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虚构和瞎编及行骗 (贺西泉)

秦人

<p class="ql-block">  前几天网购了当红作家李娟的两本书,《我的阿勒泰》和《遥远的向日葵地》。两本书封面封底上都挂有腰封,起推销作用的,一个上边印着“百万级畅销非虚构佳作”,另一个印着“最新长篇非虚构散文力作”,出版方都是花城出版社。</p><p class="ql-block"> 看完腰封介绍我迷惑了。我先想到李娟女士有多部散文作品——据说她不写小说,她的其他散文作品有虚构的吗?也许没有虚构的,也会一一被标上“非虚构散文”。也许有几本是虚构的,那会被标上“虚构散文”吗?不得而知,这些书我还都没来得及买来看。</p><p class="ql-block"> 我忽然想到要看一看内页上的“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在这项“国家标准”的规范表述里,李娟女士的这两本书都明确定义为“散文集”,并没有“非虚构”三个字。由此可见,李娟女士写得还是传统散文,是写实的,是写所见所闻、真人真事的。只不过在多数人来看,她所写的事物异常新鲜新奇,文字也特别的活泼灵动。但总归还是我们熟悉的散文文体。正因为是散文,读者才更觉得李娟所写真实可信,可亲可爱。那么出版商为什么要多此一举,特此标注“非虚构”呢?岂不等于一个正常人在街上行走,非要给挂一个牌子,上边写上“非外星人”。</p><p class="ql-block"> 但是就此而嘲笑花城出版社,那也为时过早了。</p><p class="ql-block"> 也是最近,我看到一篇文章《散文是否可以虚构》,一个作家兼评论家写的。他不但赞成散文虚构,还很精细地提出了散文写实和虚构的黄金比例,教人如何恰到好处地虚构散文。他的高见是“文学作品要高于生活”,散文属于文学作品,所以散文应该虚构,否则怎么“高于生活”?恰好我又看到他写自己母亲的文章,十分生动,评论区里几乎能听见读者感动的抽泣声。我留言问作者文章“有多少虚构成份”,他没理我。也许觉得不屑回答,也许觉得不便回答。</p><p class="ql-block"> 由这位作家兼评论家的散文虚构论我才关注到,中国散文界早就兴起了散文虚构风。大约是散文创作难有惊世之作,要靠虚构寻求突破。但是这样一来,写散文不就和写小说一样了吗?好在聪明的散文家大有人在,很快拿出了破解之法。说“散文可以虚构,但不是必须虚构,也不是全部虚构”。进而总结出了虚构和真实的黄金比例。那么读者怎样去分辨一篇散文是虚构的,还是真实的,或者是部分虚构的?对不起,那不是散文家考虑的问题,他只管写他的。</p><p class="ql-block"> 幸亏早年没有虚构散文一说,否则我们到现在还在猜测,《背影》里的“背影”是虚构的吧?鲁迅家的后院到底有没有那么好玩的百草园?百草园里果真有能从后窍里喷出烟雾的斑蝥?也幸亏了那时不兴虚构,才让我们至今都忘不掉那个笨拙扭动的“背影”,也至今被那个妙趣遍地的“百草园”感动着。</p><p class="ql-block"> 小说的虚构没有人质疑。小说家说我就是编故事的,我的高明之处是编得和真的一样。编得太过真实还得专门注上一笔: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散文要和小说争抢虚构的阵地,直接了当地说,就是要把真的写成假的,或者半真半假的。因为没有人能把真的虚构得更真。真善美会否被写成假恶丑,或者假恶丑会否被写成真善美,全看散文家们笔下的虚构尺度了。</p><p class="ql-block"> 虚构当然不等于瞎编。但二者是近亲,稍不留意就走到一起了。为了精彩生动,虚构故事,编造情节细节,无中生有,加油添醋,这还不是瞎编?如果作者为名为利而瞎编,甚至无异于在行骗。我们的散文家们真是聪明的可爱啊,明明是瞎编,还要争一个好名声——虚构。至于想靠虚构兴盛散文,最终只怕因为虚构而毁灭散文。散文家们也随之自灭。</p><p class="ql-block"> 搜罗关于散文虚构的文章,让我十分诧异又哑口无言的,莫*言大师居然也倡导散文虚构。以大师的身份,称之为散文革命的旗手都不为过。在《莫*言王尧对话录》里,莫*言大师说:“散文可以大胆地虚构,而且我相信90%的作家已经在这样做了,只是不愿意承认而已。”大师先是虚构了“90%”这个绝大多数,继而底气十足,说:“索性把散文真实性的定义彻底否定掉。散文无非是一种文体,并不一定是亲身经历。爱怎么写就怎么写。”“越是没影的事,越容易写得绘声绘色。”所以莫大师一手放胆虚构小说,一手放胆虚构散文。读者们满网诘责大师的散文《吃相凶恶》里胡说八道,煤块怎么能吃?读小学了还光腚?大师不屑回复。大师的长兄管谟贤在《大哥说莫言》一书中出面解围:“莫言的散文也是小说,不能当真的。”</p><p class="ql-block"> 我个去!莫大师都说散文应该虚构,我一个门外汉,还在这里较个什么劲!花城出版社在李娟女士的散文集腰封上注明“非虚构”,大概也是无奈之举,要和那些虚构散文划清界限吧。当然也可以看成是对李娟作品的珍视。</p><p class="ql-block"> 不过我心里总在嘀咕,散文虚构还是真实,是不是会和作者的品行有关。</p><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3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