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建筑艺术(二)邮票欣赏

若谷

<p class="ql-block"><b>六、巴洛克建筑</b></p><p class="ql-block"><b>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感,喜好富丽的装饰、雕刻和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来表现自由的思想和营造神秘的气氛。</b></p><p class="ql-block"><b> "巴洛克"( Baroque )一词原义是指形状不规则的珍珠。18世纪的新古典主义艺术家用它来称呼17世纪建筑作品的风格,是在嘲讽它们奇形怪状、违反了古典艺术的规范。事实上,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巴洛克建筑,其风格的形成直接与教会势力相关。早在16世纪下半叶,意大利就出现了首座带有巴洛克风格的教堂﹣罗马耶稣会教堂。进入17世纪后,天主教会的财富日益增加。为了向朝圣者炫耀教会的富有和在教堂中制造神秘迷茫的气氛,罗马教皇不仅在罗马城修筑了宽阔的大道和宏伟的广场,而且还鼓励各个教区建造自己的巴洛克风格的教堂。这些教堂在造型和装饰上都追求感官的享受和刺激,一个个富丽堂皇,同时又怪诞诡奇,具有强烈的神秘气氛。其中有些巴洛克建筑过分追求华贵与气魄,甚至到了繁琐堆砌的地步。</b></p><p class="ql-block"><b> 在教会的大力提倡下,巴洛克建筑风格很快传遍意大利全境,继而又流传到德国、奥地利、瑞典等欧洲各国。同时它还影响到王宫、府邸等世俗建筑。其间,意大利出现了贝尼尼和波洛米尼两个著名的巴洛克艺术大师,罗马更是涌现出圣卡罗教堂、和平圣玛丽亚教堂、纳沃那广场、圣彼得广场、西班牙台阶和特维莱喷泉等诸多巴洛克建筑的代表作。瑞典17世纪的斯德哥尔摩王后宫和王宫亦为巴洛克建筑的杰作。而德国18世纪的巴洛克建筑则独树一帜。其教堂外部简洁,内部装饰繁密;世俗宫殿建筑将法国古典主义的庄严与巴洛克的奔放结合起来,金碧辉煌。著名的实例有十四圣徒朝圣教堂和茨温格庭院等。</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国会大厦(德国)</span></p><p class="ql-block"> 德国国会大厦位于柏林市中心,体现了古典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的多种建筑风格,是德国统一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柏林的德国国会大厦建于1884年,由德国建筑师保罗·瓦洛特设计,采用古典主义风格,最初为德意志帝国的议会。二战中,大厦遭到严重毁坏。1961至1971年间,大厦按保罗·鲍姆加藤的设计方案重建。重建的国会大厦对建筑进行了简化,省去了1945年被炸掉的大厦圆顶部分。</p> <p class="ql-block">  1994年至1999年,诺曼·弗斯特爵士以大厦最初的规模为蓝本设计,对国会大厦进行了重新修建,建成为一座现代化的议会办公大楼,新建了穹形圆顶。现曾让人争议一时的穹形圆顶已成为柏林城的新标志。</p><p class="ql-block"> 国会大厦的原始设计体现了古典主义风格,其外立面用罗马科林斯式柱作为基本元素,这种设计元素在古典建筑中非常常见,代表了秩序、和谐与平衡的美学理念。在后来的改造中,国会大厦融入了哥特式风格的特点,这种风格以其尖拱、飞梁和彩色玻璃窗为特征,给人一种向上、向光的视觉感受。文艺复兴式风格在国会大厦的改造中也有所体现,‌这种风格强调对称和平衡,‌注重细节和装饰,‌体现了对古典文化和艺术的尊重。‌巴洛克式风格以其复杂的装饰和动态的构图为特征,‌这种风格在国会大厦的某些部分也有所体现,‌尤其是在穹顶和内部装饰上。‌</p> <p class="ql-block">德国国会大厦 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圣乔凡尼保罗大教堂(意大利)</p><p class="ql-block"> 圣乔凡尼保罗大教堂,是威尼斯较大的教堂之一。该教堂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巴洛克式的特点,这种风格以其精致的装饰、复杂的细节和动态的构图而闻名。巴洛克式建筑强调的是动态和运动感,通过使用丰富的装饰元素和复杂的细节来展现宗教艺术的宏伟和华丽。圣乔凡尼保罗大教堂的内部装饰和建筑设计反映了这一风格的特点,使其成为威尼斯乃至全世界重要的文化和宗教场所之一。</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广场(梵蒂冈)</p><p class="ql-block"> 由贝尼尼设计的巴洛克建筑圣彼得广场,位于教皇的属地——梵蒂冈,耗时11年时间建成。两侧环形柱廊中石柱柱顶的大理石像,为贝尼尼和他的学生所雕刻,尽显他所提倡的华丽、夸张为特点的巴洛克式风格。</p><p class="ql-block"> 1655年,贝尼尼受教皇之托在圣彼得大教堂前修建一个与教堂雄伟气派相称的广场。这时教堂前已有了一座高耸的方尖碑,它是古罗马皇帝于公元36年从埃及运来、于1586年用了40多队骑兵费尽气力才竖起来的。这座方尖碑重达440多吨,如再移动位置实在是劳民伤财。所幸它的位置正在教堂中轴的延线上,于是贝尼尼将其设计为广场中心,左右各安排了一个喷泉,组成了广场的横轴线。圣彼得广场并不是对古罗马广场的简单复制,而是一种创新和突破。其平面是横、竖轴为196米、142米的椭圆,由两个四列柱子的柱廊围成。其造型奔放而具有动感,仿佛环抱着的手臂,寓意天主教对信徒宽宏的庇护。</p><p class="ql-block"> 为了使在广场上的信徒能看到正在布道的教皇,贝尼尼设计了一个梯形的广场与大教堂相连。广场设计完全是按照罗马天主教廷的要求进行的:将富丽豪华的世俗化装饰纳入到宗教艺术中来。于是,我们看到,广场周围环绕着古罗马的塔斯干柱廊,其整个布局豪放,富有动感,光影效果强烈。广场柱廊的入口处是模仿古典神庙的三角门楣,柱式也是古典主义的。此外,贝尼尼还是位伟大的雕塑家,他在柱廊顶上共安排了140多座《圣经》人物塑像,使广场的气氛更为生动。</p> <p class="ql-block"><b>西方古代的城市广场</b></p><p class="ql-block"><b> 在西方建筑传统中,起源于古希腊的"广场"最初被用于议政和市场,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和社交的场所,其特点和位置都是松散和不固定的。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广场的使用功能逐步扩大到宗教、礼仪、纪念和娱乐等,其位置也开始固定为某些公共建筑前附属的外部场地。到了中世纪,意大利的广场功能和空间形态进一步拓展。它逐渐成为城市的"心脏",在高度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创造出具有视觉空间和尺度连续性的公共空间,形成与城市整体互为依存的城市公共中心广场雏形。巴洛克时期,城市广场空间最大程度上与城市道路连成一体。广场不再独附于某一建筑物,而成为整个道路网和城市动态空间序列的一部分,其上点缀着雕像、纪念柱、喷泉等,成为城市的"客厅"。</b></p> <p class="ql-block">  由贝尼尼主持设计的特维莱喷泉,其造型带有典型的晚期巴洛克风格。喷泉雕塑展现的是海王尼普顿率领水族从一座水池中奔腾而出,水池则坐落在一凯旋门式的巨大建筑前。海王高踞在凯旋门的中央拱门前,披风似乎正被强烈的海风吹拂着,如风帆一般鼓起;在他的脚下,海妖吹着号角,骏马奔腾。水流从凯旋门喷涌而出,随着雕塑层层跌落,最后汇入门前巨大的水池中。整组雕塑和喷泉充满了强烈的动势和勃勃生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德累斯顿茨温格宫(德国)</span></p><p class="ql-block"> 德国古城德累斯顿规模不大,但聚集了许多宏伟的中世纪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1732年完工的德累斯顿茨温格宫由伯倍尔曼( Matthaus Daniel Pop - pelmann ,1662~1736)设计。它是建筑师的成名作,也是欧洲巴洛克建筑中极富德国特色的代表作。它集巴洛克式的橙园和看台于一体,由一层的回廊连接二层的楼亭组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叶卡捷琳娜宫(俄罗斯)</span></p><p class="ql-block"> 叶卡捷琳娜宫(Catherine Palace)又名为皇村,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郊区的普希金市,是一座宏伟的宫殿,该宫殿以其规模宏大、错落有致的设计而闻名,展现了巴洛克风格的精髓。以其华丽的巴洛克风格建筑和精美的内部装饰而闻名于世。</p><p class="ql-block"> 叶卡捷琳娜宫最初建于18世纪,是俄罗斯帝国沙皇彼得大帝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夏宫。宫殿的设计灵感来自法国凡尔赛宫,是帝国时代俄罗斯宫廷建筑的典范之一。</p><p class="ql-block"> 宫殿的外观采用了天蓝色、白色和金色的配色方案,搭配精美的浮雕,远远望去,既富丽奢华又浪漫梦幻。宫殿内部同样奢华,以黄金珠宝装饰,每个房间都点缀着黄金,陈列着设计精巧的家具,形成了一条华丽的“黄金走廊”,展现了极尽奢华的风格。宫殿的外观壮丽,以金色的立面和巴洛克式的装饰为特色。宫殿的立面覆盖着金色的镀金,闪耀着阳光,给人一种华丽和庄严的感觉。宫殿的中央部分是一座宏伟的穹顶,顶部装饰着镀金的雕塑和圆顶,增添了宫殿的气势和壮丽。</p><p class="ql-block"> 此外,叶卡捷琳娜宫的建筑格局精巧淫靡,色彩清新柔和,弥漫着女性的柔美、娇媚的风韵。可以说园中到处是诗,到处是画,无处不飘动着令人心醉的旋律,无处不弥漫着花草的芬芳。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叶卡捷琳娜宫独特的建筑风格,使其成为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p><p class="ql-block">叶卡捷琳娜宫 小全张</p> <p class="ql-block">叶卡捷琳娜宫 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  她与伟大的诗人普希金的渊源……一片皇家庄园因为有了伟大诗人的足迹才增辉添彩而变得不朽。</p><p class="ql-block"> 穿过一片橡树林,走近皇村,一尊黝黑的普希金雕像首先站立在眼前。此时正是初冬,俄罗斯的第一场雪纷纷扬扬,但并没有寒意。诗人披件风衣,一手托腮沉思地坐在长椅上,他的目光既深邃又迷惘……</p><p class="ql-block">叶卡捷琳娜宫 小全张</p> <p class="ql-block">琥珀屋</p><p class="ql-block"> 叶卡捷琳娜宫琥珀屋本身就是个传奇, 其极尽奢华。它是1716年由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送给俄罗斯彼得大帝的礼物,墙面镶嵌有6吨多的琥珀和名贵珠宝,闪耀着从柠檬黄到金红色,人类可以想象的黄色系中一切的色彩,辉煌得令人窒息,被列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战”期间,这座宝屋被纳粹劫掠窃取。直到圣彼得堡300年(2003年)纪念的时候,才由俄国巧匠重新复原出了当时的面貌。</p><p class="ql-block">琥珀屋 小型张</p> <p class="ql-block">叶卡捷琳娜宫 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维也纳美泉宫(奥地利)</p><p class="ql-block"> 美泉宫(又音译作申布伦宫)是坐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西南部的巴洛克艺术建筑,曾是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皇宫。</p><p class="ql-block"> 美泉宫的建筑风格是巴洛克风格。这种风格在欧洲的巴洛克式花园中尤为突出,它是在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注重几何的艺术曲线装饰,具有自由与动态的美感。美泉宫的主体由皇宫和皇家花园组成,皇宫由浅黄色大理石砌成,修建在一个平坦的小山坡上,显得雄伟而华丽。大门口有两座巨大的立柱,柱顶上站着象征皇权的金鹰,展现了巴洛克风格的典型特征。此外,美泉宫内部采用的是以富丽堂皇著称的洛可可风格装饰,而其后面的巴洛克式皇家园林则采用了严格的中轴线对称形式,以几何形花坛切割着宽广的地面,两侧是经过修剪的树木形成的树墙,这种设计展现了巴洛克风格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棕榈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大棕榈屋是美泉宫</span>花园西部的温室,外形设计十分独特。美丽的玻璃房子,成为美泉宫的标志建筑之一。 ​​​大棕榈屋由萨韦尔弗兰兹施密德设计建造于1882年,全长130米,最高处达28米,楼内分布三部分,北部为冷气区、中部为适中区、南部为热带区,楼内收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珍稀植物样本。</p><p class="ql-block"> 大棕榈屋的设计体现了19世纪末的建筑风格。‌这座建筑由三个不同气候的展馆组成,‌每个展馆的温度控制在8至17摄氏度之间,‌以适应不同热带、‌亚热带植物的生长需求。‌大棕榈屋的设计不仅考虑了植物的生长环境,‌还融入了当时的设计元素,‌使其成为一个集观赏与教育于一体的独特建筑。‌此外,‌大棕榈屋的玻璃面由超过45,000块玻璃板组合而成,‌总面积达到4,000平方米,‌展示了热带植物的多样性,‌包括一棵高达23米的棕榈树和直径达1.2米的超级大睡莲等展览亮点。‌</p> <p class="ql-block">霍夫堡皇宫(奥地利)</p><p class="ql-block"> 霍夫堡宫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宫苑,皇宫坐落在首都维也纳的市中心,1696年动工 ,1713年落成,历时10余年。它是奥卡尔六世皇帝为欧根亲王建造的。欧很亲王原是法国贵族,后来成了率领奥地利军队击退土耳其入侵的民族英雄。在皇宫前的英雄广场上竖有他跃马英雄铜像。他是一位深懂建筑艺术的武将,建筑师按照他的设想建造了一座仿法国凡尔赛宫的古典宫殿。这也是一座富丽堂皇巴罗克式的建筑,是欧洲最为壮观的宫殿之一。</p> <p class="ql-block">德罗特宁霍尔姆宫(瑞典)</p><p class="ql-block"> 德罗特宁霍姆王宫,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西郊。德罗特宁霍姆王宫,坐落在斯德哥尔摩西郊梅拉伦湖的罗宾岛,建于1570年。宫殿是为卡达莉娜王纪建造的,但宫殿尚未完工,王纪就去世了。后来,宫殿被一场大火烧毁。1700年,宫殿重建。新宫殿充分体现了法国巴洛克式风格,有宽阔的台地、修剪整齐的花木丛、喷泉池中的青铜雕塑、长长的菩提树林阴道。宫殿旁边还建造了英国式的庭园。</p> <p class="ql-block">维也纳圣卡尔教堂(奥地利)</p><p class="ql-block"> 维也纳圣卡尔教堂是一座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建筑,其设计融合了巴洛克式的圆顶和塔楼,以及希腊式的门廓和罗马式的圆柱,形成了一种独特且宏伟的建筑风格。