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瑞金市,为江西省辖、赣州市代管县级市,位于赣南武夷山脉南段西麓,东与闽西长汀县交界,南与会昌县相邻,西连于都县,北接宁都、石城二县,现常住人口约为60余万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瑞金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更是红色故都,是中央苏区时期党中央驻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因此被誉为人民共和国摇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时,仅24万人的瑞金,一共有11万人参军参战,5万多人为革命捐躯,其中1.08万人牺牲在红军长征途中,苏区人民为中国革命事业贡献巨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瑞金宣告诞生,这是新中国建立的“伟大预演”,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全面探索、伟大实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时,党在极端艰苦的战争环境中,领导人民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等各方面建设,也由此培养造就了大批组织、管理、军事等人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工作和生活在这里,开国将帅中的9位元帅、8位大将、35位上将、114位中将和440位少将也都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瑞金是红色故都,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中都具有极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瑞金的众多革命历史旧址经保护、整理、建设,逐步形成了“共和国摇篮景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瑞金的“共和国摇篮景区”含叶坪景区、二苏大景区、红井景区、中华苏维埃纪念园(南园和北园)四大景区。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着革命的事迹故事,而那一片片黄墙房屋旧址,都铭刻诉说着人民共和国成长的足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瑞金城市不大,这些景区分布也不是很远,所以我们公交或打车前往参观都很方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叶坪景区位于瑞金苏维埃大道西北侧,景区内古木参天,绿树成荫,这里自1930年6月瑞金县成立了革命委员会起就成了中央苏区的中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叶坪更成为了中共苏区中央局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在瑞金的第一个驻地,直到1933年4月迁往瑞金沙洲坝,但这里仍召开过许多重要会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叶坪景区里有瑞金保存最为完好的革命旧址群,其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叶坪景区大门,简朴地设在游客服务中心平房中间的通廊上,门前广场上立有红五星图案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徽章”雕塑,标有“共和国摇篮景区”和“叶坪景区”大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景区大门进去可乘景区观光车,从这里上车沿道路逆时针行转一圈就会回到景区大门乘车点了,途中依次会经过“叶坪”景观石、一苏大陈列馆、一苏大会址,升旗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们一般都会在一苏大会址下车,开始参观叶坪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革命旧址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苏大会址,全称是“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一苏大”)会址,这里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所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近百年前的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召开了有610人参加的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会议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选举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46人为中央执行委员,毛泽东为主席,并组织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人民委员会,即临时中央政府行政机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苏大还讨论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土地法、劳动法、苏维埃组织法、关于经济政策的决定、红军决议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对外宣言、抗日宣言、少数民族问题决议案、红军优待条例、婚姻条例等法律、法令、条例、文件。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苏大会址,原是叶坪村谢氏宗祠,始建于明代,为宽敝高大的单层建筑,有四柱三开间的门廊,新中国成立后,这里经修缮并按一苏大的场景和临时中央政府原貌进行复原陈列对外开放,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苏大会址门廊两边各挂着一金黄色的五角星,中间门楣上题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一排大字。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苏大会堂主席台正面墙上是中国共产党党旗,两边是马克思、列宁画像,上方正中悬挂着金黄色五星和“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大横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主席台讲台前写着“工农炮垒”,主席台前沿写着“民主专政”,台下会场里整齐地排列着长条木凳,是一苏大代表们的座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1年11月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在这里召开,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一苏大后,瑞金改名为“瑞京”,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红色首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局部地区执政的重要尝试,在政治上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也加强了当时对处于被分割状态的各根据地的军事、政权、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领导和建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行政机构的人民委员会,当时设置了外交、军事、劳动、财政、土地、教育、内务、司法、工农检察等人民委员部,同时下设国家政治保卫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苏大会议后,谢氏祠堂内两侧用木版分成了15个小间,除教育部和政治保卫局外,中央政府的8个部全在这里办公。