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尽的善书堂

盛世忠言

<p class="ql-block">  福建省上杭县中都镇,位于上杭县西南,闽粤两省三县的山区结合部,面积150平方公里。中都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被称为“鱼米之乡”,而且是一个文风鼎盛的地方,被誉为“文化中都”。宋代以来有翰林、进士、举人达71人,清末民初,这里曾聚集一批南社诗人。2008年11月中都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18年7月被中华诗词学会评为“中华诗教先进单位” 。中都镇,一个乡镇竟有三个 “中国传统古村落”,八处文物保护单位、五十八处文物保护点、三个非遗保护项目、三座新办书院,是上杭县政府公布的包括著名的古田、才溪在内的六个最佳乡村旅游点之一。在这肥沃的文化土壤里,在退休教师丘其勋及其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孕育了“善书堂客家耕读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2024年7月20日,正值盛夏时节,中都镇诗词学会部分会员,会同周边乡镇的几位诗友,组成一支几十人的采风队伍到田背村和由安村进行采风活动。我们在田背村采风结束后,便驱车到了由安村由正坑自然村。在这里我们重点参观了遐迩闻名的善书堂。</p> <p class="ql-block">  善书堂于我是很熟悉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大学毕业被安排在庐丰中学教书,其时,善书堂主人丘其勋老师也在该校工作。每逢周日下午,我骑自行车从我家(瑞香村)出发到由安善书堂约同丘其勋老师一起返校。时间久了,我和丘其勋老师由陌生到熟悉,最后成了忘年交。善书堂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7年),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古色古香,是典型的闽西客家古民居建筑。丘其勋老师的长子丘汉忠是龙岩一院主任医师,老年科主任。丘其勋老师的次子是龙岩一家建筑公司的老总。丘其勋老师退休后与其夫人、女儿等移居龙岩。老家善书堂便无人居住,二十多年被冷落一旁了。善书堂逐渐破败,濒临倒塌。</p> <p class="ql-block">  为了抢救这座建筑价值极高、文化内涵丰富的古民居,丘其勋老师一家于2017年初开始自费启动修缮工作。历经一年,终于保住了这座价值连城的古民居,而且基本保持了它原有的历史风貌。善书堂背靠由安后龙山,正前方面对笔架山。屋面犄角翘峨,大气恢弘,墙面绘有大量精美壁画,如蝙蝠、石榴等。屏风、梁花所刻人物、花鸟、瑞兽栩栩如生。善书堂修缮于2017年底竣工。2018年1月11日,丘其勋老师一家不收礼,宴请了亲朋好友,共有二十几桌客人,我是其中一位。我当时感慨系之,吟诗以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百年老屋经风雨,八角翘峨向碧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高雅亭台云霭紫,清幽楼阁玉燕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楹联满目遗家训,藏品盈庭蕴史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笔架横陈传翰墨,后龙腾起弄新潮。</p> <p class="ql-block">  上杭著名诗人郭永栋,从1969年始,在由安善书堂住了五、六年。他听说善书堂修缮一新,欣喜之余提笔书写了一首自作诗,赠与善书堂主人丘其勋老师: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由正村居近六年,</p><p class="ql-block"> 如烟往事涌心边。 </p><p class="ql-block"> 仓皇劳燕离城阙,</p><p class="ql-block"> 慷慨丘翁让阁檐。 </p><p class="ql-block"> 田父劝尝佳酿旧,</p><p class="ql-block"> 樵童教採野菇鲜。 </p><p class="ql-block"> 出山今忆在山好,</p><p class="ql-block"> 居市何如执牧鞭。</p> <p class="ql-block">  这首诗表达了郭永栋老师对由安由正坑自然村和善书堂以及那里的人们深深的眷恋之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善书堂于我又是很陌生的,对于一起采风的诗友们更是陌生,因为善书堂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即使你来参观几次甚至几十次,你都无法完全解读它。