这座教堂的建筑风格非常独特,内部装饰十分华丽,拥有大量的雕刻和壁画,这些艺术品都是由当时的著名艺术家所作。教堂的穹顶壁画由画家卡尔·拉斐尔·施洛特所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种建筑风格不仅体现了维也纳的历史文化特色,也成为了阿尔卑斯山以北最重要的教堂之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塞姆佩尔歌剧院(德国)</span></p><p class="ql-block"> 塞姆佩尔歌剧院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多种艺术风格的影响,包括罗马式、历史主义、巴洛克和文艺复兴风格。这个建筑群的最早部分建于1200年左右,随后在1471至1474年间,由著名建筑师Arnold von Westfalen扩建为宫殿的规模。在随后的400年间,整个建筑群陆续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扩建与整修。塞姆佩尔歌剧院不仅是德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历史与艺术的见证,展现了德国建筑艺术的多样性和深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马德里市政厅(西班牙)</span></p><p class="ql-block"> 马德里市政厅位于市政广场西侧,其建筑设计体现了巴洛克式的特点。巴洛克式建筑以其精致的装饰和复杂的细节著称,通常具有丰富的雕塑和装饰元素,以及一种动态和富有表现力的外观。这种建筑风格不仅体现了西班牙的文化特色,也是马德里作为西班牙首都和重要政治文化中心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市政厅是胡安.戈麦斯.德莫拉于1644年设计并开始着手兴建的,典型的巴洛克建筑,充满哈布斯堡风格。他用瓜达拉马山的花岗岩及红砖,以马德里风格为基础模仿乌赛达公爵的方形塔,天花板则铺上页岩。1648年完成了主立面两个门庭的改造工作。两端尖顶塔楼铺砌有石墨板岩,加重了建筑物的庄严气氛。</p><p class="ql-block">马德里市政厅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b>七、古典主义建筑</b></p><p class="ql-block"><b> 几乎与巴洛克建筑同时发展起来的古典主义建筑,是17世纪西方建筑艺术的另一个重要潮流。它发端于法国,其兴旺与衰败始终都与法国封建王权的命运联在一起。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当古典主义建筑处在发展早期的时候,法国的封建王权尚受到教会势力的制约。在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下,法国建筑风格逐渐发生了变化。先后扩建、改建和兴建了巴黎的枫丹白露官、卢浮宫和维康府邸等宫廷府邸建筑。</b></p><p class="ql-block"><b> 17世纪下半叶,古典主义建筑进入盛期。这时,法国的封建中央集权得到强化,路易十四彻底取消了主教当首相的制度,集政治、军事和文化大权于一身。1671年,巴黎设立建筑学院,由此而形成了统治西欧建筑业长达200多年的建筑师群体﹣-"学院派"。学院派的建筑师崇尚古典主义。认为古罗马建筑的宏伟风格更能体现世俗政权的气派。于是在当时的法国宫廷建筑、纪念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中古罗马的柱式和构图被广泛采用,宗教建筑物则完全失去了原来显要的地位。与文艺复兴建筑强调艺术家的个性不同,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炫耀的是封建王权的权威。路易十四常常将很多艺术家聚集在王宫中讨论设计方案,而最后作出决定的则是他自己,就像主持国家政事一样。巴黎的凡尔赛宫、卢浮宫、残废军人新教堂和旺多姆广场等,都是这一时期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b></p><p class="ql-block"><b> 18世纪上半叶,法国的封建王权受到削弱,宫廷势力日盆腐朽,古典主义建筑也进入了发展晚期。此时,纪念性的大型建筑显著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舒适安逸的城市住宅和小巧精致的乡村别墅。其著名的建筑有巴黎协和广场和南锡市广场群等。</b></p><p class="ql-block"><b> 法国的古典主义建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影响很大,这种影响在克里斯托佛·雷恩设计的英国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上体现得最为明显。</b></p> <p class="ql-block"><b>古典主义艺术与特点</b></p><p class="ql-block"><b> 古典主义是17世纪流行于欧洲文学艺术各个领域的一种艺术思潮。其艺术家均热心于用古代艺术的形式来表现当时的政治、道德观念。</b></p><p class="ql-block"><b> 古典主义建筑力图表现封建王权,政治色彩浓郁。在用古罗马的建筑要素建造王室和其他封建主的宫殿府邸时,它们往往以古典柱式为构图基础,造型严谨,突出轴线,强调对称,注重比例,讲究主从关系。在凡尔赛宫中,国王的卧室处于建筑的中心和整个王宫的中轴线上。这首先不是出于艺术考虑,而是政治宣传;或者说,理性的思维和权力的表达成了古典主义建筑至上的审美标准。在古典主义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中,甚至连大自然也要臣服于人间的君主。古典主义建筑师往往人为地将草木、流水做成对称、规则的几何图形,他们认为这样要比其自然状态更能突出王权的力量。</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卢浮宫(法国)</span></p><p class="ql-block"> 卢浮宫位于巴黎西部,这座法国的故宫是欧洲最壮丽的宫殿之一,占地18.3公顷。从13世纪初叶起它几经修建,直到路易十四时代才完成全貌。宫殿的平面为一四合院,内院立面的装饰非常细致,由下而上逐渐丰富。檐壁上饰有浮雕,最上面是具有法国特色的方底穹顶。卢浮宫的西侧为图勒里宫,两座宫殿于16世纪用大回廊连接起来。卢浮宫是典型的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其建筑风格体现了法国古典主义的精髓。</p><p class="ql-block"> 1667~1674年重新改建的卢浮宫东立面由勒沃、勒勃亨和克.彼洛设计。其东廊长约172米,高约28米,上下按照古典柱式的比例分为三部分,底层为高约9.9米的基座,中段为高约两层的双柱柱廊,最上面为檐口和女儿墙。水平方向立面被分为五段,中央和两端各有凸出部分。两端的凸出部分用壁柱作装饰。中央部分用倚柱,上有山花,因而主轴线十分明确。整个东立面成功地运用了几何图形的比例尺度,简洁洗练,层次丰富,充分体现了宫殿建筑雄伟庄严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卢浮宫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凡尔赛宫(法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凡尔赛宫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会凡尔赛镇,是巴黎著名的宫殿之一,也是世界五大宫殿之一。</p><p class="ql-block"> 凡尔赛宫的主要建筑风格是古典主义风格。其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理性美的代表。‌</p><p class="ql-block"> 凡尔赛宫的外部装饰体现了古典主义风格,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p><p class="ql-block"> 宫殿外的皇家花园和大运河也是其巴洛克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花园采用对称的设计,配有精美的雕塑和喷泉。‌广场上有三条大道,呈放射状。这规整、严格的城市规划方式,完全是古典主义的。</p> <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 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巴黎残废军人新教堂(法国)</span></p><p class="ql-block"> 巴黎残废军人新教堂最引人注目的是其金色穹顶。穹顶顶部离地106.5米,造型高耸,上面还开了很高的窗户以加强内部的采光,有强烈的升腾感。穹顶上的雕饰图案代表军事战利品。下面的教堂与穹顶的比例为1:1,这使得教堂仿佛是一个巨大的基座,整体建筑因此显得稳定而和谐。在这里,古典主义对水平线的强调与哥特式向上的动势互相对比而又互相协调。</p><p class="ql-block"> 这座教堂的设计者孟萨采用了古典纪念性建筑的构图,将新教堂接在旧的巴西利卡式教堂的南端。教堂平面呈正方形,中央顶部覆盖着有三层壳体的穹窿,外观呈抛物线状,略微向上提高,顶上还加了一个文艺复兴时期惯用的采光亭。穹窿顶下的空间是由等长的四臂形成的希腊十字,四角上是四个圆形的祈祷室。</p> <p class="ql-block">  巴黎协和广场是法国最著名的广场之一。它的总面积为84000平方米,1748年为纪念路易十五而动工建造,1755年其工程采纳了加布里埃尔的设计方案,1775年完工。</p><p class="ql-block"> 协和广场在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图勒里宫西面,横轴与爱丽舍田园大街的轴线重合。广场南北长247米,东西宽175米,四角稍稍抹斜。</p><p class="ql-block"> 加布里埃尔在广场上开辟出一条著名的"皇家大道",并设计了两旁的建筑。它们广采卢浮宫的柱廊、旺多姆广场建筑的圆拱等众家之长,立面也和旺多姆广场一样统一设计。广场的轴线上原有一座路易十五的骑马像,法国大革命中被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圣保罗大教堂(英国)</span></p><p class="ql-block"> 圣保罗大教堂(1675~1710)是英国等级最高的教堂。它位于伦敦市区的泰晤士河北岸,是伦敦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教堂最突出的形象是穹顶,其内径达30余米,最高处达112米。体量此庞大的穹顶不仅结构十分轻盈,其形式也别具特点。为了同时兼顾外观上的尺度效果和内部的空间形象,大教堂的穹顶采用了三层结构:最外层是覆盖着铅皮的木结构,饱满挺拔;最内层的结构高度适当降低,以削弱高大空间的压抑感。人们可以沿着内部的楼梯一直登上穹顶最上端的采光亭,饱览伦敦城的风光。</p><p class="ql-block"> 圣保罗大教堂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多种元素,包括‌新古典主义、哥特式和‌巴洛克风格。教堂的设计由英国著名建筑家‌克里斯托弗·雷恩爵士完成,他花了35年的时间完成了这座教堂的设计和建设。教堂的建筑特色包括其壮观的圆顶,这是模仿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设计,展现了巴洛克风格的影响。教堂的内部装饰精美,采用了石材建筑,外部的圆形石柱和石栏围拢的阳台穹窿顶盖都采用优质的岩石和石材,使得教堂坚固而庄重。此外,教堂的内部装饰也非常精美,高高的天花板和华丽的彩绘玻璃窗给整个教堂带来了浪漫而神秘的气息。高大的穹顶鼓座内设有一圈回廊,人们可以在这里听到唱诗班和管风琴的特殊音响效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维康府邸(法国)</span></p><p class="ql-block"> 维康府邸的建筑风格属于早期古典主义。这种风格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和哲学基础,体现了古典主义建筑理论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在建筑理论上,维康府邸遵循了帕拉帝奥、维尼奥拉制定的规范和柱式,将其视为永恒的标准,严格遵守与执行。这种理论强调的是对古典规范的尊重和继承,而不是创新或变革。维康府邸作为法国早期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体现了古典主义建筑的特点。它的设计和建造,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秩序、和谐与完美的追求,通过精确的比例和几何形式,来表达一种理想化的美。</p> <p class="ql-block">维康府邸 首日封</p> <p class="ql-block">大彼得罗夫大剧院(俄罗斯)</p><p class="ql-block"> 莫斯科大彼得罗夫大剧院是莫斯科有名的芭蕾舞与歌剧剧院,也是世界十大歌剧院之一。</p><p class="ql-block"> 大彼得罗夫大剧院始建于1776年,在随后的半个世纪里剧院先后两次发生火灾。1825年,这座剧院由建筑师博维重新设计并主持修建,最终于1856年落成并一直保存至今。这是一座乳白色的古典主义建筑,门前竖立着8根高15米的古希腊伊奥尼亚式圆柱,巨大的柱廊式正门雄伟壮丽。尤其是门顶上的4驾青铜马车,由阿波罗神;驾驭,气势磅薄。造型优美,是莫斯科的标志之一。</p><p class="ql-block"> 建筑风格是朴素典雅的古典外观,展现出古典主义的魅力。此外,剧院的外观设计和内部装饰都充满了古典元素,使其成为莫斯科乃至整个俄罗斯的文化象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大彼得罗夫大剧院 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央海军博物馆(俄罗斯)</span></p><p class="ql-block"> 中央海军博物馆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是以彼得大帝的模型收集为基础,1805年创立的博物馆。这座博物馆位于圣彼得堡,是由著名建筑师扎哈罗夫设计的,被誉为俄罗斯民族建筑最杰出的文物之一。用于展示从苏联海军开始的俄罗斯的历史资料。中央海军博物馆是俄罗斯最古老的博物馆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俄罗斯中央海军博物馆的建筑风格结合了古典主义建筑艺术和俄国建筑艺术的特点。这座建筑的外观装饰基本上以航海与造船事业为题材,包括56座大型塑像、11幅巨型浮雕、350块壁画,这些装饰品不仅美化了建筑,还反映了海军的历史和文化。大厦中央阶梯式塔楼的顶上是镀金长针,其轻巧的尖顶轮廓已成为圣彼得堡市的象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波士顿州议会大厦(美国)</span></p><p class="ql-block"> 波士顿州议会大厦的建筑风格是古典风格。这座建筑位于比肯山山顶,被描述为一个金色圆顶的古典建筑,由十八世纪著名的建筑师查尔斯·布而芬奇设计。它长期以来一直是波士顿市的标志,被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比喻为“太阳系的中心”。大厦的内部装饰同样富丽堂皇。