每个部仅分配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房间,房内仅一电话机、一桌子和几条凳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个部连部长在内仅几个工作人员。毛泽东曾说,我们的中央政府,恐怕也是世界上最精干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现在我们参观时,能见到每个简朴的办公室门外都有二块木牌,一块是办公室名称,另一块是这办公室的简略说明,例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土地人民委员部是人民委员会的下设机构,由张鼎丞任部长,部长之下设部务委员会,任命胡海、邓子恢等21人为委员。土地人民委员部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国苏维埃区域内土地的没收、分配、管理和使用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土地人民委员部下设没收分配局、山林水利局和土地建设局,还设立农业实验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2年8月,委任邓子恢为土地人民委员部代部长。1933年2月,委任胡海为副部长,3月,任代部长。6月,委任王观澜为副部长。在1934年1月召开的二苏大会上,选任高自立为土地人民委员部部长,胡海为副部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外交人民委员部是人民委员会的下设机构,由王稼样任部长。部长之下设部务委员会。1933年4月,外交人民委员部及其他人民委员部都随临时中央政府机关迁移沙洲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1934年1月召开的二苏大会上,王稼样继续当选为外交人民委员部部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又如军事人民委员部。军事人民委员部是人民委员会的下设机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兼任军事人民委员部部长,部长之下设置部务委员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1934年1月召开的二苏大会上,朱德继续当选为军事人民委员部部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另外的办公室也展示如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财政人民委员部是人民委员会的下设机构,由邓子恢任部长,部长之下设部务委员会,委任项英为代主席。1931年12月,委任范树德、毛泽民为财政人民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财政人民委员部下设总务局、税务局(局长李六如)、没收征发局(局长邓子恢兼)、公债局、国有财产管理局和会计局、印刷所等机构,1933年4月,还建立临时性机构--土地税检察委员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3年8月,改任林伯渠为部长,邓子恢为副部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内务人民委员部是人民委员会的下设机构,由周以粟任部长,不久,周以栗因病请假,由工农检察人民委员何叔衡兼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内务人民委员部下设市政、行政、卫生、交通、社会保证、邮政六个管理局,每个局设局长1人。1934年1月,根据党中央和人民委员会决定,在内务人民委员部增设优待红军家属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3年4月29日,任命梁柏台为副部长,在1934年1月召开的二苏大会上,改任曾山为内务人民委员部部长,梁柏台曾代理过部长之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司法人民委员部是人民委员会的下设机构,由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张国焘兼任部长,因张国焘未到职,1931年12月,委任梁柏台为司法人民委员,主持司法部的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司法人民委员部是人民委员会中主管司法工作的行政机关,担负宣传国家法律法令等有关司法方面的工作。司法人民委员部下设民事处、刑事处、劳动感化处和强迫劳动管理局、总务处等机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4年1月,在召开的二苏大会上,梁柏台当选为司法人民委员部部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是人民委员会的下设机构,由何叔衡任部长,部长之下设置部务委员会,项英兼任主席,委员有董必武、何叔衡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内设控告局(局长1人,调查员若干人)和突击队,后来,还配备了巡视员。突击队是民主监督的一种形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3年5月8日,任命高自立为副部长,后来代理过部长。在1934年1月召开的二苏大会上,选任项英为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部长,并选出滕代远、罗荣桓等35人为工农检察人民委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董必武同志的办公室兼住室。董必武同志在1932年秋进入中央苏区瑞金后,就在这个房间办公和居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中央苏区期间,他从事党的建设和红色政权的建设工作,是我党法制建设的先驱者。先后担任过中共苏区中央局党校教务主任、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即“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检察人民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审查委员会委员、书记。