善书堂作为我县首家,龙岩市第二家获批成立的非国有博物馆--龙岩市“善书堂”客家耕读博物馆于2022年11月15日与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在“闽馆”开展共建活动签约仪式,并且经过三年的艰辛筹备,于2023年5月18日,也就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正式对外开放,喜迎八方宾客。自2022年10月开始边布展边有人来参观,至正式开馆前后,参观者已有二千余人。当我们这支采风队伍到达“善书堂”大门前时,主人丘其勋老师夫妇和他们的长女丘长娥早已迎候在大门前。他们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们跟随丘其勋老师走进“善书堂”。丘老师领着我们逐一参观这家大型民间博物馆的各个展陈。</p> <p class="ql-block">(善书堂馆藏:解放初期1951~1953上杭县人民政府用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丘其勋老师次子丘世忠及其家人通过几十年的收藏积累,收集了客家科举匾额、农耕实物、文房物品、客家民间契约、古籍善本、客家民俗物件等藏品1000余件,利用善书堂古民居,精心布置了客家传统家书展、客家契约文化展、旧报展、毛主席像章展、旧连环画展、谷仓木印展、传统农耕时代用具展、名家匾额木联展、客家家风家训展、各类古籍善本展、古科举试卷用品展等多项主题展陈,真实地再现客家人经济文化生活的历史画卷,搭建起了一座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精神桥梁。</p> <p class="ql-block">  丘其勋老师为我们耐心细致地介绍了各项展陈的详细内容。许多展陈的物品是十分珍贵、稀有的,比如其中有明朝万历年间长汀的《归户由帖》,是明万历九年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税赋改革,在古汀州府四堡里(今连城四堡)试行改革的实证文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听着丘其勋老师的解说,都不停地啧啧称奇。我们的诗友,著名女山歌大王邹长金忍不住亮开嗓子唱起山歌赞美善书堂。我也即兴赋诗一首以赞:</p><p class="ql-block"> 黛瓦朱楼呈古韵,木雕斗拱旧时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名家笔墨留芳誉,历史遗珍展此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参观完善书堂,我们移步来到善书堂后面的丘汉平老师家。在丘汉平老师的设计新颖、宽敞舒适、古朴雅气的别墅里,擅长书法的几位诗友泼墨挥毫,留下了赞美文化中都的墨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次由安采风收获满满,活动结束后,诗友们坐车离开由安村,心里却是恋恋不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8、25</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何昌奇,福建省诗词学会会员、龙岩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上杭县诗词学会会员、中都镇诗词学会副会长。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以下是本文作者整理的善书堂博物馆部分珍贵藏品背景资料,供大家参观时了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归户由贴》:明代万历七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改革的实证文物,该法以“清浮粮,疏民困”的名义,把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合并,按实量土地面积折算征收银两,减化了税制方便了征收,杜防了官员营私舞弊。一条鞭法上承唐代的两税法,下启清的摊丁入亩,历史影响深远。</p><p class="ql-block">归户由贴记载了长汀四保里(今连城四堡)肖姓农户,田亩丈量的具体面积。古汀州府是张推行改革试点的地方,万历九年,《一条鞭法》推广到全国。</p> <p class="ql-block">2. 《中国人民解放军闽西义勇军临时行动委员会上杭分会文档》:1949年5月中旬末,傅柏翠等根据中共华南分局电令,决定起义在下旬初举行。5月21日,练惕生以下乡催征兵粮为名,离开驻有国民党新九军的龙岩城,迅速到上杭与傅柏翠等会合。22日,傅柏翠、练惕生等到达白砂,指导早已联系好的白砂乡长袁启南召集乡政紧急扩大会议,布置行动,宣布起义,拟定白砂乡临时行动纲领,。23日早,傅柏翠、练惕生等在白砂圩上张贴出脱离国民党反动统治,拥护共产党的公告后,便在热烈的鞭炮声中离开白砂,进上杭城。