</p><p class="ql-block"> 州议会大厦的圆顶是用木头做的,起初,圆顶被染成灰色,然后又在1874年被染成淡黄色。而在二战期间,人们为了保护城市以及建筑,又把圆顶染成黑色。最后在1997年,圆顶被镀上一层23K的金皮。</p> <p class="ql-block">费城证券交易所(美国)</p><p class="ql-block"> 费城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790年,是美国第一家股票交易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地位。其建筑作为交易所的象征,不仅承载了金融交易的功能,还反映了当时的建筑风格和审美趋势。</p><p class="ql-block"> 费城证券交易所的建筑采用了希腊复兴风格。这种风格起源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欧洲,强调对古希腊建筑元素的模仿和再现。在费城证券交易所的建筑中,可以看到典型的希腊柱式、三角形山花以及简洁明快的线条,这些都体现了希腊复兴风格的特点。</p><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 外观:费城证券交易所的建筑外观全白,非常显眼。其设计简洁大方,体现了古希腊建筑的庄重与和谐。</p><p class="ql-block"> 布局:建筑位于费城的一块三角地上,前面的广场由石块铺成,富有历史感。这种布局不仅便于交易活动的进行,还增添了建筑的整体美感。</p><p class="ql-block"> 细节:建筑在细节处理上也非常精致,如浮雕、装饰图案等,都展现了当时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审美追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国会图书馆托马斯·杰斐逊大厦(美国)</span></p><p class="ql-block"> 美国国会图书馆位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国会山上,由3栋毗邻国会大厦的大楼组成,是国会建筑群的主要部分。</p><p class="ql-block"> 在国会图书馆的三栋大厦中,最特出、最壮观、知名度最高、历史最悠久、最有代表性的要数托马斯·杰斐逊大厦。该大厦是一座典型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它采用了古希腊柱式和罗马拱形,彰显了古典文化的特色;建筑的立面采用白色大理石制成,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建筑的顶部是一个绿色大圆顶,大圆顶之上是一个绿色小圆顶,小圆顶顶上是一个不知名的金色雕塑,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耀;整个建筑美轮美奂。内部的壁画、镶嵌和雕刻都经过了精雕细琢,巧夺天工;建筑前立面第3层8根大理石柱支撑着顶层主阅览室,7位智慧女神的头部雕像分立其中,庄重和谐。大厦被草坪和绿树环绕,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是爱书人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国会图书馆托马斯·杰斐逊大厦 实寄首日封</p> <p class="ql-block"><b>八、洛可可建筑</b></p><p class="ql-block"><b> 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的法国洛可可风格(Rococo),是在巴洛克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洛可可本身倒不像是建筑风格,而更像是一种室内装饰艺术。建筑师的创造力不是用于构造新的空间模式,也不是为了解决一个新的建筑技术问题,而是研究如何才能创造出更为华丽繁复的装饰效果。它把巴洛克装饰推向了极致,为的是能够创造出一种超越真实的、梦幻般的空间而服务。可以说,洛可可就像是奶油般甜得发腻的巴洛克艺术。</b></p><p class="ql-block"><b> 洛可可建筑是完全属于上流社会的装饰物与奢侈品。从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生产力的发展导致法国的社会结构慢慢发生了变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更对其王权形成了挑战,封建君主统治在法国出现了深刻的危机。与此同时,国家经济也面临破产,对外战争接连失利,王权政治的权威一落千丈。法国宫廷的鼎盛气象终于已成明日黄花,信仰崩溃后的贵族开始追求悠闲懒散的生活情调。他们卖弄风情,妖媚奢靡,再也受不了古典主义的严肃理性,也厌烦了巴洛克的喧嚣和放肆。于是,逍遥放纵的艺术口味曰趋泛滥,洛可可艺术随之出现了。与以往的西方建筑风格相比,这是一种最温柔、最细腻、最纤巧、最琐碎的格调。它极力表现的是女性的优雅和柔美,风格轻盈纤巧,充满了脂粉气。</b></p><p class="ql-block"><b> 在18世纪50年代,洛可可式建筑开始成为一种新兴的建筑风格,最初的洛可可式建筑风格是集中于室内设计的,主要特点是使用流线型的曲线、细致的雕刻、浅浮雕、奢侈的装饰和皮质饰面。这种室内风格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融入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成为了当时流行的建筑风格之一。</b></p><p class="ql-block"><b> 18世纪的法国已逐渐替代意大利成为欧洲文明中心。洛可可艺术的这种靡丽之风很快就从法国宫廷传出了国界,对欧洲其他各国的建筑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甚至波及到中国圆明园的仿欧建筑。不过洛可可风格在西方建筑史上存在的时间只有半个多世纪。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它就被伴随法国大革命出现的新古典主义艺术浪潮淹没了。</b></p><p class="ql-block"><b> 洛可可风格的代表作品是法国巴黎精致的私人府邸和皇室建筑,如苏必斯府邸的公主沙龙、凡尔赛宫的歌剧院和礼拜堂等。在欧洲各国中,受洛可可建筑风格影响最多的是德国和奥地利。前者的巴伐利亚朝圣教堂和乌兹堡寝宫,后者的维也纳美泉宫均为洛可可建筑的杰出作品。</b></p><p class="ql-block"><b> 洛可可风格的基本特点是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b></p> <p class="ql-block"><b>  洛可可时期风格建筑</b></p><p class="ql-block"><b> 柱子在风格当中主要是起装饰作用,柱式不像古代希腊和罗马以及文艺复兴时那样严谨、规范。</b></p><p class="ql-block"><b> 爱奥尼柱式(Ionic Order):也用得较多,但在柱头爱加花环浮雕或布幔浮雕作装饰;或加卷草浮雕;科林斯柱式:也常用,而且在柱头上往往加假面具雕饰;混合式柱式:也用,而且柱头雕饰变化较多,有柱础上也加浮雕的;方壁柱:在墙上、门套、门柱和壁炉门等处都使用,不论柱头是传统式样还是新式样,柱身大多是平底上有浮雕作装饰;也有刻竖沟槽的;还有的下加带浮雕的柱座(在柱础之下);胸像柱也受到欢迎,不伦上部是男性胸像,还是女性胸像,都雕刻精细,下面柱身上多半有雕饰;女人身像柱:是仿古希腊的形式,在宫殿、庄园和别墅里也多有使用。</b></p> <p class="ql-block">  洛可可柱式</p><p class="ql-block"> 维斯天路教堂是德国建筑师多米尼克斯·齐默尔曼的杰作,多米尼克斯还是将巴伐利亚洛可可式建筑风格(流行于18世纪,特点是纤巧、浮华)发展到顶峰的无可争议的人物。</p><p class="ql-block"> 维斯教堂采用了当时流行的洛可可设计,因相传教堂内的救世主像曾落泪而成为圣地,是一座雄伟的朝圣教堂,其室内装潢相当出色,洛可可柱式就是其一。</p> <p class="ql-block">波茨坦无忧宫(德国)</p><p class="ql-block"> 无忧宫(Sanssouci Palace)是18世纪德意志王宫和园林,位于德国波茨坦市北郊,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模仿法国凡尔赛宫所建。无忧宫的建筑风格是洛可可式。这种风格在无忧宫的建筑和装饰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包括其内部的壁画、明镜装饰以及金饰等,都展现了洛可可风格的精致和华丽。</p><p class="ql-block"> 宫殿正殿中部为半圆球形顶,两翼为长条锥脊建筑。殿正中为圆厅。瑰丽的首相厅,天花板上装潢富有想象力,四壁镶金,光彩夺目。室内多用壁画和明镜装饰,辉煌璀璨。宫殿前有平行的弓形6级台阶 ,两侧和周围由翠绿丛林烘托 。宫殿前有喷泉,正对着大殿门廊。此喷泉采用圆形花瓣石雕,四周有“火”、“水”、“土”、“气”4个圆形花坛陪衬,花坛内塑有神像,尤以维纳斯像和水星神像造型精美,形象生动。</p> <p class="ql-block"><b>九、复古浪潮中的西方建筑</b></p><p class="ql-block"><b> 从17世纪中叶开始到18世纪末,欧洲新生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这期间,荷兰、英国、法国等许多国家相继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它们结束了欧洲的封建时代,开创了现代产业文明,进而对整个人类的社会、经济、文化都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b></p><p class="ql-block"><b> 从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经过漫长的发展和斗争,资产阶级终于占据了西方政治舞台的中心。他们雄心勃勃。总是想要按照自己的蓝图来重新规划整个世界。其中,就包括要创造一种与封建王权时代截然不同的建筑艺术风格。然而可惜的是,此时此刻,现代建筑还处于萌芽前期。当物质与技术条件尚不具备的时候,人类是无法仅凭想像来创造的。因此,再次转头向后看,到古代"经典建筑"中去寻求灵感,便成为一种很自然的选择。与此同时,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特别是18世纪中叶以后,考古发现将大量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遗址展现在世人面前,它们又一次引起了人们对古代建筑文化的浓厚兴趣。所有这一切,都促使一股复古的浪潮出现在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几个欧洲主要国家的建筑界。</b></p><p class="ql-block"><b> 在这一浪潮中,法国的新古典主义、英国的浪漫主义和主要出现在法、英、美等国的折衷主义是三个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流派。此外,英国的"罗马复兴"和"希腊复兴"热潮也不可忽视。它们以古希腊的单纯静穆、古罗马的宏伟壮丽、异国东方的清新自然、甚至中世纪的天国之光荡涤了罗可可的靡丽之风,在西方建筑艺术史上写下了十分重要的一章。</b></p><p class="ql-block"><b> 这一章,是现代建筑在西方世界形成之前的一抹奇异光辉。一旦新的生产力完全形成,西方建筑艺术终究是要彻底突破古代传统的束缚,开创一个新纪元的!</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波茨坦的圣尼古拉斯教堂(德国)</span></p><p class="ql-block"> 德国波茨坦的圣尼古拉斯教堂的建筑风格是新古典主义。这座教堂位于波茨坦旧集市广场,建于1830年至1837年之间。它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新古典主义的特点,这种风格强调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借鉴和模仿,追求形式的简练和清晰,以及比例的和谐。新古典主义建筑通常具有对称的布局和精致的细节装饰,以展现古典建筑的优雅和庄重。圣尼古拉斯教堂作为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不仅在波茨坦,而且在德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议会大厦(奥地利)</span></p><p class="ql-block"> 奥地利议会大厦是位于奥地利维也纳境内的建筑,是奥地利国民议会和奥地利联邦议会所在地。兴建于1874年至1883年,由著名建筑师特奥费尔·翰森授命建造这座议会大厦。为了象征民主来自于希腊,建筑师专门采用了古希腊的建筑风格。建筑风格是希腊复兴式。立面采用古希腊的科林特式柱头,三角檐雕刻着弗兰茨·一世皇帝向十七个民族颁发宪法的场景。议会大厦前的高达4米的喷泉雕像是雅典娜女神。基座旁的塑像象征着奥匈帝国的四大河流:多瑙河、莱茵河、易北河和摩尔多瓦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国家银行(罗马尼亚)</span></p><p class="ql-block"> 罗马尼亚国家银行建筑建立在一幢古老的旅馆的旧址上,1942至1944年间由建筑师Radu Dudescu和N. Cretoiu设计建成。这座建筑代表着新古典主义风格的象征,并受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盛行的理性主义的影响。它的设计特点包括白色的大理石内墙、漂亮的花岗岩台阶、科林斯式的外柱,整体精美奢华,气势恢宏,具有深厚的历史性和艺术性。</p><p class="ql-block">罗马尼亚国家银行 小型张</p> <p class="ql-block"><b>复古浪潮中的法国建筑</b></p><p class="ql-block"><b> 法国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中心,也是西方古典复兴建筑活动的兴盛之地。自18世纪末叶起,经过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洗礼,法国艺术逐渐接受了启蒙主义的影响,罗可可的厚重脂粉迅速消退,理性精神再占上风。而法国的建筑造型与装饰,亦排除了华丽、纤弱之风,日趋简洁与庄重。在这前后的近百年间,法国建筑界流行着两种艺术风格,其渊源均可上溯至古希腊和古罗马。其一是新古典主义的"帝国风格",它的兴盛与衰败始终都与拿破仑王朝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其一是折衷主义,它的兴起则要晚一些,其尾声已延续到了20世纪初。前者的代表性作品有巴黎的先贤祠、明星广场凯旋门和军功庙。巴黎的歌剧院与圣心教堂是后者的代表作。</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凯旋门(法国)</span></p><p class="ql-block"> 1806年,拿破仑下令在巴黎明星广场中心建造一座凯旋门,以纪念他所取得的巨大胜利,其主要建筑师为沙洛琳。起初,这座庄严雄伟的建筑被命名为"雄师凯旋门",拿破仑失败后改称"明星广场凯旋门"。</p><p class="ql-block"> 凯旋门中央券门内是宣扬拿破仑赫赫战功的浮雕,它们表现了96场战役的激战情景以及跟随拿破仑作战的386个将领的名字。