钥匙打开小门让游人进去参观。<div><br></div> 进去一看,里面的壁画保存比较完整,让人难以想象在这么偏远的阿里高原,古老的象雄文明、原始的雍仲苯教,在海拔4000多米的皮央遗址的残垣断壁里保存的如此完好。 白队长仔细的观看,不停的询问,看门的老人耐心的用勉强能听懂的藏普给我们讲解。<div>  东嘎皮央的的壁画用的都是当地的矿物质颜料,虽然常年在高原上历经了风沙和时间流逝,但依然保留着艳丽的色彩,难以想象这是距离我们遥远的时代产物。</div> 洞内壁画内容多为佛教典故,人物造型优美,栩栩如生,从其绘画的特点可以看到多元文化交流的痕迹。这些壁画是皮央石窟群的精华,绘制时间约为公元10世纪。 栩栩如生的壁画仿佛诉说着远古的故事。虽然我们还看不懂壁画里的故事内容,但直觉能感受到在这个小小的洞窟里散发出来的浓烈的宗教色彩。 看门老人休息念经的地方。 门外有个小平台,又藏式炉子可以烧水,做点儿简单的饭。 2点19分我们离开寺庙,老人锁好门。 我们继续往山上走,又看见了一个小洞窟,门上的锁只是挂着。我们打开进去看看。 里面的壁画有些残破,但依然鲜艳。 2点42分我们原路返回往山下走,又见到了这位看门老人,白队长想跟他合影,来人欣然同意。 千年前在这里辉煌存在的庞大人群如迷一般的消失,是迁徙?是战乱?还是天灾?这是古格王朝留给后人的迷。 3点离开皮央村,前往东嘎村。 东嘎是札达县托林镇的一个靠山临水、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在"古格王国"遗址西北约40千米。东嘎石窟散布在东嘎村北面断崖上,路上能看到山上密密麻麻的洞窟。<font color="#39b54a"><b>现存洞穴接近200个,延绵2千米,俨如蜂巢</b></font>。其中绘有精美壁画的几个窟洞,集中在东面一片呈"U"字形的山崖上。这是在1992年才被发现的石窟壁画遗址,位于扎达以北40公里处,是中国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佛教古窟遗址。 3点25分到达东嘎村。村里看不到人,想问问情况,就来到村委会,可是大门紧锁。 路边随手拍,放大一看,居然很像一位披着战袍的大将军! 顺着小路抬头看见上面有个寺庙,上去看看,有没有可能找到一个明白人问问情况。 站在高处,看脚下的公路在经幡的加持下,穿过不毛之地,蜿蜒伸向远方。 在寺门口喊了几声:有人吗?没有回音。 听到里面有些动静,推开门一看,里面有两个藏族老乡,会说简单的藏普,一问,他俩是寺庙施工的人,正在忙手里的活。向他们打听要去洞窟看看找谁?工人说:村委会有一个人掌管钥匙,但他今天外出了,没在,别人也打不开。哦,顿时很失落! 我们心怀遗憾的离开了寺庙,下山。 整个村里几乎看不到人,想问都没人问。 下午4点,再看一眼东嘎的蓝天白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 山上的洞窟默默看着我们,我们也默默地看着遍布整个山体的洞窟。 再见了东嘎群山,有缘下次再来吧。 4点半离开东嘎村。留点遗憾下次再来。 5点11分路过一片土林,白队长停车打卡。 5点40分1号车继续向札达县城前行。 今天2号车去了距札达县城18公里的古格王朝遗址游览。 在山上偶遇美女修行者。 打卡土林。 参观托林寺。 2号车4人上午参观完古格王朝遗址,中午12点回到托林镇,到托林寺参观。正值午餐时间,遇到门卫值班的是政府文保部门的,也是一位复员军人,聊着天,不觉到了2点,估计僧人上班了,进了大门,找到一位老僧人请他讲解,巧了,这正是2021年我们去托林寺时见过的一位老僧人。老人拿了一大串钥匙,分别打开白殿、红殿、金殿大门,带他们参观。张哥殷勤搀扶、虚心求问,老僧人也认真讲解,虽然他的汉话勉强还能听个大概。后来老人在那一大串钥匙里选了一把交给张哥,让他们自己去看一间一般不开放的小屋,这里不仅有<font color="#39b54a"><b>托林寺寺藏“三宝”之一的麋鹿角</b></font>,还有双修塑像。塑像因置于玻璃屏内,不知是啥材质,但看上去金光灿灿,栩栩如生。麋鹿角不仅完整且非常之大,据说是世间无二。有说麋鹿角是阿底峡从印度带来的,也有说是当年佛祖讲经地的。寺藏的其他二宝,一是<font color="#39b54a"><b>象牙质的五佛冠</b></font>(象征着五智如来的宝冠),据说是托林寺第一任堪布戴用而流传后世,该寺每任堪布在佛事活动中都戴此冠,是世人所不能见的;二是置于白殿的一块黑色的大镟石,上面凹进一个清晰的脚步印,深入石内寸许,掌纹很清晰,据说这是<font color="#39b54a"><b>阿底峡尊者留下的脚印</b></font>。