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桃河流淌的岁月</span></p><p class="ql-block"> 2024 年 8 月 20 日,辽西朝阳地区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笼罩。 天空仿佛被一块巨大的灰色幕布遮盖,阴沉得让人透不过气来。乌云密布,如汹涌的海浪般层层叠叠,不断地压低。19日夜间滴滴达达的雨滴开始落下,刚开始还稀稀疏疏,很快就变成了倾盆大雨。雨滴砸在地面上,溅起一朵朵水花,仿佛无数颗珍珠在跳动。街道上瞬间水流成河,雨水急速地流淌着,带着落叶和尘土奔向村东边。 在下桃花吐村里,原本宁静的景色被暴雨彻底改变。</p><p class="ql-block"> 这场暴雨持续了很长从19日夜间到20日下午,整个下桃花吐村都沉浸在雨的世界里。它带来了清凉,也带来了些许不便和担忧。但同时,这场暴雨也让人们看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它是如此强大,让人敬畏;又是如此壮观,让人难以忘怀。 同时也给村民遭受了损失,有的墙体倒塌,庄稼冲毁被淹。当雨渐渐小下来,天空开始放亮,太阳从云层中露出一丝光芒。被雨水洗礼过的下桃花吐村,空气格外清新,万物都焕发出新的生机。</p><p class="ql-block"> 雨停后,走出家门,看到家的后院墙被洪水冲毁倒塌一段,淌着河水来到下桃花吐大桥(老大桥)。2000年朝北公路在下桃花吐村改道建了新的大桥。站在桥上,扶着桥栏远远望去,那原本平静的大河此刻已完全变了模样。浑浊的洪水如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着向前涌去。河水汹涌澎湃,一浪高过一浪,不断地拍打着河岸,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靠近桥头的地方,洪水卷起巨大的漩涡,仿佛要将一切都吞噬进去。水面上漂浮着树枝、等杂物,它们在湍急的水流中上下翻滚,不时撞击着桥墩,随后翻腾的洪水顺流在波涛滚滚的洪流中,让人担心这座桥是否能够承受住洪水的冲击。</p><p class="ql-block"> 站在下桃花吐桥头,我能感受到脚下的大地在微微颤抖,那是洪水的力量在传递。耳边凉风吹过,夹杂着水汽和泥土的气息,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压迫感。我的心情复杂而沉重,既为大自然的强大力量所震撼,又为可能遭受洪水灾害的人们担忧。看着这肆虐的洪水,望着大河西岸的防洪大坝降服了洪魔,保护着良田,我不禁想起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修筑防洪大坝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下桃花吐村在桃花山下的一个村落,从离村4.5公里的梨树沟丘陵的石缝中渗出的一汪清泉,是桃花吐河的发端。这条河从发端到我们下桃花吐村,河流沿途接纳了上桃花吐西粱北坡下来的水,小北沟村方向来的水,下洼村各沟岔下来的水。小西山村下来的水流径我村的北边的小河(人们叫它干河子),以及桃花山下来的水,水量逐渐加大,河道宽度逐渐加宽。流经我们下桃花吐村的这段没有一个正式的称谓,村民一般表述为东大河,当地人就叫“下桃花吐河”。下桃花吐河段是朝阳到北票必经之路,这段还101国道,建有下桃花吐大桥。从下桃花吐大桥流到平顶山村、李家窝铺村,到扎兰营村入白腰大河,再汇入大凌河。先民们依河建村、安家落户。</p><p class="ql-block"> 桃花吐河蜿蜒曲折、绵长,一路向南途经上桃花吐村庄,后经下洼村流入下桃花吐,河道宽阔,河西岸是大片良田,每年到了汛期,汹涌的洪水便如同脱缰的野马,肆虐奔腾,冲毁了河西岸的耕地。1969年下桃花吐生产大队,由原先的六个生产队实行了统一核算的生产大队。时任党支部书记的张德芳,带领大队的领导班子成员实地考察了下桃花吐大桥到与下洼交界这段洪水冲毁良田造成的损失,结合农业学大寨的伟大运动,决定要驯服桃花吐大河,改造河道,在下桃花吐河西边修筑一条护河大坝(桃花吐老大桥至下洼界)。</p><p class="ql-block"> 修护河大坝谈何容易,没有资金,没有先进的机械设备,张德芳书记带领社员开山劈石,在桃花山下用尖镐、铁钎、大锤把山上的石头起出来,大的石头用大锤砸开,动用全大队的车辆把石头运到下桃花吐河筑坝工地上。垒大坝的社员由上游往下在河西岸边修筑护河大坝,社员挥洒着汗水,坚实的臂膀扛起沉重的石块,垒在大坝上。下桃花吐生产大队书记张德芳等干部沿着各段督导检查,严把质量关。社员个个不甘示弱,和灰、搬石,为河坝的修筑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的身影如同钢铁般坚定,皮肤被晒得黝黑,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老茧,但眼中却闪烁着不屈的光芒。尽管劳动艰苦,尽管工分儿很低,大部分社员干劲十足,没有丝毫怨言。而是为了改变下桃花吐村的落后面貌,以大寨人为榜样,下定决心,干劲冲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真正体现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激情豪迈。 