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之——我的父亲母亲(下)

塞北飘雪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续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父亲的单位专门开设了为社会居民家庭制作油单的项目,那种油单取代了人们家里的炕席,铺在炕上既美观,又好打理。上面有了尘土或脏污,只用鸡毛掸子或抹布就清理了,产品在市场上很受人们欢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时候,母亲利用业余时间用缝纫机将白布相接成宽两米、长三、四米等规格的大布,锁边并烫平,完成了第一道工序;在车间将白布刷三遍桐油,并进行打磨,这是第二道工序;第三道工序给油布刷底色;第四道工序由绘画师傅在油布上画花鸟鱼等;最后一道工序是刷保护漆。父亲带领徒弟除了完成第二、三、五道工序外,他还经常观看绘画师傅作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喜欢上了绘画,也鼓励我学习这门艺术,并给我买了油彩、排笔等工具,可惜我天资愚纯,未能成为他老人家希望的艺术家。但我永远忘不了为参加学校军训,他为我亲手制作的非常逼真的木质冲锋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0年,父亲为了让我二弟能接自己的班而提前退休。之后,他就在家做一些家用小擀面杖、菜刀木柄、小炕桌圆腿、包饺子馅骨勺等物件交付给经销商,有时也亲自到集市推销,以此补贴全家日常生活开销。同时还经常帮助亲友们油漆家具、墙围、糊裱顶棚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母亲去世后,父亲就一直帮助儿女照料孙子和外孙,直到小一辈上了中学,他老人家才有了自己活动的时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后来,在我们的动员下,父亲到榆次市荣军疗养院住了两年多。在那里,通过与同龄人们的接触与生活,使他的性格和精神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老人家开始欣赏评书、晋剧和秧歌,参加户外运动,学习写字、素描等,还学会了拉二胡。在院里组织的新春联欢会上,大家要他出节目,他也能满脸羞涩地上台演奏一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4年前后,八十五岁的老父亲买了彩笔和图画本,开始学起绘画来。没有老师的指导,也没有专业画具,他只是照着几本画册临摹。后来还学会上互联网,照着电脑里搜索的人物画半是临墓半是创作。到去世时,他居然已经画了一百多本,共计有3000余幅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每次翻开他老人家的画册,看到他工整的字体,细致的笔法,就更深地理解了什么是毅力、勤奋和细心;更感受到过去国家领导人要我们活到老、学到老的重要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有两方印,一个刻有“后学有先”,意思是自己学画晚,画得还不好,还要继续努力;另一个为“惠济翁印”,就是自称平遥惠济河畔、惠济桥头一老翁。前一个印章大了些,盖在小画纸上不太协调,就基本不用了。后一个是孙子张罗给刻的,老爷子很是喜欢,用的最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人家仅仅自学三年多时间,他的画和字,是不可以和专业人士相提并论,但一个已经儿孙及重孙满堂的老人,一方面或许是通过画画在消遣时光,另一方面何尝不是告诉一代代后来者怎样做人、如何做事、不懈奋斗和勇攀高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后来,三弟把老父亲的部分作品整理编辑,并印刷出版了两辑《惠济翁画选》。这些画选基本反映了父亲作品的风格和追求。其中相当一部分“画配文”是他老人家对人生的感悟,是给后辈的寄语,值得每个人停下匆匆的脚步,回想过去,筹划未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曾有一位早年从事美术教育,晚年也画笔不停的老人,看过父亲的画后大加赞赏,说有先古遗风,他自己无论如何追赶不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父亲是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待他的画作,他只是每天拿出几个小时,伏在书桌上,象小学生做功课似的专心作画,他说:“有时候就这样忘了时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父亲每天生活很有规律,他耳聪目明,精神矍铄、过得很充实。老人家这种勤奋好学、学无止境、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砥砺奋进的精神一直影响着我们这个大家族的每一位成员,也深深感动着周围的每一位老年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9年冬月,一直身体很好的父亲生了一场重病。得到消息后,我急匆匆乘火车赶回到他老人家的身边。看到躺在病床上不停呻吟的父亲,我心如刀割。那段日子里,我整天守护在父亲身边度日如年,数着输液管里一点点滴下的无色液体,真希望变成鲜红的血液,以给父亲生命的力量。倔犟的父亲从来不愿意吃药,这次病痛的折磨,为他煎熬的汤药,不管多苦,他都心甘情愿地喝下,觉得只有这样,他就能早日下床,由我陪他散步锻炼。