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德梁行曾在《城市更新 4.0》报告中总结出生态办公的优势:新鲜空气可使工作效率提升 11%,良好采光与开阔视野则使工作效率提升 23%,而当工作者拥有更好的工作环境时,功能记忆将提升 25%。<br>在此背景下,本项目以相关单位大院景观提升为例,在调查、分析机关大院绿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绿地结构、植物配置、海绵处理和办公疗愈,构建生态办公新体验。 <p class="ql-block">机关大院绿地在绿地分类中属于附属绿地,目前,上海、江苏、浙江等地正在探索机关、企事业等单位附属空间对社会开放工作,贯彻开放共享理念,实现单位附属绿地与公共绿地的有机融合。出于安全及隐私考虑,本项目场地暂不具备围墙拆除条件,可通过公共空间的视觉通透,与外围绿化景观相融合。</p><p class="ql-block">本项目提升改造总面积约 15000 ㎡,包括西侧绿地、行政楼南侧道路以及部分零星地块。</p> <p class="ql-block">如何将“看得见走不进”的大院密林改造成“可穿行的绿地”,实现附属绿地的开放共享,达到3个“好”标准,即好看—塑造良好的地方政府形象;好用—营造开敞舒适的活力场所,好管—草坪空间为主,便于后期养护管理。</p> <p class="ql-block">营造参与式绿地。打开西侧郁闭空间,贯通林荫步道,丰富节点景观。(下图为改造前)</p> 下图为完工初期。 下图为完工半年后。 优化绿地结构。<br>淘汰杂乱无序的小灌木及乔木,抽稀、修剪长势杂乱的香樟,通透香樟林下视线空间。(下图为改造前) 改造后 结合保留香樟的点位,环通林下绿道并增设休憩座椅,成为职工舒缓压力、凝心静气的天然氧吧。(下图为改造前) 改造后 通过林下步道的贯通,串联起现状保留的紫荆林,是来年春天观赏的好去处。(下图为改造前) 改造后 对现有廊架进行出新。在开放的草坪上,简约的廊架既是对景,也是静坐休闲之处。(下图为改造前) 改造后 提高绿地观赏性。<br>在大院绿地内依据铺装园路堆置微地形,使场地竖向变化丰富。 突出林缘变化,结合流畅平滑的植物线条,呈现林下景深空间。 生长半年后 在园路变化的节点处点缀景石及球类,使得对景视线通透,拉长景观视线。 选用特色耐阴地被,如麦冬、大吴风草等,使得大院的冬季也能绿叶葱翠。 引入艺术装置,弱化了场地内原有的绿色消防管,增加了趣味性。(下图为改造前) 改造后(完工初期) 原本单调的草坪,更换为亮色的彩叶耐荫地被;原本生锈的热力管阀门,配以镂空艺术小鸟以及漆成亮色的水管,场地多了一份灵动。 <p class="ql-block"><br></p> 打造重要节点。选取色彩鲜艳、叶形多样及时令开花的地被植物,丰富植物景观,感悟四季更替带来的不同收获。(改造前) 改造后 生长半年后 实施海绵改造<br>对积水点进行调研,配置雨水蓄渗设施。设置雨水花园与下凹式绿地,种植具有净化能力的植物,既能渗蓄雨水、减少灌溉用水,又能通过植物多样化搭配实现优质的景观效果。 改造前 改造后 十几年的香樟树下,土球隆起板结,已经不适宜地被的生长, <p class="ql-block">通过覆盖透水透气的火山岩,既解决了生境问题,又解决了裸土问题。</p> <p class="ql-block">密实饱满圆整的龟甲冬青和花叶香桃木球,很好的调节了平实的地形,是场地不至于单调。</p> <p class="ql-block">不会被阳光直射的香樟的树冠下栽植了绣球无尽夏。给夏日增添一份幽雅的美。</p> 四周生硬的排水沟秒变生态植草沟,引导雨水流向。铺设草皮并种植能耐水湿的金叶石菖蒲,兼顾视觉景观。(改造前) 改造后 生态绿色的机关大院改造需要依据不同的绿色空间载体采取不同的策略,综合考虑场地特点、周边环境、注重空间层次营造,解决场地突出问题,以人为本,功能优先。<div>通过盘活存量的闲置空间,营造兼具舒适、开敞、包容的绿地,来提升大院职工的幸福感、获得感与归属感。<br></div><div>在保证景观品质的同时,选用观赏价值高、生长速度较慢、抗性强、成活率高的粗养护型植物,进行巧妙搭配。降低养护成本,真正达到经济、实用、美观的效果。<br></div> 本项目使用的主要品种为:<div>1:细叶麦冬:多年生常绿地被,花期5—8月,耐阴耐寒免修剪,是传统的园林品种,常用于林下美化。大吴风草:喜半阴和湿润环境,花期8月-翌年3月,耐阴耐寒,低维护<br>2:毛鹃:半常绿灌木,花期4~5月,每年开花前后各施肥1次,剪除过密内膛枝,截短徒长枝,剪去枯枝和病枝,就能够保证毛鹃茁壮生长。<div>3:金叶佛甲草:养护简单观赏性高,耐寒耐贫瘠,不耐踩,但拓展能力强,只需开花后及时修剪。<br></div><div>4:欧石竹:耐踩踏,耐寒耐热,四季常绿,花期3月-11月,被称为“会开花的草坪”。<br>5:芙蓉菊:呈银白色球面状,生长缓慢。大苗比较粗生,易于管理,只有当植株老化开花时,才需及时修剪,去除花蕾。<br></div><div>6:金叶石菖蒲:常绿观赏草,叶色金黄,对土壤要求不严,皮实好养,只需在越冬前清除枯枝残叶。</div><div>7:再力花: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花期4-10月,无需特意打顶处理,修剪也没有固定的时间。发现有发黄的,干枯的枝叶及时修剪。入冬后地上部分逐渐枯死,以根基在泥中越冬。<br></div><div>8:常绿鸢尾:多年生宿根花卉,花期4-6月,高度30-50cm。花后及时去掉残花,花谢6-8 周之后修剪一半左右的叶片,促进下次孕育花朵,有利下次开花更加旺盛。<br></div><div>9:紫叶美人蕉:多年生草本,花期6-10月。只需在花后进行适当整形修剪,有助于萌发出新的花芽。长出更多花枝。<br></div><div>10:细叶芒:适当的修剪可以帮助细叶芒保持美观的形态。在春季和秋季,可以修剪掉枯萎的叶子和枝条,让细叶芒更加整洁。</div><div>11:小兔子狼尾草:喜光,耐寒耐阴,整体造型低矮,抽穗花序为白色,盛开时犹如喷泉,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一般不需要修剪,越冬时只需在离地面15里米左右进行修剪,保证来年基部新叶的萌发。<br></div></div><div>其他有多花筋骨草、雄黄兰等都是不错的选择。</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