1934年1月参加了二苏大会,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最高法庭主席、他还担任过工农检察委员会副主任、代理主任等职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3年4月,他随中央党校迁居沙洲坝,1934年7月又随中央机关迁居云石山,10月参加长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叶坪景区里还有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共苏区中央局是中国共产党苏维埃区域中央局的简称,是全国苏维埃区域党的最高领导机构,1931年9月从永丰龙岗迁驻瑞金叶坪,直至1933年4月迁往瑞金沙洲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共苏区中央局委员有:周恩来、项英、毛泽东、邓发、顾作霖、朱德、王稼祥、任弼时等,周恩来为书记,周恩来未到苏区时项英、毛泽东曾先后代理书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房屋为独幢的二层瓦房,这幢房子原是谢姓地主的私宅,后由苏维埃政府没收分配给农民居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共苏区中央局入驻后,内设组织部、宣传部、政治保卫处等机构,当时,在这个二层小楼里,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王稼祥、朱德等中央苏区领导人都是和当地群众共同在这幢楼内居住和办公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时农民谢大娘就主动把楼上的房间让给了毛泽东居住和办公,自己搬到了楼下的房间居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现在登上这房屋二楼的毛泽东旧居房间,能见到这里的陈设极其简朴,只有一床、一桌、一盏马灯、一顶斗笠、一个陈旧的文件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据介绍,房间内的桌子是原件,马灯是原物,从桌子上方这个小窗往外看,就是房外那棵距离很近有故事的绿荫古樟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毛泽东居室隔壁的房间,是毛泽东机要秘书的房间,这个房间的房顶和地板各有一块镂空,这一个小小“天窗”却有着一段极为感人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是严冬的一天,毛泽东外出,看到谢大娘坐在门口做军鞋,就关切地问“大娘,天气这么寒冷,你怎么不到房间里干活呀?”大娘随口回答“房间里太黑了,看不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毛泽东回进房仔细观察,才发现房间虽说有两个窗户,可后面这个窗的光线都被古樟树遮住了,房内确实很阴暗,看到这,心里很不是滋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后来就特意安排把楼板锯开,做成一个躺着的天窗,又用玻璃瓦换下了几块小青瓦,这样光线就能透过天窗直接照射到谢大娘的房间里,给谢大娘日常的生活增加了光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房屋旁边那棵有故事的古樟树,故事就在那树技上挂着的大炸弹,令参观者纷纷驻足探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原来,毛泽东在这里居住期间,经常会在房屋边这棵千年古樟树下读书看报和与群众交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3年春的一天,毛泽东在楼上住房内办公,国民党军飞机对叶坪进行轰炸,一颗炸弹掉落下来,幸而正好卡在这棵古樟树的树枝中,没有落地爆炸,毛泽东才得以安然无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叶坪景区革命旧址群里,还有全总苏区执行局旧址、中央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旧址、国家对外贸易局旧址、国家银行旧址、总金库旧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还有国家政治保卫局旧址、中央警卫营旧址、红色中华通讯社旧址、红军无线电总队旧址、邮政总局旧址、中央印刷厂旧址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景区内还有一苏大陈列馆、中央苏区保卫史陈列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科普史料陈列馆、新闻出版史展览,国家邮政史展览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政治保卫局旧址介绍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国家政治保卫局成立于1931年11月,是全国苏维埃政府肃反保卫工作的最高领导机关。国家政治保卫局的主要职能是执行侦查、镇压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反革命活动。内设机构有:侦察部、执行部、政治保卫大队、秘书处。1932年增设了红军工作部、白区工作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3年4月,国家政治保卫局随临时中央政府机关迁往瑞金沙洲坝,1934年7月迁驻瑞金云石山艾园岭下,1934年10月随中央机关参加长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旧址介绍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2年2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叶坪成立,隶属中央财政部,下设业务处和总务处。业务处下设营业科、会计科、出纳科,总务处下设管理科、文书科、券务科。1933年,又增设了稽核处和发行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毛泽民被委任为行长。1933年后,李六如曾任代行长、副行长。黄亚光、曹菊如等同志曾任副行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为发展苏区经济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金融史上有着重要地位。1933年4月迁往沙洲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对外贸易总局旧址介绍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央对外贸易总局隶属中央国民经济人民委员部,成立于1933年4月,钱之光任局长。下设业务科、采办科、会计科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主要任务是管理苏区对外贸易事宜,设法打破国民党对苏区的经济封锁,保证苏区与白区商品经常的交换等,为保障苏区军需民用作出了积极贡献。1933年4月迁往沙洲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出版局旧址介绍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华苏维续共和国出版局于1931年底成立,是中华苏维续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新闻出版发行事业的管理机构,设有出版、编审、发行、财务等部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除负责审批各部门申报出版发行的报刊书籍、指导下级出版单位的业务工作外,还自己编辑出版一些书藉。朱荣生、张人亚先后任局长兼总发行部部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景区里的红色中华通讯社旧址虽不起眼,可在中国革命史上却也有巨大的历史作用和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时的毛泽东就认为,我们不仅要打破敌人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还要打破敌人的文化“围剿”。在第一、二次反“围剿”战争胜利后,毛泽东、朱德利用缴获敌军的电台和投诚的无线电技术人员,创建了无线电通讯部队,并同步筹办新闻通讯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1年11月7日,随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正式诞生。