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记行

梧桐细雨

<p class="ql-block">  从宁夏进入陕西几乎天天有雨讯,虽致一些景区闭园,却也让丹霞地貌的波浪谷更艳丽,让壶口瀑布水势更磅礴,让游客也不那么热,真乃有幣有利啊</p> <p class="ql-block">  入陕的第一个景点就是靖边的波浪谷,与十年前初来时不同,景区进行了提升改造,沿景点修了游览栈道,还建了玻璃桥,不走回头路,行走更方便了,波浪谷是以波浪形的红砂岩为主,属丹霞地貌,千百万年来在风与水的雕刻下,形成了令人惊叹的奇观,沟壑连绵纵横的砂岩上被雕出了无数优美的线条,犹如起伏不定的波浪涌动,穿行其间令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  夜宿延安,晨起下雨,放弃了游羚羊谷计划,车经宝塔山延河水一路直接开往黄河壶口景区</p> <p class="ql-block">  壶口瀑布是黄河上的一处壮丽瀑布,它被誉为"黄河奇观″,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浩浩荡荡的黄河流至此,水面从300米宽陡然收缩跌落到仅30米宽的石槽中,水流湍急,气势磅礴,景象异常壮观,去时先到的陕西侧,因水势太大景区关闭,又开车到山西侧再一次见识到了汹涌澎湃的黄河奇观</p> <p class="ql-block">  韩城古城始建于隋唐时期,韓城其名称的由来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周武王的儿子被封为韩侯,建立了韩侯国,这是韩城有记载的最早建制,随后虽经历了多次更名,但自隋开皇十八年(598年)起"韓城"一名就一直沿用至今,己有1400多年历史,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古建筑而闻名,是全国六个保护较好的‌明清古城之一</p> <p class="ql-block">  韩城古城不仅因其古建筑群而闻名,尤其因为它是史圣‌司马迁的故乡而备受瞩目,自古建有祭祀司马迁的祠堂和墓冢,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从人文初祖黄帝开始,一直写到当朝,展现了汉民族三千年发展的历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司马迁不畏强权为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获罪入狱被处以宫刑仍坚持撰写《史记》,刚直不阿忍辱负重的伟大人格更是令后人景仰</p> <p class="ql-block">  黄帝陵景区主要由轩辕庙和黄帝陵两大部分组成,轩辕庙在桥山山麓,而黄帝陵则在桥山之巅 ,黄帝陵古称"桥陵″历史上最早举行黄帝祭祀始于秦灵公三年(前422年),自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亲率十八万大军来此祭祀黄帝后,己成为历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黄帝的场所,保存着汉代至今的各类文物,园内一株古柏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距今五千余年,一株将军柏相传是汉武帝挂战袍之处,也应是两千多年了,祭祀广场和祭祀大殿均由花岗石筑就,气势恢宏,祭祀大殿由36根花岗岩柱子托起4根梁形成一个方形空间,屋顶开有圆形天窗,地面采用青、红、白、黑、黄五种彩色石材铺砌,隐喻传统的“五色土”,反映出我国古代“天圆地方”的理念,据汉画像石复制放大的黄帝浮雕石像伫立在大殿的上位,背面是《史记》中关于黄帝本记中的记述,祭祀广场两边排列九对大鼎,一对钟鼓亭,烘托出祭祀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隆重热烈氛围,拜谒黄帝陵墓可坐观光车上去,再沿台阶步行一段即至,陵墓座落在苍松翠柏间,袅袅香火已绵𨒂了数千年</p> <p class="ql-block">  蓝田县因李商隐的一句"蓝田日暖玉生烟″而被人所知,蓝田的六朝古刹"水陆庵"则以其精美的佛教彩色壁塑而被人称颂,享有“天下第一彩色连环壁塑”"中国第二个敦煌″的美誉,水陆庵的彩色泥质壁塑据介绍共有3700多尊,全部塑在庵内大殿中的几面墙上,从下到上布滿,被戏称为最拥挤的寺庙,南北山墙上分别采用连环画的形式,演绎了释迦牟尼从出生到涅槃的故事,塑有诸佛菩萨、二十四诸天、五百罗汉过海、千人听经图,还有鸟、兽、麒麟等,尊尊泥塑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桥梁、园林瀑布、亭台楼阁和殿宇宝塔等建筑金碧辉煌,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匠人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雕塑技艺,非常值得一看</p> <p class="ql-block">  水陆庵对面就是悟真寺,(水陆庵在隋唐时是悟真寺的一部份),悟真寺在鼎盛时期拥有上下两院,不但僧众众多,上至皇室,下到一般的官僚和文人也是经常礼拜,白居易、李白、钱起、卢纶、王缙、苏舜钦等都在这里留下了诗篇,白居易一首《游悟真寺》中写道,“房廊与台殿,高下随峰峦”、“佛檐虹霏微,绕栋云回旋”、“六楹排玉镜,四座敷金钢,黑夜自光明,不待灯烛燃”,这是对当时寺院的真实写照,足见其盛况,时至今日伟寺不存,唯留香火传续未绝,不过隋唐时代的善导大师在悟真寺开创的净土宗传播海外,历经了千余年,至今在韓日等国备受推崇,仍视悟真寺为净土宗祖庭,寺内的大雄宝殿供奉的是一尊长18米的卧佛,据说是当今世界第二大泥胎卧佛</p> <p