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书

汾水之畔

<p class="ql-block">写字台摆着一本厚书,和《辞海》类似。这是1996年7月由文汇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由《文汇报》笔会编辑部编辑汇总的笔会文萃,大32开版本,1092页,每本48元,印数10000册。</p> <p class="ql-block">书籍扉页有专为纪念笔会创刊五十周年而制作的铭章</p> <p class="ql-block">文萃收纳在笔会刊出的文章370多篇。从创刊号(1946)到1996年。分为三辑,第一辑1946~1947;收录45篇第二辑1949~1966收录67篇第三辑1977~1996收录265篇。</p> <p class="ql-block">与书一同寄来的有我的汇款单存根和编辑部给我的简凾。他们的认真负责的态度使我很感动。</p> <p class="ql-block">编辑手写的便函:王小汾同志你好!寄来买书的钱人民币伍拾元已收到, 请放心。</p><p class="ql-block"> 书一到就会从邮局挂号寄给你 。特此简复。 此致敬礼 4.23(盖章)</p> <p class="ql-block">我在封底题字;1996年4月邮购,8月27日收讫</p> <p class="ql-block">第一辑我收录不多。主要是年代隔阂太久远,书写文字和现在比似乎也有“隔代”。仅从中选择《黄浦江》《卫生科长》《闻一多先生之死》《从银幕看到我自己》等有数的几篇。</p> <p class="ql-block">第二辑选择范围就大了。选了《枣话》《北京是个建筑博物馆》《艺术家的闻一多先生》《怀张大千》《回忆初期的开明书店》《夜半歌声带给我的回忆》《也说家常》《三毛何辜》《在仙人掌丛生的地方》等文章。</p> <p class="ql-block">第三辑是文革后改开以后的文章,真是美篇连连、字字珠玑。如《山居偶记》《地下森林的断想》《金陵的旧梦和新景》《散文三篇》《叶浅予和王先生》《送你一座昆仑山》……数不胜数,我真有点“老虎吃天无处下口”之感。从1996年至今,已经28年了,到2026年又会是一个三十年。尽管许多著名老作家都已去世 ,集萃能在时代的进程里,继续推出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文章,汇集成册 ,那将是粉丝们的一大幸事!</p> <p class="ql-block">我在《走过半个世纪》里选择了部分文章,其中一部分:《山光悦鸟性》</p> <p class="ql-block">《艺术家的闻一多先生》作者是陈梦家,一位才华横溢,外表出众的考古学家。1966年9月,不堪文革的批斗而悬梁自尽。年仅55岁。</p> <p class="ql-block">《夜半歌声带给我的回忆》作者金山,饰演施洋大律师。</p><p class="ql-block">因为书是我自购的,所以随意在书里写写画画。比如作者的生辰年月等,记在书页里以免遗忘。作者的一些特点也记载下来。</p> <p class="ql-block">《话说家常》作者是胡潔清,老舍夫人。</p> <p class="ql-block">《文学和酒》作者是方纪。天津作协主席。</p> <p class="ql-block">《山居偶记》作者是大翻译家朱雯。曾翻译《苦难的历程》三部曲,以及《西线无战事》</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挑选的部分散文:《狂野的微光》赵丽宏,上海散文家~作家。</p> <p class="ql-block">怎样把文字转移到桌面,经过反复考虑。决定用照相的方式。反正不能用打字的方式,那样会费眼睛。一把年龄了,受不了。这样比扫描省事,相对来说也是最省事的方式。具体的方法是这样:1,用手机的拍照方法把页面拍下来;要注意页面的完整。注意光线,然后一张张拍下来。2,在“图库”里找到拍好的照片,按照拍照的顺序显示每张照片全景,3,稍等片刻,桌面下边会出现一排小字“提取图中文字”,点击它4,会有一溜蓝色或者绿色的波浪扫过5,选词模式出现,点击“选词模式”6,出现对话框,“涂抹选择文字”,把手指轻按字,从左至右从上至下涂抹,把字全部染蓝 7,点击“复制文字”8,点击“粘贴全部”9,找到“备忘录”,点击桌面上的蓝色图框(圆形),在左上角点击鼠标,复制的文字会出现在这里。如有个别错误先不要理会,等文章全部粘贴过来后再根据原文纠错。10,改正完毕后就可以复制,再转发。</p><p class="ql-block">我在这里转发的文章都是按照这个方法操作的。</p> <p class="ql-block">需注意的是,复制开始前,应把“备忘录”移到桌面旁边,这样寻找容易,事半功倍。</p> <p class="ql-block">让我们引用《笔会》主编科灵在序言里最后的话,来作为我这篇不成熟的文字的结束语吧!</p><p class="ql-block"> 产生《笔会》的大背景是抗战胜利,内战继起,多难的中国走到了十字路口,不可避免的和平民主潮流推进了革命进程。《笔会》充当了这伟大时代的鼓手,送别旧中国,迎接中国,并接受种种难以逆料的磨练与考验,不断犯难前进。</p><p class="ql-block"> 《笔会》和众多的作者广大的读者一起,迤逦走来,已经五十年,其间世变幅度之大,时间跨度之长,经历曲折之多,副刊史上罕有其匹。这部洋洋八十万言的《走过半个世纪﹣﹣笔会文粹》,就是五十年行程的忠实记录,几代作家艺术家的集体创作。在谈到文汇报史的时候,我曾经说过"应该特别一提和知识界的鱼水之情: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无私合作,有力支持。这是《文汇报》极大的荣幸,也是一种鲜明的特色。"我还说,《文汇报》的许多"道义之交﹣﹣知识界各方面卓有影响的人士(专家、学者、作家、艺术家)都已成了古人,而前尘影事,历历如在,不似雪泥鸿爪,了无印痕。"(文汇报回忆录2《在曲折中行进》前记)打开《笔会文粹》就可以看到,除了早已逝世的鲁迅先生,"五四"前辈和继起的几代著名作家,如郭沫若、茅盾、郑振铎、叶圣陶、王统照、冰心、老舍、巴金、沈从文、冯雪峰、夏衍、田汉、丁玲、傅雷等等,还有许多知名艺术家,几乎无一不为《笔会》写过稿,热情地支持《文汇报》。其中不少已先后作古,使人怆然生人琴之恸,展读遗作,更不免感慨无限了。</p><p class="ql-block"> 副刊的成败利钝,和主持编务者密切相关。《笔会》历经风霜,已有多人前后接力。他们莳花栽木,水耕火耨,不知付出了多少辛苦。其中第一位受聘而终未就位的陈西禾,首任主编唐弛,继任陈钦源等三位同志,都已先后谢世。钦源为人诚挚厚道,又是一位编辑高手,他编过《笔会》《浮世绘》,香港《文汇报》的《彩色版》,勤勤恳恳,功绩不可磨灭。1957年的大风暴几乎使《文汇报》翻船,那时钦源正主持《笔会》,也就没有逃脱这一场无妄之灾。后来平反了,他也只是恬淡自安,默无一言。让我们借此机会,向他默哀致敬吧。</p><p class="ql-block"> 经过千回百转,《笔会》似乎正处于复兴时期。全国报纸多于过江之鲫,真正耐读的文艺副刊并不多,我衷心祝愿《笔会》前途如松之茂,如柏之翠,如竹之直,如兰之馨,如大江东去,长流不息!</p><p class="ql-block"> 1996.6.1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