红中社以编辑出版《红色中华》报为主,兼作通讯社业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红色中华报》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是在毛泽东指导下创办的,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建设苏维埃政权、组织发动人民群众发挥了巨大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红色中华报》在1931年12月11日创刊,在创刊词中明确的宗旨是:“要发挥中央政府对于中国苏维埃运动的积极领导作用,达到建立巩固而广大的苏维埃根据地,创造大规模的红军,组织大规模的革命战争,以推翻帝国主义、国民党的统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毛泽东挑选了周以栗、王观澜等精干力量组成编辑队伍,明确了办报宗旨和任务,创刋后,由项英具体分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景区里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局旧址介绍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局于1931年底成立,隶属于内务人民委员部,内设审查科、递信班等机构。主婴负责中央机关的信件、稿件·报刊、包裹、汇兑等项邮政业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2年5月1日,在中央邮政局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总局,除递信班等部分业务人员仍在此居住外,总局机关迁移到叶坪的中石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叶坪景区革命旧址群中陈列展览着苏维埃中央政府各部委局办的发展历史,弘扬着伟大的革命精神,如国家邮政总局旧址里的陈列就是其中一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国家邮政历史展览中有座古铜色的红军战士牵马行进于崇山峻岭中的雕塑,主题是代表邮政精神的“忠贞不渝,使命必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展览告诉我们,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伴随着就建立了交通邮政,担负着传递公文信函、发行报刊、护送人员、输送物资等重要任务,被誉为党在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血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八七会议后,党在各地领导武装起义,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后各革命根据地也纷纷建立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些根据地在党的秘密交通的基础上组建起了赤色邮政,逐步形成了赤色邮政系统。1927年到1928年,湘赣边革命根据地建立了赤色邮局,开创了红色邮政的先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0年赣西南苏维埃政府在江西吉安富田建立了第一个赤色邮政管理机构——赣西南赤色邮政总局,颁发邮政简章,发行邮票,为党政军民提供通信等服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1932年5月1日在中央内务人民委员部领导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总局成立,统一领导苏区邮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邮政总局内部设立秘书长、巡视员,以及总务处、邮务处、财务处、供应处等部门,处下设科、组以及3个递信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邮政总局之下设各省邮政管理局。省邮政管理局之下设县邮政局,县以下较大乡镇或交通要道设邮政分局或邮政代办所,形成了完整的组织体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华苏维埃邮政总局作为人民政权的组成部分,是新中国人民邮政的摇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邮政总局的创建和发展,为保障根据地通信、保卫革命政权、促进根据地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交通邮政的创建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邮政总局在1932年5月至1934年10月间,在中央苏区共发行了15枚计9种不同面值的邮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些邮票都是中央财政部印刷厂印刷,票面都标有"蘇維埃郵政"字样,其中苏维埃的"苏"字共有"蘇""苏"和"茉"三种不同写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邮票的主图有球旗图、工农图、红军战士图等,面值有3角、1角、8分、5分、3分、2分、1、0.5分等,还有现在感觉有点奇怪的“欠资”邮票,分别为欠资2分、欠资1分面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原来“欠资”邮票是邮局向收件人收取欠付邮资时贴用的专用邮票,欠资邮票主图为中心空圆圈内“欠资”两字,这体现了人民邮政“送达为先”的服务精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叶坪景区的中央政府广场(也称红军广场)区域有列宁台、红军检阅台、红军烈士纪念碑和红军烈士纪念亭、公略亭、博生堡等革命古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3年,临时中央政府进行了“六大建筑”工程。其中,在沙洲坝建造了能容纳2500人,供“二苏大”开会用的中央政府大礼堂,在叶坪建造了现在我们所见的红军检阅台、红军烈士纪念塔、红军烈士纪念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还有为纪念第三次反‘围剿’中英勇牺牲的红三军军长黄公略的公略亭,及在第四次反‘围剿’中英勇牺牲的红五军团副总指挥赵博生的博生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红军检阅台,正中横挂着“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红军检阅台”的巨幅红布,后幕上悬挂着马克思、列宁的画像,两边为中国工农红军军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1年11月7号早上7点,一苏大开幕前,毛泽东、朱德、项英等11位领导人登上此处,检阅了威武的红军(当时的检阅台还是竹木结构的)。这是我军历史上的第一次大阅兵。19日,大会又在这里嘉奖了在历次战斗中有功的红军部队和指挥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检阅台遭国民党反动派拆毁,仅存遗迹。