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27日凌晨1点17分,92岁的母亲驾鹤西去,走的时候很安详很平静。那一刻,没有眼泪,感觉是母亲升仙了。接下来的三天准备告别仪式,忙碌掩盖了悲伤。母亲走后的第五天独自一人静下来,脑海里总是抹不去母亲的音容笑貌,眼泪不由自主的顺着脸颊哗然而下,也许痛痛快快的哭一场能冲走母亲离世带来的悲伤。</p> <p class="ql-block"> 母亲在生命弥留之际的情形历历在目,在医院一个多月时间里,监护仪的各项指标一直很正常很稳定,每天都和医生沟通情况,医生说老人家没有大毛病只是老了,我们一直坚信她还能活几年,没想到26日傍晚7点母亲的生命体征骤然下降,那一日的天气也特别反常,白天风雨交加,傍晚雨过天晴。打了一针强心针,撑了六个小时后还是离开了我们。</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的三天忙着为母亲准备一场肃穆庄严的告别仪式,这三天天气格外的凉爽,酷暑嘎然而止,仿佛是母亲带给我们最后的体贴。母亲的丧礼大表哥要求按照老家传统的风俗办,我们当时还有些犹豫,会不会太复杂了别人说道,后来发现表哥的坚持是对的。母亲喜欢这种风光的仪式感,自从她老了以后就特别爱炫耀,炫耀她的学历,炫耀她上学时是篮球队员,炫耀孩子们的优秀。29日丧礼上,有母亲满头白发的老同事来吊唁,特别是看到一位白发苍苍88岁的老人家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来吊唁时,内心感慨万分。父亲老家的亲人千里迢迢从潍坊青岛赶来,母亲的三个侄子虽已70多岁了,一直陪伴守候到母亲的最后一刻,我们即感激又欣慰。 只为风风光光的送她老人家上路。</p><p class="ql-block"> 翻看家中的老相册,父母二人从1958年相识,1998年天各一方,2024年母亲追随父亲而去,他们是跨世纪的一世。 母亲和父亲是邮电学校第一届的学生,两人志同道合,自由恋爱,结婚后有了我们兄妹三人,父爱如山,母爱如水,他们伟大的爱一直笼罩着我们,仿佛是有天意,父亲虽然过世的早,那时我们三人都已成家,而且都有了下一代。母亲走的时候我们的孩子都已经立业。这也许是他们最大的愿望吧,实现了才会放心的离开,这也许就是生命的延续。父母亲留给我们最宝贵的东西就是优良的品质和良好的家风。父亲为人正直,认真严谨,技术过硬,是单位知识分子的典范;母亲善良正直,热爱学习,乐于助人,始终教育我们要善待他人,工作上进。我们也是一直按照父母亲的要求传承给下一代。在丧礼上,按照母亲的喜好,我们准备了一份母亲的生平,院里的大叔说,大院里去世的老人中,母亲是第二个写生平的,虽然她的一生很普通,工作时间很短就提前退休让孩子接班了,但是正是这份无私的母爱才是最伟大的,这也是留给下一代最美好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 母亲生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她的一生是善良正直、善待他人的一生;她的一生是勤劳持家、勤奋好学的一生。她育有一子二女,在家中是一位贤妻良母,勤俭持家,把自己的毕生精力都用在了教育子女和操持家务的繁杂事物中。她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育子女做人做事、勤奋工作,子女们个个工作上进、家庭和睦。对待长辈,她细心照顾,孝顺有加;对待邻里,她热忱帮助,获得了大家的尊敬和爱戴;在工作中,她兢兢业业,认真严谨,秉承老一辈知识分子的严谨细心的工作作风。 </p><p class="ql-block"> 在生活中,她是父母的好女儿,称职的好妻子,伟大的母亲,慈祥的奶奶,和蔼的姥姥。她的坚强勇敢,勤劳简朴深深影响后代的发展和成长。在她身上始终闪耀老一辈知识分子的优良品德和高尚的情操,刘庆菊老人虽然离我们而去,但她的音容笑貌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p> <p class="ql-block"> 翻看家中尘封已久的老相册,相册里母亲1960年左右在邮电学校上学时期的老照片,齐耳的学生头,小碎花的上衣,是如此的清秀,愿她回到和父亲相遇的那段时光,这一世两人相聚短暂,希望他俩再有一世长相厮守的轮回。</p> <p class="ql-block"> 母亲生前最喜欢养长春花,从她家移栽到我家已经十多年了,每年都开花,花期很长。花的别名是日日春、日日草、日日新、三万花、四时春、时钟花,花语是愉快的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