凯旋门墙上的浮雕尺度巨大,每个人像都高达5~6米,透出浓烈的"帝国风格"气息。这些浮雕中最著名的一座,是杰出的浪漫主义雕塑家吕德的作品《马赛曲》。</p><p class="ql-block"> 明星广场凯旋门是"帝国风格"建筑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巴黎的标志性建筑。以它为中心点放射出的12条宏伟大道,气势壮阔。凯旋门高近50米,宽近45米,厚达20余米。如此巨大的建筑物却采用了最简单的构图:方正严谨的外形被简洁明了地划分为檐部、墙身和基座三个部分,没有多余的壁柱,没有花巧的线脚,只以雄浑和单纯来表现建筑自身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勃兰登堡门(德国)</p><p class="ql-block"> 公元1753年,普鲁士国王弗里德利希·威廉一世定都柏林,下令修筑共有14座城门的柏林城,并以国王家族的发祥地"勃兰登堡"命名其中一座坐西朝东的城门。1788年,弗里德利希·威廉二世为庆祝德意志帝国统一,重建了勃兰登堡门。建筑师拉汉斯以雅典古希腊柱廊式城门为蓝本,设计了这座凯旋门式的城门。</p><p class="ql-block"> 重建后的城门高20米,宽65.6米,进深11米,门内有5条通道,中间的通道最宽。各通道之间用巨大的砂岩条石隔开,条石的两端各饰6根高达14米、底部直径为1.70米的多立克式立柱。为使勃兰登堡门更辉煌壮丽,当时德国著名的雕塑家戈特弗里德.沙多为其顶端设计了一套青铜装饰雕像:四匹飞驰的骏马拉着一辆双轮战车,上面站着一位背插双翅的女神,她一手执杖一手提辔,一只展翅欲飞的普鲁士苍鹰兀立在女神手执的饰有月桂花环的权杖上。此外,在各通道内侧的石壁上还镶嵌着沙多创作的20幅大理石浮雕画,它们描绘了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海格拉的英雄事迹。另有30幅反映古希腊和平神话的大理石浮雕装饰在城门正面。</p><p class="ql-block"> 勃兰登堡门的建筑风格是新古典主义。设计灵感来源于雅典卫城城门,其特点是具有古典建筑的元素,如多立克柱式和爱奥尼柱式,以及平顶设计。这座建筑不仅体现了新古典主义的建筑特点,还融入了当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成为德国乃至欧洲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p> <p class="ql-block">勃兰登堡门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彼得堡冬宫(俄罗斯)</span></p><p class="ql-block"> 彼得堡冬宫(1755~1762)是俄罗斯最豪华、最富丽、最精美的建筑之一,单是规模之大,就令人惊叹。它由 B . B .拉斯特雷里设计建造,共有1050个房间,117个阶梯,1886扇门,1945个窗户,飞檐总长近2公里。冬宫平面为长方形,四角建有凸起部。它的两个正面从涅瓦河一侧和冬宫广场一侧看各不相同。其立面装饰着严整的两层白色圆柱、窗户雕花、爱神的头像、浮雕、屋顶雕像和花卉。</p><p class="ql-block"> 冬宫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个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其设计融合了巴洛克式的生动与新古典主义的严谨和对称。建筑外观特征包括白绿相间的墙体、双层白色石柱、金灰色的雕花窗户及其精美的浮雕,屋顶上屹立着176尊诸神与装饰性花瓶造型的雕塑。宫殿四周有两排柱廊,内部装饰十分豪华,包括高大的大理石柱、巨形吊灯、屋顶壁画、雕像和屋顶花园等,使整个冬宫显得金碧辉煌,十分气派。冬宫1922年起成为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主体,是一幢三层楼的建筑,平面呈封闭式长方形,长约280米,宽约140米,高22米,建筑总面积4.6万平方米,占地9万平方米。它一面朝向涅瓦河,另一面朝向海军大厦和宫殿广场。外墙四周分布着上下两排倚柱和三层拱顶窗。宫殿内部以金、铜、水晶、大理石、孔雀石和各种艺术珍品装饰,色彩缤纷,豪华而又典雅。宫内大厅各具特色,其中乔治大厅、亚历山大大厅、孔雀石大厅、小餐厅尤为著名。</p> <p class="ql-block">冬宫 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孔雀石大厅</p> <p class="ql-block">  冬宫广场气魄宏大,周围的建筑虽然是在不同时代由不同建筑师用不同风格建造的,但却处理得和谐统一。为纪念战胜拿破仑,广场中央树立了一根亚历山大纪念柱。它高47.5米,直径4米,重600吨,用整块花岗石制成,不用任何支撑,只靠身重量屹立在基石上。其顶尖上是一手持十字架的天使,天使双脚踩着一条蛇,这是战胜敌人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冬宫广场 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喀山教堂(俄罗斯)</span></p><p class="ql-block"> A . H .沃罗尼 k (1759-1814)是彼得堡喀山教堂(1801~1811)的主要设计者。为了提高整个建筑的艺术感染力,他大量采用了早期古典主义所特有的造型手法﹣﹣柱式体系,并使建筑的节奏、韵律和尺度高度统一。喀山教堂为彼得堡中心市区景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喀山教堂 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伊萨基辅斯基主教堂(俄罗斯)</span></p><p class="ql-block"> 彼得堡的伊萨基辅斯基主教堂(1818~1858)的主要设计者是 A . A .蒙费尔郎(1786~1858)。它位于海军部大厦西南,面对着涅瓦河。建筑采用集中式构图,有模仿伦敦圣保罗大教堂的明显痕迹。但由于它采用了希腊十字式平面,因而显得比圣保罗大教堂纤秀一些。整座教堂高达102米,直径约22米的穹顶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铸铁屋顶结</p><p class="ql-block">构。</p><p class="ql-block">伊萨基辅斯基主教堂 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彼得堡的海军部大厦(俄罗斯)</span></p><p class="ql-block"> 彼得堡的海军部大厦(1806~1823)的建筑师 A . K .扎哈罗夫曾求学巴黎,深受法国古典主义的影响。整个海军部大厦构图完整,比例和谐,风格统一。它的正立面绵延400余米,被扎哈罗夫进行了典型的古典主义划分,即横向分为五段,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位于中央部位的塔楼高达72米,采用自下而上层层收分的手法,富于节奏感。塔楼底层的拱门是城市三条主要大街轴线的起点,这种处理手法在城市规划和景观处理上是相当成功的。</p><p class="ql-block">彼得堡的海军部大厦 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白宫(美国)</span></p><p class="ql-block"> 白宫(英语:The White House),又名美国总统府,位于美利坚合众国华盛顿特区宾夕法尼亚大道,始建于1792年,是美国总统和第一家庭居住并处理人民事务的官邸、美国国家象征之一。</p><p class="ql-block"> 白宫为白色新古典风格砂岩建筑,主要由主楼和东、西两翼三部分组成,东为宴会活动厅、西为行政办公楼及总统办公室;主楼外观3层,实有6层,共132间客房,总占地面积达7.3万平方米,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中枢之一。</p><p class="ql-block"> 白宫的设计不仅注重美观,也考虑了实用性。例如,白宫的内部设计考虑了总统办公、家庭居住、国家接待等多种功能需求,体现了实用与美观的结合。‌</p> <p class="ql-block">詹姆斯·霍班 白宫建筑师</p> <p class="ql-block">白宫 实寄首日封</p> <p class="ql-block">美国国会大厦</p><p class="ql-block"> 美国国会大厦是美国历史的缩影。1793年,乔治·华盛顿在这里亲手埋下奠基石,其主要设计者为威廉.索顿。大厦坐落在国家大草坪东头的国会山上,其外墙全部使用白色大理石,通体洁白,给人一种神圣纯洁的感受。大厦顶端高约94米,南北长约246米,东西宽115米,有540个房间。</p><p class="ql-block"> 美国国会大厦的建筑风格是新古典主义。国会大厦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典建筑,融合了古希腊、古罗马建筑和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元素,旨在展示美国作为一个自由民主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大厦的正面宽阔,有一系列爱奥尼亚式柱子支撑着门廊上方的三角山花,营造出雄伟壮观的视觉效果。大厦内部装饰十分豪华,有许多历史文物和艺术品,例如‌《独立宣言》的原件和美国国会图书馆等。</p> <p class="ql-block">美国国会大厦 小型张</p> <p class="ql-block">杰弗逊纪念堂(美国)</p><p class="ql-block"> 杰斐逊纪念堂坐落于美国华盛顿,是为纪念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而建的纪念堂,1938年在罗斯福主持下开工,至1943年落成。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圆顶建筑,罗马万神殿式圆顶建筑风格,纪念堂整体采用这一古典风格,展现了罗马建筑的宏伟与庄重。高96英尺的白色大理石建筑:建筑体由优质白色大理石砌成,高耸入云,尽显高贵典雅。纪念堂的建筑风格是新古典主义。</p><p class="ql-block"> 这座纪念堂,按杰弗逊喜爱的罗马神殿式圆顶建筑风格设计,以爱奥尼亚式石柱环绕的圆顶建筑本身也成了经典之作。整座纪念堂典雅纯洁,外围共有54根花岗岩石柱,每根长43英尺(约13米),重45吨,给人一种沉静的感觉。踏上7.6米高的石阶,就走进了纪念堂。圆形的主纪念室直径82英尺(约25米),地面铺以粉色和灰色相间的田纳西大理石。主纪念室四周环绕着16根13米多高的石柱。高5.8米的黑色杰弗逊铜像坐落在1.8米高的白色明尼苏达州大理石基座上,是圆形纪念堂的中心。纪念堂洁白的穹顶是用印第安纳花岗岩构造的,比杰弗逊铜像的头顶又高出了20米。</p> <p class="ql-block">杰弗逊纪念堂 首日封</p> <p class="ql-block">杰弗逊纪念堂 实寄首日封</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斯大林式风格建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b><b>斯大林式风格建筑主要兴建于大约1933年到1955年之间,由苏联建筑学会所发展推广,这一风格与当时所兴起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风格紧密相关联。这是一种非常理想主义的艺术风格,充满对无产阶级的解放的强调和蓬勃向上的意向,同时也依赖于古典美学的技巧与传统。因此,斯大林式建筑有着浓厚的新古典主义色彩,同时,亦继承着源自沙俄时代的俄罗斯巴洛克风格特征。</b></p><p class="ql-block"><b> 建设于1947-1953年的七座经典大楼“七姐妹”楼一览苏联公共建筑的典型特征:它们绝不是陈旧、沉重和僵化的代表,相反,充满着极具时代特色、创造力和张力的别具一格的美与崇高。</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莫斯科大学主楼</span></p><p class="ql-block"> 莫斯科大学主楼,于1940年建成,属于早期严肃斯大林式风格建筑。作为莫斯科乃至整个俄罗斯的地标性建筑,其建筑风格独特且富有象征意义。莫斯科大学32层的主楼包括55米的尖顶在内,总高240米,正面宽450米,是莫斯科市7个典型的斯大林式建筑中规模最大的建筑,顶端是五角星徽标,两侧为18层的副楼,各装有直径9米的大钟。在主楼的正中间,拥有一个直径8.7米的时钟,而在大楼的最高点,58米高的尖顶之上(尖顶自身高58m),点缀有一颗12吨的五角星,象征着苏联时期的意识形态和国家权威。</p><p class="ql-block"> 莫斯科大学主楼融合了典型的欧洲钟楼风格,其哥特式的屋顶和金字塔式的楼身设计,展现出一种巍峨壮观的气势。中央哥特式塔楼高耸突出,竖向结构清晰强烈,至下而上逐级收缩汇聚成挺拔的修长尖塔,形成鼎足而立的金三角视觉关系,这种设计不仅彰显了建筑的主导地位和学术权威感,还呈现出浓郁的俄式建筑特征。</p><p class="ql-block"> 作为斯大林时代七大建筑之一,主楼的设计体现了斯大林式建筑的典型特征。它体量雄伟高耸,装饰富丽堂皇,布局对称严谨,充满了时代特色、创造力和张力。主楼是莫斯科七座斯大林式摩天大楼中最高的建筑,也是当时欧洲最高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莫斯科大学主楼 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b>十、现代主义建筑</b></p><p class="ql-block"><b> 现代主义建筑虽然萌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的形成、活跃期却在20世纪的前五六十年。这一时期又可以第二灰世界大战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b></p><p class="ql-block"><b> 20世纪初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空前残酷的战争不仅给西方造成了巨大的物质损失,还导致了战前社会秩序与价值体系的崩溃。在一片混乱与空白中,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应运而生。1928年,来自12个国家的42名新派建筑师在瑞士集会,成立了名为"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的组织( CIAM )。他们致力于研究建筑的工业化、最低限度的生活空间、高层和多层居住建筑、生活区的规划和城市建设等问题。此后,一种名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潮即在西方建筑界成熟起来,并向世界各地迅速扩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现代主义建筑已经成为世界建筑的主导潮流。在这期间,一些著名的建筑大师如莱特、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勒·柯布西埃等,创作了包豪斯学校、萨伏伊别墅、马赛公寓大楼、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等里程碑式的现代主义建筑杰作。</b></p><p class="ql-block"><b>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了美国,开始了"国际式"运动阶段。