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老师二胡技巧提升课程

1103074581

杨子老师二胡技巧提升课程(左右手技法通关)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br>获取课程 ,请 加 徽亻言: <br><br>1103074581<br><br>长按数字复制徽 到 徽亻言 添 加 好 友!<div><br>东方民族在哲学认识论上,从来就不注重区分主体与客体,往 往采取泛神论的立场,即“万物皆有神性”来看待事物的共性和一 致性,注重人与自然事物的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这说明,在东方 的思维中,从来就不存在主、客体之间那个不可跨越的界线,更不存在主、客之间的对立,反倒是认为:主体与客体相互映照,彼此 投射;主体即客体,客体即主体。因此,东方人都用“拟人化”的 眼光看待自然事物,用“同情”“同构”的态度来看待人与自然。这 种同情同构、彼此互渗的观念,在艺术上表现为像《山海经》中那 些半人半马、人面蛇身形象等不同动物、植物同人体拼凑组合成的 怪异的形象。<br><br>东方民族既然不注重区分和界定主体的人和客体的物,那么他 们如何在思想中、思维过程中对待和处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呢?<br><br>古代中国哲学往往用“天人”(人与自然)关系来替代主体、客 体的关系。古代中国哲学流派众多,尽管一直存在着“天人相分” 的哲学观念,但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一直是“人与天调”、“天人合 一”的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 活与行为状态应当符合自然的变化,遵循自然的运行规律。人的行 为和思想不能违逆自然,应当与自然和谐共处,顺乎自然。这种思 想影响到中国人对“心物”关系的看法。中国人认为,主体的、人 的“心”和客体的“物”应当彼此交融、互渗统一。这一思想表现在 审美心理活动中,就是著名的“物感”说。所谓“物感”,就是认为 人的心理变化、情感的活动往往是由外物引发的,催动的;人心感 受于外物而生情、生思。《礼记 ·乐记 ·乐本篇》说:“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 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①中国古 代的“心物感应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为普遍的、共同的观念, 人们对这一观念也有了更加详尽的论述。刘腮说:“人禀七情,应 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文心雕龙 · 明诗》)“春秋代序, 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山 沓水匝,树杂云合;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春日迟迟,秋风飒飒;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br><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