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日,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成立55周年纪念活动集三:

游家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记忆中的迁徙:从宁波到内蒙古兵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71年9月9日下午我握别前来火车站送行的父亲和他的徒弟,乘专列离开宁波,开始至今仍难以忘记的一段人生经历,对于当时才16岁的我而言,依坐着车厢壁,脑袋里茫茫然空白一片,内心有点些许的不安。车窗外的风景一天天在变,从看惯的江南景色逐渐变成灰黄的土地和山脊,后来转变成异常荒凉的戈壁滩,我内心也变得更加茫然和空洞,车厢内气氛也越发沉闷起来,那时我不知道也不会去猜想即将到达的陌生地方,会是什么样子的一个地方,又会遇到怎样的人和事?列车轮子有节奏撞上轨道缝间的哐啷哐当声,是唯一的进行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经过四天多日夜,专列一路颠簸行程后,我们终于在9月13号的凌晨抵达了乌拉特前旗火车站,当时站前漆黑一片的广场上,隐约可见停着好多卡车,远处传来时高时底点名的声音,我拿着简单的行李,摸着黑爬上了一辆被指定的解放牌卡车。那一刻,我还不知道终点在哪里呢。第一个认识的是来接我们的张志友连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卡车夜色中行驶着,冷风侵透周身,感觉时间变得格外慢长而难熬。天空渐渐开始蒙蒙亮起来了,慢慢地能看见前方茫茫无尽的荒凉土地,偶尔也会有几排土磊的平房掠过眼帘,一转眼就抛在车后,前方能看见的又只有广袤的地平线了,不知道何处是终点,内心无比焦虑不安,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期望终于到达目的地,后来才知道我到了十四团二连(起初到的是二连新点), 是我开启青春岁月的起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原来二连大多数是土夯的房子,我们住的有四排房子是半砖半土砌成的墙,屋子内南北各砌有一排土炕,一个炕平排铺睡四个人,算是比较好的房子了,后来我2009年回去看时,原来住过几排房子原封不动的在,现在已经修整过了,虽然旧房是要修整的,但记忆中的那个样子没有了,很是遗憾,新点还有一间保留了原有的样子,那是50多年前的样子,不容易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也许年龄大了,回到这个地方,朦胧间年少时的影子就会浮现眼前,好像飘然若梦的回到了过去,时间真如白驹过隙凝聚于这一瞬间,中间的其他历程就如车窗外飘过的风景,都不必一一铭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连依然还有熟悉的场景,还有熟悉的老职工,他们也深切地记得那时的我们,点点滴滴的旧事都可以清楚地重新道来。现在他们安于并热爱那片土地,勤劳已使得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了更多的经济收入,他们的下一代参用更科学的种植技术,收获更多的经济效益,也有年轻人通过高考走出故土,攻读硕博,即将成为国家的尖端人才,我由衷祝愿他们的家庭生活越来越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也许是最后一次回故地看了,50多年前的事有些记忆犹深,所以在此草书几字留个纪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8月2号上午是安排回第二故乡的日子,十几辆大巴组成的车队将我们带回了寻梦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原来我们住过的房子,现在只是外墙整修了一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现在的新一代,是我们青春年少时的样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曾和他一起放过马</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