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新疆,建设兵团一直是我非常关注的事情。因为其他地方只有知青支边或下乡插队,只有新疆有成建制的建设兵团;还因为七十年代,我的乡亲有人曾到石河子市,在兵团里为他们做棉被谋生,让我对那里产生了好奇之心;当然,如果你仔细看完全文,你就会发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这次新疆的旅游中,我很想亲自去兵团里看看、聊聊,了解一下那里的真实情况。可惜的是我们的行程并没有这方面的安排,因此,每每当车子前面出现某某团或某某连农场的指示牌时,我就生出了无限的希冀与遗憾。最终,我们特地跑去参观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可惜的是还没到开馆的时间,而我们的行程又不能太等。所以,今天我以游记的名义写这篇文章,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游记,只是借此由头,整理一些文字,略表我对当年数十万官兵在此屯垦戍边艰苦奋斗的敬意。 <h5><font color="#167efb">俯首甘为孺子牛</font></h5> 说起屯垦戍边,从西汉就有记载,此后历朝历代沿续不绝。其实,这很容易理解。设想,古时候在交通条件及其原始的情况下,数千公里之外的驻军,后勤补给怎么解决?如果从关内运输,且不说沿途的风险,光是运输队伍的消耗就得减少一大半。<br> 新疆解放时,新中国一穷二白,而政治形势十分复杂,国家不得不在大西北驻军布防。部队一要解决自身的后勤补给问题,二要稳定局势,帮助地方政府恢复秩序,发展生产。于是从1950年至1954年,中央陆续把驻疆部队共17.55万官兵就地转为生产建设兵团。然后号召全国知识分子、优秀青年、复员军人、科技人员加入兵团行列,投身新疆建设。从此,一支既有历史传统,又有我党特色的特殊部队活跃在天山南北,几十年如一日,为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br> 这支队伍,主要来源有两部分,说起来都是令人感佩之至。<br> <h5><font color="#167efb">三国时,曹操就曾安排降军从事屯田事宜</font></h5> 第一部分,就是359旅。359旅出身于“南下支队”。 1944年,为准备战略反攻,以第359旅为主体,组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简称“八路军南下支队”, 由王震担任司令员、王首道任政委,挺进湘鄂赣,转战陕、晋、豫、鄂、湘、赣、粤。后经“中原突围”,于1946年秋返回延安。1949年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进驻新疆、西藏。<br> 中央之所以派359旅进驻新疆,还与其光辉的南泥湾事迹有关。1941年3月,为了解决抗日部队的生活问题,中央命令359旅开赴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359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从旅长王震到公勤人员、随军家属,人人动手开荒种地。毛泽东手书“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就是那时所作。到1944年,共开荒26.1万亩,除部队吃用全部自给外,每年还给边区政府上缴公粮,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 所以,359旅的口号是“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br> <h5><font color="#167efb">359旅南泥湾开荒</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毛泽东手书:自己动手,丰衣足食。</font></h5> 第二部分,是当时驻守新疆并于1949年主动起义的十万国民党警备军,这支队伍的总司令叫陶峙岳。<br> 陶峙岳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仙凤乡的一个富裕人家,15岁进入湖南陆军小学堂, 19岁赴武汉考入陆军第三中学,参加了武昌起义,从此开启了军旅生涯。神奇的是他从军官递补生开始,一直到开国上将,一路走来竟然没有一步差池。<br> <h5><font color="#167efb">陶峙岳将军</font></h5> 他的起步,取决于时事,但自成事起,他的表现就很前卫。 1935年,陶峙岳任76军军长兼第8师师长,驻防在澄城,在蒋极力围剿共军的形势下,他应彭德怀请求放红军通过防区北上抗日;1937年,他参加淞沪抗战,率第8师,在蕴藻浜一带坚守阵地21天,接到撤退命令时,全师伤亡超过10000人,剩下只有1100 多人,赢得了“抗日名将”的美誉,还被升为 76 军的中将军长。1940年夏,陶峙岳任第34集团军中将副总司令,而我的父亲,一位第17期黄埔生,当年就在34集团军司令部任职。1946年,陶峙岳任新疆省政府主席兼警备总司令,协助张治中释放关押在新疆监狱的一大批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并亲自派人将他们护送到延安。1949年9月25日,陶峙岳率10万国民党军官兵通电起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1955年受上将军衔。 <h5><font color="#167efb">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font></h5> 1949年底,陶峙岳部奉命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1954年二十二兵团集体就地转业,脱离国防部队序列,和359旅等其他部队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 <h5><font color="#167efb">中央一声令下,十万大军解甲归田</font></h5> 王震与陶峙岳缘分深厚。新疆和平解放,王震高兴地说:“新疆的起义,全省的和平解放,倾注了陶峙岳的大量心血。这是他戎马生涯中最光辉的一页,也是他一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359旅进驻新疆,1949年12月3日,王震乘飞机来到乌鲁木齐,陶峙岳亲自来到机场迎接。王震一下飞机,就紧紧地和陶峙岳拥抱在一起。这天陶峙岳非常高兴,提笔写下了一首《七绝•迎王震将军入疆》:<br><b>将军谈笑指天山,便引春风到玉关。<br>绝漠红旗招展处,壶浆相迓尽开颜。</b><br> <h5><font color="#167efb">王震与陶峙岳</font></h5> <h1><b>二,历史的贡献</b></h1> 现在的人想象不到,刚刚解放的时候新疆那边工作和生活条件有多恶劣,想象不到17万年轻汉子扎根在天山脚下屯垦戍边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和积极的心态。时到今日,已经过去了75年,回想前辈们那些艰难的岁月和感人的事迹,看看眼前新疆日新月异的新面貌,心中真是感慨万千。<br> <h5><font color="#167efb">兵团伊始,牛都不够,只能用人拉犁</font></h5> 首先,当年决定由这些部队就地转业屯垦戍边的决定是非常英明的。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件事肯定是要做的,那么派谁最好呢?当然是这两支部队,一支本来就有垦荒的经验,一支本来就驻扎在新疆。至于部队转业,那时国家从战时状态转入和平建设状态,本来就要裁军,将这部分部队就地转业,只不过是顺势而为。至于保持部队结构,这个更是非常正确。如果不是保持了部队建制,保持了部队的管理方式,怎能获得如此之高的生产效率,完成如此艰巨的生产任务?再从出路方面考虑,当时陶将军决定起义时,向中央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请中央解决这10万官兵的出路问题。这么多人,又没有别的技能,怎么解决出路?现在回想,把这些部队就地转业不得不说是一个十分稳妥而又对国家十分有利的事情。 <h5><font color="#167efb">兵团老照片</font></h5> 75年来,这些官兵扎根边疆,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代代相传,演绎出无数可歌可泣感人的事迹。由于我自己没有亲身深入了解详情,不好意思在此一一转发网上的东西。<br><br> <h5><font color="#167efb">机耕农场全班工作合影留念 1953年10月2日</font></h5> 现在的兵团与当时已经很不相同。现在的兵团,组织机构更加完善,不但保持了原有的序列,而且还有自己的公、检、法机构,已经自成一统,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群体;现在的兵团,生产更加全面,不但保持了原有的农牧业,而且还发展了工业和贸易。其中包括新能源产业、绿色化工产业、纺织服装业、新材料产业、农产品生产和精深加工业等;现在的兵团任务更加复杂,不但要组织生产,维持2000公里边界的安宁,而且还要配合地方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 <h5><font color="#167efb">塔河五姑娘战斗过的地方如今面貌焕然一新</font></h5> 现在兵团下辖14个师(市),176个团,总人口324.84万人。辖区7万多平方公里,土地总面积745.63万公顷,耕地104.31万公顷, 2023年兵团生产总值3696.58亿元,粮食总产量405万吨,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国民生产总值相当天津水平)。 <h5><font color="#167efb">新疆建设兵团各师分布图</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兵团一师纪念碑</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兵团四师师部</font></h5> 也就是说,他们不但解决了自身的生活问题,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大力推进了新疆的现代化建设,同时还维护了边境的安宁。在此,我再次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h5><font color="#167efb">兵团军垦博物馆</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