在上杭城,傅柏翠等代表参加起义的龙岩、永定、上杭、武平与省保安第四团等军政官兵4100多人发出通电,宣布脱离国民党统治,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他们将起义部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闽西义勇军,成立闽西义勇军临时行动委员会。县一级设立分会,1949年11月底,起义部队奉命改编,闽西义勇军司令部随之撤销。</p> <p class="ql-block">3. 《农民革命军傅星候营长稿》:傅星侯于1927年初手写的记事簿,簿中有军队布告、任职命令、教育局公函、友人书信、民间借据等抄录。从中得知,傅星侯于1927年前后曾担任福建省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军第一游击司令部第三营的连长等职。::该部在一份布告中称“据上杭县农民协会筹备主任熊宏谟(注:后为彭杨学校秘书长,烈士)呈称……农民协会之设立,纯为最多数民众谋解放,期得真正之福利为目的……乃竟有土劣势豪及反动派乘此清党时期,故意造谣,鼓煽无知,淆乱是非……”在南京任职的家乡友人书信中,谈及“……北伐大进展,已下济南。但与日兵发生冲突,激战一仗,双方死伤不少,现外人正在调停……”簿中还记载,综览全簿,傅星侯及其盟友林健亭、马汉光(马景星)等人,作为闽西早期的革命先行者,先后经历了北伐、就读国民党的军校、参加闽西地方民军、创办平民学校、组织农民协会等探索实践,最终选择了走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傅星候同志1931年在一次战斗中牺牲。</p> <p class="ql-block">4.《苏区工人》:1932年5月创刊于福建长汀,是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执行局机关报。该报为4开4版铅印报纸,初为半月刊,后改不定期出版。1933年1月上旬一度停刊,同年6月继续出版,期数重编,刊头经常变换,16开,每期4至8版,仍为不定期刊,前后两段时期共发行41期。《苏区工人》发行对象以苏区工人群众和各级工会干部为主,文章短小精悍,文字简洁,图文并茂,适合苏区工人阅读。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苏区工人》报于1934年9月30日发表了停刊启事。</p> <p class="ql-block">5. 《佩文韵府》:类书,是清代官修大型词藻典故辞典之一,专供文人作诗时选取词藻和寻找典故,以便押韵对句之用的工具书,由清张玉书、陈延敬、李光地等76人康熙年间奉敕编修,历时八年,共收录单字万余个。“佩文”为康熙的书斋名。本馆藏本《佩文韵府》全套140册,《韵府拾遗》20册,为清光绪十五年点石斋版。</p> <p class="ql-block">6.《台湾进步青年袁易庭烈士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11年,在丘逢甲、丘复等人的影响下,上杭县还先后开办了县立琴冈高等小学堂、崇正小学等多所学校,并开设了工艺传习所。这些新式学堂为新思想和革命思潮的传播打开了一扇门窗,也为上杭民众认识世界打开了一条通道。此后,在这风雨欲来的千古变局中,许多进步青年以各种学堂、传习所为阵地,广泛传播革命理想,秘密进行革命活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的枪声和福建省宣告独立的消息传到上杭,1911年11月间,龚时富暗地指使团防局民团千余人围攻革命民军驻地,作为革命民军据点的上杭琴岗小学和百获堂被放火焚烧,包括首领童国珍在内的民军战士48人殉难。消息传开,四方震惊。上杭进步人士群情激愤,同盟会员涂演凡满腔悲愤,当即写下了《悼上杭殉难烈士》七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痛哭杭城碧血流,汀江遗憾已千秋,不堪回首琴岗路,天地苍茫无限愁!民权何在血空流,乡国蜩羹又两秋,继起牺牲吾有志,挥戈谁与赋同仇?一杯黄土痉英流,荒草斜阳几度秋,纪念空留光汉碣,青磷侠骨恨悠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时身在上海的丘复得知上杭的情形后义愤填膺,以福建省临时议员的身份,立即向南京政府大总统孙中山请示,孙中山急电闽总督孙道仁,要求为上杭起义民军昭雪,孙道仁随即派辛亥革命起义军管带王艇入城调解。王艇率民军40余人赶到上杭,城内官宦组织鼓乐欢迎。随后,王艇主持召开各方人士参加的会议,主张和解。几经周折,事件得到和平解决,并惩办了破坏辛亥革命的罪魁祸首郑传书。1911年11月25日,上杭各方人士在县城阳明祠时雨堂举行集会,悼念死难烈士,并在县城东门外清惠书院旧址建造辛亥革命烈士纪念祠,取名“昭愍”。在西门演武亭建立光复烈士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个月后,上杭县国民政府宣告成立。满清知县龚时富神色匆匆地踏上汀江岸边的一条小船,乘着夜色逃离上杭。一个王朝的背影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p>