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万寿寺是为乾隆皇帝祁寿的寺院,始建于清朝嘉庆二年( 1797年),位于长春市了宽城区奋进乡小城子屯。开山建庙是北京嘉兴寺和尚,法名不详,绰号“元宝和尚”。工程历时二年于1799年全部完竣。建成后共有正殿十二间、后殿五间、马殿七间、钟鼓楼各一座、跨院两个、灵塔一座。寺院建成后,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太上皇)题匾一方“惠我无疆”悬持在大雄宝殿内。</p><p class="ql-block"> 据吉林地方史志记载“先有小城子,后有宽城子,再有长春市,所以万寿寺是无可争议的长春之源”。</p><p class="ql-block"> “文革”时期万寿寺遭到毁坏、化为废墟,现仅存可见青砖瓦砾的6000平方米遗址。</p><p class="ql-block"> 2007年,经吉林省佛教学会报请省、市宗教局同意复建长春万寿寺。</p> <p class="ql-block"><b> 复建的万寿寺,位于东北亚黄金纽带文化园核心区域内,长春北湖国家湿地公园北侧。占地面积5.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是东北三省最大的皇家寺院。经过七年精心而又紧张的建设,2014年全新的万寿寺终于竣工面世。</b></p> <p class="ql-block">礼佛大道</p><p class="ql-block"> 礼佛大道全长219米,大道两侧各立有16根雕琢精细的礼佛文化柱,设计新颖,造型独特,每根柱子的上部都是240个佛像浮雕,下部仅靠底座的雕刻着各路神仙,进入这里就已经从现实凡尘走向了佛教圣境。</p> <p class="ql-block">石牌坊</p> <p class="ql-block">大香炉</p><p class="ql-block"> 牌坊和山门之间的大香炉,是万寿寺一大特色,这座香炉为青铜制作,分四部分,最下面是莲花座,代表佛教的圣洁;第二层是四只大象,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扛着上面第三层的香炉;第四层是一个圆球顶着转飞轮。尤其是中间香炉的上,镂空雕着腾飞的巨龙和下面的四只大象,形成龙象呈祥的暗喻,充分展示了佛教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复建的万寿寺面朝伊通河水系,与人民大街平行,福祉长春人民“永世康宁”。</p><p class="ql-block"> 寺庙南北长258.5米,东西宽200米,为仿清建筑风格,造型精美、规模宏阔、庄严肃穆、雄伟壮观。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东侧轴线上建有观音殿、文殊殿、长寿宝殿;西侧轴线上建有地藏殿、普贤殿、财神殿;山门东、西两侧建有钟楼和鼓楼。这种南北纵深,前后呼应,两边对称的布局整体严谨、气韵生动、含蓄温蕴 、平和宁静。</p> <p class="ql-block"> 山门为双重飞檐,歇山屋顶覆黄色琉璃瓦,拱门圆窗、古朴美观,金碧辉煌。门前两只健硕的石狮威风八面,灵动十足,中间门楣上方的“万寿寺”三个大字,是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上传下印长老亲笔题词。万寿寺三个字自上而下,彰显皇家寺院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 山门殿供奉的守护神密迹金刚。</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 大肚弥勒佛,也被称为弥勒菩萨,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象征。这尊形态大肚、笑容可掬的佛像,不仅在佛教艺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意义和人生智慧。“大肚能容,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这幅对联形象地描绘了弥勒佛的宽松和豁达,仿佛在告诫众生无论遇到多少是非与爱憎,都要不以为意,不让它扰乱自己的心智,而是以宽松和接纳的心态来应对。 </p> <p class="ql-block"> 东方持国天王轻抚琵琶,奏响梵音,净化众生心神; 北方多闻天王手握宝伞,遮风避雨保法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利剑斩烦恼,放下即自在;西方广目天王头戴宝冠,身穿天衣,怒目圆睁观三界,洞察善恶于丝毫。</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p><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建在两层台阶之上,是万寿寺最高大的建筑,歇山屋顶、双重飞檐,黄色琉璃瓦覆顶,雕梁画栋,恢弘大气,雄伟壮观。乾隆皇帝御笔钦赐的匾额高高地悬挂在大殿正上方。“惠我无疆”四个金色大字,浑厚雄健、刚劲有力,令人叹为观止。端坐再大殿中央的三座大佛高达十二米,纯铜制作,外表镀金。三座大佛金碧辉煌,凝重慈祥地注视着前来参拜的众生,保佑他(她)们的安康,满足众生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 三座大佛后面是一幅大型海岛观音三维立体壁画。画中的山水层次分明,人物栩栩如生,居中观音菩萨脚踏鳌鱼,神姿飘逸,手中净瓶倾洒甘露雨,消灾去难护众生;两旁韦陀珈蓝诸护法神,威风凛凛,展示着无畏的力量;左右还有文殊普贤众位菩萨,祥和亲切。壁画做工之精细,画面之美丽,内容之丰富,在佛教界首屈一指,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藏经楼</p><p class="ql-block"> 位于寺院的最北端,庄严肃穆、恢弘大气,是学习参详佛法的不二圣地。一楼法堂可容纳3000人,供各地法师来寺讲法。二楼有百万经文永俸藏经阁,各种版本的经书种类齐全,并建有影音馆及经文图书阅览室;万寿寺当代“中兴”和尚照睿大和尚所倡导的“百万经文竹制雕刻经文”永久供奉在藏金阁袂。三楼是由居士发起的“万人共建万寿寺”活动的佛像供奉之所。</p> <p class="ql-block">地藏殿</p> <p class="ql-block">普贤殿</p> <p class="ql-block">财神殿</p> <p class="ql-block">观音殿</p> <p class="ql-block">文殊殿</p> <p class="ql-block">长寿宝殿</p> <p class="ql-block">钟楼</p> <p class="ql-block">鼓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