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是一名退休的麻醉医生,年近70岁,退休后接受医院返聘看麻醉门诊,10年来的门诊经历,接触了约10万人次的患者,大多数患者与我是一面之交,但就在这一面之交中,也有感人的小故事。</p><p class="ql-block"> 在很多患者的心目中,医生是他们在生命黑暗时刻的一抹希望之光,他们盼望在生病时能得到医生的帮助,解除疾病的痛苦。这时候,医生是他们心目中的神。可现实生活中,医生是人不是神,大多数的疾病靠医生的技术和药物来治疗,也有一些疾病得靠患者自己乐观的心态、坚强的意志、旷达的生死观、与医生积极的配合来缓解甚至治愈。我接触的患者中,有些就是对疾病不畏不惧,正视现实、勇敢抗争的人。不过他们可能没想到,在给医生的交流中,自己对待疾病的淡定、超脱,也会给医生带来心理上的帮助与鼓舞。因为,医生和患者都是人,都需要正能量的鼓励!</p> <p class="ql-block">记得有一天,一个身材高挑、气质优雅的女士走进了我的诊室,一看就是个生活状态很舒适的人。她来做无痛胃肠镜的麻醉评估,在我询问她的病史时,瞬间让我对她刮目相看。时年56岁的她,从16岁开始,几年间就相继患上了乙型肝炎、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说实话,一个豆寇年华的姑娘,患上其中的一种病,心情都会郁闷,何况乎在以后的几年中,又相继患上另外两种疾病,可以想像这对于她是多么残酷的人生打击!可她却在与疾病的抗争中,由最初的惶恐逐渐变得镇定、坚强起来,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到了婚嫁的年龄,顺理成章地结婚生子。只是命运在幸福来临时,又给了她一个更为沉重的打击一一她患了白血病!这在30年前,是一个让谁听了都心生畏惧的“血癌”啊。可她仍然没有被病魔击倒,积极配合医生做了骨髓移植,是女儿给她献的骨髓。骨髓移植成功后,她的白血病痊愈!生命,真是一个奇迹!一个伟大的奇迹!这个奇迹无疑是靠医生的仁心、家人的亲情、自己顽强的意志创造出来的!如今的她,活得潇洒美丽,不得不让人感叹并为她祝福。这个真实的故事是患者在就诊时给我讲述的病史,却在我的心中引起很大的震动。我虽是医生,同时也是一个普通人,平常人所有的焦虑、抑郁情绪我都有。特别是年龄大了,身体的退行性改变所导致的疾患逐年显现、增加,也让我平时感到焦虑不安,经常胡思乱想,怕疾病折磨自己、拖累家人,甚至觉得生活没有质量的话不如痛快的早点结束。总之,世俗凡人的烦恼,医生也逃避不了。但是,在与患者的交谈中,他(她)们面对现实挫而不败、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无形中给医生传递了一种正能量,面对病魔,我们需要有勇气和信心。心有希望之光,就能驱散黑暗。这是病人给医生开出的良方!医患双方,通过沟通交流,互相鼓励、共同战胜生理与心理疾病,这也是医患双方的幸运吧。</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个让我很暖心的小故事。</p><p class="ql-block"> 那是三年前的一天,一个4岁的小男孩在他奶奶的带领下,来到诊室做斜视术前的麻醉评估。小男孩很可爱,来到诊室后乖乖地坐在我对面,睁着一双天真无邪的眼睛专注的看着我,对我提岀的问题认真回答,对自己的身高体重比他奶奶还清楚。评估完后,奶奶领着他起身离去,但他们走到门口时,男孩突然转过身来,对着我鞠了一躬,并且大声的对我说:“医生您辛苦了!您多保重!”惊喜之余,我赶紧道声“谢谢!”那天回到家后,想到这个可爱的小男孩,我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民国时期一个小孩去看医生时的一张老照片,那个小孩和医生见面时相互鞠躬的照片很暖心,体现了医患之间互相尊重的传统美德。只是这种风气如今已因各种原因日渐消退了,令人遗憾。</p> <p class="ql-block"> 过了一个月,小男孩在奶奶的引领下,又来到了我的诊室,继续做另一只眼睛的术前评估。这次一进门就向我问好,评估完后仍然向我鞠躬,对我说:“您辛苦了!您多保重!”我非常喜欢这个男孩的懂事、礼貌,在他和奶奶离开诊室前,我和小男孩合影了一张,并和他奶奶互留了微信,现在仍有联系,小男孩现在已读小学,发给我的微信照片已明显长高了,但笑脸还是那么可爱!这种和谐的医患关系给我们彼此之间都带来了快乐。</p> <p class="ql-block">前几天,也是在我上门诊时,诊断室走进来一个很精神的小伙子,径直走到我面前,送给了我一个书签小礼物,当时我很诧异,因为我并不认识他。小伙子一脸的诚恳,对我说:“常老师,我叫蒋伟,两年前我在华西的网站上看过一篇您写的文章,非常感动。