为父亲刮痧时,他从来一声不吭,而年轻时母亲为他刮痧时,他总时不停地挣扎吼叫。此时,我控制不住的眼泪一滳滴落在他背上,我也真希望以此洗刷依附在他身上的湿毒。每次用针为父亲刺破拔火罐鼓起的一个个黄水泡,他老人家都一动不动,好像在用自己的毅力配合我清除一切病魔。那时,我望着窗外飘落的一片片雪花,心里默默地祈祷上苍将白雪融入大地,为父亲带来一个百花齐放的春天。也许这种父子情深感动了上帝,父亲终于康复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腊月初八,不会熬腊八粥的我,用八宝粥代替,与父亲时隔34年后又一次在一起喝了腊八粥,我们父子过了一个幸福愉快的腊八节。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陪同父亲与弟妹们过了他老人家89岁生日,我们又分别了,并约好等他90岁生日再相聚。但是,父亲与我都想不到一场大的疫情即将来临,也想不到我们两年多没能坐在一起,更想不到我们再次相见却是又在病床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2年12月30日,离新年还剩两天,还没来得及喝腊八粥,就得到弟妹们传来父亲病重的消息。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慌忙蹬上了飞往故乡的班机。望着机翼下不停闪过的山川、丘陵和田野,还有冬日阳光下的城市、乡村,感到世间是那么的渺小。而此时此刻,我最迫切想见到的是因疫情原因,三年没有一起生活的老父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日下午15时许,我见到了久别的老父亲。望着身子围缩成一团,挂着吊瓶,吸着氧气的老父亲,我急切地呼唤他。父亲戴着氧气罩的嘴动了一下,微闭的双眼一下睁开,放射着明亮的光。我止不住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并强忍着不让它落下来。父亲好像有许多话要对我说,却又气喘得说不了几句。我右手握住老人家伸过来的手,左手不停地划着他的胸部,想尽快地使他喘息平稳。也恨不得靠自己的力量,协助现代医疗来延续老人家的生命,但这一切似乎没有起到什么效果,20时35分,老父亲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此时的天好像轰塌了下来,我的眼前一片漆黑,心里只清楚,我们失去了亲爱的父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为父亲守灵的日子里,我的脑海里不停地闪现着与父亲一起生活的日日夜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不善言辞,对人很和蔼。在我们面前他很慈祥,没有母亲那么多唠叨。但有时也很严厉,特别是发现我们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事上有不周时,总是不留情面地呵斥。要求我们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谦虚谦让,多吃苦,多为他人着想,不能占别人的便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在日常生活上,总是想方设法,不辞辛苦,四处奔波为家人的幸福生活创造条件。他老人家除有我们姊妹七个外,膝下还有九个孙子、三个外孙、六个曾孙,儿孙满家,四世同堂。他对孙辈更是非常慈祥,疼爱有加,关心照顾,关注照料,直到临终前都在操心他们的上学、就业与婚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一生很俭朴,在吃穿问题上从没有任何挑剔。我印象最深的是在穿衣服上,他老人家不喜欢穿新衣服。每年母亲给他做的,或者我们给他买的新衣服,总是找各种理由不要。在去一些重要场合,当我们非逼着让他穿上时,他的神色总是显得十分不安。回家后,马上脱下新衣,换上他的旧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热爱传统文化,要求我们多学文化,多长本领。他虽然受正规教育少,但他酷爱读书,晚年特别喜欢读《圣经》、《毛泽东传》、《宋家王朝》等书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做任何事都苦心钻研,勇猛精进,对任何生命都满心珍贵,全力呵护,为每一个子孙后人树立了榜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热爱家乡,经常回遮胡村祭祀祖先,看望村里的乡亲。他还积极参与霍氏文化研究会的活动。多年来率家人热心为霍宗祠整修、寺庙建设、扶危济困、资助贫困学生等慈善公益捐款捐物共11余万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也非常关心国家大事,经常看电视、听广播。备战备荒和准备打仗的年月,他积极参加民兵训练和挖防空洞工作;为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单位组织国库券认购,他倾其所有热情参与;国家改革开放了,他非常赞同;说伟人犯错误了,得三七开,他又迷茫了。