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重新“发现”孔繁森——读《雪线上的奔布拉》有感</p><p class="ql-block">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刘仲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4年是全国对口援藏30周年,也是新中国“最美奋斗者”、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同志因公殉职30周年。在这个时间节点,《雪线上的奔布拉——我给孔繁森当翻译》的出版,意义非凡。</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部由个人口述、创作团队精心整理而成的作品,填补了孔繁森早期援藏经历记录的空白。该书通过孔繁森在西藏的第一任秘书、翻译兼警卫阿旺曲尼的回忆,讲述了35岁的孔繁森第一次援藏,在海拔4700米的岗巴县艰辛工作的经历,展示了他与藏族同胞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共克时艰的大爱情怀。</p><p class="ql-block"> 英雄人物的事迹,需要在持续发展的历史条件下被不断阐述。如果一直停留在过去的叙事模式中,多么伟大的事迹都会失去鲜活性和时代感。在新时代,如何让英雄人物持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成为激励人们接续奋斗的精神力量,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该书最让人眼前一亮的,就是找到了塑造英雄人物的新方式:关系叙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关系叙事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指把人物放置在人际关系、社会互动以及文化交流中,不仅记录事件的发生,还强调叙事如何反映和构建人们的日常经验及行为。在更宽泛的意义上,关系叙事可以理解为通过叙事来建立、维持或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者通过叙事来探索和表达更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和心理联系。《雪线上的奔布拉》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把作为领导者、号召者、组织者的孔繁森,放进与藏族干部群众、与身边工作人员的关系网络中,完成对全部故事的讲述。</p><p class="ql-block"> 故事在阿旺曲尼的回忆中展开——得知要服务大“奔布拉”(“奔布拉”为藏语,汉语意思是干部),阿旺曲尼有些忐忑,但孔繁森对他说:“叫我老孔。”自此,二人一起度过了两年多的难忘时光。</p><p class="ql-block"> 阿旺曲尼看到了无数感人的瞬间:孔繁森为岗巴贫穷农牧民落下的泪水;收割青稞磨出的满手血泡;给农牧民治病累倒在地;风雪中救活三岁孩童;跪求盲人莫拉收下他的钱物;收养两个拉萨孤儿;在西藏工作期间大部分工资用在藏族同胞身上;殉职时仅有8.6元的遗产……他像亲人一样关心群众生活,像朋友一样倾听百姓心声,这种跨越民族和地域的情感交流,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内涵变得真实而生动。</p><p class="ql-block"> 在这些细节中,我们看到了孔繁森对人民群众的爱,也理解了为什么藏族同胞会对这位相识不久的汉族干部心悦诚服。通过对这些“关系”的叙事,孔繁森精神闪耀出崭新的时代内涵,它正是党与藏族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真实写照,也是“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的具体体现。</p><p class="ql-block"> 传统报告文学作品对英雄人物的塑造,大多依赖第三人称全知视角,通过在宏大叙事中嵌入某些细节来展现人物的高大与光辉,而忽视了人性本身的真实和复杂。《雪线上的奔布拉》则摒弃了这种模式,通过阿旺曲尼的第一人称口述,以普通人的视角展现孔繁森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细节,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个真实而接地气的孔繁森形象。</p><p class="ql-block"> 在阿旺曲尼眼中,孔繁森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英雄,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的普通人。每次下乡,路途遥远,出发前,孔繁森都会烙一些山东大饼当干粮,时间长了,阿旺曲尼也学会了做法。在阿旺曲尼看来,这体现了孔繁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当然,在面对高原反应和艰苦的生活环境时,孔繁森也会感到疲惫和无奈;他关心农牧民的生产生活,会因为无法解决所有问题而自责和痛苦。这些真实的情感和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也让读者更加容易产生情感共鸣。</p><p class="ql-block"> 这些朝夕相处的日常,让阿旺曲尼的回忆和叙述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和情感的温度。例如,孔繁森受伤后躺在医院时,曾向阿旺曲尼袒露心声,讲述自己做心理建设的过程。这些细节让我们看到,世上没有天生的英雄,只是因为有人需要,他才成为英雄。孔繁森以其巨大的人格魅力和自我牺牲精神,不仅赢得了阿旺曲尼发自内心的崇敬,更成为他一生的精神导师。</p><p class="ql-block"> 阿旺曲尼陪同孔繁森上高山牧场,下田间地头,骑马在风雪中奔波,跑遍了岗巴县辖区每个乡镇、每个村,孔繁森的精神深深感染着他。在孔繁森离开后,阿旺曲尼坚守岗巴,甚至拒绝升职离开,选择留下来,用行动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p><p class="ql-block"> 《雪线上的奔布拉》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和鲜活的人物形象,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孔繁森的事迹和精神不仅是作品的思想内核,也是推动作品情节发展和情感表达的动力。通过对孔繁森与周围“关系”的深入挖掘和生动再现,让读者不仅感受到了那段艰苦而辉煌的历史,更在情感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震撼。这种共鸣和震撼正是作品文学价值的重要体现。</p><p class="ql-block"> 斯人已去,精神永生。“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如今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地无声,日夜注视着雪域高原在新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江河奔腾,讲述着一代代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动人故事。《雪线上的奔布拉》不仅是对孔繁森的缅怀和纪念,更是对民族团结精神的颂扬与传承。</p><p class="ql-block">(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教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