巧的是我也写了一篇文章,和您的文章是前后挨着发表的。我今天来医院看病,看到您今天上门诊,特意来看看您。”小伙怕影响我给患者看病,说了几句话就匆匆离开了。匆忙中,我留下了他的电话号码。回到家后,我在网站上看了他的文章,心中很感慨:蒋伟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也许是他的信仰给了他生命的力量,更幸运的是在他危难的时刻,华西的天使们用他们的仁心医术挽救了他的生命。</p><p class="ql-block">征得蒋伟的同意后,我将他的文章转载于后:</p> <p class="ql-block">《25年的深情告白》</p><p class="ql-block">我叫蒋伟,是一名在华西医院求医问药25年的患者,适逢华西医院建院130周年, 想讲一点儿我与华西医院的故事。 </p><p class="ql-block">一:特殊眼疾牵出的罕见病</p><p class="ql-block">1997年3月25日,正上初三临近中考的我,老感觉眼睛不舒服,有时上课眼睛明显乏力,情况有变严重的趋势,老师就建议去医院检查。于是,奶奶陪着我走进了华西医院(原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杨兰芬教授的诊断室。 杨老师认真观察,详细询问病史和生活细节,还进行了眼球活动功能的检查,她发现我的眼疾有特别之处:除了斜视和上眼睑下垂,眼球并不能随着她的手指上下左右活动。她请来隔壁诊室正在看诊的两位专家共同会诊,大家又仔细检查一番,短暂交流之后,杨兰芬教授做出了“疑似重症肌无力、建议神经内科会诊”的诊断,结果很快在神经内科通过“新斯的明试验”得到确诊。 显然,在我7岁刚开始出现左眼斜视时,就诊的医院给出的结论是错误的,而杨老师精确无误的判断为我之后的治疗指明了方向。 </p><p class="ql-block">时隔多年以后,当向年过八旬的杨兰芬老师提起此事,她早已忘记,我却记忆犹新,甚至清楚记得她请来的两位眼科教授的名字--吴小梅、申光琴。虽然那年只有15 岁,但是三位专家严谨细致的问诊、温和善意的态度,让我终生难忘。我还一直珍藏着那天杨老师书写的病历本,字迹娟秀清晰详实。从他们身上,我第一次感受到华西医生的“厚德精业”。 </p> <p class="ql-block">这一天,也成为我在华西医院持续至今长达25年求医问药的开始。 </p><p class="ql-block">作为至今人类医学还未攻克的罕见病, 重症肌无力还无法根治,它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病率为150~250/100万,年发病率为4~10/10 0万。我国老一辈神经免疫学专家、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徐文桢教授和神经内科周红雨教授先后为我诊治重症肌无力一直到现在。期间,我经历两次肌无力病危情况,经过抢救又转危为安。 </p> <p class="ql-block">这25年当中,中西医结合科刘屹医生通过传统中医针灸手法,对我进行断断续续长达12年之久的对症治疗,也取得了很好效果。 </p><p class="ql-block">还记得那是1998年春天的某个上午,我正在老门诊大楼4楼针灸科治疗重症肌无力,巧遇了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94级7班转科见习的同学们。因为年龄相仿,就聊了一些学习和生活上的事,后来,还和班上的庄华同学一同探访了她一位得重症肌无力的朋友。 慢慢地大家熟络起来,他们渐渐晓得我正在读职高,妈妈在我两岁时病逝,父亲病退在家,于是一心想帮助我。经过集体商议,他们从获得全国2/4优秀班集体的奖金中(华西临床医学94级7班曾获全国优秀班集体标兵称号)拿了一部分出来,由当时的班长和团支书亲手交到我手中。在当时, 400元足以应付几个月的医疗费用。 2017年9月25日、28日,在重症肌无力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当年的94级7班同学、 现在在华西医院眼科工作的廖咏川姐姐为我进行了两次斜视矫正手术,我终于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夙愿。 1998 年这次偶然的萍水相逢,延续了我与华西医生们至今20多年的绵绵情义。</p> <p class="ql-block">2005年,我第一次查出恶性淋巴瘤,并于2010年、2014年、2018年先后三次查出不同类型恶性淋巴瘤,(同时伴有霍杰金淋巴瘤和非霍杰金淋巴瘤里的弥漫大B淋巴瘤,还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在长达17年的时间里,我不断面临淋巴瘤的复发和治疗,诚如华西医生们所言,在国内临床也是罕见的。