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甲辰年八月立秋(2024年8月29日),太阳尚有余威,秦建华教授邀约我与扆军宣、宁建庚几位老师去垣曲游学,探求舜帝故里,以解学界舜帝故里之争。接待者是垣曲女作家薛红娟,她现为中国作协会员,曾写了一部5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千古帝乡》,她坚信舜帝出生地在垣曲诸冯。秦为文化学者,曾一直认为舜在永济。由此,薛红娟,爱屋及乌,耿耿于心,微信电话多次联系,希望运城学者能够拔冗前往,深入游学一次垣曲,领略垣曲文化,考证舜帝出生之地。由此我们有了这次垣曲之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红娟是舜乡之女,曾经生长在大山深处,历山镇上,从小耳濡目染,对大山有着不一般的深情,特别是醉心于小时候母亲有关舜帝的传说,对大山深处舜的遗迹充满好奇、向往。长大了,不顾山高路远,常常拉着母亲上山祭拜舜王庙,寻访舜王遗迹,走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岭岭卯卯。每一处山水都是她心灵深处的神坛,每一处遗迹都是她记忆中的家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领我们上山寻访的过程中,我们真切地感到,她是大山里长大的一个野女子,无论性格,无论身体,有着超乎一般女子的果敢与勇毅。诸冯山的路陡峭急弯,我们都看着害怕,她却坚信自己开车的技术,驾驶着自己的宝马直充云霄。一路弯弯曲曲,立陡上下,我感到心跳加速,她却应付自如。这里我是曾经来过一次的,上到半道,深感动力信心不足,遗憾放弃。这次正好弥补了我的遗憾。过后我想,天地造化,大山无言,无论你来与不来,它就屹立在那里,千年,万年,甚至世纪曙猿。即使作为一个一般游客,上山巡游,只走大道,不可能步入崎岖不平荆棘遍地的羊肠小道上,根本看不到4000多年前舜的生活遗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个清澈见底的山泉石井舜王泉,据说是当年舜的生活用水之地,流淌千年,不涸不溢。那个自然形成的天然巨石舜帝石龛,在层层叠叠的造山运动中形成了可以遮风避雨的天然石屋,说为石屋,其实就是露天崖壁下的一处山凹处。让我们惊异的是下面堆满了风化而成的红石粉,绝对是现代烧制陶瓷的好原料。这使我想起,舜帝当年出生在这里,就地取材,陶于河滨,就应在这里制陶。我们来到这里,一块石碑上标识的是舜帝石庵,遭到几位学者的否定哂笑。如果说当年舜耕历山,种植、打鱼、制陶立茅屋为庵,那么后来为帝,故地为“龛”更合情理与规制。文化学者扆军宣说文解字,那个“龛”字龙表意,合表声,专为帝为神而设,象征着人们内心对神圣和信仰的追求和寄托。我们深以为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到山顶,森林茂密,寂静无声,如世外桃源,有几户人家已经搬迁,更显苍凉。有舜帝与娥皇女英寂寞地立在那里,不知有多少年了。在一处平地处,立一石碑,镌刻“虞林苑”,另一处立舜姚墟地,有务成教化处。望眼处建一姚墟石亭,两边有楹联:诸冯增光来瞽廋,姚墟生辉降帝舜。在一棵古槐旁有一“禹导沇(yan)之圣地在此”石碑,我们感到这个碑的突兀牵强。站立山顶,北望,山峰并立,中间为涧,古为雷泽之地,现为冲击平原,一片桑田。禹导沇水,哪有跑到山顶导水之理? 《水经》云:水出“王屋山为沇水,东至温县西北为济水”。皆专指黄河北岸济水的发源处为沇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半山腰间,我们绕道一条小径,有一石贡桌,旁立握登汉白玉像,边有土冢,据说是舜的亲生母亲握登坟。握登非常贤良,但不幸在舜小的时候就过世了,史料记载较少。现代文章中为了体现舜的孝心,都是他的继母姚婆的恶毒。而舜的父亲瞽叟,是一个不明事理的人,很顽固,对舜相当不好。母亲早逝,父亲再娶,后母是一个没有妇德之人。生了弟弟“象”以后,父亲偏爱后母和弟弟,三个人经常联合起来欺负舜。现代文中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有火烧填井之恶,从中也体现舜能以德报怨,成为道德的化身,光照千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我们祭拜了新修缮完成的舜王庙,红娟也是有意考验着我们的虔诚,从下面登台九九八十一级台阶,气喘吁吁时已是一片开阔之地,俯视瞭望四野,有君临天下之感。回头看匾额楹联竟是著名书法家梁锋先生丹书,“负夏开元承负下;诸冯因德立诸峰”扑拙遒劲,意向高远,屹立顶峰,傲视众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历山镇,我们沿着现代文旅仿明清一条街行走,感受舜帝故里文化,只是感到街道太过清冷,这个深山古镇,人烟太过稀少,走到北端尽头,一座宏伟高大的古建筑挡住了我们的去路,看立碑处,“帝舜故里”几个鲜红大字藏在碑文的后面,一层为砖卷拱门,洞下可行车走人。上面建筑为两层重檐仿古建筑,上层有王陆题匾“负夏帝墟”。背面门额上镶嵌着“帝舜故里”石额。看石额岁月应为一块古匾。过风洞下坐着不少老人乘凉,当我们问起舜的出生地时他们不约而同地说就在这里。令人惊奇的是红娟的母亲竟也坐在其中,似乎是如梦中神仙的安排,让一位老人连接起千年的历史传说,连接起我们曾经断代的历史与现在。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当地人所言鸣条为这里的鸣条岭,和一般人认为的舜帝陵鸣条岗相差百里。《汉书·地理志》即言,负夏在东郡,即在鸣条岭以南,今垣曲县境内。