社员深知,这条河坝不仅是一道防线,更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对后代的责任。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奋战,河坝终于修筑完成。它如同一条巨龙,横卧在下桃花吐河流之上,守护着一方水土。</p><p class="ql-block"> 下桃花吐全体社员,在张德芳书记的规划并组织领导下,再鼓干劲,在护河大坝内挖沙填土,把昔日沙滩变成良田,下桃村生产生活发生的历史性的变化。村民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在张德芳书记的带领下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传奇——修筑河坝防洪,保护耕地,为后代谋福祉。 那时的下桃花吐村,宁静而质朴,耕地是村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从此,洪水被驯服,耕地得到了保护。</p><p class="ql-block"> 岁月流转,那道河坝依然屹立在下桃花吐河西岸,见证着六、七年代村民们的奋斗与奉献。它是一座不朽的丰碑,铭刻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激励着后代子孙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传承那份坚韧不拔、团结奋斗的精神,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拼搏。</p><p class="ql-block"> 望着那奔腾不息的洪水肆虐冲击着防洪大坝,而大坝巍然不动,使狂野的洪水乖乖地顺着河床流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望着䇄立在洪峰中的防洪大坝,好像听到大坝诉说着岁月的变迁,流走了多少岁月,多少人已青春年华不在。当年组织带领人们垒坝筑堤的老书记张德芳,离开人世,当年修筑大坝的社员也年逾古稀。岁月易逝,但岁月抹不去人们的记忆和思念,上了岁数的人,谈起当年修筑防洪大坝的艰难,常常津津乐道,谈到兴处眉飞色舞,谈起当年的老书记张德芳,心生敬意,伸出大拇指说那时的干部都是这个,真干,群众心里有杆秤,是非功过,自有评说。</p><p class="ql-block"> 有道是风水轮流转,大自然也是有涝就有旱。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连年干旱,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从来没有断流的下桃花吐河水随着岁月、季节变化而时断时流,逐渐干涸。可叹这里的静静流淌的河水已成为过去。我想,上苍留给我们的下桃花吐河,它自古就是延续着河水时断时流。即然大自然是有旱就有涝,有朝一日,那河水美景肯定还会再现,只不过,我们不知道得等到何年、何月。没有想到8月20日这场暴雨过后,下桃花吐河又出现了哗哗流淌的河水,河边李家湾附近断流近40年的地下水管又流出了清泉。</p> <p class="ql-block"> 暴雨过后三天再次来到下桃花吐大桥,当我漫步桥上,手抚漂亮的石栏,凭栏远眺大河上下。看见河中流淌的水流,思诸飘飞,我童年少年就是在这条河边度过的,它承载着我太多童年的快乐和幸福,太多童年的美好时光。童年(六、七十年代)在河中玩闹的情景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留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它是那样亲切,令人难忘,让人魂牵梦绕。</p><p class="ql-block"> 六、七十年代的幽幽长长的下桃花吐河,那潺潺流水,由北向南奔流而下。除了汛期,绝大多数时候河水清澈见底,汩汩的流水声常年不息,在下桃花吐村东边,哼着优美的旋律,唱着动听的歌谣。河的西岸,一座座泥土房,住着我的父老乡亲,是我们下桃花吐人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村庄。每年春天下桃花吐河的两旁,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木,柳树舒展开了嫩绿的枝条,在春风吹拂下,就象一个个身穿绿纱裙的仙女在河边翩翩起舞,展示着她那婀娜多姿的身材。当天气变暖时河的流水,昼夜不停地流淌,大海就是它的最终归宿。听潺潺流水,泉水叮咚;鸟儿的歌声,清脆、悦耳。我会和我的伙伴们一起到小河边玩耍,脱下鞋子,光着脚丫子在小河里奔跑,感受着河水的凉爽和温柔的拥抱。有时候,我们会去抓小蝌蚪和小鱼,有时候也会在河边捡一些美丽的石头和贝壳,一边挖野菜,有时拣石头打水漂,看着一圈一圈的涟漪,忍不住两次、三次……,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那个时候,夏天青蛙,癞蛤蟆很多,尤其是夏日的晚上,那个叫声此起彼伏,走在下桃花吐河边,就会,噗嗤一声,就有青蛙因为惊吓跳到河里,现在几乎很少看到了,不知道是使用农药还是其它原因,很多夏天应该有的小生灵都很少,有的几乎见不到了。