1955年国家按原貌修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红军烈士纪念塔位于中央政府广场东北端,为纪念在历次革命战争中牺牲的红军指战员而建造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红军烈士纪念塔高13米,外形象一颗炮弹,寓意“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塔身正面嵌镶了“红军烈士纪念塔”七个黑体大字,塔身布满无数个小石块,象征着无数个红军指战员为了革命的理想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塔座为五角星体,全由红条石雕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红军烈士纪念塔被敌人拆毁,现在所见的纪念塔是1955年在遗址上按原貌修复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红军烈士纪念亭掩映在绿树成荫的草坪上,是为了悼念在土地革命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红军指战员而建造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纪念亭为五边形,五脊攒尖顶,寓意“红五星”,故也称五角亭。四面墙上开有花格窗户,窗户上方为半圆形,如太阳照射;并雕有镰刀、斧头交叉图案,寓意为“工农兵联合起来,一定能够拨开乌云见太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4年10月,红军烈士纪念亭被反动派拆毁,亭座的红条石被搬运到别处修筑工事,现亭是1955年春,按原貌重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共和国摇篮景区的二苏大景区的大门也与叶坪景区一样的模式,是简朴黄墙的平房和景区标志性雕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苏大景区和红井景区都在瑞金沙洲坝,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于1933年4月从叶坪搬迁到沙洲坝后的革命旧址群形成的景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二个景区里,除了也有中央政府各部、委、局、办的旧址及革命历史的陈列展示外,还有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简称二苏大)会址、红歌山、红井、群众路线广场等革命旧址和景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苏大景区的核心是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革命旧址群,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央政府大礼堂造型独特,从空中俯视,宛若扣在大地上的红军八角军帽。 人们把它称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前身,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就是在这里召开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苏大景区里还有中央革命博物館旧址、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史料陈列馆和二苏大陈列馆,还有苏维埃广场、人民民主专政广场、红歌山等景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自1931年11月成立,使中国革命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到1933年底,国内外形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总结临时中央政府二年来的工作,确定以后的任务,选举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动员广大军民积极参加和支援革命战争,粉碎敌人新的“围剿”,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召开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此,决定在沙洲坝建造一座规模大、造型美、具有苏维埃共和国标志的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央政府大礼堂建设项目是由人民委员部长梁伯台任工程处主任、钱壮飞为总设计师、袁福钦负责工程指挥进行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礼堂从1933年8月1日动工兴建,当时从江西和福建各选调了200多名技术人员和建筑工人担任大礼堂的具体施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毛泽东经常到工地慰问工人,工人们都说:“这是我们自己选出的代表集会之处,请主席放心,我们一定会按时间、保质量把大礼堂建好。”果然只用了4个月时间大礼堂就拔地而起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央政府大礼堂坐北朝南,掩映在树木林荫之中,当时为土木结构,高15.77米,占地面积1500余平方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礼堂平面如一顶红军八角帽,其中的观众厅部分为建筑主体是八角楼,内设有回廊形的楼座,围合向主席台,主席台后还建一平房,形若红军八角帽的帽沿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礼堂有三个特点:一是门多,共有17道门,便于人员疏散。二是视线好,大厅内每个位置都可以看见主席台。三是不用麦克风可以清晰听到台上的讲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礼堂立面为中西结合风格,中门上方嵌着黄亚光书写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楷书大字和他设计的红五角星地球仪图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礼堂内正面为主席台,上方悬挂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横幅,主席台后面墙上挂着马克思、列宁的画像和国旗。主席台上通过展示当年开会场景的蜡像和实物,让人们能够亲身感受到那段革命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礼堂北侧约10米处的山脚下还建有呈回字形的防空洞,若遇敌机轰炸,与会人员可快速进入躲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4年1月21日,二苏大在中央政府大礼堂隆重开幕,出席大会的有693名正式代表、83名候补代表、以及1500余名旁听代表,历时十一天,于2月1日闭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会上,毛泽东、朱德、林伯渠、吴亮平等先后作报告,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关于国旗、国徽、军旗的决定》等一系列决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毛泽东继续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张闻天当选为中央人民委员会主席。