后来,他开始看起了《圣经》,并几次问我,世间到底有没有天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永远忘不了父亲领我去看电影的路上,耐心校正我走路步伐的姿态;永远忘不了他一次次送我去陪祖父母的回故乡之路上的辛勤背影;也永远忘不了他送我参军时,为我整理行装时那双颤抖的双手;更永远忘不了他与我每次离别时,披着衣服踉跄出门送我时的那双眼神,以及眼光里流露出的依依不舍的亲情,那是一种永远不能忘怀的情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生总有一些不尽人意的时候,我们本想为父亲过93岁生日,却想不到离寿诞还有四天,他老人家却撒手人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好在他老人家解脱了,我在灵堂前向父亲默念:父亲,世间是有天堂的。在那里有伟人们和祖父母及其母亲相伴,阎王小鬼都奈何不了您。现如今,您再也不用看那些尔虞我诈,欺上瞒下,唯利是图,坑蒙拐骗小丑们的卑劣表演,再也不用听那些西方反华势力的蛊惑人心,胡说八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冬日的雪花是那样的纯洁晶莹,它净化的空气,也覆盖了一切污垢与腐朽。即使它溶化了,也用雪水滋润万物生长。真正的人生就应该象雪花,虽然短暂,却焕发出人生本质,促成了万物的永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您做到了。您来自冬日,又归隐于冬日。您用您那高贵的品质诠释了人生的真谛,也用我们霍家的家规家风为后人确立的人生的方向。我们一定继承您的遗志,传承您的精神,为霍氏家族的兴旺发达不懈奋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他老人家完成了霍荣万家族第十九辈人的使命而魂归故里,却给我们后辈人留下了深切地思念和无尽地哀痛。现在,他老人家与我们在一起的那个家己经消失在生活的波浪中,成为了宗室的历史和我们深情地回忆。但是,他老人家的英灵永远地留在了我们后人奉供的这座殿堂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落日的余晖洒在天边那道山脊上,山脊由白变黄,由黄变红,霞光中闪现着父亲高大的身影。那个身影就是我们这个家的脊梁,他承载着我们的希望与幸福,也承载着家族的荣光与辉煌。此时,我仿佛又看到父亲在为祖父母抹墙修灶、倒茶端饭;看到父亲在为我们日夜奔波、辛勤操劳;也看到父亲在为孙辈刷锅做饭、接送上学;还看到父亲坐在电脑旁读史吟诗、挥毫作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母亲养育了我们五个儿子、两个闺女。如果两位老人家还在世,我们此时会精心协力地为他们筹办百岁寿宴,我们姊妹和他们的十几个孙子、孙女、外甥、外甥女都围绕在父母亲的身边,那是一种多么幸福的氛围。可如今,心意在,人无影,这一切已经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伴随我们的永远是无限的懊悔和难以忘却的思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母亲一生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但我从来没有听到他们丝毫的懊丧和抱怨。今天,当我们住进宽敞明亮的楼房时,我们看不到他们那忙碌的身影;当我们开着轿车在路上行驶时,也见不到他们坐在我们身边那欣慰的面容;当我们走进豪华酒店聚餐时,我们听不到他们那爽朗的笑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母亲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也是令人敬仰的一生。他们的无私、勤俭、贤惠、孝顺的品德和吃苦耐劳、乐于助人、不断进取的精神,是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并将激励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进入暮年,我才深切地感受的,少年的时候,对父母只是一种依赖;青年的时候,对父母也许只是一种盲目的爱。只有当生命的太阳走向正午,人生有了春也开始了夏,对父母才有了深刻的理解,深刻的爱。我也许突然感悟,父母其实是一种岁月,从绿地流向一片森林的岁月,从小溪流向一池深湖的岁月,从明月流向一处冰山的岁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随着生命的脚步,我也以一丝鱼尾纹,一缕白发在感受父母额头的皱纹、满头白发的时候,我有时竟难以分辨,老了的,究竟是刻骨铭心的父母之爱,还是那点点滴滴、风尘仆仆、有血有泪的难忘岁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岁月的流逝是无言的,当我对岁月有所感觉时,一定是在非常沉重的回忆中。而对父母的牺牲真正有所体会时,我也一定进入了付出和牺牲的季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时我在想,作为父母,仅仅是养育了我吗?倘若没有父母的付出和牺牲,没有父母博大无私的爱,这个世界还会有温暖、有阳光、有我沉甸甸的泪水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往往是在回首的片刻,在远行之前,在离别之时,发现我从未曾离开过父母的视线,离开过父母的牵挂,我永远是父母眼里没有长大的孩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也许因为我无以回报流淌的岁月所赐予我的,所以,我无时无刻不在爱我的父母。在我眼里父母是一种永远值得洒泪的感怀的岁月,是一篇总也读不完的美好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本章完。下一章《东方红学校的峥嵘岁月》待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