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红军突破第一道封锁线。信丰新田镇百石村是中央红军打响长征第一仗所在地,1934年10月21日,红军在这里激战一天,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为红军主力战略转移作出了重大贡献。第一道封锁线南北长约120公里,东西宽约50公里。“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新田古陂打胜仗。”这是中宣部原部长陆定一在红军长征途中胜利突破敌人第一道封锁线后写下的诗句。新田镇百石村是中央红军长征突破敌人第一道封锁线、取得首仗胜利的革命圣地,红4师师长洪超等500多名革命先烈长眠于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1934年10月21日,红军长征第一仗在江西省信丰县百石打响,时任红4师师长洪超在第一线指挥,不幸壮烈牺牲,是中央红军长征路上牺牲的第一位师长。洪超,1909年生,湖北黄梅人。洪超是彭德怀的爱将,1933年,他在草台岗战斗中身负重伤,失去了左臂,是红军当中的独臂英雄。在百石战斗当中,洪超立了首功,却成为长征路上牺牲的第一位师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洪超牺牲的消息传至彭德怀的指挥部,彭德怀急忙赶到现场,含着眼泪亲手埋葬了烈士的遗体。彭德怀元帅直至去世之前,还念念不忘自己这位老部下,他嘱咐身边的人:不要忘记洪超。</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长征期间牺牲的红军官兵中,有名有姓的营以上干部约为430人,其中师职干部约有80多人。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条件困难,许多高级将领都没有留下详细资料,如红三军团第四师师长洪超,就连一幅照片或一幅画像也没有留下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百石战斗虽然规模不大,但作为长征路上的第一场战斗,意义非凡,它的胜利意味着将国民党严丝合缝的第一道封锁线被撕开了一个大大的口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洪超师长的纪念碑,是张爱萍上将之女张小艾提议建筑的。张震上将提的词。张爱萍和张震曾经都是洪超烈士的部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洪超烈士牺牲时只有25岁,没有子嗣,真是非常可惜呀!好在他的侄子洪开元成为他的继子,曾经带着他的子孙到这里祭祀过英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八月29日。是我们这次自驾骑行长征路的第一次骑行。骑行路线从于都至百石村,全程125公里。前30公里路还比较好走。坡度在 2 度左右。过了30 公里。坡度越来越大,基本在 8 度左右。并且天气也越来越热,当天最高温度是36度。地面温度估计能在 四五十 多度左右,因为脸部有被火烤一般的感觉,爬坡时尤甚。在距离百石村十公里左右时,路的坡度达到了顶点,将近 20 度。这不仅在我们东宁没有这么大的坡度,就连川藏线和新疆的独库公路也是没有的。不仅坡度大,烂路也多,致使我们多次推车。本来今天的目的地是信丰县,但由于我们走错了路,多走了近40km,到达百石村已经近5点了,天很快就黑了,所以我们把自行车装在了保障车上。即使这样,由于途中有两段路在修路,所以到达信丰县时已经快8点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这个季节在南方骑行,一定要注意补充水分,天热高温加之路况不好,补水不及时很容易脱水和中暑(今天我在骑行途中喝了八斤水,外加四分之一个西瓜和一瓶半啤酒)。再一个要视情而定和量力而行,不能用在家乡的身体状况和当下的诸多因素划等号。比如,在家乡时你可能骑一百公里左右没什么问题,但是在长征路上你就要减少个二三十公里。</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