二苏大的胜利召开,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红色政权的建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工作过程中,逐步完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教育体制等政权建设的内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1932年2月成立了最高法院(临时最高法庭),1932年4月成立了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1933年4月成立了国民经济人民委员部,1934年1月成立了中央粮食人民委员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苏维埃共和国政府创造性的工作有力地支援了革命战争,改善了群众生活,巩固和发展了苏维埃政权,从中也培养造就了大批人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二苏大会上,毛泽东对苏维埃政权建设的经验作了详细的总结,他指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苏维埃应该注意的重要问题。假如苏维埃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讨论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苏维埃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地围绕在苏维埃的周围,热烈地拥护苏维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苏大旧址不仅是红色政权的象征,也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当时红军主力长征后被国民党拆毁了,现在所见的是1956年在原址按原貌重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景区里的中央革命博物馆旧址,是1933年5月中央政府创办的第一个国家博物馆,它的建立发展是苏区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新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馆中有介绍说: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内设机构社会教育局,负责管理苏区俱乐部、工农剧社、新闻出版、博物馆和图书馆等群众性文化事业,阮山任局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景区里的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史陈列馆,则是展示了从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的波澜壮阔历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共和国摇篮景区的红井景区也位于沙洲坝,这里因有毛泽东亲自为群众开挖的水井——红井而命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3年4月至1934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从叶坪迁驻沙洲坝后,这里成为中央政府等党政领导机关在瑞金的第二个驻地,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进行了一系列治国安邦的伟大实践,也形成了丰富的革命史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4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党政领导机关离开这里迁往瑞金云石山,不久就出发进行了著名的长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红井景区有著名的红井和大片苏维埃中央政府的部、委、局、办机构旧址,有列宁小学旧址,还有新建的“群众路线广场”,掩映在田园风光之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景区中有革命旧居旧址和景观3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中央部、委、局、办机构旧址23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革命旧址中有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旧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等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红井边有毛泽东带领群众挖井的群雕像,讲述着红井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是1933年9月,毛泽东知道了沙洲坝村民吃的是混浊的沟塘水后,为解决当地军民饮水问题,就带领政府工作人员同当地群众一道开挖了这口水井,当时为了使井水更清澈卫生,还亲自下到井底铺沙石、垫木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此,村民们终于有机会喝到甘甜纯净的深井水了,之后,村民们又陆续打出了多口水井,彻底解决了当地的喝脏水问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红井位于景区西南近水稻田边,水井直径85厘米,深约5米,井壁用鹅卵石砌成,上面是圆形井栏,水井至今还能使用,打上来的水清凉甘甜,游客都会品尝一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敌人曾多次填塞这口井,沙洲坝人民与敌人坚持斗争,终于保存下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0年,对水井进行了修整,群众称它为《红井》,并在并旁立碑:“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以表达对毛泽东主席和红军的尊敬和怀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红井的故事也早就收入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了,现在井边就有一座打开的课本雕塑,上面写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32课 吃水不忘挖井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瑞金城外有个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离红井不远有列宁小学旧址,苏维埃政府规定对苏区所有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为满足小孩子上学的需要,苏区内各乡村都办起了列宁小学(或劳动小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小学学制五年,初级小学三年,高级小学二年,设国语、算术、劳作实习、社会常识等课程。学校中有共产主义儿童团组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毛泽东在二苏大的报告中列举说,在江西、福建、粤赣三省2931个乡中,有列宁小学和劳动小学3052所,学生89710人,在校学生占适龄儿童总数的50%左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红井景区里还有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勤政爱民的苏维埃政府”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文化广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广场上有全文展示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文章的巨大雕塑墙,而文章名“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十二个金色大字更是令人醒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广场中还有当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心群众生活小故事的雕塑群,体现了党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宗旨情怀,正因为此,群众才会由衷发出:“共产党真正好,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的肺腑之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毛泽东在二苏大上郑重地提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妇女群众要学习犁耙,找什么人去教她们呢?