这一运动的设计与创作以密斯·凡·德罗的"少就是多"为原则,突出建筑结构,强调简单、明确的特征和工业化特点,在发达国家中产生了巨大影响。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还出现了许多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支派,如粗野主义、典雅主义、有机功能主义等。它们的艺术技术手法彼此交织,设计风格互相影响,大大丰富了现代主义建筑的面貌。其中,纽约西格拉姆大厦、法国朗香教堂、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芝加哥西尔斯大厦、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等等,都是这一时期最有名的建筑。</b></p> <p class="ql-block"><b>新艺术运动</b></p><p class="ql-block"><b> 19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初流行于欧洲、影响波及美洲的建筑与美术流派。它发端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是欧洲建筑形式彻底变革的先声。代表人物有凡.德.费尔德、维克托·霍塔、麦金托什等。该运动的宗旨是要解决建筑和工艺品的艺术风格问题。在建筑上,其成员竭力反对历史样式,试图创造出一种前所未见的、能适应工业时代精神的新风格。这种风格主要反映在建筑装饰上,其装饰主题常模仿自然界草木的自然曲线,追求简洁的效果。</b></p> <p class="ql-block">埃菲尔铁塔(法国)</p><p class="ql-block"> 为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1889年的世博会在巴黎举行。这座由埃菲尔设计的铁塔(1887~1889)是世博会的纪念性建筑。它共用了7000多吨钢铁,由250多万个螺钉连接而成。塔的下部有四条塔腿,由石墩支撑。塔身向上渐渐会拢变细,最高处离地有300米。而当时欧洲最高的教堂塔楼德国的乌尔姆教堂尖塔也仅有160多米。在此后的40余年里,埃菲尔铁塔一直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的建筑。</p><p class="ql-block"> 埃菲尔铁塔的建筑风格是现代建筑风格的典范。设计和建造代表了19世纪末工业革命时期科技创新和人类进步的象征。它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工业革命时期的先进技术和现代建筑的理念,展示了人类能够利用金属材料制造出高耸入云、坚固耐用、美观大方的建筑物。它的结构体系既直观又简洁,底部是四个巨型倾斜柱墩,倾角54°,由第一层平台联系支承;第一层平台和第二层平台之间是四个微曲的立柱;再向上四个立柱转化为几乎垂直的方尖塔,其间设有第三层平台;在塔顶设有‌电视天线。这种设计不仅展示了美学设计与功能性建筑的完美结合,而且体现了结构艺术,成为现代建筑的开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屠杀纪念馆(以色列)</span></p><p class="ql-block"> 以色列耶路撒冷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是以色列官方设立的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位于以色列耶路撒冷,1953年根据以色列国会通过的纪念法令成立。以色列大屠杀纪念馆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对历史的深刻纪念和对受害者的尊重。</p><p class="ql-block"> 纪念馆的设计旨在通过其建筑形式和内部布局,向参观者传达大屠杀的历史悲剧和教训。主体馆占地4000多平方米,长180米,大多深埋于地下,外形如同一把利刃劈开了赫茨尔山,两端悬挑出山谷,上下两个三角构成,象征两性紧密结合,孕育出生命的火种,这也是犹太人的标志。三角形的构图取自以色列国旗上的大卫星,而只剩下一半的三角形,另一半则代表二战期间被屠杀的600万犹太人。</p><p class="ql-block"> 纪念馆还通过使用混凝土与玻璃的组合,以及悬臂三角柱悬出,营造出一种漂浮于空中的感觉,同时利用地形和建筑的设计,创造出一种纪念的氛围。整个设计过程充分考虑了空间序列的设计与叙事性表达,使得参观过程成为一次深刻的体验之旅。</p> <p class="ql-block"><b>表现主义</b></p><p class="ql-block"><b> 20世纪初产生于德国、美国、北欧和俄国的艺术思潮,宣扬和崇拜感觉至上,把直觉看作是认识世界的惟一方法。在绘画上,表现主义常以孤独的人生、内心的悲愤、极度的痛苦为题材,并使用刺激的颜色、动荡的线条、粗野的轮廓、夸张的变形,以表现阴暗、低沉、恐怖和神秘的气息。在这种艺术追求的影响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出现了一些表现主义建筑。它们通过奇特、夸张的建筑造型来表现建筑师的思想情绪。</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汉堡智利屋(德国)</span></p><p class="ql-block"> 德国汉堡智利屋由著名建筑师弗里德里希·波尔曼设计,于1924年完工。智利屋以其独特的砖石结构和船首形状的设计而闻名,被誉为“汉堡的船头”。这座建筑的外观为红褐色,具有参差交错的阳台,这些阳台像船上的甲板,而曲线型的墙与船首的形状相吻合,展现了表现主义建筑的典范。智利屋不仅因其建筑特色引人注目,而且因其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成为汉堡市的一个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 智利屋的建筑特色还包括锋利的三角形外墙设计,这些设计元素共同构成了智利屋独特的外观和风格。</p><p class="ql-block">汉堡智利屋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汉堡智利屋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b>安东尼奥·高迪</b></p><p class="ql-block"><b> 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1852年6月25日—1926年6月10日),男,出生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小城雷乌斯,西班牙建筑师,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属于新艺术运动时期的建筑风格。高迪一生设计过很多作品,主要有古埃尔公园、米拉公寓、巴特罗公寓、圣家族大教堂等,其中有17项被西班牙列为国家级文物,7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b></p> <p class="ql-block">圣家族教堂(西班牙)</p><p class="ql-block"> 1884年,高迪主持建造的西班牙巴塞罗那圣家族教堂,将中世纪与现代、宗教与世俗、传统与活力奇特地统一在了一起来。1926年,高迪去世后,教堂的工程一度中断。直到现在人们还在对它进行修建,以期将这一杰作完成。圣家族教堂的正面不是一个平面,而是由四座尖塔及大门上尖顶的装饰组成。装饰部分由水泥浇筑,它们仿佛每时每刻都在流动。大门上的塑像分别代表了基督教中的信仰、希望与博爱,人物以巴塞罗那街头的普通人为模特,在怪诞的氛围中又体现出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四座尖塔高约180米,顶端有陶制马赛克拼成的色彩艳丽的花饰,它们全都有宗教上的寓意。</p><p class="ql-block"> 圣家族大教堂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大自然,如洞穴、山脉、花草动物等,整体设计以这些自然元素为灵感,展现了高迪的设计理念:“直线属于人类,而曲线归于神”。这种设计风格体现了高迪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建筑艺术的深刻理解。教堂的设计完全没有直线和平面,而是以螺旋、锥形、双曲线、抛物线等各种变化组合成充满韵律动感的神圣建筑,这种设计风格被称为象征主义建筑,旨在通过建筑的造型和环境设计来表达设计的思想和意图,激起人们的联想。</p><p class="ql-block"> 圣家族大教堂的建筑风格是自然主义、表现主义和哥特式等多种风格的融合,这种独特的设计风格使得圣家族大教堂成为西班牙巴塞罗那乃至全球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圣家族教堂 小型张</p> <p class="ql-block">米拉之家(西班牙)</p><p class="ql-block"> 米拉之家建于1906年至1912年间,坐落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格拉西亚大道上。占地1,323平方米,有33个阳台,150扇窗户,3个采光中庭(2个大中庭,1个小天井),6 层住宅,1层顶楼(阁楼),1个地下停车场,共有3个门面,两个正门入口。</p><p class="ql-block"> 米拉之家的建筑风格是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和艺术性。米拉之家由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设计,其建筑风格深受自然启发,充满了生物形态的设计元素。高迪认为“直线属于人类,而曲线归于上帝”,因此他的设计中几乎没有直角,而是采用了大量的曲线和有机形态,使得建筑看起来既独特又富有动感。这种设计理念不仅体现在建筑的外观上,也贯穿于其内部设计。例如,建筑的屋顶高低错落,形状类似波涛汹涌的海面,极富动感,而内部则几乎没有方正的矩形,房间的形状几乎全是圆形设计。 </p><p class="ql-block"> 米拉之家波浪形的外观,是由白色的石材砌出的外墙,扭曲回绕的铁条和铁板构成的阳台栏杆,和宽大的窗户,可让人发挥想像力,有人觉得像非洲原住民在陡峭的悬崖所建造类似洞穴的住所,有人觉得像海浪,有人觉得像退潮后的沙滩,有人觉得像蜂窝的组织,有人觉得像熔岩构成的波浪,有人觉得像蛇窟,有人觉得像沙丘,有人觉得像寄生虫巢穴等等。</p><p class="ql-block"> 米拉之家屋顶高低错落,而整栋建筑如波涛汹涌的海面,极富动感。屋顶是奇形怪状突然物做成的烟囱和通风管道。米拉公寓里里外外都显得非常怪异,甚至有些荒诞不经,米拉之家仍被许多人认为是所有现代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最有独创性的建筑,是二十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 米拉之家的内部,每一户都能双面采光,光线由采光中庭和外面街道进来,房间的形状也几乎全是圆型设计,天花板、窗户、走廊、很少有方正的矩形。米拉之家设计的特点是‘它本身建筑物的重量完全由柱子来承受,不论是内墙外墙都没有承受建筑本身的重量,建筑物本身没有主墙’,所以内部的住宅可以随意隔间改建,建筑物不会塌下来,而且,可以设计出更宽大的窗户,保证每个公寓的采光。</p> <p class="ql-block"><b>有机建筑</b></p><p class="ql-block"><b> 莱特喜欢把自己的建筑称为"有机建筑"。但是,连莱特本人都没有能清晰而严格地对"有机建筑"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也许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自然的建筑",因为自然界就是有机的。莱特认为建筑师应该从自然环境中得到启示,房屋应该像植物一样,"是地面上一个基本的和谐的要素,从属于自然环境,从地里长出来,迎着太阳"。从这样的观念出发,莱特强烈反对柯布西埃、密斯等人的机器美学,强调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并使用天然的材料来建造房屋。这一切都反映出东方哲学对他的深刻影响。</b></p> <p class="ql-block"><b>弗兰克·劳埃德·赖特</b></p><p class="ql-block"><b>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年6月8日~1959年4月9日),工艺美术运动美国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的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赖特师从摩天大楼之父、芝加哥学派(建筑)代表人路易斯·沙利文,后自立门户成为著名建筑学派“田园学派”的代表人物。</b></p><p class="ql-block"><b> 他的建筑思想和设计思想走的是一条独特的道路。他的个人风格有过不少的变化,如自然主义、有机主义、现代主义等。他的设计具有相当大的个人表现成分,与当时领导世界设计主流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风格大相径庭。他对于现代主义最大的贡献是对于传统的重新解释,对与环境因素的重视,对于现代工业化材料的强调。为以后的设计家们提供了一个探索的 、非学院派的和非传统的典范。代表作品有:流水别墅(注重建筑和环境的关系,是现代主义建筑里程碑式的作品)、古根海姆博物馆、东京帝国饭店。</b></p> <p class="ql-block">流水别墅(美国)</p><p class="ql-block"> 流水别墅(另译为落水山庄)是世界著名的建筑之一,它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耶特县米尔润市郊区的熊溪河畔,1936年由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别墅的室内空间处理也堪称典范,室内空间自由延伸,相互穿插;内外空间互相交融,浑然一体。流水别墅共三层,面积约380平方米,以二层(主入口层)的起居室为中心,其余房间向左右铺展开来,别墅外形强调块体组合,使建筑带有明显的雕塑感。楼层高低错落,一层平台向左右延伸,二层平台向前方挑出,几片高耸的片石墙交错着插在平台之间,很有力度。溪水由平台下怡然流出,建筑与溪水、山石、树木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像是由地下生长出来似的。流水别墅的核心建筑风格是‌现代主义与‌有机建筑的结合。</p><p class="ql-block"> 流水别墅横跨在熊奔溪的瀑布之上。这座别墅的设计强调与自然的和谐融合,背靠陡崖,生长在小瀑布之上的巨石之间。其建筑风格体现了明显的‌雕塑感和‌几何线条,楼层错落有致,赋予建筑独特的韵律感。二层空间向外挑空,室内空间向室外延展,内外空间互相交融,浑然一体。流水别墅不仅是一件艺术品,也是地理人文主义思潮下的现代建筑杰作。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思想,通过悬挑与穿插的水平切割关系,以及自然材料的运用,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流水别墅的成功使其成为人类建筑史上一个伟大的里程碑,被指定为‌美国国家历史地标。</p> <p class="ql-block">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美国)</p><p class="ql-block"> 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建筑风格以其标志性的螺旋形结构而闻名。