</p><p class="ql-block"> 每当学校放假了,午后,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下桃花吐河的水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我们到河里洗澡、游泳。小时候,妈妈最怕我们去河边洗澡,大人最担心的就是谁家的孩子找不到了,一定会去河边呼喊,但是总有孩子去河边戏水、游泳,也会有意外发生。下桃花吐河就是孩子们童年的乐趣,我们在河边石头上玩泥巴,把它做成各种动物当玩具。有时我们还要到河边树林砍柴、割草,帮父母分担家务。我们的童年也许并不浪漫,但是我们有我们的快乐!下桃花吐河就像我们的天堂,让我们忘却了一切烦恼和压力。辛勤劳作的人们,累了就在河边树下休息、乘凉。</p><p class="ql-block"> 秋天的下桃花吐河安静而又和谐,成熟了,清澈了,透亮了。河两岸也是成熟的色彩。秋风吹来,落叶纷纷,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河面上,河水闪着金光,唤醒了沉睡的村庄。社员们开始了一天的秋收劳作,孩子们背着书包去上学。回看晨雾中的下桃花吐河,蒙上一层薄纱,神秘而飘逸,犹如仙境一般,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而又充满活力。下桃花吐这条河涌动着浓浓的诗意,使河岸更加厚实与富有。傍晚时分,当夕阳西下,下桃花吐河被一层金色的光辉笼罩。家家户户的炊烟袅袅升起,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味。 </p><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冬天很冷,数九隆冬的天气里,河面上结了厚厚的冰。这时的下桃花吐河带给我们的欢乐丝毫不亚于游泳、摸鱼。三、四十年前的冬季好像比现在寒冷得多,许多孩子们在河面上溜冰,标准的姿势就是在冰面上急急地紧跑几步,然后双脚一前一后骑马式滑行,看谁滑的远,当然因冰滑摔出老远的也不乏其人,往往因摔屁股墩而引来一阵阵善意的哄笑。还有一项好玩的游戏是打陀螺(我们土语发音打冰嗄),就是将圆木头的一头削尖,在尖部再砸上一个钢珠,将鞭绳缠住陀螺用力发起,然后不断地抽打,比赛谁转的时间长。有时滑冰车,玩得兴起,小秃头上热气腾腾、鼻子下面清鼻涕拖得老长,用棉袄袖子一抹,即使玩的膀子酸痛也不轻易休息。那个时候没有什么游玩的项目,农村的孩子也没有现在这么娇气。 </p><p class="ql-block"> 下桃花吐河,一条四季变换着服饰的河。它曾给家乡留下过伤痕,它也给家乡增添过水乡美景。也就是这条别有情趣的下桃花吐河,竟使我、还有那个岁月的许多人,都对它有着一种美好的回味,至今让人不能淡忘的下桃花吐河。</p><p class="ql-block"> 家乡的下桃花吐河,没有索取,只有奉献,它浇灌了家乡的土地,养育了家乡的儿女,伴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和少年,静静流淌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流淌在我魂牵梦萦的梦里。我常常仰望满天的白云,繁星,为什么天上也有一条美丽的银河,它让人产生无限遐思,好想有一双翅膀去飞翔。家乡的下桃花吐河,河水跳着欢快的舞蹈,唱着优美动听的歌曲,一路奔涌向前,缓缓流过。天空在小河里映下了一幅幅优美的画,还有孩子们可爱的笑脸。这些现象无一例外的被下桃花吐河亲历和见证。小河见证索取,我见证小河。</p><p class="ql-block"> 如今不经意间才察觉,时光已改变了一切。当年的小孩已年近古稀,现在村中稀少的孩子不再去河里嬉戏玩耍。只有暴雨过后的下桃花吐河依旧,清清流淌着,日夜不停地奔向远方的大河,从未曾回头。今天来到河边驻足漫步,好想还到河中去玩玩,去开心地笑,去寻找童年的记忆,去寻找那踩过的鹅卵石,那遗失的钢笔,也许它是永远找不回的,就如同逝去的岁月永远也找不回来。漫步在河边细细感受着那流水淙淙的宁静,或许内心也会隐隐泛起些许的落寞,轻叹着岁月的变迁吧。</p><p class="ql-block"> “在我家乡下桃花吐的村东,流淌着一条弯弯的小河,儿时曾在这里逮鱼玩耍,汩汩的流水声常年不息伴我成长……”这是我多年前写的一首诗词,诗中描述的这条流淌的下桃花吐河,源源不断地奔向远方,奏响生活的乐章。它是我们下桃花吐村庄的灵魂,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在这条河流里,我找到了儿时的记忆和那些美好的时光,清清的河水,流淌在我清清浅浅的流年里,流淌着我深深的对童年家乡的思念,也流淌着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每次回到这里,我都能感受到那份宁静和温暖。这条下桃花吐河,不知流淌了多少岁月,也让我魂牵梦绕了许多时光。</p><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25日</p><p class="ql-block"> 写于下桃花吐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