小孩子要求读书,小学办起了没有呢?对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许多人生疮害病,想个什么办法呢?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毛泽东的讲话要求党和政府要把关心群众生活的工作落到实处,要时刻注意工作方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共和国摇篮景区的中华苏维埃纪念园景区,位于瑞金城区西侧,分为南园和北园,隔着红都大道相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纪念园景区的北园,主要有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红五星音乐广场、苏区精神二十八字铜浮雕、中华苏维埃纪念鼎、四省百县林等景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园区内植有大面积映山红等各种植被,其中散布着中央苏区、湘赣苏区、闽浙赣、鄂豫皖、川陕、湘鄂西、左右江、琼崖、西北、鄂豫陕等十三个苏区的代表雕塑景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纪念园北园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有恢宏的广场和气势震撼的台阶,博物馆依山而建,宏伟壮观,主体建筑有11000平方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博物馆建筑顶上是毛泽东书写的“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一行苍劲有力的大字,正立面有大型花岗岩浮雕,刻画了24位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作出卓越贡献的领导人形象,代表着人民共和国昂首阔步走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博物馆内主要包括主题陈列展览馆、文博楼、文物库房和多功能报告厅等,展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传承关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共和国摇篮景区的中华苏维埃纪念园景区的南园,主要分布有瑞金革命烈士纪念馆、红军烈士亭、毛泽覃雕像、滨水景观区、龙珠塔等景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其中的龙珠塔俗称白塔,始建于明代万历三十年(1602年),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重修。龙珠塔为九层六面,砖木结构,塔顶有七层轮式塔刹。龙珠塔是瑞金城市的重要标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龙珠塔下的绵江河是瑞金的母亲河,河畔是个自然生态山水园,其中有无名英雄纪念区及雕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纪念园南园的瑞金革命烈士纪念馆始建于瑞金县城内,1955年建成开放。由于面积太小,于1979年迁建于此地,1986年4月建成重新开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瑞金革命烈士纪念馆临街依山而建,门前广场有著名的“送郎当红军”雕塑。烈士纪念馆内设有序厅、纪念大厅和陈列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馆内的展览分中央苏区开创时期、中央苏区建设时期、红军长征与游击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而展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一集《共和国摇篮瑞金》的分享己近尾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年,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消灭中央苏区,在发动大规模军事“围剿”的同时还进行了严密的经济封锁,企图使中央苏区军民“不能存一粒米、一撮盐、一勺水的补给”而无法生存下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毛泽东领导苏维埃中央政府采取了有效的政策,干部们发挥了自带干粮去办公的作风,与群众上下齐心发展了经济,使群众生活得到改善,使革命战争得到更充实的物质力量,从而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4年1月二苏大时期是中央苏区刚起步发展的时期,可就是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使当时的中央苏区贴上了“鼎盛期”的标签,然后就是生死存亡的挫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时的苏维埃共和国辖有江西、福建、闽赣、粤赣等4个省级苏维埃政权,60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总面积8.4万平方千米,总人口453万人,党员总数超过13万人,红军总人数12万余人……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对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这样一片希望的热土,毛泽东主席曾在二苏大会上自豪地说:“谁要跑到我们苏区来看一看,那就立刻看见是一个自由光明的新天地。”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都知道,由于王明“左”倾的错误领导,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中央政府机关随中央主力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退出中央苏区进行长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苏维埃政权虽已成为历史,但是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这二十八字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却一直延续和传承下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治国理政”的实践使其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摇篮”之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集《共和国摇篮瑞金》到此和大家再见了,谢谢各位的分享和鼓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