这一设计特点是由美国著名的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的,其螺旋形结构是建筑的核心特征,允许观众沿着一个连续的坡道向上移动,同时欣赏艺术品,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观展体验。为了追求明亮的光线效果,美术馆的屋顶采用了大面积玻璃天棚。这种设计不仅为艺术品提供了展示空间,而且使得室内空间充满柔和的自然光,这对于艺术品的展示尤为重要。</p><p class="ql-block"> 此外,古根海姆美术馆的设计还体现了赖特的有机建筑理念,建筑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存,内部空间与外部景观相互呼应,展现了历史与现代的对话。博物馆内部不仅有展示艺术品的展厅,还包括了教育设施、图书馆、研究空间等多功能区域,以支持艺术教育和学术研究,体现了建筑与艺术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勒·柯布西耶</b></p><p class="ql-block"><b>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家和作家,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机器美学的重要奠基人,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是功能主义建筑的泰斗,被称为“功能主义之父”。</b></p><p class="ql-block"><b> 勒·柯布西耶的建筑思想可分为两个阶段:50年代以前是合理主义、功能主义和国家样式的主要领袖,以1929年的萨伏伊别墅和1945年的马赛公寓为代表,许多建筑结构承重墙被钢筋水泥取代,而且建筑往往腾空于地面之上;50年代以后勒·柯布西耶转向表现主义、后现代,朗香小教堂以其富有表现力的雕塑感和它独特的形式使建筑界为之震惊,完全背离了早期古典的语汇,这是现代人所建造的最令人难忘的建筑之一。在家具设计中,勒·柯布西耶则以豪华而舒适的钢管构架躺椅著称于世,几乎成为20年代优雅生活的象征。</b></p><p class="ql-block"><b> 主要成就:朗香教堂、萨伏伊别墅、马赛公寓等。</b></p> <p class="ql-block">朗香教堂(法国)</p><p class="ql-block"> 勒·柯布西埃设计的这座朗香教堂(1953)突破了历史上的所有教堂样式,以一种奇特的造型来抒发自己对宗教的神秘、超常的精神感悟。它的造型扭曲混沌,怪诞神秘,如岩石般稳重。它打破了建筑由墙面、屋顶等构成的普通概念。它变化自由,创造出一个个令人费解而又难忘的奇特印象和五花八门的联想:合起的双掌、浮在水面的鸭子、破浪的船舰、修女的帽子……更奇特的是,这座建筑的每个面都不相同。站在教堂之前,仅凭常识人们无法推断出建筑的其他各面会是什么样子。朗香教堂以此粗粝敦实的混沌形象表达出一种非常原始的精神气质,似乎是自有天地以来就矗立在那里的一座岩石,而时光就凝固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建筑风格特点</p><p class="ql-block">造型独特:朗香教堂摒弃了传统教堂的方正形式,采用了大胆的曲线和自由形态。其平面结构不规则,墙体几乎全是弯曲的,有的还倾斜,屋顶向上翻卷,与墙体之间留有缝隙,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效果。这种造型使得朗香教堂看起来就如同直接从小山生长出来的一般,与周围环境完美融合,展现了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p><p class="ql-block">材料运用:教堂主要使用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通过精湛的工艺和技术,将混凝土的潜力发挥到了极致。混凝土墙面的粗糙质感与白色涂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建筑的雕塑感。</p><p class="ql-block">光线设计:朗香教堂的光线设计非常精妙,通过精心设计的窗户和天窗引入自然光,营造出充满神秘感的光影效果。南墙被称为“光墙”,上面留有许多不规则的空洞,室内开口大、室外开口小,形成深凹的八字形,使得光线在室内发散开来,创造出一种柔和而自然的光环境。屋顶与墙体之间的缝隙以及彩色玻璃窗的镶嵌,使得光线在空间中产生丰富的变化,赋予了教堂以灵动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功能布局:教堂虽然规模不大,但功能布局却非常合理。主要空间包括讲坛、祈祷室等,能够满足信徒的宗教活动需求。同时,教堂前设有一个可容纳万人的场地,供宗教节日时朝拜的教徒使用。</p> <p class="ql-block">克莱斯勒大厦</p><p class="ql-block"> 克莱斯勒大厦是威廉·范·阿伦William Van Alen设计的办公大楼。它建于1926年—1931年,坐落在美国纽约市中心。它是第一座摩天大楼,高度320米,77层。大厦的顶部像一顶巨大的皇冠,它的新月形七层退台,镶嵌着三角形的窗户。在夜晚灯火通明的时候,这顶“皇冠”仍然是纽约市天际线上最独特的元素之一。</p><p class="ql-block"> 克莱斯勒大厦以其独特的装饰艺术风格和精美的建筑细节著称。大楼的设计融合了现代主义和装饰艺术风格,强调垂直线条和几何图案。</p><p class="ql-block"> 克莱斯勒大厦作为装饰艺术运动风格的标志性建筑,其外观塔尖尖锐,立面采用金属和玻璃材料展现豪华精致效果;内部大堂装饰奢华典雅,照明设计现代感强;细节处理也体现极致追求。该风格展现了建筑美感、艺术价值和社会审美追求。</p> <p class="ql-block"><b>国际式建筑</b></p><p class="ql-block"><b> 现代主义建筑理念发展到极端的产物,其鼎盛时期大致在20世纪2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十余年内。它强调建筑的功能,反对任何传统的装饰和地方特色。它推崇平屋顶、光墙面(尤其是玻璃幕墙,几乎成为了国际式建筑的标签之一)、宽大的窗户、几何形的造型以及对钢铁、玻璃和混凝土的使用。国际式建筑的出现开创了人类建筑艺术的新纪元。它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思想至今,而且在将来仍然会发挥重要的影响。</b></p> <p class="ql-block">联合国的总部大厦(美国)</p><p class="ql-block"> 联合国的总部大厦建筑风格体现了现代与传统的融合,同时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联合国总部的建筑风格融合了现代设计与传统元素,展现了独特的建筑美学。秘书处大厦的总高度为550英尺,其外墙全部用铝材料、玻璃和大理石装饰,展现了现代建筑的简洁与明快。大厦的北面和南面没有安装窗户,而是用佛蒙特州产的大理石饰面,这些大理石合计重量达2000吨,为建筑增添了一抹传统与稳重的感觉。此外,大厦内部的设计也充分考虑了实用性和功能性,如采光极佳的窗户和装在窗户下方的空调设备为工作人员提供了舒适的工作环境。每间办公室均用钢材料分割成一个个小间,这些小间固定在房间上层结构的支架上,便于根据需要重新布置办公室空间</p><p class="ql-block"> 联合国的总部大厦通过其建筑风格和内部设计,展现了现代建筑的简洁与明快,同时融入了传统元素,使其成为一个既具有现代感又充满文化底蕴的建筑群,完美地体现了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结合。 </p> <p class="ql-block">联合国成立15周年 实寄首日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克朗楼(美国)</span></p><p class="ql-block"> 克朗楼位于美国芝加哥的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内,起初被称作工业设计与建筑设计大楼,旨在同时满足建筑系、城市规划系与设计系的300名学生共同使用。这座建筑是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为该校设计的中心建筑,建于1954年,采用了钢铁和玻璃的创新技术。克朗楼是一座宏大、纯净的建筑,其设计融合了现代建筑的语法、思想、结构、比例和几何。它被美国建筑师协会评为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 克朗楼的设计采用了大量的玻璃幕墙,创造了一个最大限度透明的空间。它以其简洁的线条和纯净的形式,展现了现代主义建筑的精髓。 整个建筑分为两层,主要教学空间位于地面层,办公室和会议室等功能空间位于半地下层。主要教学空间是一个巨大的无柱玻璃封闭空间,灵活性极高。克朗楼的周围环绕着绿色的植被,提供了一个宁静的工作环境,调节了阳光的照射,并为建筑内部的用户提供了愉悦的景观。 克朗楼的外墙采用全玻璃幕墙,创造了一个开放的环境,让人感觉像是在公园里户外工作,可以俯瞰芝加哥的摩天大楼和美丽的植被。</p><p class="ql-block"> 克朗楼四组外露的钢排架(间隔60英尺),承载钢框架屋顶,实现了大厅的无柱空间,即通用空间。建筑的下部结构为混凝土结构,独立于上部结构。建筑表皮由钢部件焊接组成,并嵌入了透明和半透明的玻璃。所有裸露在外的钢材均涂成了黑色。</p> <p class="ql-block">康涅狄格州纽卡纳安玻璃住宅(<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康涅狄格州纽卡纳安玻璃住宅,</span>由美国建筑大师Philip Johnson设计,它完美的比例和它的简单,被认为是现代建筑的一个最辉煌的作品之一。</p><p class="ql-block"> 玻璃屋于1949年建成,是Johnson在基地上设计的第一栋建筑。这栋一层房屋的地板长宽是32′x56′,用18英尺宽的全高(从地板到天花板)玻璃板围合,玻璃板使用碳钢支柱和工字梁固定。 除了砖造圆柱形结构体外(其上一边有浴室入口,另一边有壁炉),你站在户外可以看清玻璃屋室内的全部。室内地板到天花板的高度是10.5英尺,砖造圆柱形结构体从屋顶突出。室内地板由红砖按人字斜纹图案铺砌而成,高出地平面10英寸。建筑师极其小心地使用矮柜和书架分割室内空间,将玻璃屋变成一个单一的开放房间。这一设计使玻璃屋四个方向都可以通风,还带来了充足的光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东京塔</span></p><p class="ql-block"> 东京塔是位于日本东京芝公园的电波塔,是东京的地标性建筑与观光景点。其以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为范本而建造,为日本第二高的结构物。</p><p class="ql-block"> 东京塔由建筑师内藤多仲与日建设计株式会社共同设计。高332.6米,比埃菲尔铁塔高出8.6米,比中国广州塔矮267.4米,是世界第三高的自立式铁塔,重4,000吨,开工于1957年6月29日,1958年10月14日竣工。东京塔有3台电梯,从大楼底层到瞭望台,乘电梯只需一分钟,若徒步则需攀登563级阶梯。</p><p class="ql-block"> 东京塔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这意味着东京塔在外观和结构上与埃菲尔铁塔有着相似的风格。结构形式为棱锥体形的铁塔由四脚支撑,塔基底的四只坐脚墩之间各隔80米,塔身涂成橙黄和乳白相间的颜色,这是为了航空交通管制规定以利辨识。东京塔的设计不仅考虑了美观,还兼顾了实用功能,如发送电视、电台等各种广播讯号,以及在大地震发生时发送JR列车停止信号等。此外,东京塔还兼有航标、风向风速测量、温度测量等功能。</p><p class="ql-block"> 灯光照明由世界著名照明设计师石井干子设计主持,照明时间为日落到午夜0点之间。灯光颜色随季节变化,夏季为白色,春,秋,冬季为橙色。</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粗野主义</b></p><p class="ql-block"><b> 粗野主义是现代建筑中的一场运动,它创造了20世纪最引人注目的建筑设计,但它的成就也引发很多争议,部分原因是它强调使用未加工的混凝土制作外立面。</b></p><p class="ql-block"><b> 粗野主义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但它植根于功能主义纪念碑式简约的思想,而这些思想曾定义了早期的现代主义建筑。粗野主义尝试将早期的原则应用于战后的世界,因为战后的世界迫切需要进行城市重建。</b></p><p class="ql-block"><b> 从这个意义上说,粗野主义的部分灵感来源于民主社会主义的社区理念,但它也受到了特立独行建筑师的前卫特质的推动。因为它被用于大规模的社会住房项目,所以在粗野主义达到顶峰后的几十年里,城市的贫困和衰落却成了它的代名词。</b></p><p class="ql-block"><b> 代表建筑:马赛公寓 1952年(勒·柯布西耶),波士顿市政厅 1963-1968年,特雷利克塔 1966-1972年(埃诺·高芬格),67号公寓 1967年(摩西·萨夫迪),耶鲁大学艺术与建筑学院大楼等。</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耶鲁大学艺术与建筑学院大楼</span></p><p class="ql-block"> 耶鲁大学艺术与建筑学院大楼是一座由保罗・鲁道夫设计的建筑,建成于1963年。该建筑被认为是粗野主义在美国的一个重要代表作品。 保罗・鲁道夫的作品特色是建筑内部用多层次、高低不一的水平板组织起来的流畅空间。在耶鲁大学艺术与建筑学院大楼中,他使用了19根粗大的混凝土柱状结构,支撑起了室内37个高低不一的楼板平台,通过阶梯和桥梁的连接,串联各个教学空间和工作室,这样的处理手法,带给人们一种迷宫般的建筑体验。</p> <p class="ql-block"><b>有机功能主义</b></p><p class="ql-block"><b> 流行于20世纪后半期的现代建筑流派之一。这一派的设计常采用某些有机形态(如弯曲线)和原始材料(如木材)。代表人物有埃罗·沙里宁等。代表作有美国华盛顿杜勒斯机场、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等。</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杜勒斯机场(美国)</span></p><p class="ql-block"> 美国华盛顿杜勒斯机场(1962)是一座现代化机场,其建筑风格独特且富有现代主义气息。该机场由建筑师埃罗·沙里宁设计,其设计手法玄妙、清新活泼、意境高远、个性突出,是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之作。它以结构和形象的完美结合而著称于世。其中,机场候机楼仅由两排巨型钢筋混凝土斜柱支撑,一排稍高,另一排稍低。两排柱子间悬挂着40余米长的钢索作为屋顶的支撑结构,钢索上铺屋面板。在重力的作用下,钢丝自然地下垂,形成充满张力感的屋顶曲线,如同展翅欲飞的巨鹰,具有强烈的动势和机场建筑的象征性。</p><p class="ql-block"> 杜勒斯机场的建筑外形象展翅的大鸟,动势很强,给人以冲上云霄的感觉,恰与飞机场主题吻合。其候机楼的建设采用了先进的悬索结构,首先建起倾斜的钢筋桅杆骨架,再挂悬索,最后进行混凝土浇灌成型。