《平阳府志》中记载,垣曲有诸冯山,在诸冯山凹地有姚墟村,是为舜生之姚墟。舜本姓姚,姚墟应为姚姓之故地。另有雷泽、舜泉、舜庙、舜井等古地名,与史籍所记形状吻合。这些真实的历史遗迹让我们深感震惊。这个舜帝之争真是有着一言难尽的话题。永济蒲阪说,垣曲诸冯说,临汾翼城说,河南濮阳说,令人眼花缭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舜乡世纪曙猿,把人类早期活动推至4500万年前,这一发现见证人类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在舜乡。行走舜乡,我们会被以石头为背景的景色所震撼,石的墙,石的埝,石的臼,石的碾,石的房,石的农耕用具等等,都以活化石般的形式展示最古老的原始文明,为我们研究舜的历史足迹提供了可资参考的佐证。书中有语:人人未见圣者,若能以此修如是行,便能渐渐通达一切自然规律境界,亦能了知自身所处的境界与领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过后我想,此次诸冯山舜帝故里之行,肯定是一次生命之中的命运眷顾之行,在对的时间和一伙对的人,寻访探寻圣贤之旅。那天,在景区山下,天气炎热,我们并不准备上山,红娟执着,力邀运城学者上山探究,相陪的垣曲籍学院校友狄炳红力劝放弃,感觉山路陡峭,太过危险,红娟为女中豪杰,勇毅驾车,登顶傲视众山,一一指证罗列遗迹,思结千古幽情,缜密求证。舜生诸冯,渔雷泽,陶河滨,耕历山,卒鸣条。红娟很是自信,她说不用求证,不用力争,它们就默默地矗立在那里,百年,千年,从来不语。他的眼神自信而坚定,清纯而执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垣曲游学,我们还去了岭回村,参观了垣曲奇石馆,窑洞博物馆。行走在花团锦簇的桃花岭,感觉现代文旅大有可为。据说,春天,这里是山西最早桃花盛开的地方。有诗《垣曲岭回桃花岭》:垣曲桃花岭上春,嫣红灼灼笑迎人。旧时窑洞留陈迹,奇石嶙峋卧绿茵。(豆包机器人作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参观了正在建设的中条山抗战纪念馆,这里布展全面,有国民革命军的抗战历史,也有八路军抗战历史,有垣曲抗战死亡人数,还有全区各县抗战死亡人数,比较全面帝介绍了运城全区抗战历史。据说是个人办展,让人敬佩感慨。中条山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一页,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如今,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亡国之耻和同胞的灾难,同样,我们也不能忘记那些喋血疆场的抗战将士,不能忘记民众的牺牲贡献,永远铭记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一站是上行历山镇北剁口村,参观第十八集团军兵站,这与黄河之南的渑池兵站,成为八路军抗战最艰难时期的后方物资供应站。参观过程,在住户院落,受到主人热情接待,极力邀请我们扑打院中两棵高大的梨树,山梨微酸,我们吃出山里人的甜来。临别之际,她把我们送到巷口,招手告别。当年,八路军就是靠着这样的军民鱼水情,在大山深处安置下秘密的八路军兵站,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不朽的功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年清明前,笔者赴河南渑池,参观了黄河以南的第十八集团军兵站,通过利津渡口,将大量抗战物资运送到北岸。那里与垣曲兵站隔河相望,今天因为小浪底水库的建设,沧海桑田,古渡不再,早已物是人非。据资料记载,这里曾有利津古渡,乃为中原三大古渡(茅津、利津、孟津)之一(利津渡口原名济民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笔行至此,想起一个小小插曲。车行至黄河小浪底渡口处,前方公路上,突然躺着一具刚被碾压的狸猫,红娟紧急刹车,停车下地,小心翼翼地用两手把猫提起,安放在路边的小树林中,心有戚戚。我坐在副驾,看到她的行为,极为震撼。多少人碰到此事,极力避讳,小心绕过,多少生灵暴尸荒野,甚至多次碾压,有谁能为无主动物而尽心安葬。我曾认真地想过这个问题,但我无法做到她的尽心。回家拜读她的《千古帝乡》,她在书中写道:一个地方恬淡无邪,聊无张扬,是因祖先高德传承出的静心与善为。我似乎找到了答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在一首《太阳》诗里写到:您是幸福您是光明,您是希望您是永生,您是引领黑暗的使者。您是生命您是永恒,您是富源您是重生,您是人间吉祥的太阳鸟。这个舜乡的女子何曾不是一个人间吉祥的太阳鸟,把舜乡文化点滴撺掇成熠熠生辉的珍珠项链,抛洒给热爱舜乡文化的人,执着地传承舜帝文化,把人间真善美的福音播撒给人世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晚七时,我们穿行在返运的崇山峻岭中,同行的秦教授惊异地说,这里怎么黑得这么早呀,我们知道,大山深处,阳光有所遮蔽,太阳的光芒藏在山的那一边,有霞光万丈,艰难地穿透大山,丝丝缕缕。舜乡女子一片赤诚之心,似阳光,我们一定要冲破迷雾带到河东;似太阳鸟,歌唱在河东,嘹亮四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2024年8月31日完稿)</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