血液内科老师曾戏谑地说,我是被专门派来考验他们的。 2018年底,经历长达半年往返奔波,在北京、上海多家国内权威医院求诊无果后,我的病历又一次摆在华西医院血液内科全科会诊的会上。面对我这样反复多次复发的淋巴瘤病人,无论诊断或是治疗,都非常棘手,尤其是我患有重症肌无力。因为当时刚刚在国内上市的国际最新肿瘤治疗药物PD-1单抗,虽然疗效很好, 但很容易引起并发症--重症肌无力,如果用药后引发肌无力危象,后果不堪设想。</p> <p class="ql-block">如何权衡,怎样选择,血液内科专家进行了激烈讨论也因着这次据说场面有些“火爆”的会诊,确定了后续诊疗方案,使我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就在三周前,针对我新出现的病灶,老师们又进行了跨学科讨论,病理科刘卫平教授、张文燕主任医师、赵莎副教授,血液内科朱焕玲主任医师、吴俣主任医师等对病理切片进行了多学科联合会诊,血液内科还进行了全科专家讨论,针对新的问题积极创新商讨提出新的诊疗方案。 </p><p class="ql-block">自我第一次罹患淋巴瘤,不觉已过去17 年,从化疗到放疗,从静脉滴注到PICC导管植入还有股深静脉穿刺,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到成为国内第一批使用PD-1单抗药物的获益者。25年的求医历程,一次次发病和挑战,华西医院不断面对新问题不断求索不断创新治疗方案,让我深刻感受到华西的“求实创新”,而我只是被华西医院救治的千万病人的一个。 </p> <p class="ql-block">2000年12月,18岁时,重症肌无力病情出现波动,国内胸外科权威专家周清华教授为我做了胸腺切除手术。 </p><p class="ql-block">2014年冬天,32岁时,被誉为“胃肠外科一把刀”的王自强教授为我切除了转移在升结肠的淋巴肿瘤。 </p><p class="ql-block">2015年,33岁时,在刘霆教授带领的医疗团队努力下,成功实施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 </p><p class="ql-block">至于其他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检查和手术,那就难以细数,光在核医学科全身PET/CT就做了16次.….. </p> <p class="ql-block">华西是我第二个家,让我始终保持盼望与热爱!时间走过,疾病虽缠绵漫长,治疗虽起伏跌宕,心路虽蜿蜒曲折,但各科医生护士老师的努力和帮助,让我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盼望与热爱。渐渐地,国学巷37号成为我最熟悉的地方,华西医院成为我的第二个家。 在来华西医院看病第20个年头,我给所有曾为我诊治的老师们,每人准备了一份书签,表达心中的感激。实在因在这里得到了太多的爱,想将这份爱不断传递下去。 </p> <p class="ql-block">25年斗转星移,不少华西老师感叹我看病的时间已经超过他们的工龄,我自然也亲历着华西医院的变化。从老门诊大楼到过渡时期门诊大楼(如今的体检中心),再到如今的新门诊大楼。端详着自1997年收藏至今的门诊病历、出院证、治疗单、检查报告, 我可以大言不惭地说见证了华西医院现代诊疗水平的不断创新、不断提升。 </p><p class="ql-block">转头回望这25年,岁月匆匆,当年为我诊治的许多老师渐渐两鬓花白、退休,离开奋战一生的医疗岗位:眼科杨兰芬教授,中西医结合科李廷谦主任医师、邹才华教授、李观荣主任医师已是耄耋之龄,徐文桢教授、彭淑意婆婆荣归天国。不光医生护士,还包括后勤的许多窗口,或许因来往太过频繁,出入院中心、收费室、门特办公室、预约窗口、采血大厅等许多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记得我的名字。要用文字讲述与国学巷37号的故事,这篇小文实不敢担当,只能献上真心的祝福。 祝福华西医院明天更美好。 </p> <p class="ql-block">后记:医院的诊断室是一个小小的房间,但却迎来送往了无数的患者及家属,这里进出的每一个人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牵挂和安康,每一个人身上都有着自己悲欢的故事。希望从这里出去的人都健康平安,拥有自己美好的人生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