这种结构使得候机楼的外侧形成屋檐的形状,内侧则承受屋面索的拉力,从而创造出一种力与力相遇产生的不对称的平衡美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日耳曼国家博物馆扩建工程(德国)</span></p><p class="ql-block"> 日耳曼国家博物馆的设计理念与艺术风格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同时融入现代化元素,展现出一个多元包容的文化空间。</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在一座中世纪修道院的基础上改建而来,这种选择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通过保留和修复原有的建筑结构,博物馆成功地融合了古老与现代,使得访客能够在参观的过程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度。</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的发展,日耳曼国家博物馆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扩建,新建的展馆采用了现代化的设计风格。特别是其玻璃外墙的运用,不仅为馆内带来了充足的自然光线,也使得整个建筑群更加通透和充满活力。这种现代化设计不仅提升了博物馆的视觉效果,也使其成为一个地标性的建筑。</p><p class="ql-block">日耳曼国家博物馆 实寄纪念封</p> <p class="ql-block">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美国馆</p><p class="ql-block"> 1958年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美国馆的建筑特点主要体现在其设计理念和创新性上。‌</p><p class="ql-block"> 美国馆的核心设计是一个象征着从西方到东方的入口,‌旁边还有一对鹰翅,‌欢迎客人们进入一个温馨的被树环绕的城市小院。‌这个设计的主要特色是树荫。,美国馆的屋顶将用植被覆盖,‌还会有一个种了蔬菜和果树的城市花园。‌这种设计表达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希望通过城市中心能够更加关注城市农业,‌比如自己种菜,‌或者在自己家附近就能采购到新鲜蔬菜。‌这种设计不仅美观,‌而且具有实用性,‌体现了对未来城市生活的美好愿景和对环保理念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结构主义</b></p><p class="ql-block"><b> 结构主义是上世纪50、60 年代在西欧一些国家兴起的一个哲学流派。结构主义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文化,认为文化是各种表现系统的总和,主张用特定的“结构”观念来分析自然和社会现象。</b></p><p class="ql-block"><b> 结构主义建筑是以结构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的建筑理论和流派。在国际上,结构主义的影响主要在北欧国家。瑞典,丹麦和挪威的一些建筑师都曾追随结构主义的设计理念。荷兰结构主义建筑,是在二战后对现代建筑中的功能主义和狭隘理性主义的批判中诞生的。</b></p><p class="ql-block"><b> 在建筑领域,结构主义建筑理论强调城市与建筑的生成结构,将城市视为一座大建筑,而建筑是一座小城市。这种理论使用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的方法论来研究城市与建筑的网络结构关系,即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从而形成城市的意义,构成结构主义建筑的语言规则。</b></p><p class="ql-block"><b> 结构主义建筑简单来讲有几个基本的特点。首先,单元及组合方式确定了建筑的内在秩序,但同时也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建筑可以生长,空间可以灵活改动。第二,人的行为和交互是每个结构主义建筑的出发点,其形式本身其实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具象化。第三,建筑整体都是由若干单元组织起来的,每个单元都允许个性化的处理,单元的组织方式又呈现了一种集体观念。最后,回应功能主义的严格功能划分,结构主义建筑强调功能的并置和自由转换,对功能的定义是模糊的,空间的使用是灵活的。</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华特迪士尼音乐厅</span></p><p class="ql-block"> 华特·迪士尼音乐厅,位于美国加州洛杉矶,由普利策克建筑奖得主法兰克·盖瑞设计,落成于2003年10月23日,造型具有结构主义建筑的重要特征,以及强烈的盖瑞金属片状屋顶风格。占地3.6英亩,主厅可容纳2265席,还有266个座位的罗伊迪士尼剧院以及百余座位的小剧场。建筑主体部分采用不锈钢板铺面,石料作建筑底座,有着坚实的雕塑感,其独特的外观,使其成为洛杉矶市中心南方大道上的重要地标。内部音乐大厅明亮、通透,采用纺织品和木料装饰,该音乐厅良好的音响效果广受赞誉。</p><p class="ql-block"> 这座音乐厅位其外形设计犹如一艘驶入洛杉矶城市港口的帆船,充满动态美和现代风格。音乐厅外墙由无数的铝片组成,这些铝片被特殊设计成不同的形状和尺寸,它们在阳光下反射出璀璨的银白色,使得整座音乐厅在不同时间、不同角度下都呈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p><p class="ql-block"> 此外,华特迪士尼音乐厅还有一处特色,那就是它的屋顶。这个巨大的玻璃结构不仅使自然光可以照进音乐厅,还为观众带来了一个绝佳的观景台,从这里可以看到洛杉矶市区的全景。</p> <p class="ql-block"><b>十一、现代主义之后的西方建筑</b></p><p class="ql-block"><b> 物极必反是自古皆然的道理。就在现代主义建筑席卷西方文明世界之时,人们对它的反思和批判也萌生了:建筑家纷纷指责现代主义建筑的极端化产物﹣-"国际式"建筑割裂历史,迷信技术,忽略建筑所处的具体文化环境,漠视人类自身的感情需要。于是自20世纪60年代起,出现了一种力图突破这一建筑模式的创作倾向。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之后,西方建筑已逐渐摆脱"国际式"建筑的统治,呈现出多种风格流派争相登场的发展局面。</b></p><p class="ql-block"><b> "后现代主义建筑"是这多元化发展格局中最主要的一种建筑风格。在理论上,这种风格否定现代主义建筑的内涵,主张以装饰手法来丰富建筑的视觉效果,重视建筑对人心理的影响,而不仅仅将思维局限在单调的功能主义上。在实践中,它打破"国际式"建筑多年来的垄断,在设计中大量采用西方传统建筑的装饰元素。然而,后现代主义建筑在本质上并没有彻底否定现代主义建筑,后者的设计基础仍是它的设计核心。与现代主义建筑相比,后现代主义建筑所做的只不过是在现代主义建筑的外表罩上了一层装饰主义的外衣。 </b></p><p class="ql-block"><b> 除了后现代主义建筑,20世纪最后30年的西方还活跃着不少个性鲜明的设计流派与标新立异的建筑师。前者最著名的有"高技派"、"解构主义"等思潮。它们对现代主义建筑所依赖的结构主义原则发起了有力的冲击。而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者伍重、波洛米尼圣卡罗教堂模型的设计者马里奥·博塔、巴黎阿拉伯世界研究中心的设计者努威尔、巴黎西区音乐城的设计者鲍赞巴克等人则是后者的代表。</b></p><p class="ql-block"><b> 这一切说明,迄今为止西方建筑艺术正在进入一个多元化的发展阶段。它已经没有了历史传统的权威号令,没有了单一模式的独霸天下;有的只是艺术的诱惑、商业的刺激和创作的冲动……</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埃克塞特学院图书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埃克塞特学院图书馆由路易斯·康设计,于1972年完工,这个建筑是功能性的,首先满足所有读者的需求,同时仍然保持其创新性的存在着。用康的话来形容,它是“深思熟虑的空间创造”。1995年建筑正式被命名为1945届图书馆,以纪念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的第八位校长。</span></p><p class="ql-block"> 埃克塞特学院图书馆的设计强调了空间的结构和形式,通过墙体、柱、门窗洞、阶梯、井道、屋顶等三度空间要素,创造出具有性格的空间。这种设计不仅使空间现实地呈现出来,而且依靠人的努力和深思熟虑的决断,一层一层,一寸一寸逐渐发现,最终产生了与材料争辉的精美的建筑语言。在设计过程中,选择的材料并非站在美观的立场上,而是与空间的用途有关,通过连续的墙和结构上的缺口,中止的表达、形式上统一的片断,使新的建筑存在成为环境性选择中亲切而又是再生的革新要素。</p><p class="ql-block"> 康对砖材料的敏感与和谐的使用以及他对自然光的考虑完全符合了学院为新图书馆所构想的这些具体法则,人们从底层进入面积为111英尺x111英尺的图书馆,沿一座大石梯上至首层,立即可感受到问询区,借阅台和书架间的相互关系。建筑的首层之美,才是埃克塞特图书馆得以闻名之处。作为主要楼层它有70尺高,从此空间顶部的天窗和北侧,西侧大跨的玻璃窗吸收自然光。这个如中世纪城镇广场一样的正方形中庭有着和谐的比例,其尺度(9.8×9.8×15.8米)在垂直方向上是一个比例接近黄金比的明亮空间,同时整个图书馆带有康后期作品中常见的强烈向心构成的特征。图书馆的平面是三个同心的方环,从一开始,路易斯康就将三种类型的空间设想为三座不同类型的建筑,这种嵌套相连的结构被他称为“甜甜圈”——即建筑中的建筑。最外侧的方环是一个立方体,四面均为111英尺(33m)宽*80英尺(24m)高,规整的形式符合低调的设计初衷,和谐的融入环境。</p><p class="ql-block"> 在路易斯·康的建筑中,既没有特意将不可避免的时代特征加以表现,也不主张采取无论多么自然或巧妙的现成语汇。他的作品总是依靠人的努力和深思熟虑的决断,一层一层,一寸一寸逐渐发现的,结果产生了与材料争辉的精美的建筑语言。</p><p class="ql-block"> 路易斯康的设计理念是,"你设计一座图书馆就像世上从未有过图书馆。"路易斯康将整个建筑的结构系统分成了三个层级:最外层的是承重的红砖墙,中间是钢筋混凝土建造的不受阳光照射的藏书空间;而最里层的是非常壮观的15.8米高中庭,竖向中庭的顶部是一个超大的 X 型结构,极致的对称感、几何感表现出一种神秘之美。光线穿过屋顶,穿过书架,穿过墙上巨大的圆形洞口进入到这个空间中,高于读者视线的大窗照亮了沿建筑周边布置的小阅读室。路易斯康描述说:"在这儿,你环顾四周,通过巨大的圆形开口可以看见环绕在你四周的书籍;因此你可以感受到书的邀请。</p> <p class="ql-block"><b>高技派</b></p><p class="ql-block"><b> 流行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建筑流派之一。该流派强调高技术细节,突出建筑结构的科学技术浓度,还夸张地以技术细节作为建筑物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主要代表人物有理查德·罗杰斯、伦佐·皮阿诺、诺曼·福斯特等。主要代表作有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伦敦劳埃德保险大厦、香港汇丰银行大厦等。</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约翰·汉考克中心(美国)</span></p><p class="ql-block"> 约翰·汉考克中心(John Hancock Center),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汉考克中心高457米,是芝加哥第四高建筑。约翰·汉考克中心为高层建筑采用了第一个支撑管结构系统,代表了混合用途超高层类型学的大胆早期实验,投射了规模,宏伟和诚实的视觉表达,没有装饰。</p><p class="ql-block"> 约翰·汉考克中心的建筑风格是现代主义。这种风格强调简洁、现代和功能性。整座建筑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底座、中座和顶楼。底座为建筑提供了稳定和坚实的基础,中座则是建筑的核心部分,包括各种商业和办公空间,而顶楼则以其独特的设计元素为建筑增添了视觉上的高度和美感。</p><p class="ql-block"> 约翰·汉考克中心还融合了多种功能于一体,包括商业、办公和住宅等,这种综合性的设计使其成为综合性大楼的鼻祖之一。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也为城市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p><p class="ql-block"> 约翰•汉考克中心属于高技派建筑。高技派建筑以其对技术和构造的展示为特点,强调建筑的结构和建造技术,而不是仅仅关注建筑的外表。约翰·汉考克中心的设计和建造体现了这一点,它采用了管架结构,这种结构形式在当时是相对新颖的,展示了建筑技术的进步。</p> <p class="ql-block"><b>新现代主义</b></p><p class="ql-block"><b> 1969年,由五位主张继续发展现代主义建筑的建筑师,即所谓的"纽约五人"--彼德·艾森曼、迈克尔·格雷夫斯、查尔斯.加斯米、约翰.海杜克和理查德.迈耶,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一次名为"研究环境的建筑家"的会议和展览,展出了一系列有高度现代主义特色但又颇具创新精神的建筑。与密斯的国际主义风格建筑不同,他们通常采用单纯的白色作为建筑的基本色调,以进一步发展现代主义建筑"单纯"的特点。这些所谓的"新现代主义"建筑师在很大程度上发展了二次大战前的现代主义建筑,使之更加纯粹化。其中,迈耶和艾森曼是突出的代表。</b></p> <p class="ql-block">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p><p class="ql-block"> 正如柯布西埃的朗香教堂,莱特的流水别墅一样,试图给丹麦著名建筑师伍重设计的悉尼歌剧院(1959~1973)贴上"现代主义"或者"后现代主义"建筑的标签都是不合适的。从建成年代来看,这座建筑应该放在"现代主义建筑"一章来叙述,但由于它洋溢着浪漫气息,将它放在展现当代建筑多元化的"现代主义建筑之后"也许更为恰当。悉尼歌剧院在设计和建造时便饱受非议,但它一旦建成,却赢得了交口赞誉,成为悉尼乃至澳大利亚的标志之一。歌剧院规模庞大,包括一个2700座的音乐厅、一个1550座的歌剧院、一个550座的剧场和一个420座的排练厅,此外还有展览馆、图书馆等文化、服务设施,总面积近9万余平方米。悉尼歌剧院的奇特造型充满了想像力。整座建筑由十对巨型壳状物所构成,八个薄壳分成两组,每组四个,分别覆盖着两个大厅。另外还有两个小壳置于小餐厅上。薄壳下面吊挂着钢桁架,桁架下是天花板。每两组薄壳彼此对称互靠,外面贴乳白色的贴面砖,闪烁夺目。这些薄壳挺立在一座巨大的平台上,遮蔽着建筑内的各种功能空间。一枚枚如莲花瓣般指向湛蓝天空的壳片给人以丰富的联想:是盛开的鲜花,还是洁白的贝壳?抑或是远航的白帆?