<div> 2号车托林寺之行收获满满!</div> 这是2021年我们在托林寺遇到老僧人的情景,当时他收养了一只小岩羊,每天要喝奶。张哥问起老僧人当年那头小岩羊怎么样啦?老僧人想起来了这回事,说小羊已经死了。 6点回到托林镇。 两车会合后,直接到街上吃晚饭,然后回酒店。 晚上9点我和孟姐轻车熟路走到托林广场拍夜景。这里与两年前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这幅导向图上的字迹有些模糊了。 象泉河从县城中间缓缓流过。历史上象泉河曾经多次发过洪水,108座塔林也经历几次大水冲刷,过水后有些已经坍塌了。 托林寺外景。 夜色中,托林寺外的108座塔林依旧散发着神秘。 眼前的这一片塔林还比较完整,颜色鲜艳。好像修整过。 天色渐晚,落日散发着最后的光芒。 塔林魅影 10点返回酒店休息。 <div>  【后记】苍茫的阿里高原是象雄古国和古格王国故都的所在地,又是西藏原始宗教--苯教的发祥地,佛教最早也是从这里传入西藏腹地的。千百年来,藏民族的先民们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给阿里高原留下了无数的历史宝藏,皮央东嘎壁画和日土岩画就是这众多的宝藏之一。有着丰富且重要的历史。</div> 1. 建造年代与所属王朝<div> 皮央东嘎遗址被认为是古格王朝(<font color="#39b54a"><b>建于9世纪,到17世纪结束</b></font>)初期(10世纪)所建,初步考证<font color="#39b54a"><b>属于古格王朝仁钦桑布时期所建的八大寺之一</b></font>。古格王朝是阿里地区重要的古代王国,皮央东嘎遗址一度是古格王国重要的文化中心。<br> 2. 发展历程<br> 12世纪前后,古格王朝面临国家分裂,与都城扎布让对峙的另一个王室曾在皮央东嘎遗址所在地。当古格王国国家政权恢复统一之后,这里渐渐丧失了王宫的地位,但仍然是政治、文化交流汇集之处。从现存的遗址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这一带的重视,这里有着近千座的石窟以及众多的佛寺、佛塔等遗迹。<br> 3. 重大发现<br> 皮央东嘎遗址于1992年被西藏文物考察队发现,随后西藏自治区文物局与考古专业人员先后多次对遗址进行维修保护和调查发掘。<b>2013年经国务院核定,皮央和东嘎石窟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这个重大的发现,揭开了中国石窟艺术史上极为宝贵的画卷,为石窟寺艺术在西藏高原的传播与发展历史,为古格王国历史的研究,都提供了珍贵的史料。<br> 4. 艺术价值<br> <font color="#39b54a"><b>皮央东嘎遗址内的洞窟壁画是其重要的艺术瑰宝。壁画采用特殊的矿物颜料绘制,色泽完好,历经近千年仍鲜艳如初。</b></font>壁画题材丰富,包括佛像、菩萨像、佛传故事、说法图、礼佛图、各种装饰图案纹样及密教曼陀罗等,还有一些异国他乡的人物、图案、造型,为研究西藏的历史、宗教、文化以及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br> 总之,皮央东嘎遗址是西藏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对于研究古格王朝的历史、宗教、艺术以及西藏西部地区的古代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div> <font color="#39b54a"><b>东嘎--皮央石窟遗迹的发现,不仅填补了西藏西部古代石窟艺术的一个重大空白,更为重要的,还为我们揭示了西藏西部在整个亚洲古文明之链中所占据的十分显著的地位。</b></font>西藏西部的佛教洞窟壁画,通过几年来考古调查所掌握的线索,并不仅限于东嘎-皮央一处,在以古格王国为中心的阿里高原有着广泛的分布。从阿里所处的地理位置上来看,它正处在与中亚、南亚两大佛教流行区域的交点上;而从皮央-东嘎洞窟壁画的绘制方法、风格特点以及人物与动物的特征等许多方面观察,无疑都与中亚、南亚的佛教艺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div><div> 今天东嘎遗址没有看到,有些遗憾,留给下次行程吧。</div><div> 未完待续。</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