class="ql-block">  终南山是中国南北方的自然地理分界线,以自然风光壮丽,文化底蕴深厚而闻名,自古就以道教圣地和隐居之地而著称,被誉为“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终南山还有“寿比南山”、“终南捷径”等典故吸引着我们前来览胜,结果景区因大雨闭园</p> <p class="ql-block">  茂陵博物馆位于汉武帝墓东侧的西汉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墓园内,霍去病是汉武帝手下的一员大将,西汉时期著名的抗匈将领,与卫青一路开疆拓土,大败匈奴,开创了大汉的版图,天妒英才,23岁就病逝,汉武帝特为他修筑“冢象祁连山”的坟墓,且陪葬在汉武帝茂陵侧,因汉武帝茂陵一直未发掘,茂陵博物馆的文物藏品主要以霍去病墓园的西汉大型石雕和茂陵周围零散征集的汉代文物为收藏内容,两千多年来,无数人来到霍去病墓园,缅怀这位“冠军侯”</p> <p class="ql-block">  法门寺1987年4月3日因施工意外发现地宫,出土了两千多件珍贵文物,还发现了历史记载的释迦牟尼真身舍利,轰动了全世界,法门寺也因供奉有佛主真身舍利的缘故,在佛界备受瞩目,享有崇高地位,现在的法门寺己扩大,在老寺傍新修了一座宏伟的宝塔存放释迦牟尼真身舍利,远看仿佛一双手捧着宝塔,宝塔名叫合十舍利塔,老寺则辟为博物馆,存放地宫出土的珍贵文物</p> <p class="ql-block">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周朝占了近六分之一的时间,足见周文化对中国人的深远影响,博大精深的周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源、中华文化的根,在陕西省岐山、扶风两县之间发现的周原遗址,是我国现知周族灭商前都邑中保存最完整的遗址,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数以万计的甲骨、数以千计的青铜器、五十余座青铜器窖藏和六十余座手工业作坊,包含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三个时代的文化遗存,一些青铜器的铭文有明确纪年,史料价值较高,是西周青铜器研究中难得的断代标准器,特别是周代砖瓦的发现,改变了传统的“秦砖汉瓦”说,将砖瓦的使用时间提前了七八百年,周原遗址的发现发掘被誉为“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周原博物馆就是在周原遗址大规模考古发掘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专题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宝鸡,古称陈仓, 襟千河而拥渭水, 自古就是人类活动的理想场所,周、秦两个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就诞生在此,三千多年前周人来到这块土地上,用自己的智慧将青铜文明推上了顶峰,自汉代以来,这块地方青铜器不断出土,其数量之巨,精品之多,铭刻内容之重要,均居全国之首, 被誉为“青铜器之乡”,1963年出土于宝鸡的西周青铜器何尊其内底刻有铭文“宅兹中国”,是目前发现“中国”二字最早的实物记录</p> <p class="ql-block"> 张骞,西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其故里在汉中城固县博望村,此处建有张骞纪念馆,纪念馆是依托张骞之墓而建的陵园式人文景观,整体以献殿为中轴,对称分布,东西殿为展室,青砖简瓦,古朴大方的汉阙式大门,再现了两汉宫阙的建筑特色,馆内设有多个展厅,通过绘画、图片、拓片、沙盘等多种形式,展示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巨大作用,张骞墓园四周古柏参天,墓前一对汉代石虎,雕工粗犷,姿态雄壮,每年清明节,这里都要举行祭祀拜谒活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多年来,张骞墓成为“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象征,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目录,张骞墓傍设有宝山文化遗址展,展有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大量石器、陶器和部分商代青铜器、骨器等文物,被认为是迄今长江、汉江流域发现遗存最丰富的商代遗址之一(距今6000~3000年),特别是出土的"倒焰陶窑",将中国的烧陶史提前了五千多年,被誉为“中华第一窑”,"倒焰陶窑″的特点是火焰从上方经过火道到达窑顶,由于窑顶密封,火焰被烟囱的抽力拉向下行,从下方烟道口排出,实现从上向下流动的“倒焰”。这种窑炉设计使得火苗基本不接触陶器,而是通过大量进入窑室的高温来烘烤陶器,充分利用了燃烧的热量,保温效果好,陶器受热均匀,烧制出来的陶器完整精美且不容易炸裂,成品率高,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人类早期的文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