</p><p class="ql-block"> 悉尼歌剧院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其建筑风格融合了‌现代主义与文化特色,展现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解构主义建筑</b></p><p class="ql-block"><b> 解构主义建筑是在80年代晚期开始的后现代建筑的发展。它的特别之处为破碎的想法,非线性设计的过程, 有兴趣在结构的表面或和明显非欧几里得几何上花点功夫,形成在建筑学设计原则的变形与移位,譬如一些结构与大厦封套。大厦的完成视觉外观利用不可预料和受控纷乱描绘的刺激出现了无数的解构主义的"样式"。</b></p> <p class="ql-block">古根海姆美术馆(西班牙)</p><p class="ql-block"> 西班牙毕尔巴鄂市的古根海姆美术馆(1995~1997)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其造型由曲面块体组合而成,内部采用钢结构,外表用闪闪发光的钛金属饰面,钛板总面积2.787万平方米。这种独特的造型是建筑师弗兰克.盖里近几年个人风格的继续。不过古根海姆美术馆的主要展馆仍是规整的。为利于布置展品,首层基座部分也相对比较规整。形态弯曲部分主要是入口大厅和四周的辅助用房,变化的形态为向上逐渐收缩。</p><p class="ql-block"> 古根海姆美术馆体现了典型的解构主义建筑风格。这种风格挑战了传统的建筑规则,通过不规则、断裂和重组的方式,创造出一种动态、非线性的建筑形态。盖里在设计过程中,使用了空气动力学软件进行逐步设计,博物馆的结构体由流线型的金属板构成,外形独特且动感十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风格不仅在视觉上具有冲击力,而且在空间布局上也极具挑战性,为艺术品提供了极具挑战性的展示场所,展示了现代艺术的多样性和创新性。</p> <p class="ql-block"><b>后现代主义运动</b></p><p class="ql-block"><b> 后现代主义运动是发起于20世纪60年代,形成于80年代并延续至今的一种运动风格。后现代主义运动反对沉闷、单一、呆板的工业化生产,认为设计不仅要实现功能要求,还必须使形式表现出丰富的视觉效果,融合过去的多种风格,提倡表面装饰将美术与大众文化相融合。</b></p> <p class="ql-block">文丘里</p><p class="ql-block"> 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是奠定建筑设计上的后现代主义基础的第一人。他提出“少就是乏味”的观点,反对现代主义中“少就是多”的原则。1961年,文丘里为母亲设计了一幢新居,他一反现代主义建筑常用方盒子造型,而采用了传统建筑常用的坡屋顶,表现出对文化传统的重视,但文丘里并非一味地返古,“母亲之家”的内部装饰仍是现代的。</p> <p class="ql-block">母亲之家(美国)</p><p class="ql-block"> 母亲之家(Vanna Venturi House)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代表作之一。1959年,罗伯特·文丘里的父亲逝世,留下的遗产足以让罗伯特·文丘里的母亲建造一座房子并安享晚年。从设计到建造完成历时4年。</p><p class="ql-block"> 罗伯特·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与矛盾性(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in Architecture)》中写道:“这座房子体现了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既复杂又简单,开放且封闭,大也小; 它的一些元素在一个层面上是好的,但是在另一个层面上是坏的……”</p><p class="ql-block"> 这座建筑正面标志性正门上方的拱形,或是“墙洞”窗口,以及三角屋顶,令其成为早期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代表作。母亲之家一反当时盛行的现代建筑风格,不采用平屋顶方盒子式的形象,而采用了传统住宅常用的坡屋顶,但他并非完全回到过去,而是对传统建筑形式加以割裂、变形,以非传统的方式对待传统。</p><p class="ql-block"> “有些人说我的母亲住宅看起来就像儿童的建筑画:描绘了一所房子最基本的样子——山墙屋顶、烟囱、门和窗户,”文丘里在1982年的作品集中写道。“我很乐意这样看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亚特兰大高等艺术博物馆(美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1983年建成的亚特兰大高等艺术博物馆由三个展览的实体部分和一个被包围着“虚”的弧形的中庭组成。通过一条沿地段对角线伸出的长长的坡道穿过一座幕墙和入口柱廊,进入到建筑的主层;坡道的尽端处与主体分离的报告厅入口在强调了美术馆的入口的同时,也形成了建筑形体的前后序列层次,反映了迈耶的建筑设计中精细的风格;在美术馆像钢琴一样自由曲线的实体门厅,也颇具纪念性和仪式性,它赋予了各展览空间之间的明确关系,缓解以往人们在大美术馆里所体验到的那种疲劳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亚特兰大高等艺术博物馆的建筑风格体现了精细的设计风格,由著名建筑师Richard Meier设计。该博物馆的设计理念体现在其建筑外观和内部布局上,通过精细的建筑设计,为参观者提供了独特的艺术体验。博物馆的建筑结构由圆形钢柱、框架和混凝土板组成,花岗岩底座作为所有坡道的横向基座材料,从正面看去,成为覆盖在画廊表面白色精美嵌板的依靠和支撑。光线的运用也是该建筑的一大特色,不论是直接进入还是通过天窗、条形玻璃窗、带状通气窗和嵌板上的小孔透进的,都形成了连续的效果,光成为了启发人们思索文化价值的象征,使博物馆成为了一个激发人们深入思考和探索艺术价值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阿利耶夫文化中心(阿塞拜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阿利耶夫文化中心位于阿塞拜疆共和国首都巴库,2012年落成。这一哈迪德的最新力作无疑成为了当地的城市新地标。整个设计包括一个博物馆、一个图书馆和一个可容纳1000人的会议中心。阿利耶夫文化中心,由已故的伊拉克裔英国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亲自操刀设计。</p><p class="ql-block"> 阿利耶夫文化中心的设计在建筑四周的广场与建筑的室内空间之间建立了一种连续而流动的关系。广场,作为地面的一部分,与巴库的城市网络直接联系在一起,地面逐渐升起,围合成公共的室内空间,限定了一系列用于当代或传统阿塞拜疆文化公共集会的活动空间序列。形式上精心设计的起伏、分叉、折叠还有自由的形态使广场的表面变成一个多功能的景观建筑:欢迎、拥抱并指引参观者由不同的平面进入室内。建筑以这样开放的姿态,模糊了建筑物与城市景观之间,建筑的围护结构与城市广场之间,背景和地面之间,以及室内与室外之间的区别。</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项目中,最具挑战性的元素之一,无疑是建筑表皮的设计。设计希望能够使建筑表面连续,并表现出匀质性,为达成这一目标,需要将不同的功能、建造逻辑和技术系统全部融入建筑的围护系统中。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使得大量的项目参与者能够完成连续的控制和复杂的交流过程。文化中心主要由两个相互协作的系统组成:混凝土结构和空间架构系统。为了营造大尺度的无柱空间,使参观者体验室内空间的流动性,竖向的结构元素被包裹在围护结构和幕墙系统中。特殊的表面几何形促成了非常规的结构方案。空间构架系统保障了建筑自由形态的结构,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节省了时间,使基础和空间构架的刚性网格及自由形态的外部饰面接缝达成一种灵活可变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阿利耶夫文化中心的建筑风格是时尚的后现代主义。这座文化中心的设计理念和建筑风格体现了对空间、光线和材质的精妙操控,旨在营造出一个既富有艺术感又充满创新气息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b>瓦尔特·格罗皮乌斯</b></p><p class="ql-block"><b>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年5月18日~1969年7月5日),生于德国柏林,卒于美国波士顿,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豪斯(BAUHAUS)学校的创办人。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b></p><p class="ql-block"><b> 他的建筑设计讲究充分的采光和通风,主张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b></p> <p class="ql-block">格罗皮乌斯自宅(美国) </p><p class="ql-block"> 建成于1938年的自宅,是格罗皮乌斯在美国完成的第一个项目,建筑融合了传统的新英格兰住宅审美与包豪斯的现代主义教义。最后呈现出的是一栋简单、功能流畅、经济、具有材料和构造美学品质,且尺度宜人的建筑,并且自然地融入到了周围环境之中。</p><p class="ql-block"> 格罗皮乌斯自己曾戏称它是个“快乐的混合体”:“至于我的工作,当我在美国建造我的第一所房子时——那是我自己的房子——我强调要把那些我认为仍然存在且理由充分的新英格兰建筑传统,融入到我自己的构思中。这种地域精神与当代设计方法的融合,产生了一个我永远不会在欧洲建造的、有着完全不同气候、技术和心理背景的房子。”</p><p class="ql-block"> 格罗皮乌斯自宅的建筑风格不仅体现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功能性和简洁性,还展示了格罗皮乌斯对建筑设计与工艺统一、艺术与技术结合的追求,以及对建筑工业化的深刻理解和实践。</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包豪斯</b></p><p class="ql-block"><b> 包豪斯是德语Bauhaus的译音,由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是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现代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派别──现代主义建筑,也称包豪斯学派。包豪斯学派(the Bauhaus School)首先兴起于魏玛(Weimar),然后扩展到了德绍,于1919至1933年期间对当时的建筑和美学观念及实践产生了革命性影响。该学派主张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以讲求建筑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为特征。该学派的教授们(沃尔特·格罗皮斯、汉斯·梅尔、拉斯罗·摩利那基和韦斯利·坎丁斯基)修建和装潢的一系列建筑代表了“现代运动”的兴起,同时也为20世纪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b></p> <p class="ql-block">包豪斯建筑的关键元素</p><p class="ql-block"> 采用整体设计方法,世纪中期的现代住宅受到简洁线条和功能设计的启发。同时,室内以其简洁和开放的感觉而闻名。该学派在发展现代主义建筑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对世纪中期的现代艺术和设计以及斯堪的纳维亚极简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p><p class="ql-block"> 包豪斯的建筑可以是棱角分明的线性建筑,也可以是弯曲的阳台和圆角建筑,但以下是一些基本的共同特征: </p><p class="ql-block"> 包豪斯的设计风格直截了当;它相信简洁、清晰的设计、最佳的功能、抽象的形状、原色的使用以及平衡的视觉构图。因此,不需要额外的装饰来使事物更加美丽,因为只有在遵循功能的情况下才允许使用。</p><p class="ql-block"> 包豪斯注重的不是花朵和曲线形状,而是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等线性和几何形式的极简主义。与简单、合理和实用的设计相比,不对称更受青睐。</p><p class="ql-block"> 这些建筑采用平屋顶和玻璃幕墙设计。钢、玻璃和混凝土等现代材料的广泛使用已成为当代建筑和室内设计的组成部分。建筑、家具和字体通常以圆角为特色,有时还有圆形的墙壁。</p> <p class="ql-block">  具标志性的建筑是锯齿形屋顶的厂房,称为“包豪斯风格”。</p><p class="ql-block"> 即使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种锯齿厂房的设计也很独特。建筑的窗子全都朝北,这样就可以保证室内的光线均匀,以免有阳光的地方特别亮,没阳光的地方特别暗。厂房的屋顶是弧形的,叫“薄壳屋顶”</p> <p class="ql-block"><b>  现代建筑的历史是一部批判的历史,现代主义批判古典主义,结构主义批判功能主义,后来的解构主义又批判了结构主义,甚至在结构主义内部的时间线上也能看得出反思和更新。正是在这种不断的批判和反思之下,建筑学得以发展到今天,可见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b></p> <p class="ql-block"><b> 后记</b></p><p class="ql-block"><b> 今天,时代的脚步正跨入21世纪。在现代化的大潮中,强调艺术及审美教育对培养新世纪一代新人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当今世界人们的共识。审美教育是整个社会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它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承担着重大的使命。其根本目的,就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通过对美和艺术的鉴赏,提高人的文化修养,使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以净化,品格得以完善,从而使人身心得到和谐发展,自身得以美化。这种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是一般科学文化教育无法替代的。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意文化素质,渴望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这就更加需要有适合广大群众的审美教育,而最重要的是学习和掌握一些艺术史的基本知识。有了这些知识,就有了鉴赏古今中外经典艺术作品的基础。</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